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氾(fán)南”还是“氾(fàn)南”

    解伦锋

    《烛之武退秦师》有这样一句:“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句中有一个生字“氾”,课本注音为:fàn。但在很多资料上却读作fán。这让学生摸不着头脑,到底应该读什么呢?

    《文言文全解》(高中卷,人民日报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任志鸿主编《高中优秀教案》(南方出版社,2005年版),《古文观止》(崇文书局,2005年版),均读为fán。

    为了解除困惑,笔者查看《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其解释为:①fán,姓。②fàn,泛。而未见作水名的义项。

    为此,进一步查询《汉语大字典》,读fán时共有3个义项。1.古地名。春秋郑邑。①南氾。在今河南省襄城县南。《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王出适郑,处于氾南。”杜预注:“郑,南氾也,在襄城县南。”②东氾。在今河南省中牟县。《左传·僖公三十年》:“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杜预注:“此东氾也,在荥阳中牟县南。”2.古国名。《广韵·凡韵》:“氾,国名。”3.姓。《广韵·凡韵》:“氾,姓。”

    很清楚了,“氾南”的“氾”应该读fán。但为何《现代汉语词典》不载呢?

    只好从“氾”的注释入手。《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将“氾”解释为“泛”或“姓”。也就是说“氾”没有作水名的义项。那么注解却为何解释“氾南”在氾水的南面呢?而《现代汉语词典》里的“汜”却注解为“汜河,水名,在河南”。“氾”作为“汜”,更让人犯难了。

    翻开《辞源》(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疑团于是迎刃而解。里面“氾”字条按:“氾、汜二字,古书多混用。氾水:古水名。⒈ 东氾水。在河南省中牟县南,久湮。《左传》:‘晋侯秦伯围郑,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即此。⒉南氾水。在河南省襄城县东北。⒊汉刘邦既破项羽,乃即皇帝位于氾水之阳。故道在今山东曹县北,东北流至定陶县北,久湮。”

    原来,“氾”、“汜”二字因形近而通用。久而久之,“氾”在作水名这一义项时均写作“汜”,“氾”沦为死字,这也就是《现代汉语词典》中“汜”有作水名的义项,而“氾”却没有的原因。

    综上所述,“氾南”的“氾”应该读fán。而《现代汉语词典》不载是由于“氾”、“汜”二字古多混用的结果。

    (作者单位:利川五中)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