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翻译标准问题的一点思考
钱亚平+陈雯君
摘 要:本文总结了翻译标准发展历史,以翻译的根本目的为导向,从社会历史文化发展和读者需求的角度,提出翻译应遵循“信、达、雅、适”的标准。
关键词:翻译标准;社会历史文化;读者需求;适
1 引言
翻译标准问题一直是翻译界争论的话题。以往国内对翻译标准的讨论大多局限于原文和译文本身,鲜有考虑原文和译文之外的影响因素。本文认为翻译的本质目的在于使译作成功地融入目标语存在的社会环境,被目标语人群认可和接受。翻译不应该脱离译作生存的环境孤立地进行。判断译作优劣的标准也不应该只是从原作和译作内部看翻译是否实现了两者形式、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融合,还要从原作和译作外部看译作能否适应目标语的生长环境。
2 国内翻译标准发展史
翻译标准并非一成不变。我国的翻译事业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安世高翻译了30多部佛经,以宣扬宗教及其神秘性为目的,文字晦涩难懂,以直译为主要手法。近代,严复提出著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目的是“使顽固的士大夫阶级乐于接受西方的学理”,采用了雅致的古文体,切合士大夫阶级的爱好,成功地传播了国外先进知识和资产阶级思想。20世纪50年代,我国译界出现了以傅雷、杨绛、杨必等为代表的“神似派”和以卞之琳为代表的“存形求神派”。70年代末,在西方翻译理论影响下,一些学者提出了“信达优论”、“信达切论”、“最佳近似度论”、“辨证统一论”等翻译标准。
3 翻译要适应社会历史发展潮流
艺术和科学作为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产物,必然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规律。这就决定科学的翻译标准必然来自于人类实践活动并能深入而调整。
严复和鲁迅一直受到译界的猛烈抨击。前者因译文过度归化而备受指责;后者则因过度异化而被尖锐批评。其实,若考虑当时的社会背景,他们的翻译理念就不至于受这样的批判。由于清政府闭关锁国,中国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上远落后于西方。当时的士大夫,知识分子思想保守,民族主义思想和排外情绪强烈。嚴复认识到必须引进国外先进科技和思想,采用当时士大夫和知识分子阶层推崇的古文体。《天演论》最终在中国成功传播。20世纪30年代,白话文开始流行起来,但是还不够丰富。鲁迅说,“中国的文或话,法子实在太不精密了,……要医这病,我以为只好陆续吃一点苦,装进异样的去,古的、外省外府的、外国的,后来便可以据为己有。”可见,严复和鲁迅的翻译策略是适应当时社会发展潮流的正确选择。
翻译目的多元化必然要求翻译标准也要适应社会发展潮流,最大限度地发挥翻译的价值。正如Hermans(1999:39)所说,“如果不考虑翻译的目的、译文的用途或要解决的问题,译者的选择就会很奇怪,失去意义。”
4 翻译要适应读者需求
在国外,读者的角色已经引起了译界的重视。Jauss和Iser为代表的德国康斯坦茨学派提出,文学作品不是作者独自创造的,而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把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读者方。Shuttleworth和Cowie也提出“Both content and language are readily acceptable and comprehensible to the readership.” (2004: 22).
Nida曾说,“一种产品,无论它在理论上或者看起来有多好,如果人们对他没有什么反应,就不会接受它。”(1993:37)
鲁迅和周作人曾译过介绍弱小民族的《域外小说集》,旨在引起民族的觉醒。可是,“书在出版后的10年间,只售出了20余本。”(阿英,1937:284)因为使用大量过于异化的表达,语言生硬晦涩,根本不符合当时人们崇尚古雅的阅读需求。《狼图腾》的英文译者Howard Goldblatt就考虑到西方读者对中国和中文的认知水平,去掉大段晦涩难懂的部分,又对很多西方人难以理解的内容增加注释说明。这种做法跟国内翻译界历来主张的译文必须忠实原文的提法大相径庭,然而,这并不妨碍它在迄今已发行4年多的时间里,以240万册的成绩,连续4年高居中文图书畅销书榜;并且在曼氏亚洲文学奖评选中,从240部亚洲各国推荐的作品中脱颖而出,摘得唯一桂冠。
5 结语
读者的需求不断变化,翻译不能脱离译作生存的环境和读者的需求。评价译作的优劣也不能孤立地下定论,而应考虑作品是否符合当时当地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是否满足读者的需求,是否成功地实现翻译的目的,所以笔者认为翻译应遵循“信、达、雅、适”的标准。
参考文献
[1]Hermans.Theo. Translation in Systems: Descriptive and Systemic Approaches Explained[M]. Manchester: Jerome, 1999
[2]Shuttleworth&Cowie.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3]Nida,EugeneA.Language, Cultureand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4]Howard Blatt. Wolf Totem:[M].New York: The Penguin Press,2008
[5]阿英. 晚清小说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6]鲁迅. 关于翻译——给瞿秋白的回信[A].《翻译通讯》编辑部. 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 [C].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
作者简介
钱亚平,女,职位,硕士,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
陈雯君,女,职位,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
摘 要:本文总结了翻译标准发展历史,以翻译的根本目的为导向,从社会历史文化发展和读者需求的角度,提出翻译应遵循“信、达、雅、适”的标准。
关键词:翻译标准;社会历史文化;读者需求;适
1 引言
翻译标准问题一直是翻译界争论的话题。以往国内对翻译标准的讨论大多局限于原文和译文本身,鲜有考虑原文和译文之外的影响因素。本文认为翻译的本质目的在于使译作成功地融入目标语存在的社会环境,被目标语人群认可和接受。翻译不应该脱离译作生存的环境孤立地进行。判断译作优劣的标准也不应该只是从原作和译作内部看翻译是否实现了两者形式、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融合,还要从原作和译作外部看译作能否适应目标语的生长环境。
2 国内翻译标准发展史
翻译标准并非一成不变。我国的翻译事业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安世高翻译了30多部佛经,以宣扬宗教及其神秘性为目的,文字晦涩难懂,以直译为主要手法。近代,严复提出著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目的是“使顽固的士大夫阶级乐于接受西方的学理”,采用了雅致的古文体,切合士大夫阶级的爱好,成功地传播了国外先进知识和资产阶级思想。20世纪50年代,我国译界出现了以傅雷、杨绛、杨必等为代表的“神似派”和以卞之琳为代表的“存形求神派”。70年代末,在西方翻译理论影响下,一些学者提出了“信达优论”、“信达切论”、“最佳近似度论”、“辨证统一论”等翻译标准。
3 翻译要适应社会历史发展潮流
艺术和科学作为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产物,必然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规律。这就决定科学的翻译标准必然来自于人类实践活动并能深入而调整。
严复和鲁迅一直受到译界的猛烈抨击。前者因译文过度归化而备受指责;后者则因过度异化而被尖锐批评。其实,若考虑当时的社会背景,他们的翻译理念就不至于受这样的批判。由于清政府闭关锁国,中国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上远落后于西方。当时的士大夫,知识分子思想保守,民族主义思想和排外情绪强烈。嚴复认识到必须引进国外先进科技和思想,采用当时士大夫和知识分子阶层推崇的古文体。《天演论》最终在中国成功传播。20世纪30年代,白话文开始流行起来,但是还不够丰富。鲁迅说,“中国的文或话,法子实在太不精密了,……要医这病,我以为只好陆续吃一点苦,装进异样的去,古的、外省外府的、外国的,后来便可以据为己有。”可见,严复和鲁迅的翻译策略是适应当时社会发展潮流的正确选择。
翻译目的多元化必然要求翻译标准也要适应社会发展潮流,最大限度地发挥翻译的价值。正如Hermans(1999:39)所说,“如果不考虑翻译的目的、译文的用途或要解决的问题,译者的选择就会很奇怪,失去意义。”
4 翻译要适应读者需求
在国外,读者的角色已经引起了译界的重视。Jauss和Iser为代表的德国康斯坦茨学派提出,文学作品不是作者独自创造的,而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把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读者方。Shuttleworth和Cowie也提出“Both content and language are readily acceptable and comprehensible to the readership.” (2004: 22).
Nida曾说,“一种产品,无论它在理论上或者看起来有多好,如果人们对他没有什么反应,就不会接受它。”(1993:37)
鲁迅和周作人曾译过介绍弱小民族的《域外小说集》,旨在引起民族的觉醒。可是,“书在出版后的10年间,只售出了20余本。”(阿英,1937:284)因为使用大量过于异化的表达,语言生硬晦涩,根本不符合当时人们崇尚古雅的阅读需求。《狼图腾》的英文译者Howard Goldblatt就考虑到西方读者对中国和中文的认知水平,去掉大段晦涩难懂的部分,又对很多西方人难以理解的内容增加注释说明。这种做法跟国内翻译界历来主张的译文必须忠实原文的提法大相径庭,然而,这并不妨碍它在迄今已发行4年多的时间里,以240万册的成绩,连续4年高居中文图书畅销书榜;并且在曼氏亚洲文学奖评选中,从240部亚洲各国推荐的作品中脱颖而出,摘得唯一桂冠。
5 结语
读者的需求不断变化,翻译不能脱离译作生存的环境和读者的需求。评价译作的优劣也不能孤立地下定论,而应考虑作品是否符合当时当地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是否满足读者的需求,是否成功地实现翻译的目的,所以笔者认为翻译应遵循“信、达、雅、适”的标准。
参考文献
[1]Hermans.Theo. Translation in Systems: Descriptive and Systemic Approaches Explained[M]. Manchester: Jerome, 1999
[2]Shuttleworth&Cowie.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3]Nida,EugeneA.Language, Cultureand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4]Howard Blatt. Wolf Totem:[M].New York: The Penguin Press,2008
[5]阿英. 晚清小说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6]鲁迅. 关于翻译——给瞿秋白的回信[A].《翻译通讯》编辑部. 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 [C].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
作者简介
钱亚平,女,职位,硕士,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
陈雯君,女,职位,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