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俄关系下高等美术教育合作的展望

    廖正定?马志明

    摘 要:高等美术教育的中俄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新时代中俄关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国的高等美术教育,要加强与俄罗斯的美术教育交流,促进中国美术教育的进步,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高等美术教育;中俄交流合作;美术交流

    0 引言

    近年来,中国与俄罗斯两国领导人在多次共同活动中均表示当前中俄关系步入新的时代,当下也正是中俄两国在广泛领域加强合作的最好时期。2019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结束了对俄罗斯的国事访问以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活动。在圣彼得堡经济论坛上,双方讨论了关于世界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俄罗斯在目前的世界经济中的定位、具备可行性的俄罗斯国家项目、关于地球生态与自然环境的议题以及在当今世界中教育、文化与艺术对中俄关系发展的促进作用等。这次访问双方达成了明确的共识,落实了更加具体的交流合作项目与共同的开放的市场开发,以进一步加强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并以此夯实两国关系的物质与精神基础,确保双边关系不受国际政治生态的影响,并努力将高水平的政治关系转化为实际建设成果,以增进两国人民的福祉。

    从这一大背景来看,不论国家、企业、事业机构还是个人,都应当重视这一次重大机遇,从而实现全球力量对比的平衡、企事业的发展以及个人发展的跃迁。作为国内高校中的艺术教育工作者,理所应当对中俄两国共同发展中的人文与艺术合作主题保持关注,积极通过实践活动为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作出应有的贡献,这不仅符合我国政治、经济与文化方面在对俄关系上的上层需求,也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现实需求。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从艺术与教育,或者具体到艺术教育方面来说,中俄两国历史上通过交往虽然有一定的文化与艺术理解基础,以近代俄罗斯现实主义艺术理论为代表的文化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也有便于东方化的基础,但是东西方文化深层中的人的精神和意识有本质的区别,我们不能想当然地奢求某一方对于另一方的完全理解和认同,而是应当根据现实条件与阶段性的实践情况归纳总结双方在交流合作项目上的共同经验,并以此改善观念、方法、形式构成以及具体的阶段性目标,以促使双方在共同理解的基础上向达成共识的目标迈进。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新时代下中俄关系以及在这种新型关系基础之上的两国交流合作的共同需求的分析,对发展中俄关系中相关的高等美术教育的必要性进行思考,并结合自身参与至今江西师范大学与俄罗斯院校间的交流合作活动经验,对目前与俄罗斯院校开展交流合作活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未来如何促进与俄罗斯院校的高等美术教育合作提出一些想法。

    1 新时代中俄关系下两国文化艺术交流合作的共同需求

    若要谈论新时代中俄关系下的高等美术教育合作,首先我们有必要对中俄新型关系中有哪些基于国家经济层面的合作需求以及目前的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部分问题,并以此了解在中俄新型关系下在文化教育领域特别是本文所关注的主题美术高等教育领域开展合作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以及在新时代中俄关系下开展美术教育合作的根本目的或总目标。

    从目前的情况看,新时代的中俄关系是由外部共同的国际政治因素与两国内部各自的经济因素两个方面促成的。在经济上,从俄罗斯方面看,由于自2015年开始国际原油价格已呈现下降的态势,原油价格的崩跌与西方的制裁直接导致了2016年初的俄罗斯卢布大贬值、资本外逃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沉重地打击了正处于发展中的俄罗斯经济与俄罗斯未来全面发展的潜力,因此,改革国内经济结构、摆脱经济增长低迷的困境、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目前俄国政府的首要目标。从中国方面来看,中国经济的增长压力日益扩大,内部经济结构上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去杠杆、降成本任务更加艰巨,导致国内经济总量虽然仍处于增长中,但是增长率近期已经有一定程度的下滑。由此可以看出,在共同面对的对抗势力的压力下,中俄之间彼此相互靠拢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也是至今能够形成新时代下中俄两国新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外部基础。从目前中俄双方各自的条件来看,中国拥有的巨量的人口消费市场、健全的工业生产体系,与俄罗斯所拥有的丰富的自然资源与部分高级工业科技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也基于此,中国与俄罗斯在国家层面所体现的新时代下的新型关系的具体形式是强调在军事战略上的互信,区域上将“一带一路”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两国间展开能源、农业、科技、金融等领域合作,以两国的重点项目为契机加强科学技术的同步研发。也由此可见,中俄目前能够体现新时代的全面合作关系的重点领域在于能源、科技、农业、文化等方面,而文化方面自然也就包括教育与艺术领域的合作。

    从上文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所谓新时代的中俄关系的特点就在于战略上的高度互信以及在两国广泛领域的积极合作。但是,从目前综合双方在经济与重大项目合作的现实情况来看,在中俄双边政府层面相关项目的合作上虽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但是在更广泛层面的合作中依然存在一些需要继续完善的方面。其主要表现在目前两国的民间贸易规模依然落后于目前两国建立起的政治关系,两国的贸易规模与各自的经济体量严重不相符。重点体现在双方的贸易与金融领域,具体表现在双方均认为对方的营商环境不理想以及数据上显示的相互投资的不足。我们认为这一不足,部分原因在于中俄两国人民对对方的不了解,加上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的宣传所造成的一种刻板偏见导致的。因此,以促进两国人民对对方文化、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了解的文化交流合作项目非常有必要。上文所述,教育与艺术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文化这个概念中比较显性的部分,其对人的影响必然也是直观的、长久的,特别是在艺术领域,其受众面也是比较广的。因此,在目前的情况下,加强两国高校间的校际教育合作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同时也适应我国目前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方式探索的需求。由此可见,中俄双方在高等教育方面的交流合作的根本目的和首要目标就是要两国的知识分子在文化理解的层面上发挥积极的作用,以达到为未来更广泛的交流與合作夯实人才基础的目的。

    2 江西师范大学与俄罗斯院校的交流合作经验

    通过上文的阐述,我们可以确定新时代中俄关系下教育与艺术方面的合作交流的必要性与基本目标,同时我们也应当明白,在现实中切实地实现高等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活动也应当考虑多方面的条件。目前,江西师范大学自2015年开始就已经开展了与部分俄罗斯院校在美术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实践探索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一些重要的信息以及实践经验。通过这些,我们可以分析在与俄罗斯院校的交流合作中(至少是美术教育领域)应当注意的要点。

    首先,从与俄罗斯院校开展高等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条件来看,虽然在理论上存在诸多好处与俄罗斯方面的优势学科,但是在实际中也面临着诸多限制。例如,由于俄罗斯教育体制的原因,由俄罗斯政府负责拨款的重点科技理工类学科硕士以上层次的高等教育在对外开放国际化合作方面比较缺乏自主性权利,拥有自主性开放合作权利的学科主要集中在社会学科和人文学科领域。但同时,俄罗斯多数院校在人文学科内的艺术类专业,相对其他专业来说,在对外开放程度上有独特的优势,并且俄罗斯的高等教育中人文学科一直保持着独特的相对优势。因此,江西师范大学领导层在实地考察之后就决定了“人文学科为先导,结合高等师范教育的学科特色”的初步阶段性目标与原则,先从高等美术教育领域着手,与俄罗斯部分院校展开具体交流合作项目上的沟通。

    其次,在确立阶段性目标后,就要考虑关于信息沟通、组织协调以及具体实施形式等方面的问题,前期的沟通与组织的计划是一个重要的任务。为此,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于2016年成立了国际教育中心,最初的计划是由曾在俄罗斯博士毕业归国的教职人员领导并负责具体的对俄罗斯交流合作目标院校的沟通工作,并由艺术与教育方面的专家所组成的工作组负责根据俄罗斯方面的信息进行具体的实践形式规划。在实际沟通过程中,国际教育中心体现了一个作为信息沟通平台的重要性,如通过耐心的沟通交流我们发现,大多数俄罗斯高校的艺术专业教师都曾经是俄罗斯专业艺术学院的优秀毕业生,他们具备教职人员与艺术家的双重身份的特性。作为艺术家来说,他们更愿意投身于艺术领域的交流活动中;作为教职人员来说,他们也乐于接受不同文化交流中能为自己的知识水平与眼界带来的提高。因此,如何将艺术活动和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是确定以上信息后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同时,与俄罗斯高校的每一次交流合作活动就是一种高等教育国际化探索的工作经验的积累过程,在经过数次成功的交流合作活动之后,对实践活动的经验进行总结与分析,并最终有助于其形成一个具有可靠性的对外合作交流项目执行模式。

    3 新时代中俄关系下高等美术教育合作的展望

    基于以上对新时代中俄关系下在文化教育领域交流合作的需求以及在与俄罗斯高校合作交流实践中的要素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目前有可能确定什么样的目标、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支持以及有什么样的合作形式可以应用到未来与俄罗斯院校的合作交流工作中,即对新时代中俄关系下高等美术教育合作进行展望。

    基于目标上的考虑,源于在新时代下的中俄关系的发展需求,我们应当重视我国本民族文化影响力的输出,以此促进俄罗斯人民能够更客观深入理解中华民族文化,这本质上也与我国对具备本民族文化精神的艺术创作的探索相关。在以往我们与俄罗斯的美术交流活动中,有时会发现一些俄罗斯人民理解起来较为困难的书法、篆刻等艺术品展览,这本身对观众的理解能力要求较高,不能达到传播文化的效果,还有一些俄罗斯现实主义风格的艺术品展览,就像俄罗斯文化一直在影响我们一样,反而容易使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民众产生民族主义情绪。因此,在未来以促进文化理解为目标的活动形式中,应当多考虑艺术语言與民族文化结合的问题。这方面的实例如马志明先生于2017年在俄罗斯的展览活动,通过西方油画媒介表现了东方的艺术思想与感情,获得了理想的效果,这也是我们未来在促进教职人员流动性的交流活动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我国文化的盲目自信,仅从现阶段的需求来考虑,在对俄罗斯教职人员的引进方面,如在高研班活动中,我们应当学习俄罗斯优秀的现实主义美术及其科学严谨的教学方法,这能够加深我国人民对俄罗斯文化的理解。

    4 结语

    展望未来,中俄美术高等教育合作会沿着平等、健康和可持续的方向逐步向前发展,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也将作出更多的贡献。本文立足于新时代中俄关系下两国的合作交流需求,以江西师范大学与俄罗斯院校的交流合作为例进行分析,以此提出对新时代中俄高等美术教育交流合作的展望,通过重视我国本民族文化影响力的输出、人才的培养以及促进中俄学生进行新媒体艺术制作等方面,推动中俄高等美术教育交流与合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 高飞.政治文化变迁与中俄关系的演变[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

    [2] 逯红梅.中俄艺术的美学特征[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12.

    [3] 高兴利.中俄艺术的交流与传承发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01).

    [4] 顾金玲.当代中俄高等教育交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5] 黄作林.俄罗斯艺术教育[J].美术,2007(04).

    [6] 贾磊磊.跨文化交流的理解与误差[J].学术探索,2010(01).

    作者简介:廖正定(1985—),男,江西南昌人,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艺术学博士、荣誉教授、教育科学专业博士生,油画系导师,主要从事油画艺术实践与理论及美术学、文艺学和艺术学研究。

    马志明(1963—),男,江西南昌人,西安美术学院艺术学硕士,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油画艺术实践与理论。

相关文章!
  • 李安电影中的中西文化冲突与弥

    刘允李安作为一名首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华裔导演,他的成功就在于他真正的跨越了东西方文化语境,将两种异质文化巧妙撮合起来,

  • 浅谈音乐基本素养在声乐演唱中

    【摘 要】声乐不仅是一种发声方法,同时也是对音乐作品的诠释与表达。歌唱者在演唱时不仅需要正确的发声方法,还要理解歌曲的深层意义,用

  • 女性主义与潘玉良绘画作品中的

    陈露露摘要:女性意识和后来的女性主义艺术运动不仅给西方美术史及西方的女性艺术家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也给东方的女性艺术家带来了前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