积极心理导向的班级建设创新研究
江连凤?闫丽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体验式活动班会;职业学校;班级建设
一、体验式活动班会是提升班级建设效能,使学生共同成长的心灵舞台
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面临着与普通高中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学生的学习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方向由升学向就业转变,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面临着巨大的转变,在这过程中必然会有很多学生产生心理上的困惑或问题。怎样培养职校生拥有洋溢积极精神,充满乐观希望和散发着青春活力的心灵状态?如何打造未来职业幸福人?这便成为职校德育工作中的当务之急。从本质上来说,班级建设就是对学生心理氛围的建设。正如《写给教育者的积极心理学》作者任俊老师曾言:“真正的教育基础来源于你对儿童自身所拥有的积极力量的识别和运用,来源于你自己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和追求。”基于此,笔者认为,在班级建设中以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作为指导,开展体验式活动班会,将会对班级建设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建设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的理论依据与意义
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是班主任以班级为单位,以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以体验式活动为载体,通过营造良好的班级气氛和班级内学生之间的人际互动,运用适合学生成长需要的团体互动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感受和领悟到一些人生道理,从而主动地调整自己的认知,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行为方式,预防并解决学生自身在发展中的问题,并激发学生潜能的教育活动过程。该过程具有发展性、互动启发性和教育性,有别于心理教师组织的团体心理辅导。班主任组织的体验式活动班会针对全班学生,因为班主任更加了解学生的情况,所以活动贴近学生的心理需求,更适合于学生在融洽的班集体中共同经历心灵的成长。
班主任通过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一方面帮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和社会技能,学会用有效的、合理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要,提高人际交往水平,学习自主地应付由挫折、冲突、压力、焦虑等带来的种种心理困扰,减轻痛苦、不适的体验,防止心理疾患的产生,保持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另一方面协助学生树立有价值的生活目标,认清自身的潜力和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承担生活的责任,发挥个人的潜能,过健康快乐的生活。
(二)把握班级建设规律:为满足班级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需求而设置任务
班级和人的生命一样,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这样的阶段。从初建到成长、成熟、分离有一个发展过程,即“班集体生命的成长过程”,也就是“班集体初创期、班级的成长期、班集体成熟期和班集体分离放飞期”。作为班主任,应针對班集体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心理需求来设计和开展班会活动,解决班级的实际问题,促进班集体的健康成长。
在班级初建阶段,学生的需求是寻找归属,适应从中学到职校的变化,与班级同学相识,并开始人生成长新阶段。此阶段,班主任的任务是团队初建,学生的心理需求是获得归属感,被同学和老师真正接纳,同时共同建立班级规则,建立一个新秩序。
在班级成长阶段, 学生的需求是认识自我,特别是在团队中更加清明地认识真实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的区别,同时愿意与更多班级同学加强沟通与合作,通过活动增强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此阶段班主任的任务是团结和凝聚,学生需要的是认识自己和他人,加强与他人的沟通与合作。
在班级成熟阶段,学生的需求是提升责任感 、人际间的信任感和发自内心的欣赏,此阶段同学间友谊深化,同时班级也在不断地提升解决难题的能力。此阶段班主任的任务是发展和创新,学生需要学会利用资源,建设性地处理和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
在班级分离放飞阶段, 学生的需求是与现阶段学涯告别,并对未来有良好的期待与展望,带着温暖和力量步入新的征程。此阶段班主任的任务是帮助学生表达情绪,积蓄力量,学生需要团体给予支持和力量,处理分离情绪。
(三)运用班级建设的核心策略
以活动开启心灵,陪伴每个生命的成长与绽放,在爱与尊重的环境中自由生长。
策略一:给予积极正向关注
几乎所有的青少年都有想得到他人注意的欲望。许多青少年认为唯有得到他人注意才有归属感,即使得到的注意是负向的也比被忽视要好。现实是:77.4%的职业学生感到缺少知心朋友。这是职校生感到“莫名空虚”和“无助”的问题根源所在,要通过活动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以正向关注发现和强化学生内在的积极品质。
策略二:创造积极情绪,使体验尽可能丰富和深刻
通过大量的活动,让学生自然放松身心,在不同程度和时期内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人类的6种美德与24种力量:智慧和知识(创造力、好奇心、能接受新思想、好学、透析力)、勇气( 真实、勇敢、坚持、热情)、人道主义( 善良、爱、社会智力)、公平(正直、领导能力、合作能力)、自治(宽恕、谦虚、审慎、自我调节)、卓越(审美能力、感恩、希望、幽默虔诚)... ...
策略三:建立强大的班干部队伍
通过活动,提升凝聚力,建立班级“人际感情网”,并通过关系网分析了解核心人物,从而为选拔班干部提供有力依据,逐渐形成强大的班干部队伍,形成合力,推动班级建设。特别是班级建设的初期,通过活动,在非权力结构组织中逐步显现核心学生,从而顺势生成班干部队伍。
策略四:创造心流体验
心理学家米哈里·齐克森米哈里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将“心流” (flow) 定义为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的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心流是一种高度投入某项活动时全神贯注的积极情绪体验,当人们所从事的活动具有三个特点,即目标明确、即时反馈、技能-挑战相平衡时,容易出现心流体验。关于心流的内涵界定还存在一些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注意高度集中是心流的一个核心因素。心流具有自激励性,可以增加更多的愉悦体验,使人们对所从事的活动充满兴趣。通过活动,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心流体验,提升学生专注力,带给学生更多积极体验和对自己的积极评价,从而累积自信心。
策略五:创造希望——我能做到
通过活动体验,培养学生“希望”(学生认为自己有能力找到达到目标的途径)和“乐观”(相信好事将会发生的稳定倾向,而不是坏事)的方法。同时,在活动分享和提升中始终强化积极语言模式的运用,如:用“喜欢”替换“应该”,用“暂时还没有找到方法”替换“不可能”,用“很难”替换“没有办法”,用“暂时还没有成功”替换“失败”,用“可能”替换“一定”,用“到目前为止”替换“永远如此”等负向或绝对化概括的语言,寻找积极的可能性。
二、体验式活动班会的设计技术
要以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为核心内容,以体验式、参与式活动为载体开展班会活动。
(一)设计程序
1.确认班级建设不同阶段,学生的年龄段、特点和心理需要
班级建设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目标与任务,而且每个年龄阶段的学生都面临着不一样的发展问题和心理困扰,不同成熟水平的学生可以接受的体验式活动班会的内容和形式也有所不同。因此,我们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发展水平,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来设计和安排适当的班会活动。
2.确定目标
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的目标,要根据班级所处的不同的生命周期来制定。要在满足学生的发展性心理需要的同时,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体现成长性、参与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主题要突出,一次解决一个在班级学生中比较突出的、带有共性的问题。
3.确定主题
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的名称要简洁明快,具有吸引力,积极正向,并能够体现本班会的目的,特别是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容易使人接受,题目太小或太大都不切合实际。主题大致围绕以下内容来设定: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克服心理惰性,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管理情绪,积极乐观;懂得时间管理,学会探索学习技巧;认识群体的作用,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改善人际关系,学会关心与信任,更为融洽地与群体合作;学会感恩,加强与家人的亲情联结;珍爱生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学会承担责任,培养领导能力。
4.选择活动
根据目标需要,选择适用的游戏或活动,甚至改编活动。活动不宜太多,选择针对主题的,能给予学生充分体验的典型活动。并注意给讨论、分享和总结、提升留足时间。
5.确定时间、地点和准备相应的物资、设备和材料
体验式班会活动需要注意几个要素:班级建设所处的不同阶段;學生的特点;班级的规模(人数);活动的时问和频率;活动的场地;活动所需的设备材料等。特别要考虑对一些常规的体验式班会活动内容(心理游戏),要根据本次设计的目的、人数以及场地器材等情况做灵活的变通。
(二)班会设置
1.活动时间设置
总体时间方面,一个主题内容的体验式班会活动最少进行一次,最多五至六次。借助团体动力,一次也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每一次活动的标准时间是45分钟(一节课),有经验后可以灵活延长时间到60~90分钟。
2.活动地点设置
地点必须固定且环境不受干扰。地点的大小,要能够保证班级学生安全、舒适地聚集和活动。
3.座位及组织设置
需要大家围成一圈而坐,这样一是可以避免所谓座次的影响,二是可以使每一个参与的学生都能够看到彼此的表情,增加互动的可能,三也便于班主任的引导。
三、体验式活动班会的组织流程
1.关系建立阶段
班主任在班会的开始阶段,首先要活跃气氛,努力创造和谐、温暖、理解的团体心理氛围,使学生有安全感、被肯定感和归属感。通过热身活动让学生们彼此相识、彼此认同,消除沟通的障碍,引发学生参加体验式活动的兴趣和需要,增加学生参与互动活动的积极性。
2.主题实施阶段
班主任要利用音乐、视频、活动、分享等等,营造充满理解、关爱、信任的气氛,通过创设特殊的游戏或讨论情境,使成员能够通过对其他同学的行为进行观察和模仿来学习和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方式,逐步让学生融入团体之中,并找到自己在团体中的位置。体验式活动班会,是练习和改善学生心理与行为的实验场,活动后能迁移应用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促进学生持续成长。
3.讨论、分享和提升阶段
每次活动后,班主任要留出讨论、分享和总结提升的时间,请学生们对活动过程和自己的感受、思考做出反馈,及时地交流那些新的认识、想法及感悟。最后由班主任对活动的主题进行总结和提升。基本顺序是:先小组,后全班,然后才是班主任总结。班主任要把每个活动总结提升的要点一一列出来,当学生没有分享到的时候,班主任要点出主题。可运用“6F讨论法”:
(1)活动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fact)
(2)活动中发生了什么困难?你做了哪些努力?(fact)
(3)现在你有什么样的感受?(feeling)
(4)活动中最令你感到沮丧的是什么?(feeling)你是如何调整自己的?(fact)
(5)活动中你发现了什么?(finding)在现实生活中发生过类似的情景吗?你是如何解决的?以后再发生类似的事情,你如何解决?(future)
(6)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具备怎样的态度才能够真正解决问题?(finding)
4.总结和评价阶段
全部活动结束以后,班主任组织学生对本次活动中小组和个人在“参与性”“协作性”“表现力”“理解力”“创新性”等方面给予总结,着重表扬学生积极参与、投入的态度,主动沟通与团队协作的精神。成长的总结也是体验式活动班会结束阶段的一个重要程序,让学生填写“回馈单”或者写《活动的感受与收获总结》,交流每个人的心理体验和成长经历,班主任要从中分析学生在这次班会活动中收获了什么,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部分。
5.团体结束阶段
经过班级活动体验之后,学生之间已建立了亲密、坦诚、相互支持的关系,活动结束可能令学生感觉依依不舍,有的甚至有强烈的情绪反应,因此,如果组织的是系列班级活动,班主任要提前预告本次活动即将结束,要处理好学生可能出现的分离焦虑,做好结束活动的准备,这对巩固班级活动的成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设计游戏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逐步摆脱对团体的依赖,把学生从体验中学习到的技巧、方法和成果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而学生之间在可能的情况下也可以继续保持联系,在必要时班主任要鼓励学生之间互相支持、互相帮助。
6.效果评估阶段
对参加班会的学生,在班会活动结束后的一定时间内,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跟踪观察,并得到反馈。班主任通过向科任教师、家长、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绪状况,特别要注重了解学生对班级活动中探讨的主题的认识和理解,以及这些内容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情况等,调查学生的经验在真实生活中的应用实效,适当开展班级学生之间的交流,建立和保持一个宽松型的相互支持團体,比如建立QQ群、微信群、飞信群等,或者学生们可以随时在“我的心声专栏”留言,表达心声,及时交流沟通。体验式活动班会效果评估的渠道有以下几种:
(1)通过学生写的《活动的感受与收获总结》,看到学生的具体收获和反馈。
(2)通过寻访学生的科任教师、家长、同学和学生本人,发现学生在精神面貌以及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变化。
(3)通过观察学生对人、对事情的态度和行为的变化,发现学生的心理成长。
四、体验式活动班会在班级建设中应注意的伦理问题
1.班会过程中的伦理问题
班主任应会同班级成员制定团体行为规则,包括:尊重,保密,不批评指责,不把自己的看法强加于人等等,规范学生行为,以免造成对学生心理方面的不利影响及伤害。班主任本人须有纯正的动机、健康的身心、敬业的态度及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努力在体验式班会活动中传播正能量。
2.班会活动结束后的伦理问题
保持班主任和学生的地位平等,允许和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看法,重视学生的意见,共情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不居高临下地训斥学生,不讽刺、嘲弄学生,不揭学生的“短”,要无条件地关怀和接纳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他们的理解、尊重和接纳,从而抛开心理上的防范,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做更自由、深入的探索。
总之,体验式活动班会的创设,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应用,贯穿班级建设的不同阶段,能将班级目标、班级文化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班级凝聚力、沟通、合作、班级评价与激励等不同的班级建设内容,在不同的阶段,设置成目标和主题,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呈现,让学生在创设心流中自然习得积极品质,达到班级建设的终极目标,实现班主任和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共同成长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任俊.写给教育者的积极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2]黄惠惠.团体辅导工作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3]徐西森.团体动力与团体辅导[M].广州: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
[4]杨眉.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技术[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
[5]阳志平.积极心理心理学团体活动课操作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6]茅丽亚.积极心理学在班级常规管理中的应用[EB/OL].江苏省常熟中学科研信息网. 2010(06).
[7]徐章燕.积极心理学在中职德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 2014,04(03).
[8]江连凤.中小学班级团体活动操作书册[M].北京: 北京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1.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北京,102600;2.黑龙江省松花江农场学校,哈尔滨,154800)
编辑/杜文姬 终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