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县生态城镇建设研究

    刘倩梦+杨晓俊+尹璐璐

    摘要:生态城市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当地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条件的限制,县域城镇在其发展过程中则面临着更多的挑战。本文将于立的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作為研究方法,分析周至县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持续、社会和谐、创新引领五个方面都达到了生态城镇建设标准。特别是在社会和谐和创新引领发展上有其独到之处,以期为我国其他县域城镇的健康化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县域生态城镇;周至县;社会和谐;创新引领

    1引言

    近年来,生态城市建设越来越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趋势,而县域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和重点,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县域城镇数量庞大、地位突出,但是由于经济发展对资源能源的依赖性强,生产生活方式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完善,人们生态意识缺乏等原因,使得我国县域范围内生态安全遭到破坏,环境问题突出。众多因素导致了县域城镇在其生态城镇建设中存在很多问题与瓶颈,严重降低了城镇化的速度和质量。

    本文将以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为研究方法,在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探索周至县在生态城镇建设上的特色之处,以期为我国其他县域城镇的发展提供较为全面的经验借鉴。

    2研究综述

    生态城市的概念最早是在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中提出的,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广泛关注。在1984年的MAB报告中,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的五项原则[1],从整体上概括了生态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也成为后来生态城市理论发展的基础。1987 年,亚尼科斯基将生态城市的实施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城市设计、建设过程和形成城市有机组织五个阶段[2]。1993 年,多米尼斯基提出了三步走的模式,即减少物质消费量、重新利用、循环回收[3]。国外的生态城市指标重视低碳模式,如Scott Kennedy等人提出对于低碳城市的建设应当从地理边界内的碳排放,直接由城市中心区活动引起的碳排放以及由非中心区的各种活动引起的碳排放这三个方面监视碳排放情况[4]。实践方面,英国注重研究在位于城乡结合部的闲置地或者未经开发的新区域建设生态新城,解决地域内住宅严重缺乏的问题[5];法国通过生态城市项目中对创新技术研发的重视,力图使其能够引领全球可持续城市发展,并成为相关技术的领先者[6];日本主要实施“3R”措施,即减排、再利用和循环利用,力图建立一个物质循环利用的社会[7];巴西著名生态城市库里蒂巴是将公共交通与土地的混合利用有机结合、成功实现城市建设与生态建设一体化推进的杰出代表[8]。此外还有阿联酋马斯达尔、以色列纽锐特等城市都将生态城市的理论贯彻在实践中,在建设过程中总结经验,寻求突破,得到了值得其他城市借鉴的丰硕成果。

    国内生态城市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八九十年代属于理论初创期,注重对生态城市的定义、内涵、特征、建设途径等内容的研究。如马世俊、王如松提出城市是典型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9];2000年以后则进入理论建设期,在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应用理论研究增多且逐渐成为主流,注重指标体系构建、实证分析、建设现状评价等。韩卓、张阳生通过构建西安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从生态综合指数、生态环境指标和生态城市发展模式三个方面综合探讨西安生态城市建设现状[10];近五年来进入了理论创新期,研究程度不断深入,研究视角多元化,理论交叉特征明显。如仇保兴提出的“共生城市”是将共生理念与生态城市相结合,强调了城市自动演化的成长机制对生态城市成功的重要性[11]。

    综上所述,国外在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上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研究,注重指标体系的制定、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动态控制以及发展策略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12]。而国内的研究仍处于粗放式阶段,主要是案例分析,而针对县域生态城镇建设的案例研究则更少。同时建设过程中指标体系不完善,注重资源能源、环境以及经济等方面,未在其他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3研究方法

    本文以李海龙、于立提出的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13]作为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生态城市评价,进而有效引导生态城市建设。该指标体系(见表1)包括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持续、社会和谐和创新引领5个目标层,28个专题,36个定量指标和9个定性指标。和其他指标体系相比而言,这一指标体系设计更合理,操作性更强,社会和谐与创新引领目标层的设立极具特色性和创新性。

    4案例分析

    4.1周至简介

    周至县属陕西省西安市辖县,距西安市区68公里,是关中平原著名的大县。全县总面积2974平方公里,人口63万,其凭借着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尤其是近年来通过分期实施沙河治理改造工程,将其塑造为集市民休闲、亲水体验、儿童娱乐、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类主题公园。由沙河水街作为城镇转型发展的窗口,带动周至的空间科学规划和产业联动升级,促使其成为生态城镇建设的典范。

    4.2指标分析

    经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分析,周至县在生态城镇建设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最为明显的成绩之一就是将沙河由曾经的污水横流、垃圾成堆改造成了生态湿地公园,使其成为周至县一大城市特色品牌。将周至县相关数据与于立、李海龙的指标体系相结合,对各指标参考值和周至县的具体数据进行相关对比研究,进而全面细致地了解对周至县生态城镇建设情况。

    4.3结果分析

    4.3.1生态城市评价体系中五大指标均满足指标评价标准

    周至县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持续、社会和谐和创新引领这五个方面都达标,达到了生态城镇的标准。其中,很多指标远大于参考值,比如可再生能源比例2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60%、单位GDP取水量60㎡/万元等。这些数据表明周至在生态城镇建设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而从发放问卷的结果分析中也可以看出大家对周至生态城镇建设各个方面都是支持认可的态度,但是不同年龄段、受教育背景和收入情况的人所关注的指标存在着差异。老年人注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指标,年轻人则更注重经济持续、创新引领指标。

    4.3.2社会和谐和创新引领方面有着自身特色和独特优势

    周至县结合当地的自然環境和经济社会条件,在社会和谐和创新引领方面远远高于参考值,打造出了属于自身的特色。比如公共交通分担率大于50%,每万人口刑事案件立案数小于等于10件,沙河湿地公园满足居民休闲游憩功能并且注入了关中文化和田园特色等。调查问卷表明受教育程度更高、年收入更多的人群则更加注重社会和谐和创新引领的相关指标,关注生态城镇建设中城市安全、绿色建筑、数字城市、公众参与等特色。

    4.3.3注重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特别是绿色经济和绿色生活的打造

    周至在生态城镇的具体建设措施中,树立了先进的生态理念,注重发展绿色经济和绿色生活。一是积极引进外来资金,创新景区开发模式;二是采取了许多措施促进生态旅游、文化产业、现代农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发展,调整了周至的产业结构,使其经济发展更加绿色化;三是开展了广泛的生态宣传工作,引导公众广泛参与,加强居民对绿色生态理念的认可,普及生态文化,营造绿色生活氛围。

    5小结

    在我国生态城市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县域城镇,目前正面临着许多的瓶颈。而我们可以从周至的生态城镇建设中得到许多的启示:

    首先要适时借鉴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树立具有前瞻性和动态性的理念,结合城市的发展实际,从小处入手,制定非常具体和贴近现实的建设目标,建立较完善的技术、资金保障体系,突出重点领域的建设,注重生态建设和城市建设的一体化推进。

    其次要注重以人为本,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生态城镇建设要在完善城镇住房保障制度、提高当地医疗水平和人们受教育水平、维护城市安全等方面不断努力。致力于提高所有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满意度,真正达到城镇整体精神面貌的改变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最后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打造绿色城市,发展绿色经济,倡导绿色生活。通过制定绿色建筑发展规划、鼓励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保护城市内的特色风貌和生物多样性、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宣传绿色生活方式、扩大无线网络覆盖区域等全方位的措施来引领县域生态城镇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如松,马世骏.现代生态学透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2]王如松.高效、和谐:城市生态系统调控原理与方法[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8.

    [3]陈勇.生态城市理念解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2,8(1):15-19.

    [4]米凯,彭羽.国外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及其应用现状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11):129-134.

    [5]刘星光,董晓峰,王冰冰.英国生态城镇规划内容体系与特征分析[J].低碳生态城市,2014,(6):33-38.

    [6]于立.国际生态城镇发展对中国的启示[J].建设科技,2010,(7):30-35.

    [7]于立.国外生态城镇的规划与建设[J].城乡建设,2012,(7):86-88.[8]侯爱敏,袁中金.国外生态城市建设成果经验[J].城市发展研究,2006,(5):1-5.

    [9]马世骏,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1984,4(1):1-9.

    [10]韩卓,张阳生.西安生态城市发展现状及策略浅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4,23(2):30-34.

    [11]仇保兴.“共生”理念与生态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13(08):1-6.[12]马交国,杨永春,刘峰.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5,14,(1):61-66.

    [13]李海龙,于立.中国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低碳生态城市,2011,7(18):81-8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