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机械专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
杨博 陈海峰
[摘 要] 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受自身和外围产业升级、技术革新等因素影响,需要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对专业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对地方经济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中等职业教育机械专业不仅要承担人才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责任,而且需要负起返乡人员的技能技术培训,拓宽他们的就业创业渠道的重任。探索中职机械专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合显得尤为重要。
[关 键 词] 智能制造;文化传承;教育改革发展;培养目标;乡村振兴战略
[中图分类号] G64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3-0296-02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对我国实施两个“一百年”战略方针的一个具体要求。按照报告中提出的,“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使“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在脱贫攻坚上显现其能力和动力,还必须在脱贫之后的全民小康阶段加大动力、持续发力,并坚持其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从文化自信入手,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展现地域文化特色,实现共同富裕,使人民从内心生长出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科技对农业的支持和支撑,进一步提升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从生产端到销售以及服务端都迈入现代化。在这样的背景要求下,对作为县级各行各类人才的培养输出基地——县级职教中心就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作为前一阶段国家发展的主动力之一的机械专业来说,应如何切合,形成新的动力源,服务和支撑“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索的。
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诉求迫使生活产品与服务行业提升质量
在“十九大”的报告中,习近平同志讲述了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由过去“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間的矛盾”,由此可见,我国社会现阶段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提升产品质量和产品体验,从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来满足人民的需求。具体到乡村振兴发展层面,我们必须做好三方面的工作:(1)提升农产品质量,从产品的口感、营养、农药残留物等方面进行提升;(2)提升绿水青山景物感官与旅游服务体验;(3)提升传统文化感染力与文化内涵。
(一)农业的新要求
从从事乡村农业生产的年龄结构看,“70后”和“80后”已经成为生产的主力军,他们较以往的人员相比,知识层次较高、与社会结合更加紧密,对使用现代农业设备从事生产来说,比较容易上手。另一方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诉求,具体到农产品质量的要求上,即口感、营养、农药残留等方面。作为中职机械专业来说,就需要根据现代农业[1]的要求,从农产品的选种、育苗、收播、病虫害预防和治疗等方面进行切入,尤其是现代农业所需要机械设备使用的维护维修、培训指导方面,使中职机械专业担负起培训新型农民和培养服务型机械专业人才的双重任务。
(二)青山绿水与旅游服务的新要求
无论是绿水青山的景物感官还是旅游服务的各类体验,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重要不可或缺的阶段,这就需要大量专业的机械工程设备使用和维护人员。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机械设备的小型多功能智能化,对中职机械专业提出了新的培训要求。而随着旅游服务体验的提升,智能化服务设备的使用将逐步加大,这就给我们中职机械专业校企合作提出了新的内容。因此,培养服务型专业技术人员成为中职机械专业新的目标。
(三)传统文化的新要求
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是新时代的要求,在乡村,地区传统文化[2]的传承和发展尤为重要。在地区传统文化当中,手工制作占据了绝大部分,体现出了美学的艺术性和产品的独特性,但要使传统文化得以发展,就需要重整、内视自身,同时吸收外来文化融入其中,展现出新时代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中职机械专业在这里就要体现出智能化设备的各方面优势,从产品的美学设计到元素融合,从产量优势到私人订单……最终提升地区文化特色,扩大影响范围,增加产品附加值,使人民群众从物质和精神双方面得到受益。
二、教育发展引领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经历了“由死向生”的涅槃,随着国家顶层设计的完成,职业教育的上升通道被打开,形成了纵横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而随着教育改革迈向深入,我国职业教育已经从“硬件”各类专业设备、学校硬件设施、实习工厂等建设发展到了“软件”的内涵式发展[3]提升阶段,尤其是近年来“互联网+教育”的不断发展,给我们教育教学方法等带来了非常大的改变。这些都迫使我们在机械专业设置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变革。
(一)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变化
2000年以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开始提速,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和支持逐步加大,尤其“十二五”以来,职业教育发展十分迅猛,全国职业教育基础硬件设施建设基本完成,迈入了软实力提升的内涵发展阶段,具体到中职机械专业来说,已经形成了“省级高级人才培养、市级专业细化覆盖、县级专业分支特色”的多梯次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培养模式缩短了毕业到就业的时间跨度和岗前培训需求,人才质量得到了很大提升,并提供了个人专业提升的通道,使企业发展和产教融合具有稳定持续的人才保障。
(二)“互联网+”对职业教育的促进
随着互联网的技术发展,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逐渐加大,在新时期呈现了新的职业教育模式,即我们常说的“互联网+职业教育”,它不但在教育教学上丰富了课堂素材内容,扩充了知识的来源和渠道,而且在教育手段上具有“视觉+听觉”的感官体验和感官经验,并缩短了工厂生产到教学实操的知识同步更新,使人才培养在中职阶段得以知识充实、技能熟练、紧贴生产。也就是说,“互联网+职业教育”随着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在逐步缩短中职机械专业与实际生产的差距,最终实现毕业即上岗的培训目的。
三、“工业4.0”对乡村产业发展的影响
“工业4.0”[4]的提出,在我国进行了中国特色的具化,即“中国制造2025”。从内容核心上来讲,“工业4.0”或“中国制造2025”都指向了智能化机械这一目标。也就是说,无论资本主义国家商人追逐剩余价值或者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提升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都需要进一步提升生产力,而智能化机械与“互联网+”是达成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所以,乡村各类产业需要发展,都将被这一根本途径“感染”。另一方面,“工业4.0”的具体目的是以智能化机器进一步提升生产力,因此,智能化机器相关产业和专业内容将是未来中职机械专业进行专业建设和教学内容设置的重点。
具体来说,中职机械专业从教学知识上要减少机械配件拆解维修的相关内容,加大电子配件和模块化配件的内容讲解;从实操练习上要注重产品的维修维护,遵从模块化装配的要求;从人才的培养上要进一步紧贴实际生产产品的更新换代,将服务从产品的使用者延伸到产品的生产者;注重“互联网+”在人才培养、教育改革、产品使用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和潜力,搭建服务桥梁促使需求方向和生产技术发展方向相结合。
四、劳动力市场变化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随着产业提升、结构调整,当我们从“制造强国”迈向“智造强国”[5],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发生了较大变化,中高级技能人才的紧缺和初级技能人才的需求骤减成为中职人才培养必须面对的问题。对此,我们需要正确看待劳动力市场的变化,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弄清需求变化的各类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中职机械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
在初级技能人才需求聚减上,根源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从企业方面来说,南方沿海制造业强省迈入智能制造阶段,企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进一步提升生产力降低生产成本,工业智能机器人必然将替代初级技能型人才,大量初级劳动力将北归;一些小企业、小作坊,出于投资成本考虑,智能工业机器人暂时不会使用,采用的仍然是初级技能型人才。一些传统文化相关产业需要手工制作要求的,仍然需要初级技能人才,进行传统的师徒技能传授提升。从劳动者本人来说,随着人民对生活质量提升的要求,初级劳动者对薪资要求将进一步升高,在企业降低成本或维持现状的情况下,初级劳动者回乡创业或进入培训机构提升能力,都会使劳动力市场初级技能人才供应出现减少。但同时国家“一带一路”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基础设施建设、返乡务工创业等方面为初级技能型人才提供了再就业和技能提升的渠道。从学校培养人才的角度来说,国家依据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人才结构需求的变化,将进一步打开中职升入高等院校的通道,加大中高职技能人才的培养数量,导致就业与升学比例会出现较大变化。
以上几点,对中职机械专业的培养目标产生了较大影响:企业从效益角度出发,将更加注重人才的品德修养、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这就要求在教学内容中有所体现和加重比例,开设智能机器人初级岗位、机械相关专业服务岗位等教学课程,增加一些创业、电商、美学等选修课程,丰富人才的培养体系;从人的终身发展来说,中级、高级人才培养或是校内、校外能力提升,都是中职学校必须考虑的,提升与高等院校的课程衔接、能力培养衔接等问题将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在眉睫;在中职学校专业教师的引入制度上,应破除“逢进必考”只看卷面的“一刀切”政策,对高级技能人才的引入应遵循学历和技能两个标准;对学生的培养,应注重应用能力培养,加大技能训练,加深肢体记忆,向“知识+技能”高考靠拢,进一步解决中高职专业课程和实操能力衔接等问题。
总体来说,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面对产业升级、教育发展、“工业4.0”、“互联网+”等带来的新变化、新要求,以前中等职业教育机械专业對口需求量很大的初级技术岗位已经逐渐由工业智能机器人所代替,迫使中等职业教育机械专业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培训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改革贴近产业技术革新和迎合服务需求,也就是说中等职业机械专业培训培养方向已经基本离开了一产二产,需要走向需求量非常大的三产服务行业。同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使我国至少在未来30年左右(两个“一百年”的目标要求)的时间里,需要更多的服务型机械专业人才,但作为县一级的职教中心来说,机械专业是非常宽泛的,以县级的经济结构和人才需求看,机械专业在一些通用大众性服务行业需求外,更需要进一步细分细化以切合特色行业、特色产品等的多样性需求,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最终走出一条适合县域经济特色的专业多样性细化之路。
参考文献:
[1]方大春,王海晨.新常态下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及对策建议[J].对外经贸,2017(3):140-141.
[2]康巧兰.乡土文化传承与乡村现代学校教育关系辨析[J].教育文化论坛,2017,9(4):94-100.
[3]张志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改革发展农村职业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4):121-126.
[4]周国顺,图雅,张阳.面向“工业4.0”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课程体系构建[J].计算机教育,2016(10):66-69.
[5]杨斌.智能化浪潮下的农业转移劳动力就业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1(2):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