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异步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讨
马爱邦
【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来教学,全面全体学生,提升全体学生素质。但我国目前所采取的教育形式是班级式的集体教育,面对班级中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兴趣不同的学生,教师很难在统一的授课下满足他们的所有需求。分层异步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应运而生,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更加的人性化。
【关键词】分层异步教学数学教学实践每一名学生在数学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性,这是客观存在且不可避免的。将教学的重心集中在一些优等生的身上,放弃后进生,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一大弊病。小学生正处于积累数学知识的黄金阶段,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本着对全体学生负责的原则,将分层异步教学利用起来,体现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及教学思想的转变。
一、分层异步教学的概念
所谓分层异步教学,就是根据学生在学习中各方面的差异,将他们划分成多个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制定不同难度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在自己能够接受的范围内有达到目标的可能,在逐步提高的同时,帮助他们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这与传统“千人一面”式的满堂灌教学完全不同,是从尊重学生的角度出发的,使一些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也有了进步的机会。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要确保合理分层,设定任务,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一次全新的考验。下面是笔者对于小学数学课堂上实施分层异步教学的几点建议。
二、分层异步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1.分层
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的环节,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不同方法下分层的依据也不同。例如,“组间同质”下的分层,将学生的学习成绩、平时学习情况以及独立学习的能力等作为综合考量的依据,将学生划分为优、中、下层。教师在布置学习任务时,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和目标,下放给不同小组。如在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什么是周长”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学习任务和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摸一摸,描一描,量一量,算一算等活动,认识周长。
(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度量及比较、归纳等活动,探索并掌握周长的比较方法。
(3)能初步测量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差生组负责完成任务(1),中等生完成任务(1)(2),优等生组完成全部任务。在完成了这一目标后,再逐渐为每个小组提高难度,循序渐进的促进学生进步。
另外,还有一种“组间异质”的分层方法,就是将学生按照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等,将学困生、中等生以及学优生划分在同一组内,同时考虑到学生性格等方面的优缺点,确保每组中都有带动力强的,善于发言和沉默寡言的,学习能力强以及自控力差的学生。这样分组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小组内能够相互学习他人的优势,得到他人的影响与带动,逐步的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当然,这样的分组需要对学习任务的设计进行更改。
总之,分层的方式有许多,教师可以在不同的教学设计下,灵活采取多种分层的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分层是隐性的,学生并不知情,否则会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根据学生的进步或落后情况,还要不定期的对分层进行调整,确保分层的合理。
2.“异步”式教学
(1)设计学习任务和目标
分层异步教学模式下,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应体现出层次化,照顾到全体学生的需求。设计学习任务和目标是首要环节,这也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考虑到一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进行一些形象易懂的描述和展示,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使一些后进生也能够感受到参与学习的快乐,在确保全体学生都能理解的情况下,层次化的教学任务也就顺利完成了。以“相交与垂直”的教学为例,教师首先指出教室中相交和垂直的物体,使学生们直观的感受概念,在总结规律的同时尝试画一画垂直与相交的直线。教师在多媒体屏幕上呈现出更多的案例,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在以上环节完成后,相信绝大部分学生都理解了本课的主要概念,也有部分理解能力极差的学生尚未掌握,此时教师就可以以“组间同质”为原则,将学生划分成层次不同的多个小组,并分别布置借助生活情境认识垂直。能用三角尺画直线的垂线及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的学习任务。这样的任务设计既体现了合理性,也与学生的学习水平相一致,能够轻松的完成。差生组的学生在完成了最简单的任务后,教师就可以让他们向下一个任务进发。
(2)分层设计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环节,但以往的课堂互动往往成为了学优生展示自我的舞台,那些成绩落后的学生在课堂上缺乏表现的机会,一方面是他们处于自卑心理,不愿回答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对他们提问的频次也不高。实施分层异步教学法,教师不仅要将提问面向全体学生,还要精心设计问题,照顾到学生的基础。如在教学“旋转与角”一课时,我在课堂上首先进行了这样的导入:“同学们,我们在二年级时已经初步认识了角,谁能告诉我什么叫做角呢?”这一问题较为简单,我提问了一名学习成绩较为落后的学生,引导他回忆,最终成功的给出了答案。在对他的回答表示了充分肯定后,我拿出早已制作好的活动角,通过不断旋转一条边,得出了许多大小不同的角,并提出问题“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此时许多学生都举起了双手,我提问了一名成绩中等,有很大提升空间的学生,他回答“角的大小与角的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其他学生纷纷投来了肯定的目光,这名学生也自信满满的坐下了。此时我再次引出问题:“如果我将手中这个角的一条边不断的向外延伸,与另一条边形成一条水平线,得到的还是角吗?是什么角呢?”显然,这一问题已经超出了学生的认知,但还是有一些优等生举起了双手……在这样的分层提问下,每一名学生都在自己能够触及到的范围内完成了问答,获得了满满的自信,教学任务也高效完成了。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无论学生回答问题正确与否,教师都要注意态度,不能表现出冷漠、批评,要给予鼓励性、肯定性的点评,否则将会使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被挫伤。
(3)设计层次性的练习任务
通常,教师在课堂内外为班级学生设计的练习任务都是统一的,在批改作业时,后进生总是错误百出,甚至有许多学生没有按时完成。这便是没有对练习进行层次性划分所导致的。练习难度大导致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不高,出错率较高,因此我认为,对课堂内外作业任务的设计进行分层是十分必要的。如在为学生布置应用题练习任务时,可以先要求后进生对课本中的例题进行解答,这样他们在解题时能够参照书中给出的提示和答案,学优生,则要为他们设计一些新的,难度更大的习题。
三、結语
总之,分层异步教学体现出了教育改革时代下,小学数学教育的人性化、合理化,是尊重全体学生的表现。这是一条提升全体学生素质、能力、学习基础的重要途径,一线教师必须重视起来,在实践中总结出更多优秀的实践方法。
参考文献:
[1]沈国军.“分层异步”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藏教育,2015,(05):3.
[2]胡志娟.浅析分层异步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都市家教,2016,(03):25.
[3]马登奎.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异步教学法的应用分析[J].教育观察,2013,(3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