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五年的《通州志》
王贞
“修志问道,以启未来”。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历史悠久,连绵不断,而志书记载了某一地区历史、地理、社会风俗、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综合性内容。
清乾隆十九年(1754)曾编修刊印了《乾隆直隶通州志》,共二十二卷,详细记述了清王朝建立以来通州八十余年的历史。同治六年(1867)续修通州志,并于光绪元年(1875)刊印问世。
在北京市档案馆馆藏档案中,有一部刊印于光绪五年(1879)的《通州志》,这部《通州志》包含上下两函,各包括8册,共16册(图1)。
村镇图展示最新考古发现
说到通州的历史,在西汉以前,通州是没有建制的。到了西汉初年有了建制,称为“路县”,就在今天通州区潞城镇古城村。到了东汉将“路”改为“潞”,始称潞城。今天通州大部分地区曾为古代潞县所辖。到了金朝,金天德三年(1151),金朝的第四個皇帝(海陵王)完颜亮取京杭大运河“漕运通济”之意在此设州,正式称为了通州。
为配合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2015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通州区潞城镇进行初步考古调查和勘探发掘工作。2016年,有关单位重点在潞城镇胡各庄村、后北营村、古城村等地开展考古调查,共勘探122万平方米,发掘4万余平方米,发现汉代路县故城的北部、东部、东南部和南部以及城址周边都分布着墓葬群,清理后发现古代墓葬1146座,出土各类文物万余件(套)。墓葬在距离城址约2公里的半径范围内分布较为密集,特别是两汉时期的墓葬[1]。这些墓葬的年代从战国一直延续至明清时期。其中,战国-西汉墓葬168座、东汉-魏晋墓葬706座、唐墓葬97座、辽金墓葬28座、元代墓葬4座、明清墓葬143座。根据这些最新的考古发现,春秋战国时期,通州境内就有人类生活,当时通州属于燕国的渔阳郡。
《通州志》中的“村镇图”(图2)右侧为北,下方是东,左侧为南,上方是西,图中详细标注了通州境内的村庄,大多数的名字到现在都没有变化。这幅图偏右下方的古城、胡各庄、后碑殷即为今天考古发现的古城村、胡各庄村、后北营村所在地,图中位于古城左上方(即西南方向)的郝家甫即为现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核心区所在地。
土坝和石坝
通州自建城之后,就是京城仓储重地、大运河终点码头和水陆枢纽,明清两朝大小几十次修缮,终于成为清末“刀”字型形状的城市格局与规模。这里寺院塔庙、楼阁会馆、书院学校以及粮仓众多,非常繁华。
享誉南北、名气很大的土坝和石坝,是运河北端的两个码头,皆在运河西岸,土坝在州城东门外运河边,石坝在通惠河与北运河交汇处南岸。在“城池图”(图3)中可以看到,最右侧中间东门旁就是土坝,最右上角就是石坝。明嘉靖七年(1528),由御史吴仲主持将旧石坝南移二十丈,并修建下闸一座,用以旱时蓄水。凡要运到并进入北京各仓的粮食,都在此换驳船装好,再沿通惠河运至京城。每年运到土坝的漕粮有六十五万石左右,由土坝上岸,装车运至通州城内各粮仓储存。
康熙乾隆皇帝赋诗咏通州
通州享有京城门户、漕运命脉、仓储重地的美誉。境内大小河流蜿蜒贯通,水城共生,形成了京杭运河、秦汉古城、燃灯塔影等众多的历史人文景观。通州和北运河距离京都只有四十华里,圣旨一下,銮驾启动,眨眼之间,抬腿就到。
清朝曾有多位皇帝经通州去木兰秋狝、东陵祭祖、南下巡游。其中康熙、乾隆两位皇帝去的次数最多,也留下许多咏颂通州的诗句。
《通州志》中记载的康熙皇帝关于通州的诗句有很多。例如,描绘运河及两岸风光的《潞河三首》(图4)。其一:“潋滟春波散碧漪,白苹初叶麦初歧,潞河三月桃花水,正是乘舟荐鲔时”。其二:“画意中流起棹歌,参差荇藻漾晴波,泽泽虽设曾无禁,斜日鱼罾两岸多”。其三:“东风吹雨晓来晴,春水高低五闸声,兰桨乍移明镜里,绿杨深处座闻莺”。
还有表达帝王重社稷、兴农桑、系漕运心境的《通惠河阅运艘》:“千樯争溯白苹风,飞挽东南泽国同。已见灵长资水德,也应辛苦念田功”。
《通州志》中也记载了很多乾隆皇帝关于通州的诗句。乾隆皇帝有一大嗜好,就是游山玩水所到之处留诗题字。他在位期间,到通州和北运河不知游玩过多少回,在其眼中,通州川水风景如诗如画,自然要写下很多咏颂诗句,虽然这些诗句没有流传下来的,但是我们在《通州志》中能够看到。
比如,乾隆七年(1742)《通州道中》(图5):“白云红树通州道,麦垄禾场九月秋,好景沿途吟不了,幽风图画望中收。渔舟蟹舍俨江乡,螮蝀横波饮练长,策渡漫思荷芰绿,亚舟剩有荻芦黄”。
《过潞河浮桥》:“东风已解碧琉璃,坡草堤杨春兴宜。恰似昔年承使命[2],浮桥西畔觅题时。石火光阴电影驰,幻中欢喜幻中悲。即看逝者东流水,昔日今朝有所思。潞河千古带通州,物色风光望里收,马上得诗成半偈,浮桥彻底几曾浮”。
乾隆三十五年(1770)题诗通州:“树梢看塔影,烟外过通州,沙岭延东亘,潞河自北流”。
雍正皇帝御笔“通州石道碑文”
在清代,北京所需粮食经大运河运至通州,再转运至北京。转运有两条路,或经通惠河用船运至东便门大通桥码头,或经通州运至北京的大道再用车运至朝阳门。
雍正七年(1729),雍正皇帝下令重修了这条重要的运粮大道。他在工程完成后于雍正十一年(1733)十二月初九题写了纪念碑文。碑文中说,朝阳门至通州的大道长四十里,是万国朝宗之地,是四海九州岁致百货千樯万艘辐辏云集以及商贾行旅的要道,因为是土路,又经多年使用,地势渐洼,每逢雨季或是积雪初融之时,泥泞难行,有时一辆车陷住,要几十个人才能推出。“朕心轸念”,于是雍正皇帝下令在四十里大道上铺设了二丈宽的石板路面,并在两侧各建一条一丈五尺宽的土道,有主路,有辅路。此项工程用了三十四万三千四百八十四两白银,历时9个月。
道路修好之后,给往来客人都带来便利。雍正皇帝感慨“朕临御以来,详求治理,蚤夜孜孜,唯恐不逮……”。可以说,这条路修建是因地制宜且一劳永逸的。现在看这条路堪称是第一条具有主路、辅路和上、下行分驶的“京通快速公路”。这块纪念碑现在仍然立在通州八里桥。
注释:
[1].《新京报》2016年3月15日,温薷、黄颖《北京通州发现百余古墓年代由战国至明清》。
[2].承使命是指雍正年间奉命在清明景陵大祭。
作者单位:北京市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