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浅探

施永新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教学不仅仅只是一门学科知识的讲解,同样也是一门艺术.其中,课堂教学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说,一个真正成功的教学,应该是能让课堂煜煜生辉,让学生热情高涨,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的.故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说、组织者与设计者,必然需要掌握课堂教学艺术,比如应该如何辩证处理知识讲解与能力培养间的关系、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与学生发展的关系等,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个性化全面发展.本文就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作一简要分析.
1 注重学科渗透,拓展学生视野
新时期,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仅需要向学生传授各种各样的物理知识和技能,还需注重物理同其它学科间的巧妙练习,互相渗透,来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并引导学生主动关注现代科技发现,逐步形成创造意识,获得综合发展.首先,教学中教师需最大限度为学生展示一些物理图景,如物理学历史、物理领域最新科技成果与应用情况、现代物理思想等,开拓学生视野,使之更全面地把握自然界各事物间的密切联系,把握社会发展同科学技术间的紧密联系,进而学会关注生活、关注科技,迎合“情感教育”要求;其次,注重其它学科的渗透,培养学生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如应用数学思维来更好分析、把握物理概念、公式与定律等.利用方程、函数和图像等数学知识和方法来快速求得物理题目答案.
例1 一只空塑料瓶装满水时,总质量为400 g,装满煤油时,总质量为350 g,那么,该空瓶的容积为(ρ水=1 g/cm3,ρ煤油=0.8 g/cm3)
A.400 cm3 B.350 cm3 C.250 cm3 D.200 cm3[HJ1.95mm]
解析 在这里就可利用方程数学知识来求得题目答案.即从题目可知,在同一空瓶中装满水和煤油,那么,水和煤油的体积就是等同的,均为空瓶子容积.同时,题目中有两个不变量,即空瓶的质量m与空瓶的容积V.若装满水,其总质量就是
2 传授解题方法,提高解题效率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要想迎合新课改要求与时代发展需求,必须加大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来培养、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教会学生多种解题方法,使之解题效率得到明显的提升.
2.1 直接代入法
即“验证法”,通过将题目所给选项值直接带入对应题目中,来进一步验证所代入数值的准确与否,并在代入验证过程中寻求题目正确答案.
解析 若按常规解题思路,因有电源电压U与滑动变阻器R两个未知数,故多通过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形式来解答,即结合串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列出方程组,但这样求解,不仅耗时较多,且易出现计算错误,故笔者就引导学生应用“直接代入法”来解题.即:先将A选项带入,得出,滑片在中点c时,电路中电流为I=[SX(]3 V[]10 Ω+2.5 Ω[SX)]≠0.3 A,故A错误;代入B选项,得出,滑片在中点c时,电路中电流为
I=[SX(]6 V[]10 Ω+10 Ω[SX)]=0.3 A,答案正确;继续验证当滑片到b端时,其电流为I=[SX(]6 V[]10 Ω+20 Ω[SX)]=0.2 A,满足条件.故答案选B.
2.2 等效思维法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时常会遇到一些比较复杂的物理问题与现象,若用传统思维很难寻得问题的答案,若能借助等效思维来构建对应的物理模型,必然会使问题变得更加简单.虽然“物理模型”的构建,从现象上看可能有所失真,但却能更加具体反映出事物本质,简化物理过程,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例3 如图2所示,容器底部有一细绳拴着一木块,当它一半被浸在水中时,细绳拉力刚好为0,求木块密度.若往容器中继续加水,让水刚[HJ1.7mm]好到达木块表面,细绳即断,求细绳所能承受的最大力.(已知V木=1000 kg/m3,g=10 N/kg)
解析 (1)根据题目已知条件“细绳拉力为0”,应用等效思维构建“二力平衡”物理模型,即木块一半被浸入水中所受的浮力同木块自身重力形成二力平衡,如图3所示,得出
总而言之,新时期,伴随新课程改革进程的日渐深入,各科教师也应该主动迎合新课改要求,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从更多方面入手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与质量.同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展现物理课堂教学艺术,教师需具体结合物理教学内容,关注其同其它学科的联系,注重学科渗透,以此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同时,在教学中积极渗透各种解题方法,进一步发散学生解题思路,提高解题效率,最终从整体上提升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