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重在落实
陶文钊
新型大国关系扬帆启航
2013年在中美关系的历史上是值得铭记的一年。在奥巴马开始第二任期和中国顺利完成领导人换届后,双方高层密切往来,并推动两国关系朝新型大国关系方向发展。2013年3月11日,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多尼伦在亚洲协会发表讲话,再次阐述亚太再平衡战略,其中讲到中美关系时,他说:“正如奥巴马总统曾多次强调,美国欢迎一个和平而繁荣的中国的崛起。我们不希望两国关系被定义为竞争和对抗关系……更好的结果是可能的。但是这有待双方——美国和中国——在现有大国和新兴大国之间构建一种新型关系。习近平主席和奥巴马总统都赞同这一目标。”[1]这是美国方面对新型大国关系作出的一个积极回应。
2013年6月7—8日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在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的会晤是中美首脑会晤的一个创举。两国领导人用八个小时的时间在一起进行商谈,讨论问题的广度和深度都是没有先例的。在两国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础上,两国领导人就缔造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做出了明确的承诺,并就如何实现对两国关系的这一新定位进行了务实探讨。
习近平重申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奥巴马对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继续和平发展表示欢迎。习近平强调,中美应该也可以走出一条不同于历史上大国冲突对抗的新路,并且提出了五个理由加以论证(双方的政治意愿、过去四十年的积累、90多个对话沟通机制、深厚的民意基础、广泛的合作空间),这些论据都很有说服力。同时也证明,现在提出新型大国关系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充分依据的。奥巴马肯定了习近平对会晤的总结,并表示,美中面临着把两国关系推向更高水平的独一无二的机遇,他将致力于不错失这一良机。虽然以前两国领导人也就这一定位发表过看法,但还没有像这一次在面对面的会晤中确认这种定位。这一承诺为中美关系新的未来指明了航向。
两位领导人还探讨了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习近平用三句话作了精辟的概括:一是不冲突、不对抗;二是相互尊重;三是合作共赢。
新型大国关系是针对先前现存大国与新兴大国由竞争到冲突到战争的所谓大国政治的悲剧而言的,虽然现在的美国和中国也是现存大国和新兴大国的关系,但它们不会重复过去的老路,可以走出一条和平共处、携手合作的新路来。过去三十多年中,两国实际上已经在进行这样的探索,并且取得了成功。两国之间无疑有分歧、有竞争,但两国的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合作远大于竞争。而从反面来说,过去那种大国政治的悲剧是两国都承受不起的,也是地区和世界承受不起的。
国家间的关系都要讲相互尊重,中美两国之间的相互尊重主要包括两层意思:尊重彼此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发展道路;尊重双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美国奉行“美国特殊论”,总希望在海外推广美国的价值观。就像基辛格所说,美国对华政策中有一种“传教士的热情”。确实如此。但从20世纪70年代初尼克松的“破冰之旅”开始,两国之间实际上就形成了一种默契:中美两国彼此的制度和价值观不同,而且彼此都不喜欢对方的制度和意识形态,但双方也都承认,对方的制度和价值观将长期存在,而自己影响对方的能力是有限的。这种共识现在依然存在。虽然美国还会时常以“裁判长”自居,对他国的人权状况说三道四,但从冷战以来中美关系的情况看,人权问题对两国整体关系的影响越来越小了。在尊重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方面两国还有许多改善的空间。
合作共赢是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关系区别于以往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19世纪是划分势力范围和利益范围的时代,那时中国也被大国划分成了若干势力范围。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是大国争夺霸权的时代。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全球化使合作共赢变得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使它逐渐成为国家关系的新模式,中美两国之间的相互依存越来越深。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就是要不断拓展合作,不断发展共同利益,使两国人民都从两国关系中得到切切实实的好处。笔者认为,以此次庄园会晤为标志,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扬帆启航了。
除两国元首会晤外,两国高层互访也十分频繁,2013年三、四月间,奥巴马新内阁成员密集访华,总统特别代表、财政部长雅各布·卢11月又第二次访华,了解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情况,11月底拜登副总统访华。中国国务委员刘延东赴美访问主持第四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美国国务卿克里访问了中国,中国外长王毅也访问了华盛顿,两国外长进行了很好的工作交流。王毅外长还于9月20日在布鲁金斯学会发表了演讲。这些高层互访都是落实新型大国关系的具体步骤,使两国关系保持一种不断发展的势头。
2013年7月9—10日中美第五轮战略与经济对话取得了极其丰硕的成果。在中美两国90多个对话、合作平台中,战略与经济对话是最重要的一个平台,包括建立元首特别代表热线、成立网络工作组、同意探讨制订中美重大军事行动相互通报机制、中方同意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为基础实质性地推动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双方还同意通过其他28项机制性安排来进一步推进合作等。从对话的成果清单也可以看出两国相互关系的广度和深度,两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
两军关系的热络是2013年两国关系的一个突出特点。两国领导人都支持改善两军关系,认为两军关系要服从于、服务于两国整体关系。2013年两军高层互访频繁:4月下旬,美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邓普西应邀访华;8月下旬,中国国防部长常万全应邀访美;9月,中国海军司令吴胜利率团对美进行正式访问;9月下旬,美国空军参谋长马克· 韦尔什访华,这是15年来美国空军高官首次访华;11月15—18日,美军海军作战部副部长福格森到东海舰队访问。美国一直希望,两国的军事交流不仅要在高层、在北京进行,而且要到各军兵种、各军区去,现在两军交往是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中美两军还在8月、9月和11月三次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冷战结束以来,两军关系一直是两国关系的“短板”,并周期性地受到美国对台售武的冲击而处于恢复—中断—再恢复—再中断的状态,难有实质性进展。如果说两国关系缺乏互信,在军事和安全领域这种状况更加突出。当前,两军关系得到两国领导人的政治支持,2013年两军关系的长足发展就是落实两国领导人共识的一个具体体现。冷战结束二十多年来,我们还从来没有看到两军交流的这种频率和密度。
经营好亚太地区这块试验田
中美两国同处亚太地区,在这里利益交织最多,互动最多,矛盾和碰撞也最多。两国关系对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至关重要,而本地区的事态又反过来影响两国关系。实际上,美国的“再平衡”战略给本地区的安全形势增添了复杂因素。王毅外长在布鲁金斯学会的演讲中强调了中美两国对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那么这个责任首先就是对本地区的责任。他也建议把亚太地区作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试验田。[2]过去很长一段时期,我们常常说,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现在台湾问题对两国关系来说仍然是重要的、敏感的。但现在两国关系中也有其他突出问题:美国如何对待中国与一些邻国之间在领土、领海和海洋权益方面的争议。中国并不要求美国支持中国,中国只是要求美国不要插手,不要做第三者,不要在这些问题上发出混乱甚至错误的信息,让中国与这些国家在没有外来干涉的情况下,通过双边的和平谈判来解决问题。这一点对新型大国关系是一个考验。
中日关于钓鱼岛的争议与美日同盟纠缠在一起,使美国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变得更加复杂。综合美国高官、国务院、白宫发言人的历次表态,美国的立场可以概括为这样几点:
第一,对岛屿的领土主权不持立场,希望中日两国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争端。从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美国一直是这么说的,我们暂且接受这一表态的“票面价值”。
第二,日本享有对该岛屿的行政管治权,美国强烈反对任何改变、削弱和破坏日本行政管治的单方面行动。 [3]
第三,由于该岛屿在日本的管治之下,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适用于该岛屿,美国对于对日本的条约义务是“非常非常认真的”。 [4]
第四,美方一直用日本的名称“尖阁诸岛”(Senkaku Islands)来称呼该群岛,而不是像称呼韩日之间的争议岛屿那样同时使用“独岛”和“竹岛”的名称。
从以上四点来看,第一点至少从字面上看是中立的,第二、三、四点则明显偏向日本。所以总的来说,美国在中日钓鱼岛争议上的立场是“拉偏架”,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纵容日本。对此,中国方面明确地表示了态度。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2013年4月30日在华盛顿给予了批评和警告。他强调,“钓鱼岛问题的历史经纬是清楚的,应该说从历史上看,美国方面对此是有责任的,中方从未承认过日本对钓鱼岛的主权或是管辖权,这一点中方已经反复向美方进行过说明。在钓鱼岛问题上,挑起紧张局势、加剧紧张局势的是日本方面,采取所谓‘单方面或者‘胁迫性行动的也是日本方面……事实和是非都很清楚……希望其他方面不要去搬日本这块石头,更不要让这块石头砸了自己的脚”。[5]常万全国防部长在与哈格尔的会晤中也坦率、坚定地表示,“任何人不用幻想中方拿核心利益做交易,不用低估我们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决心和意志……任何搬弄是非、蓄意挑衅,或者为一己之利肆意妄为,使局势复杂化、扩大化的行为,都是不负责任的,也是不会有好的结果的。”[6]2013年9月9日,在中美第十四次防务磋商中,中国副总参谋长王冠中更明确地指出,钓鱼岛及南海问题“不应成为中美之间的问题,中方也不希望美国成为这些问题的第三方。美国应保持立场和政策的连贯性,不应释放错误信号,支持和纵容有关国家为所欲为。希望美方从中美两国关系的大局出发,妥善处理问题,避免影响两国战略互信。”[7]外交部发言人也多次重申了这一立场。
钓鱼岛问题的严重性对中国和美国是不同的。对于中国和中国人民来说,这关系到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关系到维护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对美国来说,远远没有这样的分量,有的美国学者甚至对笔者说,“钓鱼岛算什么,不就是几块石头吗?”但这样轻看钓鱼岛与现实差别很大,也相当危险。从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宣布钓鱼岛“国有化”以来,中日围绕着钓鱼岛的僵局已经一年有余,两国的巡航船只都在钓鱼岛十二海里之内巡航,在这么狭小的空间,两国船只之间发生擦枪走火的可能性一直存在,而且越来越严重。如果美国真如说的那样顾及同盟关系,则存在着美国被拖入它自己所不愿意的与中国的冲突之中。在此,重温2008年8月格鲁吉亚与俄罗斯冲突的教训是有益的。在那个事件中,美国和俄罗斯都发出了错误的信息。美国发出的错误信息是,似乎美国会在格—俄战争中支持格鲁吉亚,唯其如此,萨卡什维利才敢于冒险对俄罗斯军队开战。俄罗斯发出的错误信息是,似乎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可以在俄罗斯的帮助下获得独立。今天,美国作为日本的盟国,作为对日本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特别要注意不要对日本发出模糊、错误的信息。
美国前助理国务卿坎贝尔2013年11月6日在《金融时报》上发表了题为《如何应对巨变中的日本》的文章,指出日本出现了很强的新趋势:对中国的疑虑甚至敌意加深,与韩国关系紧张,对二战历史问题态度更加矛盾。坎贝尔不愧是“知日派”,他提到的现象确实存在。他为美国政府提供了两个选择:或者不去管它;或者保持与日本的密切关系,帮助日本在通向“正常”国家的不确定的路上提供建议。现在看来,美国采取了第二种选择。2013年10月召开的美日“2+2”会议确定,到2014年年底,要完成美日防卫合作指针的再次修改。我们想提醒美国的是,美国要重视自己对日本的影响力,不要使这种影响力用在错误的方向上。日本要成为“正常”国家,首先就要像德国一样正确地对待历史问题。日本如果走不出历史的阴影,它与亚洲邻国就难有“正常”关系,它也就难以成为“正常”国家。[8]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凯)
[1] Tom Donilon, National Security Advisory to the President: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Asia-Pacific in 2013"[EB/OL]. (2013-03-11). http:// www.whitehouse.gov//
[1] 王毅. 如何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EB/OL]. (2013-08-20). http://www.china.com.cn/news/world/2013-09/21/content_30086757
[3] 中方回应美日澳外长涉东海南海问题联合声明[EB/OL]. (2013-10-07). http://news.sun0769.com/national/zh/201310/t20131007_2818318.shtml
[4] 美国高官一再作过类似表示,如助理国务卿拉塞尔和国家安全委员会负责亚太事务的资深主任麦艾文 2013年9月28日的记者招待会.Briefing on U.S. Policy in Asia-Pacific Region[EB/OL]. (2013-09-27). http://translation.state.gov/st/enlish/texttrans/2013/09/20130928283759.htmll#ixzz2hlx34jKP; 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Remarks by Secretary of State John Kerry with Secretary of Defense Chuck Hagel, Japanese Foreign Minister Fumio Kishida and Japanese Defense Minister Itsunori Onodera.[EB/OL]. (2013-10-03). http://www.state.gov/secretary /remarks/2013/10/215073.htm
[5] 王传军. 崔天凯:美国不要搬起日本这块石头砸自己的脚[N]. 光明日报, 2013-05-02(8).
[6] 中国国防部长对美表态刚柔并济[N]. 参考消息, 2013-08-24.
[7] 国防部:望美勿成钓鱼岛及南海问题第三方[EB/OL]. (2013-9-13). http://news.0898.net/n/2013/0913/c231187-19521973.html
[8] Kurt Campbell. How America Should Handle a Changing Japan[N/OL]. Financial Times, 2013-11-06. http://blog.ft.com/the-a-list/2013-11/06/ how-america-should-handle- a- changing-japan/#axzz2ksw8ru9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