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流经济及空间组织研究

    禹敏 秦文丽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极度发展的今天,物流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相关理论对当前我国的物流经济和空间组织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并且结合实际,对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我国物流经济的空间组织的改进建议,以期为今后物流经济及空间组织的研究和发展提供相应的借鉴和思路。

    关键词:空间结构;物流经济;空间组织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巩固和确立,也走向了竞争激烈的全球经济市场。在这种客观大环境之下,物流经济作为一个重要的平台和媒介而成为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此情景促进了我国的物流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各政府部门也逐步重视物流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不仅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保障其能够正常、健康发展,而且许多地方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将物流经济确立为本地区的支柱产业。

    一、空间组织在我国物流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物流经济的长足发展已经成为了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客观事实,对于此点,经济学界也将物流经济作为当前形势下研究、探讨的重点学科,但是研究的重点却主要集中于运输和资金流通等纯商业领域,有关地理学的研究甚少。

    但是,物流的本质便是商品在不同地域之内的流动,不仅被各种地理因素所左右,而且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决定作用,所以,研究地理问题应当是研究并且运行物流产业的基础。可以说,物流基础是现代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那么其空间结构的前提就是空间配置,没有了有关地理因素的空间配置,那么现代化、规模化、效率化的物流经济便无从谈起。

    二、空间结构和空间组织

    1.空间结构。社会经济和自然要素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结果便是区域空间结构,以各种对于社会经济和自然等客体形式产生作用而形成影响,并且对于由地域而产生的空间形态形成了投影,从而使得各种客体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相互作用的方向和强度、聚集程度等因素之间产生紧密的联系,从而形成了空间结构。空间结构必须遵循客观的演变规律,原始均值和未开发地域内的经济要素活性强,而且其自身的存在和运行必须和其他要素之间发生真实的联系和作用,从而使得社会经济、自然等客观条件在某特定区域集中,彼此之间最终发生凝聚,并且最后产生效益。

    2.空间组织。空间结构的演变主要依靠合理的人为控制和管理,即是合理的组织行为可以对空间结构进行实施。对地域上各种要素进行布局,尤其是经济因素的布局,可以极大的优化空间结构。所以,空间结构的本质,就是人类对于空间进行组织而产生的必然结果。

    3.理论依据。空间结构和空间组织一直为地理学者研究、关注。在1960年,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赫格尔斯特兰学者开始关注起物体空间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经济客体存在空间的扩张以及集聚作用。在此之前,法国经济学家佩罗克斯在1950年便提出了增长极理论,其主要观点在于区域中“点”的作用,即几个企业的带动作用。之后的经济学家如拉苏恩等人则对增长极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着重强调了产业空间之间集聚这一特征。我国经济学家在1996年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成果提出了双核结构,即将区域中心城市的趋中性和港口城市的边缘性功能进行互补,以其能够因地制宜、发挥空间组织和结构的最大优势。

    三、要素特征和运动规则

    1.物流经济要素。现代学界对于物流的普遍认识为物流是一种物理性过程,是一种包括运输、配送、仓储、搬运、加工流通等环节在内的物体从供应者向需求者转移的过程。众多的微观单元构成了整个物流经济活动,包括生产领域、流通领域、销售领域等。

    空间结构是一种社会要素,那么经济要素和自然要素等众多要素之间便会形成一种相互作用形式和空间位置之间的联系,其中经济要素起到了主导作用,而物流经济要素则恰恰是这种主导作用的基础力量。

    2.要素特征。能够影响物流经济和空间组织的要素有很多,但是大体而言,包括流动性、亲和性、吸附性三大主要方面。

    所谓流动性,即是指不稳定性较强和活性较大的要素,其在本质上能够激活其他经济、自然和社会要素,所以较其他要素而言更容易发生位移,在地域之间产生运动。这种流动性决定了物流经济要素的根本特征,也是其他特性能够存在的基础。亲和性是经济要素极为容易和其他各种要要素之间产生相互的作用和影响,并且在相互的交流之后产生了复合效应。吸附性也是物流经济的一种基础要素,这是因为经济要素作为物流经济的基础,所产生的流动性自然会吸引各种类型的经济要素、社会要素和自然要素向经济要素这个中心进行集聚,从而产生相互间的作用。

    四、结论

    物流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在地域上的表现有物流中心城市、物流经济带、物流网络和物流圈,这是一种物流经济要素在空间进行配置的重要模式。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将聚集和扩散,点状和带状及网络等形式作为物流经济要素集聚与扩散的主要形式,从宏观角度而言,物流的各个环节将物流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到了少数城市和主要现状地带。可以说,物流经济活动在地域上的空间配置应当科学、客观、合理、有效,采取物流中心城市、物流经济地带、物流网络和物流圈等四种模式,以期能够更好地影响和带动其他要素,最终实现物流经济的发展,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全面优化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成金.我国物流经济及空间组织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05

    [2]王成金.我国物流企业的空间组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04

    [3]王成金.试论我国物流经济的空间组织模式[J].经济地理.2005,05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桥老树的“官场江湖”

    张凌云凭借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他红遍大江南北,接连几年闯入国内作家富豪榜;他神龙不见首尾的低调一度引发全国大搜索。因他的作品而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