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古意”和中国山水绘画语言的关系
李野
摘 要:山水画作为中国艺术的杰出代表,其根植于中国传统哲学的意境表达,含蓄而深远。而当代建筑和构图等现代绘画语言又为传统的山水画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创造了可以“神游”的当代“心象”,衍生出“笔墨随当代”的“新古意”,进一步丰富了山水画的表现内容,意义深远。
关键词:“新古意”;山水画;绘画语言;关系和表现效果
山水画是中国画体系中最重要的分科之一,以表现山河大川的磅礴之势而成为中国绘画在世界上的名片。与西方风景绘画不同的是,中国的山水画并不十分重视透视与比例,创作的目的也不局限于对客观自然的复制与再现,所画的景象甚至可以全部來自作者主观的内心,亦称“心象”。这种源于东西方哲学层面的思维差异,形成了中国山水画巧妙的构图和独特的物象安排。比之西方风景绘画,中国山水画有了更深远的意境和更广阔的表现空间。
一、山水画中的“新古意”
中国绘画的艺术精神来源于哲学,哲学在中国绘画的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中国哲学来说,宇宙不只是一个物质场所,还是普遍流行的生命天地。生命哲学要求人们诗意地看待自然,充满了中国式的审美情趣。中国绘画就是攫取了中国生命哲学之精气元阳,从而构成以追求神韵为根本的民族绘画形式。中国山水画,千百年来,奇山、瀑布、古树、幽涧池潭等经典物象仍然是活跃的,在中国文人心中生存。中国画的生命力在于艺术表现和“画外音”,这似乎是不言而喻的,而在现实中,这也是中国画发展能够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规律所在。中国山水画讲求“可游可居”的赏玩性,在许多古画中,可以看到庙宇亭台、栈道台阶,这些物象会将观者带入到画中的景致里,与作者一同在“心象”中“神游”。如果将画中古代的亭台楼阁之物象陪衬如今我们居住的高楼大厦,用身边日常的生活物件替代古画中的纸扇古椅,那将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我们知道,学习山水画之初要“师传统”,临摹名家名画必不可少,而后要“师造化”,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要灵活变通,正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达到“师神”——追求那种欲借山水来寄寓情感的内在神韵。
山水画作为中国人独有的抒发性灵、驰骋吾心的表达方式,其所包括的物象内容除了山水本身之外,花鸟、人物也可丰富其中。当代山水画的题材更不仅仅局限于怀古与写实,一切符合山水画“神韵”追求的“心象”都理应被允许。当代山水画的发展,同样符合“与时俱进”的时代主题,如何遵循“笔墨随当代”的创作主旨,是今天中国画艺术工作者应思考的问题。“以传统为师,在其基础之上创新而又不逾矩”,从而衍生出颇具时代气息的“新古意”艺术创作。
二、“新古意”与中国山水绘画语言
下面我们来从两个方面谈谈“新古意”与中国山水绘画语言的关系及表现效果。
一是建筑绘画语言在山水画中所形成的“新古意”。“元四家”之一的倪瓒所画山水多宁静,其画中安逸的景象令人神往。古人习惯寄情于山水,画中的精神家园满足了文人的渴求。古人乐在亭台,居于楼阁,今人乐在游园,居于高层。而中国美术一直都有遵循主观意念、尊重客观世界的传统。早在西汉时期的画像砖石,就将不同时间和空间的物象绘在一起。这体现了中国绘画对于表现广博意象的迫切和艺术加工的天赋。通过主观的“经营位置”,将今人生活之景象与古人所见之山川相结合,不仅扩大了山水画博古通今的意象,也丰富了当代山水画颇具时代感的创作题材。
二是现代的画面构图及色彩和皴擦手法等绘画语言在山水画中所形成的“新古意”。南宋马远、夏圭的“马一角”和“夏半边”构图,启迪了后人对于北宋之前山水画“上留天,下留地”构图样式的创新。时至今日,山水画的构图早已不再拘泥于某一固定样式。现代山水画构图的主要样式广泛借鉴西方现代构成学,主要是指平面中点、线、面在构图中的运用及色彩构成中颜色在画面中的具体运用。在当今的山水画创作中,许多人都以分布疏密有致、大小不一的点作为基本的语言符号,组合画面,表达情绪。现代的山水画在用线和皴擦手法上也做了积极的探索,如黄秋园独创的骷髅皴,能更加形象地描绘江南园林的地貌特征;王墉的山水作品则以书法骨力与金石韵味的用笔体现出写意精神,用纯化的笔墨语言进行排列,具有现代意义。张大千创作出泼彩水墨——在山水画创作的用色上做大胆的尝试。林风眠用丙烯在宣纸上画风景,并创造了“方构图”“满构图”等形式语言,这些大家都为“现代绘画语言可以在山水画中达到怎样的表现效果”这一思考给出了独到的见解。
三、结语
上述这些现代绘画语言仅能从各自特定的角度出发,去体现山水画与“新古意”的关系,对于博大精深的中国山水画来说,还仅仅是如冰山一角般的探索。中国哲学思想蕴于山水画之中,山水画难能可贵在给人们提供了“神游”在“心象”中的空间。古今交融丰富了传统艺术的意境,“新古意”与中国山水绘画语言的结合必然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亢楠.论齐白石绘画中的现代艺术元素[J].美术教育研究,2014,(22).
[2]刘国亮.现代山水画构图样式的传承与发展[J].中国科技信息,2010,(09).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