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羌地区民族舞蹈的现代价值研究
范燕华+龙有成
【摘 要】藏族与羌族都属于我国西部地区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文化种群,其历史文化的传承在当今社会文化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现代文化的冲击以及一些自然灾害的影响,很多具有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渐渐流失,其中较为独特的服饰、歌曲和舞蹈等文化遗产也逐渐衰落,如少为人知的羌族舞蹈作为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古朴而神秘的文化正逐渐走向失传的边缘。因此,对少数民族传统舞蹈加以研究、传承和创新,使其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继承与保护藏羌民族地区舞蹈,不管是对藏族、羌族,还是对整个中国文化来说都很有必要。
【关键词】藏羌民族舞蹈;开发利用;研究价值
中图分类号:J72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4-0146-02
“5·12”汶川地震后,承载及积淀多年的少数民族文化(羌族文化与藏族文化)受了到很大的创伤,很多羌族和藏族中具有民族特色的文物都遭到了毁灭性的摧毁,很多少数民族原生态的文化场所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受到了较大程度的损坏,民族文化十分浓厚的村落、服饰、信仰、生态聚居等等都受到明显的伤害,如四川北羌族和白马藏族的民俗艺术渐渐流失至消亡。面对这种现象,如果不能及时地加强保护措施,将会对藏族、羌族民俗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产生不可预知的影响。因此,保护藏族与羌族的民俗文化,特别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羌族舞蹈、藏族的声乐及?舞等方面进行有效地传承、创新以及开发利用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对羌族舞蹈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已逐渐成为我国高等艺术院校、民俗艺术工作者以及音乐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开发与利用藏羌民俗文化艺术的意义
为保护与传承羌族和藏族的民俗文化,民族文化研究人员可试图去寻找一些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地域或者是一些民俗文化气息比较浓厚的地域,也可以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不断寻找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增添民族文化的艺术魅力。并且也可从民俗文化的艺术资源方面寻找,多开发一些地域性特色比较浓烈的艺术品,建造一个具有独特性、唯一性以及原生态性的羌、藏文化旅游区域,使得羌、藏族的民族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播及发展。
通过对羌、藏文化艺术的开发及利用,渐渐将民间的一些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变得职业化及市场化,使传统民俗艺术的传承变得更加系统化及特色化,进而使羌族与藏族的文化及民俗艺术能够得到很多的延续。同时也可以将羌族与藏族的舞蹈以及一些具有特色的文化艺术在传统与民俗的基础上,使用现代技术进行还原,进而达到保护羌、藏族民族文化的目的。鉴于目前城乡差异以及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差异性,部分地区少数民族渐渐走出以往比较狭小的生活区域,逐渐向城市走进[1]。因此,民族文化研究人员应找出文化贫困和落后、乡土文化和现代文明间联系点以及未来的发展空间,进一步促进羌族与藏族能够保留原始的传统民俗艺术及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
二、藏羌民族舞蹈开发与利用的现状、羌族舞蹈艺术的保护及开发
舞蹈艺术是人类通过劳动生产、生活不断提炼并创造进而产生和发展的,它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舞蹈”。羌族舞蹈和所有舞蹈一样是一种艺术表现的存在形式,它伴随着羌族发展的每一个历史行程,一直以来已经成为羌民们所有的生活中必须依赖的精神食粮。
(一)羌族舞蹈艺术的保护
我国是少数民族众多的多民族国家,羌族为我国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早在商代甲骨文中已有许多关于羌人的记栽,历史上羌人对中华民族的形成、民族文化的发展以及高原农牧文化的创建,都曾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人员从一些古籍文献中发现了羌族,例如:在商代的甲骨文之中,就记载着有关羌人的生产和生活的一些实例。羌族文化对华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羌族是一个积淀丰富、历史悠久的文化民族,它将本民族历史文化的全部精髓都融留在其舞蹈、歌声以及一些比较精美的工艺品的纹路上,羌组舞蹈以生动、形象及鲜活的面孔直接呈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同时羌族的民众各个都能歌善舞,羌族舞蹈文化和民族起源与发展同步。羌族人民大部分都是生活在高山峡谷和一些比较险峻的环境中,在和原生态环境的长期相处中,创造了很多具有当地特色的民族歌舞,其歌舞文化在以后的羌族民族文化发展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是国内舞蹈文化的宝贵资源。羌族舞蹈是羌族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很多羌民寄托情感的一种方式。
羌族人民在进行婚嫁、耕种、游牧以及建筑等舞蹈,羌民通过舞蹈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已发展成人们寄托情感的一个载体,从羌民的舞姿中可以充分感受到羌族祖先的律动以及整个民族文化的遗迹,并且羌舞自身也能充分体现出该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精髓。人们在优美的羌笛声中,身着美丽的民族服饰,舞动长裙伴随着歌声偏偏起舞,这就是淳朴、优美的羌族文化。从当前羌族舞蹈所表现的内容以及形式方面看,其民族特点受尔玛人的影响很大,当地的民族习俗、信仰宗教与民族文化都有很大的关联。
(二)羌族舞蹈艺术的开发
羌族舞蹈的种类比较多,主要的可分为以下四种:第一,自娱性形式的舞蹈,其主要在民间较为流行,按照地域有可以将自娱性舞蹈分为不同风格的舞种,一种轻快优美,如黑水河区域流行的《莎朗》;一种沉稳大气,如杂谷脑河区域流行的《席步蹴》。第二,祭祀形式的舞蹈,如羊皮鼓舞,在杂谷脑河区域的羌寨比较流行,跳盔甲舞在岷江黑水河区域的羌寨流行[2]。第三,礼仪形式的舞蹈。第四,集会形式的舞蹈,在黑水河的羌寨收到很多羌民的欢迎。
羌舞的风格独特,形式多样,民族特色比较浓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羌舞的动作间有很多的相似性,主要以身体为中心轴,然后向后转和上身的倾斜转动为主。自娱形式的舞蹈属于羌舞中比较具有观赏性和吸引性的舞种,与其他风格的舞种相比,羌舞的形式变换比较丰富,也可叫为跳莎朗,表达的意思“唱起来和跳起来”[3]。自娱性舞蹈因其腿部的动作比较灵巧、风格灵活多变,地方特色比较鲜明,舞者将身体的重心向下沉,使得舞步比较稳健有力。舞蹈演员跟随音乐律动,使用顶胯带动律动进行舞动,从而形成多种形式的舞蹈风格。莎朗舞的舞风比较淳朴,节奏比较轻快,动作比较粗犷,具有浓厚的民族艺术感染力,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和兴趣,充分显示出羌族的文化气息及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保护藏羌族舞蹈文化传承的具体措施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多元民族文化相互融合,部分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渐渐被人们忽视,而传统的羌族舞蹈文化也很容易被人们遗忘。长期以来,藏羌族舞蹈因其与现代的戏剧演出风格不相符,再加上处于西南地区,了解的人甚少,常常会被很多舞蹈演员和一些研究民族舞的编创人员忽略。在舞种形式不断变化的今天,这种具有历史文化的舞种渐渐消失,导致羌舞中的很多美学元素逐渐被人们所遗忘,舞蹈编排人员也跟随着现代艺术气息来盲目地前行,造成人们对艺术文化的审美意识疲乏,尽管羌族舞蹈在民间还占有一定的位置,但在目前的舞台及电视上已经很难发现,因此,要想不断发扬和传承羌舞,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成立藏羌舞研究基地
羌族一直以来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羌民无法用文字将民族文化继承下来,这为历风俗文化传承带来很大的困扰。若羌舞的艺人离世就很可能会中断对其舞蹈的教授。但若是一些专业的民族文化机构及民族科研小组参与其中,构建一个保护及研究羌族舞蹈的基地,让一些专业的民族文化研究人员进行研究与分析羌族历史文化,并将其记载下来,这对以后的民族文化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相关的文化研究院也可投入一定的经费来支持羌民聚居地发展与推广民族文化,从而对羌族舞蹈实施有效的保护及开发。
(二)建设藏羌舞民俗文化村
文化与旅游在当前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一直都是相伴而生,通过旅游来带动当地当地的经济与文化发展,已成为目前很多具有特色文化的城市发展经济的一个有效途径[4]。同时也可以把一些人员比较聚集的羌寨构建成羌族民风民俗的文化村,多开发一些旅游项目,这样不仅能保护与完善自然生态中的羌族民俗艺术与文化,还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经济与文化同步发展,进而有利于羌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三)重建藏羌舞博物馆与传习所
一个民族的文化要想得到很好的传承,其中的展示、宣传及保护都非常重要,而博物馆作为面向大众传播文化的一个桥梁,是传承文化的首选地。而博物馆自身就具有公益的性质,因此,各级的政府应该加以重视,同时制定相应的措施将民族文化保护起来,充分发挥其有效作用[5]。各级政府部分可以按照城乡之间的经济差异以人口比例来建设不同规模的羌舞博物馆,也可把羌舞、羌绣及民族服饰相互融合,并向人们展示一些用来表演羌舞的服装,将羌族的文化直接展示在人们眼中,方便人们充分了解和学习羌族舞蹈。
四、结束语
羌族舞蹈融合了羌族人民的历史、文化及生产与生活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其舞蹈风格非常独特,具有本民族的特征。在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下来研究羌族舞蹈的价值显得十分重要。特别是在目前国内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研究羌族舞蹈的价值对羌族文化以后的发展,以及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一个国家的文化建设对其综合实力有直接的影响,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也推动了各个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因此,对羌族舞蹈的价值研究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谢鲤芯.羌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探究[J].大众文艺,2014,23(4):147.
[2]李运国.四川地区羌族舞蹈的产业化开发[J].大众文艺,2013,25(18):159.
[3]易丽清.论羌族舞蹈的艺术特征与发展[J].艺术探索,2014,12(1):250.
[4]马琳.羌族舞蹈艺术审美研究[J].艺术评论,2012,24(6);100.
[5]李运国.羌族舞蹈的现代传承[J].参花(上),2014,25(10):136.
作者简介:
范燕华,阿坝师范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民族舞蹈教学及其理论研究;
龙有成,阿坝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声乐教学及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