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欺凌说“不”

    邢筱芳

    〔关键词〕校园欺凌;小学生;活动设计

    【活动理念】

    芭芭拉·克罗鲁索(Barbara Coloroso)认为,“受到有意识、故意和好斗的意愿驱使,通过攻击和伤害他人,制造恐慌使他人产生畏惧的行为叫欺凌”。校园欺凌现象会因为学生年龄和性别的差异而不同。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欺凌主要表现为肢体、语言和心理上伤害他人的直接欺凌。在欺凌现象当中,有欺凌者、被欺凌者和旁观者三种角色,他们作为一个系统,影响和制约着欺凌现象的发生和发展。本课试图从系统论的角度切入校园欺凌现象,从欺凌者、被欺凌者、旁观者三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干预和辅导,引导学生正视并中止校园欺凌现象。

    【活动目标】

    1.让学生明白欺凌事件与欺凌者、被欺凌者、旁观者都是有关系的。

    2.让学生掌握欺凌事件中从三种角色出发的不同解决方法。

    3.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应对现实中的欺凌现象。

    【活动准备】

    刻度表、小人即时贴、PPT

    【活动过程】

    一、暖身阶段

    1.游戏规则:请大家伸出右手,手掌朝上,握拳,伸出大拇指,右边的同学依次抓住左边的同学的大拇指,形成一个圆,完成后一起向老师展示圆,然后坐下。

    2.学生游戏,老师画圆。

    3.游戏分享: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4.教师小结:在生活中,我们需要齐心协力共同面对很多问题,那么今天我们会碰到什么问题呢?

    设计意图:通过小游戏营造轻松活泼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同时在游戏中让学生感受齐心协力解决问题的快乐。

    二、转换阶段

    (一)分享视频

    1.视频简介

    下课了,小东和小红在聊天:“我作文得到了表扬,连胖子也不敢打我了……”

    胖子走过来,说:“哈哈,你在作文中撒谎,你爸根本不爱你妈,你爸妈闹离婚……”

    俩人争执:“爱”“不爱……”扭打在一起。旁观者有的起哄,有的上前帮助双方厮打。小红无助地看着……

    学生思考:视频中的小东有什么感受?这样的事会对他造成什么影响?

    2.教师小结:小东这么伤心、委屈、愤怒,这件事情给他带来这么大的伤害,我们多么希望欺凌事情不要发生, 我们要向欺凌说“不”。(点题)

    板书:

    (二)梳理关系

    可是欺凌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听听同学们怎么说。

    1.听一听,找角色

    (欺凌者)

    同学1:很多人打他,虽然我也打了,可是我只打了一下而已,所以不能怪我……

    同学2:不是我先打他,是别人先打的,所以不是我的错……

    (旁观者)

    同学3:我看到了,可是我不敢说话,我怕那个人也这样对我,这不能怪我……

    同学4:很多人欺负他,我一个人也没办法去阻止,再说和我也没关系吧……

    思考:你能听出他们分别是谁吗?(或他们分别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那么小东就是这次事件中的被欺凌者。

    板书:

    2.圈一圈,理关系

    (1)欺凌事件和欺凌者、被欺凌者、旁观者有关系吗?关系程度是多少呢?0分表示一点也没有关系,10分表示完全是他的关系,分别可以打几分?理由是什么?

    (2)小组讨论,全班分享。

    (3)循环问句:

    生1:我觉得胖子是欺凌者,应该打7分,因为是他打了小东。

    追问1:他打小东会造成什么影响?(生:小东会受伤。)

    追问2:会受到怎样的伤害?具体说一下。(生:心理、身体、语言上。)

    追问3:分数这么高,除了打了小东,他还有什么表现让你觉得他与这个事情关系那么大?(生:骂小东)

    生2:旁边的同学5分 。他们应该上前阻止。

    追问1:他们没有阻止,你怎么看?(生:觉得自己太弱了。)

    追问2:那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办呢?(生:应该求救。)

    追问3:怎么求救呢?(生:找老师……)

    生3:我给小东打2分,因为他不应该撒谎。

    追问1:小东撒谎,他当时是怎么想的?(生:他希望爸爸妈妈爱他。)

    追问2:如果我们感受到了他的想法,可以怎么做呢?(生:多關心他。)

    3. 教师小结:当欺凌事件发生的时候,我们都认为它与欺凌者、被欺凌者、旁观者都有关系,要向欺凌说“不”。

    设计意图:通过刻度化技术、循环问句,让学生明白欺凌事件与欺凌者、被欺凌者、旁观者是有关系的,让他们感受欺凌事件带来的肢体、语言和心理上的伤害。

    三、实践和运用阶段

    (一)方法提炼

    1.奇迹询问

    “如果时光倒流,回到欺凌事件发生前的那一刻:一位天使出现了,她用魔法棒点了一下每位同学的额头。咦?一切都不一样了,欺凌事件没有发生。他们会怎么说?怎么做?

    2.小组讨论

    3.全班分享

    道歉:诚恳的道歉能够化解我们原先的委屈。

    换位思考:能体会到被欺负者的感受,下次或许不会这样做了。

    求救:是一种保护自己的好办法。

    帮助:是直接帮助吗?不直接帮助是为了保护自己。

    4.教师小结: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办法,让欺凌的事件没有继续下去。当你们遇到下列情境时,你们是可以说什么?做什么?

    (二)情境讨论

    1.出示情境:

    情境1:一天放学回家,小军看到一个高大的哥哥拦住了小明和小强的去路:“口袋里有钱不?掏出来给我……”

    情境2:小钟经常叫小李难听的绰号,小李感到很苦恼。一天早上,小李刚跨进教室,小钟就喊:“胖李子,胖李子。”同学们哄堂大笑……

    活动要求:

    (1)选择一个情境进行讨论。

    (2)找出情境中的欺凌者、被欺凌者、旁观者,他们分别是谁?

    (3)面对情境,仿照刚才的方法,他们可以怎么做?

    我们小组选择情境( )

    2.小组情境讨论,全班分享。

    3.教师提问

    师:你们用了哪些方法?其他的小组觉得还有什么好办法?

    (生:坚定的眼神,大声说NO;找朋友陪伴;立刻逃跑,离开现场)

    我们要互相帮助;

    我们要互相谅解,

    我们要互相包容。

    其他小组的同学补充。

    4.教师小结:通过活动,同学们会用正确的方法,保护自己,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运用奇迹提问技术,让学生提炼应对欺凌事件的方法;通过情境讨论,让学生将学到的方法运用到现实情境中。

    四、结束阶段

    1.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一起阅读绘本故事《不是我的错》,感受故事中人物的感受与需求。

    3.教师小结:同学们,欺凌事件的发生和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系,我们要拒绝欺凌,保护自己,让我们生活在关心、和谐的氛围中。

    设计意图:通过分享收获,提升学生对欺凌事件的认知与应对能力。

    【点评】

    本堂课辅导理念清晰。儿童校园欺凌又称“儿童校园欺负行为”,是指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故意伤害他人的身体、心理、物品权益等,引起他人痛苦、厌恶等反应的行为。对被欺凌者而言,经常受欺凌会导致儿童情绪郁闷、注意力分散、逃学、孤独、学习成绩下降和失眠,甚至会导致儿童自杀;而对欺凌者来讲,欺凌可能会带来暴力犯罪或行为失调。在一个欺凌事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群体就是旁观者。特别是在校园欺凌现象中,旁观者群体的规模更大,他们既可能成为正能量,影响并制约欺凌事件的发生发展,也可能参与欺凌事件,成为欺凌事件继续发展的催化剂。同时因为他们不明确的价值判断,欺凌事件也可能会给他们的价值观造成影响。本课题的价值立场非常明确——向欺凌说“不”。这是值得肯定的,因为这是面对欺凌事件时,每个人最底线的立场,小学生必须明确知道。

    环节设计紧扣主题,逐层递进。辅导老师巧妙地从系统论角度出发,将欺凌者、被欺凌者、旁观者置身于同一个系统。通过看视频、刻度化询问,让学生明白欺凌事件与欺凌者、被欺凌者、旁观者都是有關系的;通过循环问句,让学生感受欺凌事件带来的肢体、语言、心理上的伤害;通过奇迹提问技术,引发学生思考应对欺凌事件的方法;通过情境讨论,让学生将学到的方法运用到现实情境中。同时,活动素材及情境的选择具有典型性,贴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

    辅导技巧合理得当。辅导操作中运用的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理念,特别是刻度化、奇迹询问等技术,具有直观性和灵活性,容易被小学生接受。

    点评者:施秋奕,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浙江省长兴县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

    注:本课参加2014年11月浙江省第二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技能大赛现场赛课获二等奖。

    (作者单位:浙江省长兴县实验小学,湖州,313100)

    编辑/刘 芳 终校/于 洪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浅谈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情境的创

    陈霖斌摘 要:有效的课堂情境能够营造良好的数学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学生全

  • 基于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有

    冷晓燕【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在整个小学阶段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古诗,古诗教学必须遵循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