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江西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
[提 要]江西文化服务逐步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之路,针对信息体系不健全,信息传导不对称和城乡差别大,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提出促进文化有效供给和促进均等服务,改善文化服务不均衡等对策,以供给侧改革发展为契机,带动需求侧的改进,走出一条适合江西的公共文化发展之路。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江西;供给侧
[作者简介]余凯璇(1987—),女,江西省图书馆馆员,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阅读推广。(江西南昌 330000)
一、引言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精神的动力。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无与伦比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强大动力。当今社会处在大发展时候,科技的快速发展,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地位日益提高,增强文化软实力迫在眉睫。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伟大号召[1]。
二、江西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公共文化服务,是指以政府为主导、以保障全体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权利为目的、向全体公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制度和系统的总称,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到《国家“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公共文化服务”均是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江西省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如“以推进城镇建设为目标,加快推进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以开展文化活动为重点,大力充实基层群众文化生活”(赣府厅发[2002]37号);其中,赣府厅发[2015]70号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社会力量参与和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氛围更加浓厚,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日益丰富,公共文化服務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协力发展”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格局。”2012年,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实现了政事分开、管办分离,为全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文化单位成为全新的市场主体。各级文化管理部门以文化体制改革为契机,不断健全和完善文化投融资体制、文化扶持政策、文化法制,为文化产业在新的体制下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公共文化投入方面,江西也呈连年上升态势:2012年投入37914万元,2013年投入50240.6万元,2014年投入54489.7万元,2015年投入60844.4万元,三年增长率为62.3%,当前全省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还需完善,水平总体还不高,在全国排位比较靠后,总体来说,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信息体系不健全,信息传导不对称
文化服务活动宣传不到位,群众参与、阅读推广意愿不强或对活动不了解,市场调研不深入,对读者需求信息缺乏系统分析,由于对社会大众的文化需求不了解不清楚,出现文化产品与群众文化需求脱节的现象,体制运行过程中政策与公众的文化期待之间缺乏有效的“对位效应”。许多执行中的公共文化政策还不同程度地局限于行政部门、行业系统、直属单位。
(二)城乡差别大,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有待提高
经济发达的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经费和服务明显优于经济落后的地区。优质文化资源集中于城市,农村等基层文化投入不足,导致有些地区县、乡文化馆有规划无建设、有建设无管理、有设施无内容、有运营无监督。县、乡经费短缺,信息闭塞,设施落后等。特殊群体如农民工、农村留守人员和视觉障碍以及残疾人群的公共文化服务尚需完善。
三、江西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对策
相对于需求侧改革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创造、创新等五大要素。供给侧改革是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据江西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和供给侧改革要求,即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提高产品质量,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等特点提出如下对策:
(一)促进文化有效供给
供给侧改革的重点是减少低端和低效的供给,提高和扩大有效、高效和高端的供给。公共文化服务不能光注重数量,注重提供了多少资源,提供了多少服务,而应该注重提供了多少有效资源,提供了多少有效服务,大数据时代,管理层可以获得哪类资源在基层是受欢迎的,使用频率最高的,哪类人使用哪类资源较多,有的放矢地进行资源和服务的供给。文化的有效供给,关键要与群众文化需求相匹配。开通手机等业务,实现用手机获取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加强精准化文化供给服务。按照不同年龄,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地区的群众提供不同的服务,让全社会群众享受到最贴心的公共文化服务。适当增加盲文图书的购书经费,让视觉障碍的人群可以尽情徜徉在书的海洋中。农家书屋中可以适当采购少儿图书和健康保健方面的书籍,让留守人员可以更多地进行阅读。开展文化展览和讲座等活动,要深入群众调研,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了解农村留守人员的需求,了解农民工的需求等,针对不同人群,进行不同的展览和讲座的推送,提供不同的阅读服务,提供不同的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是人民群众的文化服务,要切实了解不同人群的所需要的文化服务,了解群众最为关注的方面,从而提供他们所需的公共文化服务。在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供给的道路上,坚持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精准推送,精准提供,确保广大的人民群众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最直接受益者。同时,要结合省情,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状况,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文化的最有效供给。
(二)促进均等服务,改善文化服务不均衡
公共文化服务是为公民提供基本的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目标是为公民提供标准化、均等化的服务。均等化是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之一。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分配不平衡是社会的较突出问题。经济发达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完善,服务水平高,经济落后地区公共文化设施落后,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弱;缩小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和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缩小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方向。让公共文化服务真正普惠群众,首先,降低门槛,让所有人能够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关注弱势群体。如留守儿童,聋哑人群,老年人群,农民工等群体是否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的工作重心在基层,在社区,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可以走进农村,让信息闭塞的村民享受公共文化服务,走进留守儿童学校和农民工子弟学校,让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弟感受关怀,增长知识;走进特殊学校,让特殊群体的人们,感受社会温暖,感受阅读快乐,感受文化的博大;走进社区,让老年人群文化养老,让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做。文化部门可以为弱势群体服务申请专项经费,拓展为弱势群体服务的功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每一个人、每一个群体都能无差别地享有公共服务和公共资源,保证弱势群体得到与其他群体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的宗旨是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从供给侧角度分析,引导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为构建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现代服务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让广大人民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走出一条适合江西的公共文化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EB/OL].[2017-10-18]https://baike.so.com/doc/26977428-28349341.html fr om=2946523&redirect;=merge.
[2]宋永胜.从供给侧改革入手,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山东省烟台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纪实[N].中国文化报,2016-04-19(004).
[责任编辑:朱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