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庄 甲
[摘 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农业理论的深刻认识,也是适应社会稳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为此,就应加快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创新农业经营组织形式,建设生态农业文明,培育人力资源,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建设农村和谐文化,共同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
[关键词]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9)02-0038-03
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无疑是党在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全面准确分析国际农业发展的趋势和全面分析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历程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什么是农业现代化”、“其基本内涵是什么”等问题的认识,正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罗荣渠在研究马克思理论时认为马克思本人并未直接使用过“现代化”一词,但他赞同马克思关于现代化的思想。据此,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农业现代化也有一个认识过程。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焕然一新。为了尽快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毛泽东明确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这可以说是对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理论的第一次飞跃。
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我们通过对西方农业大发展的了解和研究后,周恩来对农业现代化的内容概括为“四化”——机械化、化肥化、水利化、电气化。这可以说是对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理论的第二次飞跃。
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指出,“农业现代化不单单是机械化,还包括应用和发展科学技术”。从1992年到2002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及中国加入国际贸易组织,这表明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环境彻底对外开放,参与世界竞争和发展。这可以说是对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理论的第三次飞跃。
从本世纪初至今,我国已处在工业化中期。“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已经成熟。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党的十七大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从而推进农业现代化新阶段的研究。
二、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
“农业有许多绝对不能消除的特点。由于这些特点,农业中的大机器生产永远也不会具备工业中的大机器生产的全部特点。”[1]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农业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也正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多、文化程度偏低及意识守旧
1.农村人口多。“……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多,这种情况不是很容易改变的。这就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考虑的特点”。[2]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在12.66亿总人口中,乡村人口占63.91%,达到8.09亿人。
2.文化程度低。根据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数据,2006年末,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约5.3亿人,其中文盲约3593万人,占6.8%;小学文化程度约1.73亿人,占32.7%;初中文化程度约2.6亿人,占49.5%;高中文化程度约5215万人,占9.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约648万人,占1.2%。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了89%。[3]
3.小农意识较强。“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穷窝”。小农平均主义、机会主义、依附心理等意识在广大农村地区依然根深蒂固。由于小农意识的存在,许多农民认为只要在农业生产中还有边际收入大于零的情况,就不愿放弃传统的小农经济经营。这些制约因素,从长远看,不利于新知识的吸收和农业科技的推广,进而延缓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步伐。
(二)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危机
1.土地被蚕食且退化。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在1996-2006年的仅仅10年间,全国总耕地面积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建设占用减少了4.15亿亩,减少了原有土地的1/5还多。同时,受荒漠化的影响,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40%的耕地在不同程度地退化,水土流失严重。
2.水资源危机问题。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正常年份全国缺水量接近400亿立方米。同时,由于水资源地区分布上的不均匀,造成部分流域和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接近或超过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尤其是被水污染严重的地区甚至危及到人民的生命安全。
3.农村环境污染严重。一是自然灾害的影响。继欧洲和北美之后,中国出现了世界第三大酸雨区,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和四川盆地,其面积大约为中国国土面积的40%。有专家预测,到2020年后,我国的酸雨面积将继续扩大。二是生产方面的影响。比如化肥农药的大剂量使用,畜禽饲养业废水、废气和废渣的任意排放,使各种污染物在农村地区内循环,造成大面积农村面临污染,水体污染现象十分严重。三是生活方面的影响。一些小城镇卫生条件差,交通拥挤,居住紧张。村庄内部结构松散,空间混杂,生活用水不卫生,道路不规范等。
(三)制度安排失衡和农业基础脆弱
1.制度安排失衡。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工业抽吸农业,城市吸吮农村,国家对农业投入不足等制度安排,严重滞缓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步伐。目前,奉行了几千年的农业税得以免除,极大地减轻了农民负担,但长期积累起来的体制性痼疾,并非在一夜之间就能清除。
2.农业基础脆弱。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4]据调查,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即使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多数掌握的也只是祖辈们传授的传统种田技术,[5]即“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6]正如邓小平所言:“中国这样的底子,……国民收入的增长不可能很快。”[7]农业基础薄弱,影响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四)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滞后
现代农业需要强大的农业科技支撑。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科技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还远远不能适应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要求。
1.农业技术应用率低。如前所述,绝大多数农民还是保留传统的经营方式、经验与技术耕种,造成农业技术落后科学技术研究,影响农业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据统计,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只有48%,大大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
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许多农业科研成果还没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据统计,农业科技技术的普及率仅有30%左右,比发达国家低20多个百分点。
3.农业科技人员少,组织机构不健全。目前,全国有1/3的乡镇和3/4的村尚未建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组织,且基层农业科技人员的工作条件差、待遇低、活动经费少,普遍出现“点少、线断、网破”的情况。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稳定性。
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实现路径
(一)国际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成功模式
国际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成功经验表明,实现农业现代化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唯有从实际出发才是取得成功的选择。日本经济学家早见次雄和美国经济学家费农·拉坦在大量的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农业现代化可分为三种模式。
1.地广人稀、劳力不足。以美国为代表。美国是一个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的国家,它们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目标,凭借发达的现代工业优势,大力发展农用机械取代人力,扩大单位农场种植面积和经营规模,提高农产品的总产量。
2.人多地少、劳力充足。以日本为例。日本是一个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缺乏的国家,它们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目标,把科技进步放在重要位置,提高单位面积农产品产量。
3.介于两者之间的国家。这类国家主要集中在欧洲。它们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或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既重视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又重视科学技术应用。
(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既要 “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8]又要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现状,还要借鉴西方等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1.培育人力资源,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现代农业归根结底离不开现代农业。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9]经济学家舒尔茨曾指出:“……农民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与其耕作的生产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相关系。”[10]“离开大量的人力资本,要取得现代农业的成果和达到现代工业的富足程度是完全不可能的。”[11]据世界银行的研究资料显示,在低收入国家,上过4年学的农民的生产产量比未上过学的高13%,即使没有诸如高产种子、化肥的投入,前者也比后者高8%。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也表明:整个农民接受教育培训的平均年限每提高一年的作用,可使GDP增加1-1.5%。由此可见,促进一个国家乃至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归根到底是人力资本,即接受教育、掌握知识的劳动力,当接受教育、掌握知识的劳动力越多,对社会资本的积累也就越大,投入到生产过程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也就愈显著。因此,在走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面对农民素质低、文化程度低等制约问题,国家就必须千方百计地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尽快解放农民思想,使农民摒弃传统封建小农意识。当然,有人才没有配套的科技手段也不行,科技也是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出路。面对农业科技落后的问题,国家在注重人力资本投资的基础上也要借鉴西方国家经验,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关键在于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力度。只有人才和技术两者有机互动,才能走出耕地产出率高、资源利用率高和劳动生产率高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2.建设生态农业文明。生态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推进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进程中,面对土地被蚕食且退化、农村环境污染严重、水资源危机等问题,就必须按照建设生态农业要求,建设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在建设生态农业的过程中,政府要加强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树立人们正确的生态文明观,保证科学健康的思想占领人们的思想领域,唤起人们的生态忧患意识,培养人们的生态法治意识,强化人们的生态道德等来改善生态环境和节约能源、缓解经济社会发展压力,摒弃石油农业。
3.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农业基础建设包括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基本支撑,还包括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内容。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还要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充分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农村的各项事务,以保证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广大农民的正当利益;稳定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断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村发展提供体制保障。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繁荣农村文化生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大国家扶贫开发力度,更多地将公共资源用于农村,尽快缩小城乡之间的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差距。
4.创新农业生产组织方式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农业现代化实现的关键。从历史的角度观察,日本通过农业合作社来增加农民的市场话语权,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以出口创汇的荷兰成立农民合作社,从生产资料的采购到农产品的销售和农业支持贷款,最终实现了农业现代化。所以,“农民积极性提高,农产品大幅度增加,大量农业劳动力转到新兴的城镇和特色的中小企业。这恐怕是必由之路。总不能老把农民缚在小块土地上,那样有什么希望。”[12]中小企业实质就是指乡村产业化。因此,在推进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进程中,就必须改进农民生产组织方式,打破传统的农业分散的惯性生产观念,“就必须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13]立足国情和农情,“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14]“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15]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加工企业为依托的特色乡村工业。
5.建设新农村和谐文化是农业现代化的精神动力。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力量,建设和谐社会要求建设和谐文化。同样,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走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也需要建设农村和谐文化,培育农民文明风尚。只有这样,才能为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实现提供精神动力,也能更好地反映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特色。因此,就必须结合本地实际,通过举办板报、汇演等多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党对农村的最新政策和时下流传的讲文明树新风典型事例和人物,普及到广大基层农民中去,进一步培养出乐观向上、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尽善尽孝的农民新风。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7]《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3]刘尧.发展农村高等教育 培育5.3亿高素质农村劳动力[N].中国教育报,2008-03-05.
[4][8][9][14][15]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张凯.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思考[J].前沿,2005,(8).
[6][10]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梁小民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6.
[11]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吴珠华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12][1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 邹顺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