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心空间形态研究
冯玉霞 刘英武
摘 要:城市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是人的理想和意志的外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与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
关键词:城市中心;规划
城市的规模一般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但用地规模又随人口规模而变化。因此,城市规模又常常以人口规模来表示。不同规模的城市,在规划和建设上有不同的特点。因而,各国均根据城市人口的多少分成若干等级。我国规定将全国的城市分成四个等级。
第一级:人口超过100万的为特大城市;
第二级:50--100万人口的为大城市;
第三级:20--50万人口的为中等城市;
第四级:20万以下人口的为小城市。
本文所要研究的对象是人口在10万以上的城市,以国内外城市设计的资料作为参考,分析城市中心的建筑空间特点。
1 城市的特点
城市是一定地域内的政治、经济和科技文化的中心。是多种功能的综合体。城市中通常包含行政机构、文化机构、商业服务设施、居住建筑、公共活动场所等基本的功能构成。通常存在一定数量(10万以上)的聚居人口,需要良好的交通系统、给排水系统、电力系统、绿地系统组织等等。
另外,中、小城市还有其独特的方面。人口相对较少,功能构成较为简单,布局也相对集中;某些城市还具有特殊的职能,或者说是地方特色。例如具有旅游职能的城市:山东的泰安,江西井冈山的茨坪,辽宁的凤城等。
2 城市中心概况
城市中心,是一个空间上的概念,是城市中人口、行政、商业服务、文化科技、交通等相对集中的地域划分范围。
从狭义上来讲,城市中心各种功能构成的关系就是指城市中心的组织方式。也就是城市规划领域内研究的城市功能机构的布局。从广义上讲,城市中心的各种功能构成在空间上同样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这也正是本文所要从城市设计角度来研究的空間形态。
3 城市中心的空间形态
城市中心的空间形态是多样性的。概括起来大致有三种方式:
将行政管理、商业服务、文化娱乐等中心设施集中在一个地段。将上述内容分成几个功能地段,散设在较大的中心地区范围内。上述设施形成单一职能的中心,分设在城市的不同地区。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例子中对不同的空间形态有所体会。
印度的昌迪加尔
昌迪加尔(Chandigarh)是印度旁遮普邦的首府,1951年进行规划并开始建设。该城位于喜玛拉雅山麓一块北高南低、坡度缓慢的台地上。这里原受干旱威胁,位于市东北部的水库建成后,为城市的开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人口规模50万人。规划占地3600公顷,规划方案由勒.柯布西埃修订。他以城市形态象征生物体的构思,构成了城市总图的特征。主脑为行政中心,设在城市的顶端山麓下;商业中心位于全城中央,象征城市的心脏;神经中枢位于主脑附近,为博物馆、图书馆等,地处风景区;大学区位于城市西北侧,象征右手;工业区位于东南侧,象征左手;水电系统似血管神经,分布全城;道路系统构成骨架;市内建筑是附在骨架上的肌肉;留作绿化用的问隙空地似肺部呼吸。
整个城市有明确的分区。行政中心孤立于城市的北缘之外,地势居高临下,处于控制和俯视全城的特殊地位。商业中心位于近期规划范围的几何中心。与公共图书馆等文化设施相临,成为全市公众的活动中心。独立的工业区位于城东。文化区位于西边,设大学及其它文化科学机构;居住区基本上与上述各区互不相混杂而分布于全城。这种明确的功能分区规划模式,反映了1933年雅典宪章的基本原则。
行政中心平台上直立着秘书处、正方形会议大厦、不大的总督宫(现为博物馆)和最高法院大楼。前三者布置在进入行政中心的主干道左侧,后者布置在远离前三者的右边。象征性的雕塑形象——“伸开的手”和“英雄墓”补充着这些大厦。大厦的对角线布置和大厦之间间隔的极精致性,立即引起人们的注意。行政中心的平面非常漂亮。然而柯布西埃为什么要采用完全不习惯的、与印度庙宇及城市对称平面格格不入的斜角方向呢?大金字塔的建设者最先采用了对角线,但在古埃及它没有宗教仪式意义。当然,与什么宇宙观无关的柯布西埃只是将它用于构图和视觉目的。为了抑制秘书处大厦体量过大的优势,他就使它远离主干道,并以端头朝向城市。因此,当观众进入行政中心时,他们的注意力不是被第一幢大厦,而是被第二幢大厦,也就是从最有利的视角点看到的会议大厦所吸引了。这样,追踪一个接一个的体量,可以在穿过整个行政中心时,不因一些建筑物微不足道,而另一些建筑物占压倒优势而感到失望。这一点由于柯布西埃借助对角线布置建筑物而获得了成功。
建筑体量间距相等,约为340米,但尺寸略小于大金字塔场地上的。虽然与这个古建筑群近似,但没有理由说是因袭了埃及的,尤其是欧洲也广为流行对角线布置手法。
最高法院大楼的钢筋混凝土屋面形成的阴影,具有巨大的震撼力。大厦周围锯齿形突缘和自下而上展宽的横断面好象蜂巢构造。整个大厦没有任何一点古代建筑的残迹。与最高法院大楼相比,会议大厦的会议大厅不能算是柯布西埃的成功之作。柯布西埃研究大演讲厅的照明时,认定单叶双曲面具有最大的优点。但是其形式表明是极不成功的。如果类似形式的冷却塔在工业建筑群中产生不错的印象,这是由于它们是独立布置的,同时冷却塔不产生容纳人的印象,因为它内部有很高的垂直空间,因此嵌入公共建筑的外壳内的双曲面给柯布西埃招来了不可调和的构图矛盾。不应忘记,艺术形象来源于它的使用功能,并首先取决于它对居住、公共、工业建筑三大门类之一的属性,其中的每个门类都有艺术形象思维的特点,因此随意将独特的形式从一个建筑领域搬到另一个建筑领域,可能使任何建筑师面临不易解决的问题。
昌迪加尔于50年代初由于布局规整有序而得到称誉。但城市建成后,存在的问题不少。从空间组织来看,功能分区导致了社会分化。城市里各邻里单位的面积大体相近,但规划者按居民收入水平规定了不同的建筑密度,其服务设施又大体相等,仅仅便利了富有阶层。没有成为当时总理尼赫鲁要求的“印度自由的象征”。昌迪加尔的另一个重大缺陷是脱离印度国情,把外来的西方文化强加在一个古老的东方民族身上。规划者片面理解了“摆脱过去传统的束缚”的原则,把西方的生活方式搬到印度,过分追求形式,对经济、文化、社会和传统的考虑较少。昌迪加尔的建设主要是为新首府树立纪念碑。其中心虽规模宏大,但构思和布局过于生硬机械,建筑之间距离过大,广场显得空旷单调,形成的建筑空间和环境不够亲切。
江西并冈山茨坪
茨坪位于井冈山中部,是井冈山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井冈山革命纪念地风景区的接待中心。镇区建在一座海拔843米的山顶盆地上,中部低,四周环山丘,比高为30-56米。城镇沿四周的缓坡山谷呈放射状延伸发展。镇公共中心规划为环湖半边街的综合性公共中心区。中部为下沉式公园——南湖公园。沿公园有林荫环路,周长约为1300米,环路内侧的人行道装点花草树木,成为一条悠闲安逸的散步道。行政中心、商业服务、文化体育等基本上按功能分组布置在环路外侧。在空间布局上,将各个纪念性建筑(井冈山革命胜利纪念碑、革命烈士墓、烈士纪念碑、井冈山革命纪念馆、井冈山博物馆、革命旧址等)布置在高地和南山顶的各主要视点上。沿公园的环路为主要的交通系统,对于人们的参观、旅游以及行政中心的办公、管理等是非常便利的。
这一区域空间形态的主要特点是视野开阔,风景优美,四周绿荫环抱,建筑、山形轮廓相互衬托,互为对景。南湖水面,水平如镜,山水相映,更添姿色。
这一规划方案,有利于体现革命纪念地的特点。南山顶的革命胜利纪念碑是城镇的制高点,一进人茨坪便投入眼帘。中部小丘上的烈士墓、碑和占据中心地位的纪念馆、博物馆等纪念性建筑,成为镇中心的主体和主景。
综上所述,城市中心的空间形态与其地理位置、服务功能、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构图美学等方面均有密切联系。在这里仅以国内外的一些文献资料举例。希望能对将来从事的研究、实践等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城市居住外环境设计》.姚时章王江萍著重庆大学出版社.
[2]《城市设计美学》张承安著.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3]《中国近代城市与建筑》.杨秉德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外国城市建设史》沈玉麟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