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德尔松《春之歌》分析
【摘 要】门德尔松是十九世纪的重要作曲家,创作了许多重要的作品。本文对门德尔松的作品《无词歌》中的《春之歌》进行简要解析。
【关键词】门德尔松;和声;曲式
中图分类号:J6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4-0075-01
门德尔松全名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第(1809—1847),他是一位作曲家、指挥家,也是一位钢琴家,出生于柏林的显贵人家。当时的柏林虽在音乐方面比较保守,但却是十分重要的政治与经济文化中心。门德尔松从小便受到了很好的人文教育,并跟从作曲家卡尔·弗里德里希·侧尔特学习音乐。门德尔松一生创作了许多钢琴作品,例如钢琴奏鸣曲、变奏曲、特性乐曲、无词歌等等。
而本文所要讲的《无词歌》总共分为八卷。第一卷op19b创作于1829年到1830年;第二卷op30创作于1833年到1834年;第三卷op38创作于1836年到1837年;第四卷op53创作于1839年到1841年;第五卷op62创作于1842年到1844年;第六卷op67创作于1843年到1845年;第七卷op85创作于134年到1845年;第八卷op102创作于1842年到1845年。这首《春之歌》是门德尔松《无词歌》中的第三十首作品,作品号为:op62.no6。也就是说是第五卷的第六首作品。
《无词歌》是门德尔松的原创,这个称谓在他给姐姐范妮的信中已经提到,且在早期的创作手稿上也有这个称谓。F.E.科尔比将门德尔松的《无词歌》分为了三种基本类型:独唱歌曲与钢琴伴奏、带钢琴伴奏的二重唱,以及更加复杂的无伴奏四部合唱。第一种独唱类型最为普遍:抒情旋律与伴奏相结合;另一种类型是二重奏例如op38.no4;第三种类型旋律以和弦的方式呈现并配以伴奏,例如op85.no5,op102.no2,op102.no6。由此看来这首《春之歌》应当属于第一种独唱歌曲与钢琴伴奏。这首作品的旋律部分一直由右手承担着,左手从头到尾都是同样的伴奏音型。
这首作品是一个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A+B+A1+coda。是一个“优雅的小快板”,主调是A大调。整首作品中运用了大量旋律化的装饰音,使作品听起来十分灵动轻巧。
A乐段总共分为两个乐句:a与a1。a乐句是第一小节到第八小节,a1乐句又是从第八小节的最后一个音开始到第十五小节,两句之间是一个平行乐句。A乐段一开始就出现在主调的主和弦上,在a乐句结束在属和弦。在a1乐句中的第十二到十三小节上,运用了D56/SII—SII的离调,使两句间产生了不一样的和声效果。最后A乐段结束在了主和弦上。
B乐段也是从十五小节的最后那个mi音开始一直到三十五小节。与A乐段相比较,B乐段是运用了逆行手法,与上一个乐段产生对比。所谓逆行,举个例子:如果说上一句是do re mi,下一句变成mi re do,这样的手法便称为逆行。而本作品是一个A乐段与B乐段的逆行,也是由两个乐句所组成:b乐句与c乐句,b乐句一直到二十七小节,c乐句一直到三十五小节。此乐段一开始也是在A大调上面,从第二十小节开始到二十七小节,左手的低音有一个下行的半音线条。在第二十二小节到二十八小节中运用了多次的离调,使其在和声上产生的向前推动的效果。一直到第二十八小节通过一个中介和弦使其转调到了E大调上面,最后结束在了E大调的主和弦上。
从三十五小节的最后一个升mi开始一直到四十九小节,这是一个补充变连接的部分,一开始到三十九小节还是建立在E大调上的,并且在到四十三小节的这个补充部分中,是一个4+4的平行的乐句。第二乐句与第一乐句相比之下,运用了离调模进,而且还加厚了织体。从四十三小节的第二拍开始变成了连接,最后回到了A大调上。
从五十小节开始是A1乐段,是一个综合再现乐段,由a+a1+c1组成。a是五十小节到五十七小节,a1是五十八小节到六十三小节,c1是六十四小节到七十一小节,从七十二小节到七十五小节是一个补充。
在第六十三小节开始通过DD—D—T,在第六十五小节的第一拍到T上,同时出现了全曲的最高音,在力度上也不断地加强,直到在最高音出现的sf,使乐曲达到了全曲的最高潮部分。乐谱如下图所示:
最后的七十六到结束是一个尾声部分,从八十三小节开始就一直停留在了主和弦上面直到结束,再次强调了调性。
门德尔松的《无词歌》从技术层面而言不是很难,很适合大部分的学生去演奏。以这首《春之歌》为例,左手主要是伴奏音型,而右手是旋律部分,这样也使得弹奏者觉得相对简单。当然,在弹奏之前如果能够对作品有一个相对的了解并且分析一下其中的和声曲式,对弹奏者会有相当大的帮助,能让弹奏者有更清楚的表达方式、更清晰的想法。
参考文献:
[1]F.E.科尔比.钢琴音乐简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2):187-191.
作者简介:
付婷婷(1991-),女,贵州仁怀人,单位:贵州师范大学,主要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