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蜀地对中国画的继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吴云蛟
摘 要:中国画在蜀的这种传承和发展的现象在中国美术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除了家族传承之外师徒相授也是比较普遍的传承方式,例如蒲师训师法房从真(王蜀时翰林待诏。工画。擅甲马、人物、鬼神,冠绝当时。蒲师训师其笔法。有宁主猎射图、羌人移居图、陈登斫绘图、王昌龄常建冒雪入京图),以及张素卿(蜀地简州人,其画在蜀中享有盛誉,豪贵之家,少得其画。《益州名画录》记载:“甲寅岁十一月十一日,值蜀主耽玩欲赏者久,故命翰林学士礼部侍郎欧阳炯次第赞之,令翰林待诏黄居宝八分书题之。凡有醮,奏于玉局开悬供养。”说明张素卿作品在宫廷中也十分被珍视。其弟子陈若愚、李寿仪,皆为道士)、陈若愚、李寿仪师徒等等,不胜枚举。
关键词:唐末;蜀地;人物画
对于文化和艺术,最大的敌人就是政治因素的不稳定,尤其是战乱,其对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的破坏是无可估量的。唐代宗至唐懿宗时唐朝的稳定就已经不复存在,到唐僖宗至唐哀宗是唐末最混乱的三十年,黄巢起义已经耗尽了李唐王朝最后的元气。在这个大的背景下,许多画家为避战乱,开始先后迁入政治相对稳定的蜀地,从而使得唐代以前的中原绘画传统得以保留和延续,同时发展出了新的风格和新的样式。可以说蜀地是中国绘画艺术的避风港。
一、蜀地绘画的兴起
在黄休复的《益州名画录》中记载,唐玄宗到宋太祖的大约二百年的时间里,在蜀地从事绘画活动的画家多达58位,此数据虽然只能大致上为后人呈现出蜀地的大部分艺术活动风貌,但是还是能通过仔细分析得到一些重要的价值信息。
根据《益州名画录》中记载的画家统计,在公元755年到公元762年间(安史之乱),没有关于蜀地画家的记载。但是却有卢楞伽在“明皇帝駐华之日,自汴入蜀”的明确记载。在公元763年到公元873年间,蜀地画家有四位,而同时期迁入蜀地的画家有三位。在公元873年到公元907年间,蜀地本地画家有五位,此时期迁入蜀地的画家高达十三位之多。到了907年到925年间,蜀地的本地画家有九位,而迁入蜀地的画家有一位。在公元925年之后本地画家已经达到十六位,同时期迁入蜀地的画家有三位。其后陆续有两位画家迁入蜀地。从外地迁入蜀地的画家共计二十一位,蜀籍画家共计三十六位。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中原地区由于政治的不稳定绘画人才流失严重的状况。
从这些统计中还能看出外地画家迁入蜀地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而从蜀本地画家的数量变化来看,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甚至在安史之乱期间(755-762年)根本没有本地画家的记载。在此之后,蜀本地画家不断增加,到前蜀十八年间就有九位,占所记载蜀籍画家的近三分之一,而在孟蜀时期达十六位之多,占了近半成。由此看来蜀地经过长期的人才迁入,至少在五代时期蜀地已经成为了文化和艺术的中心了。与此同时,蜀地本土画家在外来画家的影响和带动下也很快地崛起,并和本地文化融合也是不可忽视的要素。在蜀地画家和迁入蜀地画家数量的变化中,中国画这一传统的艺术形式得以传承和发展从而影响中国整个绘画史。
二、早期迁入蜀地的画家
据《益州名画录》记载早期迁入蜀地的画家除卢楞伽还有孙位、赵公祐、赵温奇、赵德齐、赵德玄、赵忠义、常璨、常重胤、范琼、陈浩、彭坚、张腾、刁光胤、吕嶤、竹虔等。
《益州名画录》中对卢楞伽迁入蜀地的艺术活动有着较多的记载:“至德二载,起大圣慈寺。乾元初,于殿西廊下画行道高僧数堵,颜真卿题,时称二绝。至前宁元年,王蜀先主于寺东廊起三学院,不敢损其名画,移一堵于院南门,一堵于观音堂后,此行道僧三堵六身画,经二百五十余年,至今宛如初矣。西廊下一堵,马鸣、提婆像二躯,虽遭粉饰,犹未损其笔踪。余者重妆,皆昧真迹。蜀中诸寺,佛像甚多,会昌年皆尽毁。”由此可见在会昌法难之前,卢楞伽在蜀中创作了大量的绘画作品,不少后世画家正是通过卢楞伽获得了学习中原艺术传统的机会。
五代时蜀地著名画家贯休和尚的代表作《渡海罗汉图》原藏家狄平子在原画左边有一行题记:“此幅原绢上,有僧来复题云蜀僧贯休临唐卢楞伽过海罗汉图,藏在成都大圣慈寺六祖院内罗汉阁子。后五百年弟子来复游方过此,恭观敬题。云云。”可见贯休也曾受到卢楞伽的画风影响。
以下列举几位入蜀的画家。
孙位,据《益州名画录》记载:“孙位者,东越人。僖宗皇帝车驾在蜀,自京入蜀,号‘会稽山人。性情疏野,襟抱超然,虽好饮酒,未尝沉酩。禅僧道士,常与往还;豪贵相请,礼有少慢,纵赠千金,难留一笔。唯好事者时得其画焉。光启年,应天寺无智禅师请画山石两堵、龙水二堵,寺门东畔,画东方天王及部从两堵。昭觉寺休梦长老请画浮沤先生松石墨竹一堵,仿润州高坐寺张僧繇战胜一堵。两寺天王、部众,人鬼相杂,矛戟鼓吹,纵横驰突,交加戛击,欲有声响。鹰犬之类,皆三五笔而成。弓弦斧柄之属,并掇笔而描,如从绳而正矣。其有龙拿水汹,千状万态,势欲飞动。松石墨竹,笔墨精妙,雄壮气象,莫可记述。非天纵其能,情高格逸,其孰能与此邪?悟达国师请于眉州福海院画行道天王、松石龙水两堵,并见存。不知其后有何所遇,改名遇矣。景朴者,蜀人也。蜀广政年,辄于应天寺门西畔画西方天王及部从两堵,以对孙位遇笔。识者比之蹄涔巨浸,未万分之一焉。虑误后人。因附而正之。”这是对孙位在蜀地大致的描述。
在邓椿眼中,孙位不仅是“逸品”的杰出代表,甚至是这一美学思潮在绘画实践中的终结者。他的这种观点来自黄休复,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中将孙位视为唯一的“逸品”,位列众多画家之首。
孙位的代表作:《宣和画谱》著录其画迹有《说法太上像》《维摩图》《神仙故实图》《四皓弈棋图》等二十七件。
赵公祐也是早期迁入蜀地的画家,据《益州名画录》记载:“赵公祐者,长安人也,宝历中(唐敬宗年号825—827年)寓居蜀城。”黄休复在书中对其评价:“公祐天资神用,笔夺化权,应变无涯,罔象莫测,名高当代,时无等伦。数仞之墙,用笔最尚风神、骨气,唯公祐得之,六法全矣。”
六法论是我国绘画理论家谢赫提出的品评绘画作品的标准,这一经典理论对于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人有云:“六法精论,万古不移。”六法论虽在后人的实践中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但六法论在中国画审美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却从未动摇。谢赫曾经说过:“画有六法,罕能尽该。”就是说谢赫认为很少有画家能力臻诸妙,达到兼善六法的境界。所以从黄休复对赵公祐的评价中(“六法全矣”)可见是对赵公祐一个极高的评价。
赵公祐的作品在会昌法难之后传世量极少。赵公祐的儿子赵温奇、孙子趙德齐在其熏陶和教导下,也成为蜀地重要画家。“议者以德齐三代居蜀,一时名振,克绍祖业,荣耀何多!”可见赵氏家族在当时的画坛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与赵公祐相似的绘画世家还有常璨与常重胤父子以及赵德玄与赵忠义父子。
常璨与常重胤父子是在赵公祐之后迁入蜀地的,常璨是常重胤之父,父子随唐僖宗皇帝幸蜀。据《益州名画录》中记载:“回銮之日,蜀民奏请留写御容于大圣慈寺。其时随驾写貌待诏,尽皆操笔,不体天颜。府主陈太师敬遂表进重胤,御容一写而成,内外官属,无不叹骇,谓为僧繇之后身矣。”可见其时,常重胤尚非画院待诏,由于其长于写真,因而迅速得到了皇帝以及宫廷的认可。
三、蜀地本土画家的崛起
蜀地本土绘画艺术随着传世经典书画的流入,蜀地的艺术活动也开始空前兴盛起来,从而使蜀地本土画家开始快速成长起来。尤其是在唐明皇幸蜀以来,蜀地画家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在《益州名画录》中记载的五十多位画家中,本土画家多达三十六位,尤其在前蜀和后蜀的五十八年期间,记录的画家就有二十五位之多,而同时期入蜀的画家仅为四位。由此可见,蜀地画坛已经由人才输入到人才大发展阶段,成为中国画传承和发展的中坚力量。
高道兴,所处时代五代前蜀。唐成都人。善画佛像、高僧。昭宗时任翰林待诏。王建为昭宗修造生祠时,他与赵德齐同画《西平王图》,仪仗、车马、旌旗、礼服等甚为威严。又曾在朝真殿画皇姑、后妃、女乐等壁画一百幅;在大圣慈寺画《高僧像》六十余幅;在华严阁东畔画《天花瑞像》,高一丈六尺。时有“大手笔”之称。高氏家族从其开始,高从遇是高道兴之子,据《图画见闻志向》中记载:“道兴之子,袭成父艺,事孟蜀(934-965年)为翰林待诏。曾于蜀宫大安楼下,画天王队仗甚奇,后遭兵火废绝矣。”高文进是高从遇的儿子,工画佛道,曹吴兼备。他继承了祖父画画神速的特点,笔力快捷,施色鲜润,为人所称道。孟蜀平成后为北宋画院待诏。黄庭坚在《山谷集》种说:“国初高益名大高待诏,文进名小高待诏,今为翰林画工之宗。小高落笔高妙,名不虚也。”由此可见高文进在整个北宋画院的影响力。高文进的两个儿子也都是北宋画院的画家,长子高怀节据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中记载:“太宗朝(967-997年)为翰林待诏,颇有父风。尝与其父同画相国寺壁,兼长屋木,为人称爱。”次子高怀宝工画竹翎毛、草虫蔬果,颇臻精妙。太宗朝与兄怀节同时入仕为图画院袛侯。
和从中原迁到蜀地的赵氏家族相比较,高氏家族自高道兴至其二子,凡四世皆以画进,家族声望丝毫不逊于赵氏家族,这种现象不仅体现了蜀地本土画家的崛起,更为重要的是以高氏家族为代表的本土画家的艺术活动见证了这一时期中国艺术中心迁移的过程和脉络。与高氏族家族相类似的还有蜀地本土汉州家族画家丘文播兄弟、简州金水石城山张氏、成都杜子瓌父子、阮知侮、蒲师训父子、杜齯龟父子等。
在当时的蜀地,家族的绘画传承具有鲜明的特色,同时也说明蜀地画坛之盛。稳定的画家群体为中国画绘画作品的创作以及风格和技艺的传承提供了相当重要的条件,其中家族的绘画艺术活动都经历了前蜀和后蜀,有的甚至直接进入了北宋,成为了当时北宋画院风格的基石。
四、结语
自唐代安史之乱以来,蜀地由于其较为安定的环境和中原绘画人才的大量涌入以及本土画家迅速成长,开始逐渐成为最具影响力的绘画艺术中心,绘画事业繁盛,绘画人才辈出,在中原陷于动乱的时期里成为了中国画这一传统宝贵民族技艺的避风港,并且取得一定的发展,为宋代以后的绘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使中国画迈向了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俞剑华.宣和画谱[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
[2]卢辅圣.中国人物画通鉴[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
作者单位:
鲁迅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