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南绘画艺术风格探析
刘璠
摘 要:吴冠南的绘画作品闲趣自然,清新灵动,自成一派,他是当代花鸟画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传统、构成、重彩三种类型的作品都带有浓厚的个人风格。吴冠南将传统的笔墨融入现代艺术思维,形成独特的当代花鸟新面貌,是时代语境下的中国花鸟画较为成功的突破。
关键词:大写意花鸟;重彩;构图;笔墨;形式
吴冠南,1950年生于江苏宜兴,12岁开始学画,初学芥子园画谱,后学吴昌硕,旁涉黄宾虹、齐白石,精于大写意花鸟画。现为江苏省国画院艺委会委员、陕西国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吴冠南的作品可分为传统、构成、重彩三种类型,将传统的笔墨发挥到极致,呈现脱俗的花鸟新面貌,在传统的基础之上融入现代艺术概念创新发展,并打破传统设色方法,讲求“墨”“色”合一,是当代花鸟画的重要领军人物。
一、大写意的风格特征
吴冠南的大写意绘画里初看有吴昌硕、齐白石的影子,详观细琢却深得黄宾虹笔墨,又见八大之魂,汲取前人之精华营养,形成独有的绘画艺术风格。吴冠南的大写意花鸟不似“恽派”花鸟的儒雅文秀,不及“后海派”的雄浑狂野,在“文”“野”之中取得平衡,也像是在“收”“放”之中拿捏出耐人寻味的收放自如之感。正如陈传席先生所言:“今宜兴吴君冠南出,文野合为一流。古法传灯,吾无忧也。”吴冠南的作品有传统、构成、重彩三种类型之分,虽然三种形式的作品各有其特点,看似不相关联,实则一脉相生。构成和重彩均是依托于传统,在传统之上,更是将传统蕴藏在其中,三者相互依存,相得益彰。
吴冠南的传统大写意花鸟,清新灵动,用传统的题材结合高超的笔墨技法,是对中国传统花鸟题材的继承,也是新时代绘画技术上的发展。吴冠南的传统类作品能够在当代百花齐放的画坛中一枝独秀且经久不衰,一直占有极高的关注度,除去对墨色关系的处理等特点之外,与其对山水画的研究和借鉴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可想吴冠南定是在经过无数次的绘画尝试和实践后,才能够将山水画的浑厚苍茫沉淀进花鸟画之中,将笔墨与意境的分寸之感结合成一种沉厚的力量感,使本身较为文弱的花鸟画面变得更有厚重稳实之势。
吴冠南的构成类绘画作品,在形式上以奇取胜,气势如虹,跌宕起伏,洋洋洒洒,淋漓尽致,以“气”运笔,在“似与不似之间”求得妙法,随意中见精巧的线条,凌乱中见章法的构图,成就了独树一帜的构成类作品。而他的重彩类作品则用夸张、艳丽的色彩去诠释画面的艺术感觉,他的熟纸没骨渍墨、渍彩作品尤其生动,这样的重彩反衬出画面的清秀,得力于超高的笔墨水平,更是传统的底蕴给予。
二、艳丽生动的赋色
吴冠南的绘画在赋色方面极富味道,对比鲜明强烈,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并打破了传统的设色方法,讲求墨色合一,用色彩代替墨色,在宣纸上酣畅淋漓直接描绘,其五彩斑斓的画面色彩反而给人清新隽永、闲适洒脱之感,这是吴冠南绘画艺术最鲜明的特点,更是他最具有突破性的艺术创造,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手段。
近年来,吴冠南致力于传统绘画艺术的拓展与创新,力求在传统的基础之上开辟自己的风格途径,其大胆的以色代墨及重彩研究也充分说明了吴冠南在绘画艺术上的灵性。进入近代以来,色彩在中国画的创作中地位逐渐上升,从“随类赋彩”辅助画面到被越来越多的人尝试成为主要的画面表现语言,比如吴昌硕、齐白石等。而吴冠南的重彩之所以能走出传统,又能别于吴、齐两家,我认为与他对黄宾虹山水笔墨的借鉴研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吴冠南消解了山水画与花鸟画的边界,用山水画中极富表现力的笔法加之艳丽的色彩层层渲染,使画面全无单纯色彩表现出的薄弱感,反而靠近山水笔墨的厚重感。这种层层渲染使较多的色彩在叠加的过程中显现出不一样的色彩新鲜感,加之纯度较高,展现出的画面效果极有表现力,绚丽却不失文雅。吴冠南在色彩上的探索为我们展示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在新时代绘画的技术与艺术方面均有较高的创新力,能够以自身的特色长盛不衰并被学术界认可,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是对中国画最好的继承和发展。
三、平正见奇的构图
“至于经营位置,则画之总要”,自古绘画对构图就极其看重,“置陈布势”,能够决定画面的整体效果。我们常说的中国画的“留白”或是“马一角与夏半边”的残山剩水等,这都是具有中国美学特征的构图方式。一幅好的中国画作品势必会具有较好的构图,对于画面中物象的位置安排也最能体现出作者的灵心巧思,匠心独运。
吴冠南的绘画构图可谓平正见奇,看似不经营位置,实则胸有成竹,并且利用平面构成来肢解传统花鸟画的构图方式,他的画面有一种“缺失”美,这也是其重要的绘画风格体现。吴冠南笔下的花卉欣欣向荣,有昂扬的生命力,而他却以一种独特的“枯败”之笔去描绘,对枝叶的处理笔简形具,用这种缺失的方式反衬画中物象的生命形态,去讲述“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故事。他的构图方式详细来说也应该分为传统和构成来分析,对于传统的大写意花鸟画的构图更适合平正见奇这样的概括,他还是对传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保留,只是对画面的组合分配给人耳目一新、清新自然的感觉;而他的构成类作品的构图更像是一种力量的回旋,也许落笔前脑中还未有构成的意识,只是凭感觉分配布局眼前的纸张,再从中找到画面的支点,围绕一个点进行画面的创作。总体来说,吴冠南的构图里有强烈的主观意识,并赋予了画面生命力,使我们看到的绘画作品不仅仅是平面的视觉艺术,而是心灵的涤荡和震撼。
四、笔墨与形式的并重
对于笔墨和形式的争论从古至今从未间断,无非是讨论笔墨与形式哪个更重要的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笔墨和形式的看重都有不同。吴冠中先生曾提出“笔墨等于零”的论点,有部分人便对此产生曲解,认为笔墨不重要,然而吴老先生所说的价值等于零的笔墨是相对于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来说的,任何的形式都需要笔墨完成,这是中国画这种传统的语言尤为重要的构成,两者更应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作用力。
吴冠南曾指出当代花鸟存在的两大问题:形式和技术,单一的画面组合和技术的退步都是阻碍花鸟画良性发展的主要因素。而他的构成类作品就是对程式化不满意之后的结果,他利用立体与平面的转换,以此为突破口创作出极具表现力的画面效果,而所用的技法却保持传统不变,这就是他所坚持的笔墨与形式的并重,两者缺一不可,相得益彰。正是因为他在笔墨与形式上的坚持,才使他的作品能夠在形式上出其不意,又能在笔墨上老练成熟,配合在画面中形成了他的风格特征。
五、雅俗共赏的意境
吴冠南的绘画作品多为大写意花鸟,画风形简神逸、灵动隽永,画面中墨情色趣,相得益彰,虚实相生,层次鲜明。他的大写意花鸟画虽是传统的主题和题材却能师古出新,用现代的艺术眼光和思维重新演绎经典,为传统的写意花鸟注入新时期的鲜活的生命力。我们常认为最能将观者带入的是山水画,往往会忽视花鸟画所营造的意境美,吴冠南笔下的花鸟更像是自己本身的生命形态,立于尘世却超脱俗尘的超然物外之境。
一个画家流露在画面上的并体现于画面的情感上的属性特征往往就是画家本身的性格特征符号,简单来说就是画家的生长环境、生活环境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会体现在所创作的画面之中,甚至会随着不同时期的心境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或是不同时期的风格特征。例如,“黄家富贵,徐熙野逸”的风格差别来源于画家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性格;齐白石的“衰年变法”则是来源于画家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里的感悟和认知。这样的例子在每一个艺术家的艺术生涯中都会有所体现,这都说明了艺术创作与画家心境之间的密切关系。吴冠南的绘画本身也是一个描绘自身心态的过程,一个靠兴趣自学成才的画家,少了学院派的思想禁锢,对画面增添了几分胆识和自由,移花叠石,修情养性,是自我的抒发,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另一种情感的张扬和宣泄。
一个好的艺术家,必然拥有纯净的艺术之心,怀着对艺术的敬畏,将“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贯彻进自身的艺术生命之中,这里我又不免落俗地举出白石老人的例子,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生命的体察促成了他雅俗共赏的艺术之境。而吴冠南的画中所表现的意境,有花鸟树石昂扬的生命力,有秀润的画面表现力,是作者本身的性情心境寄予了画面,让我们能够捕捉到美。同样,这就是吴冠南绘画艺术中难能可贵的雅俗共赏的意境。
六、结语
吴冠南的绘画艺术作品除了超高水平的笔墨技法、新奇的画面形式以及艳丽生动的赋色之外,还蕴含着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层造诣,体现着他阔达闲适、无求于世的性情品格。他在传统的花鸟画中力求突破,融入当代艺术思维,在新时代的语境下展现传统的力量,用笔下的高古典雅为当代中国画注入新的力量,影响了一代人的视觉审美,未来必定会在美术史上留下绚烂的篇章。
参考文献:
[1]陈传席.六朝画论研究[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
[2]潘耀昌.中国近现代美术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吴冠南.花间闲话[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16.
[4]范迪安,论吴冠南的绘画[J].中国书画,2013,(12).
[5]陈滞冬.溃散中的坚守:吴冠南的探索与执着[J].中国艺术,2002,(08).
作者单位:
吉林藝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