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前教育“双师型”教师发展现状与思考

    王环环

    摘要:高职是培养专业人才的摇篮,“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高职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如何让“双师”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发挥更好作用,培养好幼师学生,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幼儿园教学等问题值得关注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双师型”教师;美术教育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步伐的加快,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师资正逐步走向科学化、专业化和标准化。高等职业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有当下拥有具备实战能力的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才能更好地将专业理论与技能实践紧密结合,做到教学的“理实一体”,培养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要“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决定着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也是高职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学前教育的美术课程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双师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发挥更好作用,培养好幼师学生,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幼儿园美术教学等问题值得关注研究和探讨。一、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双师型”素质发展现状

    (一)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停留在表层

    高职院校和幼儿园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存在一头热的现象,幼儿园并不热心,而且这种现象一直存在,并具有普遍性,高职院校在与幼儿园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的过程中,存在表面迎合合作的现象,并不为高职院校教师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或是碍于情面仅仅提供一两次的实践机会,影响学前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实效。

    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存在合作时间短、形式单一、不系统的普遍现象。一方面,近几年我国的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迅猛发展,高职院校普遍存在教师资源紧缺的现象,因此在统筹安排“双师型”教师参与合作项目时时间有限;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参与合作项目的教师忙于日常教学、理论研究、科研任务、职称晋级等不愿意到幼儿园,即便到了幼儿园也仅仅局限于跟班观摩教学的形式上,合作停留在表层,更谈不上系统和深入,“双师型”教师也就难以发挥更多的作用,难以提高自身的素质,对幼儿园的作用也难以取得实效。

    (二)高职院校双证教师多于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为了更好地完成《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各大高等职业教育要求教师具备“双师”素质,各大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之外,为了取得另一个职业资格证书,达到理论上的“双师”,纷纷加入如何考取双证书的行列,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如何取得第二资格证书上,而非或是说不完全是既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又具备实践教学的能力的真正意义上素质双师。当前的高职院校大都是将双证教师认定为“双师型”教师。如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往往考取心理保育员、育婴师、咨询师、营养配餐师等相关的证书;从事学前美术教学的教师也随大流考取了相关的证书。而这并非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育的发展要求“双师型”教师具备的素质,并没有真正得以提升。

    (三)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

    从事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老师大多来源于艺术专业,虽然接受过专业的教学训练,但是对于学前教育理论、儿童心理常识、科学育儿等缺乏系统的学习,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虽然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教学能力、教学理论的知识储备,但是由于缺乏幼儿园一线的教学经验,在授课的过程中很难把幼儿的美术教育教学技巧和方法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会影响到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经验的吸收。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初探

    (一)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可与幼儿园建立良性的合作关系,实现可持续互赢发展

    高职等职业院校可以依托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门与当地的幼儿园、幼儿早教机构、幼儿培训机构建立良性的互赢合作关系,开展教职工互通、资源共享、技术合作、教科研合作、学生实习、学生就业等全方位的合作,各自发挥自身的优势,使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有充分的机会和时间参与到幼儿教育教学实践中,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和实踐能力,成为真意义的“双师型”教师。

    (二)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建立激励教师提高自身素质、钻研实践技能的有效机制

    高等职业院校与幼儿园及培训机构合作培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能否顺利实现,关键取决于高职院校教师参与合作提升自身双师素质的愿望、积极性和行动。激发高职院校教师参与幼儿园实践的积极性,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改革目前现有评聘机制与办法,优先考虑参与实践教师的评聘;并且完善教师深入幼儿园一线实践的制度建设,解决好教师定期或长期下幼儿园实践的忧虑;将入园实践、融园活动、技术应用、社会服务、实践研究等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考核依据之一;制定更加合理全面的考核标准,把深入幼儿园实践、专业能力的提升、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增强作为教师日常考核的重要内容。

    (三)加强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技能培训,拓宽培养路径,多途径培养教师的“双师素质”

    提升“双师型”教师素质,还需要采取更多更灵活多样的形式,多途径对高职院校教师的双师素质进行培养。可以采用融园活动、校办幼儿园、项目合作、园中校、校中园、建立人才培训基地建设等多种形式。还可以通过开展定期培训、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培训和短期培训可以是幼儿园教师的经验分享,以此让“双师型”教师汲取好的经验与理论体系。长期培训可以是学校通过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每学期或每年轮流派相关的专业教师到合作单位进行挂职锻炼;通过学研结合,为合作幼儿园的教师进行培训,“双师型”教师也可以学习当前学前教学的最新教育理念,紧跟时代脉搏,紧密结合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新理念、新方法、新技能。从而把最新的、最适宜的学前教育理论和操作技能引入课堂,并及时学习最新的幼教理念和学前教育教学实际,全面提升教师解决问题的实战能力。促使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教师向真正的“双师型”教师转型。

相关文章!
  • 项目风险管理在民办高校校企合

    梁晴雅摘要:校企合作项目的推进,为院校注入升级与活力,促进院校可持续发展,同时极大地满足了企业的需求,加快企业发展,有利于企业完成

  • 近代自由主义中国化视阈下的马

    摘要:自由主义在西方几百年的孕育发展,在近代中国只用了几十年便完成了嫁接,但嫁接却是不成功的。理论缺陷、生长基础、国情、自由主义者

  • 福克纳作品中的“死亡”意义

    潘忠文摘要:在福克纳对“死亡”大量书写中,主要展现了三种有关?“死亡”的意义:?对现实的抗争、生命受难的解脱以及身份的认同。在对福克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