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理财教育质量评价方法探索
摘要:理财教育质量评价,是改进和提高高校理财教育水平的重要手段。在实践中,应遵循双规划、全面发展和多元化原则。在评价方法上,可采用问卷调查、构建动态量化指标等不同方法,考察大学生理财实践情况,以全面评估理财教育在大学生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 理财教育 质量 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对理财技能重视程度的提高,不少高校开始將理财教育纳入到大学生素质培养体系当中,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内容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逐步建立起系统的理财教育培养体系。但是在理财教育实施效果评价方面,相关工作还十分欠缺。不少高校对此缺乏必要的跟踪和评价机制,不清楚大学生在毕业后,所学理财技能是否为职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帮助;也不了解理财教育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的财务管理水平和社会生存能力。上述现状,非常不利于当前理财教育的改进和完善。为此,有必要开展理财教育质量的评价工作,把效果评价作为理财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提高高校大学生理财教育水平。
1 高校理财教育质量的评价原则
高校理财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在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基础上,培养其财务收支规划和理财工具配置能力,以回避职业发展中的财务风险,增强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理财教育的效果评价应紧密围绕上述目标,并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1“双规划”原则
所谓“双规划”,是指“职业规划+理财规划”。理财规划是在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上,依据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特点,所指定的理财目标和行动方案。因此,评价理财教育质量的首要原则,便是检验学生在入职之前,是否已制定出适合自身要求的未来“双规划”方案。这种双规划,是理财教育的精髓,没有这种双规划,说明理财教育仍停留在理财知识的灌输阶段,学生学到的只是单纯的理财技能,而不能将该种技能与职业发展联系起来,从而也无法达到回避职业风险和实现职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2全面发展原则
全面发展原则,是指注重以人为本,强调人的素质和能力的协同提高,增强人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条件下的生存能力。虽然理财活动强调经济收益和经济效益,但理财教育绝非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唯一目标,它更着重于教育的育人效应和人的素质全面发展。即理财教育,一方面通过教育大学生正确处理财富与职业发展的关系,培养大学生节俭朴素、适度消费、量入为出的科学理财习惯,培养其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促进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整体提高。另一方面,理财规划教育有助于增强大学生职业发展中的财务保障,提高其财务收支规划和理财工具配置能力。由此可见,理财教育实现了人的素质、能力协同提高,在效果评价时应体现出人的全面发展原则。
1.3多元化评价原则
理财教育涵盖了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强调在各个不同职业发展期制定理财目标与理财方案。从内容上看,它既包括某一特定时点的理财计划、理财习惯与理财行为,也包括不同职业期连续、系统的理财收益比较。因此,评价理财教育的实施效果,应采用多元化评价方法,一方面要考察大学生理财规划是否正常实施,理财行为是否合理;另一方面,也要跟踪分析不同阶段的理财效益,通过定量分析,考察大学生理财能力是否得到切实提高。
所以,在进行理财教育效果评价时,既要注重规范性(理财观念、理财行为、道德素质等),又要注重效益性(财务安排、理财收益等),通过这种“定性+定量”的复合型评价方法,全面评估理财教育的实施效果。当然,除了上述原则外,还应注意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静态描述与动态分析相结合,阶段分析与全程分析相结合,尽量实现评价方式的全面性、反馈性和可操作性,从而真实、客观的评价理财教育质量。
2 高校理财教育质量的评价方法设计
为全面评估理财教育实施质量,提高评价体系的导向性和反馈性,结合上述原则,理财教育评价应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就业后理财观念、理财行为的规范性;二是大学生的理财收益水平和质量。为此,我们设计了以下两种方法。
2.1定性评价:问卷分析法
大学生理财教育质量的定性评价,侧重于理财观念、理财行为的规范性评价,主要考察某一特定时点理财生涯规划的实施情况。在评价体系设计上,应结合大学生职业发展,详细了解当前的职业收入、生活支出、理财愿景、理财规划与收益状况,经过汇总分析整理,最终得到大学生理财规划执行与理财教育实施效果的定性结论。在具体开展时,可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将定性评价关键要素列示其中。
调查问卷评价体系分成三个部分:即规划实施情况、财务安排情况和投资理财状况。每个项目下面分别设计3-5个问题,既有唯一性回答(是否选择),也有陈述性描述,这样调查者可较全面获得有关理财教育实施效果的反馈信息。在调查方式上,可根据受访问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果工作区域近、交通便利,那么教师可直接赴学生工作单位,通过面对面访谈形式,深度了解学生的理财方案执行情况,并完成问卷调查;如果面谈不方便,则可采取电话、聊天软件、电子邮件等现代通讯手段完成调查。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不同职业阶段学生的收入水平、理财意识、理财能力及风险承受能力存在显著差别。为提高问卷调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调查者应合理划分调查区间。如可采用5年周期划分法,分别调查毕业5年、毕业10年、毕业15年等时点学生的个人理财执行状况,将各周期所获反馈信息进行归类、整理和分析,这样就能形成较为全面的、具有指导意义的调查结论。根据调查结论,教师可了解学生的理财现状及需求,发现理财教育的短板,从而进一步明确理财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着力点。
2.2定量评价:动态量化指标法
与定性评价方法不同,理财教育质量定量评价侧重于理财效益的评价,着重考察某一职业阶段的理财收益情况。众所周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理财观念、能力等素质是投资理财的基础,而经济效益则是评价理财实效性的根本。因此,理财教育要体现出市场收益性,要通过构建获利水平等量化指标,来对理财收益进行定量描述,并通过不同职业阶段的跟踪、比较,来客观评价理财教育的实施效果。
由于当前理财方法、投资工具种类多样,单独衡量某一理财工具的收益情况不便于进行横向比较。为此,在评价理财收益质量时,我们采取综合性评价指标,即不需考虑该段时期的投资工具类别,只考察某一时期的理财综合收益R(t)(t表示职业生涯中的不同职业阶段,如t=1表示初入职场期,t=2表示职场调整期,以此类推),由于理财综合收益受收入影响较大,为客观评价理财收益水平,在此定义一个折中指标Z(t):
令Z(t)= R(t)/Y(t),其中Y(t)表示该段时期的综合收入,t所代表含义与R(t)相同。Z(t)表示每单位收入所获得的理财收益,简称为理财收益比,显然该指标越大,表示理财收益性越好。假设社会相同条件下理财收益比为S(t),则Z(t)-S(t)>0,表示理财教育效果具有正效应,个人理财收益水平超过市场平均收益标准;反之,则说明理財教育效果为负效应,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这样,理财效益便具有了横向比较性。如果将学生不同职业阶段的Z(t)进行纵向比较,则可以反映出该学生的理财能力成长变化情况。
为完成理财教育效果的定量评价,需要完成两项基础性工作。一是,大学生理财收益信息的采集,该部分所获信息形成理财收益信息库;二是市场理财收益比较信息的采集,形成比较标准数据库。理财收益信息库的数据可结合问卷调查获得,调查者在完成定性描述信息采集的同时,可顺带获取理财收益数据。而对于市场比较信息库,受当前投资理财数据的制约,调查者需要完成对照样本的选取,并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在进行对照样本选取时,要考虑受调者的学历、年龄、入职年限等因素,以保证与理财收益信息库的条件匹配,从而保证所采集数据的代表性、客观性。
2.3需注意的问题
在进行理财教育质量评价时,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并不是互斥的,二者各有其侧重点,因此要注意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如在定性问卷调查中,调查者在获得财务安排状况基本信息的同时,可以附带统计奢侈性、提前性消费等不合理支出占当期收入比重,以及其他大项支出性质及所占比例,这样有助于客观评价大学生在不同职业阶段的消费观与理财观。除此以外,在动态量化指标评价时,调查者也需要将理财收益比的变动原因、影响因素、变动趋势等予以定性描述,从而形成理财活动效益的评价意见。
3 结束语
综上分析,在评价高校理财教育的实施质量时,要以大学生的理财素质、理财能力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既要考察其理财规范性的养成,又要注重理财实践的效益性。在理财教育质量的评价方法上,要综合运用定性、定量评价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等定性评价,了解大学生理财规范性习惯是否形成,通过动态量化指标等定量评价,考察大学生在某一职业阶段的理财收益水平。这样,有助于全面评估理财教育在大学生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实施效果,为不断改进和提高当前高校理财教育质量,提供有用的反馈信息。
参考文献:
[1] 徐田强.大学生理财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职教通讯,2015(6):48- 51.
[2] 张旺军.个人理财规划[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3] 张凤林,张轩浩.大学生理财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J].财会通讯,2011(3):7- 8.
[4] 陈克娥.对大学生理财规划辅导的思考[J].社科纵横,2010(2):64- 65.
[5] 徐田强.大学生理财生涯规划的调查及分析——以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唯实(现代管理),2015(3):53- 56.
关键词:大学生 理财教育 质量 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对理财技能重视程度的提高,不少高校开始將理财教育纳入到大学生素质培养体系当中,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内容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逐步建立起系统的理财教育培养体系。但是在理财教育实施效果评价方面,相关工作还十分欠缺。不少高校对此缺乏必要的跟踪和评价机制,不清楚大学生在毕业后,所学理财技能是否为职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帮助;也不了解理财教育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的财务管理水平和社会生存能力。上述现状,非常不利于当前理财教育的改进和完善。为此,有必要开展理财教育质量的评价工作,把效果评价作为理财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提高高校大学生理财教育水平。
1 高校理财教育质量的评价原则
高校理财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在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基础上,培养其财务收支规划和理财工具配置能力,以回避职业发展中的财务风险,增强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理财教育的效果评价应紧密围绕上述目标,并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1“双规划”原则
所谓“双规划”,是指“职业规划+理财规划”。理财规划是在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上,依据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特点,所指定的理财目标和行动方案。因此,评价理财教育质量的首要原则,便是检验学生在入职之前,是否已制定出适合自身要求的未来“双规划”方案。这种双规划,是理财教育的精髓,没有这种双规划,说明理财教育仍停留在理财知识的灌输阶段,学生学到的只是单纯的理财技能,而不能将该种技能与职业发展联系起来,从而也无法达到回避职业风险和实现职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2全面发展原则
全面发展原则,是指注重以人为本,强调人的素质和能力的协同提高,增强人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条件下的生存能力。虽然理财活动强调经济收益和经济效益,但理财教育绝非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唯一目标,它更着重于教育的育人效应和人的素质全面发展。即理财教育,一方面通过教育大学生正确处理财富与职业发展的关系,培养大学生节俭朴素、适度消费、量入为出的科学理财习惯,培养其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促进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整体提高。另一方面,理财规划教育有助于增强大学生职业发展中的财务保障,提高其财务收支规划和理财工具配置能力。由此可见,理财教育实现了人的素质、能力协同提高,在效果评价时应体现出人的全面发展原则。
1.3多元化评价原则
理财教育涵盖了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强调在各个不同职业发展期制定理财目标与理财方案。从内容上看,它既包括某一特定时点的理财计划、理财习惯与理财行为,也包括不同职业期连续、系统的理财收益比较。因此,评价理财教育的实施效果,应采用多元化评价方法,一方面要考察大学生理财规划是否正常实施,理财行为是否合理;另一方面,也要跟踪分析不同阶段的理财效益,通过定量分析,考察大学生理财能力是否得到切实提高。
所以,在进行理财教育效果评价时,既要注重规范性(理财观念、理财行为、道德素质等),又要注重效益性(财务安排、理财收益等),通过这种“定性+定量”的复合型评价方法,全面评估理财教育的实施效果。当然,除了上述原则外,还应注意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静态描述与动态分析相结合,阶段分析与全程分析相结合,尽量实现评价方式的全面性、反馈性和可操作性,从而真实、客观的评价理财教育质量。
2 高校理财教育质量的评价方法设计
为全面评估理财教育实施质量,提高评价体系的导向性和反馈性,结合上述原则,理财教育评价应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就业后理财观念、理财行为的规范性;二是大学生的理财收益水平和质量。为此,我们设计了以下两种方法。
2.1定性评价:问卷分析法
大学生理财教育质量的定性评价,侧重于理财观念、理财行为的规范性评价,主要考察某一特定时点理财生涯规划的实施情况。在评价体系设计上,应结合大学生职业发展,详细了解当前的职业收入、生活支出、理财愿景、理财规划与收益状况,经过汇总分析整理,最终得到大学生理财规划执行与理财教育实施效果的定性结论。在具体开展时,可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将定性评价关键要素列示其中。
调查问卷评价体系分成三个部分:即规划实施情况、财务安排情况和投资理财状况。每个项目下面分别设计3-5个问题,既有唯一性回答(是否选择),也有陈述性描述,这样调查者可较全面获得有关理财教育实施效果的反馈信息。在调查方式上,可根据受访问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果工作区域近、交通便利,那么教师可直接赴学生工作单位,通过面对面访谈形式,深度了解学生的理财方案执行情况,并完成问卷调查;如果面谈不方便,则可采取电话、聊天软件、电子邮件等现代通讯手段完成调查。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不同职业阶段学生的收入水平、理财意识、理财能力及风险承受能力存在显著差别。为提高问卷调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调查者应合理划分调查区间。如可采用5年周期划分法,分别调查毕业5年、毕业10年、毕业15年等时点学生的个人理财执行状况,将各周期所获反馈信息进行归类、整理和分析,这样就能形成较为全面的、具有指导意义的调查结论。根据调查结论,教师可了解学生的理财现状及需求,发现理财教育的短板,从而进一步明确理财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着力点。
2.2定量评价:动态量化指标法
与定性评价方法不同,理财教育质量定量评价侧重于理财效益的评价,着重考察某一职业阶段的理财收益情况。众所周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理财观念、能力等素质是投资理财的基础,而经济效益则是评价理财实效性的根本。因此,理财教育要体现出市场收益性,要通过构建获利水平等量化指标,来对理财收益进行定量描述,并通过不同职业阶段的跟踪、比较,来客观评价理财教育的实施效果。
由于当前理财方法、投资工具种类多样,单独衡量某一理财工具的收益情况不便于进行横向比较。为此,在评价理财收益质量时,我们采取综合性评价指标,即不需考虑该段时期的投资工具类别,只考察某一时期的理财综合收益R(t)(t表示职业生涯中的不同职业阶段,如t=1表示初入职场期,t=2表示职场调整期,以此类推),由于理财综合收益受收入影响较大,为客观评价理财收益水平,在此定义一个折中指标Z(t):
令Z(t)= R(t)/Y(t),其中Y(t)表示该段时期的综合收入,t所代表含义与R(t)相同。Z(t)表示每单位收入所获得的理财收益,简称为理财收益比,显然该指标越大,表示理财收益性越好。假设社会相同条件下理财收益比为S(t),则Z(t)-S(t)>0,表示理财教育效果具有正效应,个人理财收益水平超过市场平均收益标准;反之,则说明理財教育效果为负效应,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这样,理财效益便具有了横向比较性。如果将学生不同职业阶段的Z(t)进行纵向比较,则可以反映出该学生的理财能力成长变化情况。
为完成理财教育效果的定量评价,需要完成两项基础性工作。一是,大学生理财收益信息的采集,该部分所获信息形成理财收益信息库;二是市场理财收益比较信息的采集,形成比较标准数据库。理财收益信息库的数据可结合问卷调查获得,调查者在完成定性描述信息采集的同时,可顺带获取理财收益数据。而对于市场比较信息库,受当前投资理财数据的制约,调查者需要完成对照样本的选取,并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在进行对照样本选取时,要考虑受调者的学历、年龄、入职年限等因素,以保证与理财收益信息库的条件匹配,从而保证所采集数据的代表性、客观性。
2.3需注意的问题
在进行理财教育质量评价时,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并不是互斥的,二者各有其侧重点,因此要注意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如在定性问卷调查中,调查者在获得财务安排状况基本信息的同时,可以附带统计奢侈性、提前性消费等不合理支出占当期收入比重,以及其他大项支出性质及所占比例,这样有助于客观评价大学生在不同职业阶段的消费观与理财观。除此以外,在动态量化指标评价时,调查者也需要将理财收益比的变动原因、影响因素、变动趋势等予以定性描述,从而形成理财活动效益的评价意见。
3 结束语
综上分析,在评价高校理财教育的实施质量时,要以大学生的理财素质、理财能力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既要考察其理财规范性的养成,又要注重理财实践的效益性。在理财教育质量的评价方法上,要综合运用定性、定量评价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等定性评价,了解大学生理财规范性习惯是否形成,通过动态量化指标等定量评价,考察大学生在某一职业阶段的理财收益水平。这样,有助于全面评估理财教育在大学生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实施效果,为不断改进和提高当前高校理财教育质量,提供有用的反馈信息。
参考文献:
[1] 徐田强.大学生理财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职教通讯,2015(6):48- 51.
[2] 张旺军.个人理财规划[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3] 张凤林,张轩浩.大学生理财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J].财会通讯,2011(3):7- 8.
[4] 陈克娥.对大学生理财规划辅导的思考[J].社科纵横,2010(2):64- 65.
[5] 徐田强.大学生理财生涯规划的调查及分析——以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唯实(现代管理),2015(3):53-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