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园体育风险防控的武昌首义学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汪广磊
[摘 要] 体育风险管制措施的单一化、缺乏全面体育风险管理的理念是武昌首义学院公共体育课程中“体育风险”防控的主要现状特征。基于全面风险防控视角,未来的公共体育风险防控可以尝试树立回应全面风险的HSE管理理念、常态化落实HSE管理体系、开展体育风险的知识拓展与培训等策略。
[关 键 词] 校园体育风险防控;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3-0255-01
在高校教育序列中,“公共体育课程”属于通识类、必修类体育课程,主要的教學着眼点在于提高高校学生的公共体育技能和意识、身体素质等。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创新的基本内涵式发展思路之一就是要加强对学生“体育风险”的全面管理。
一、当前武昌首义学院公共体育课程中“体育风险”防控的主要现状特征
从本课题组面向各年级学生的持续性跟踪调研结果来看,一方面,学生的整体身体素质在逐届下降,新生的体育运动安全常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也在逐届下降,有的学生中学阶段的体育课被大量占用,甚至以前中学没有开展过体质测试;另一方面,在面对学生公共体育课程中产生的诸如骨折、昏厥、猝死等风险时,学校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风险应对体系,其主要的现状特征在于:
(一)体育风险管制措施的单一化
在欧美国家,对高校中体育风险之比较盛行的管制措施是风险评估管理机构与保险公司及教学方一起构成一个协同合作治理的格局。而目前包括武昌首义学院在内的国内广泛实行的则是国家统筹型学生意外保险模式来承担体育教学中伤病事件风险,但是由于这种模式中学生意外保险的理赔额度相对有限,严重伤病事件发生后十分容易使校方陷入尴尬的纠纷中。
(二)缺乏全面体育风险管理的理念
依据风险社会理论,我们所处的这个后现代工业社会是一个充满风险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不明的和无法预料的后果成为历史和社会的主宰力量”。而在高校的公共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面对的体育风险也具有明显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主观性与客观性伴生等特征。而对学校来讲,在应对教学过程中体育风险的治理主体、管理制度、应对策略、协同链条等均未形成,从而制约着首义学院全面体育风险管理体系的生成,而这背后显示出来的实际上则是相关治理主体缺乏全面体育风险管理理念的问题。
二、基于校园体育风险防控的武昌首义学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武昌首义学院的公共体育课程作为一种高教资源,在向学生实施供给的过程中应坚持配套的风险防控到位、及时、有效、全面的原则,因为风险的防控是风险管理的先导环节。具体可以尝试这样几个策略:
(一)系统权变:树立回应全面风险的HSE管理理念
对后现代工业社会的体育风险而言,它不纯粹是对危险源或者风险管理责任的单一性要素管理,而是对集成风险或者说是全面风险的集中管理。HSE管理体系认为,现代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风险管理过程,不应纯粹考虑“安全(Safe)”这一目标,还应考虑“健康(Health)”和“环境、环保(Environment)”这一目标,更为重要的是要加强对体育风险的预防管理。对学校的体育风险管理而言,相关的风险管理者应当树立起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树立HSE管理系统的理念,关键是让教职工、学生树立相关的“风险无处不在、风险无时不在”“人人参与”的风险管理理念。
(二)安全风险评估:常态化落实HSE管理体系
用HSE管理体系的视角来审视全面体育风险管理这一问题我们会得出这样的观点:开展安全风险评估以至于形成相关的运作机制是将体育风险管理落实到日常、落实到常态化的一个必要步骤。关于学生体育风险的一切管理的精髓在于“预防管理”,即将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一些日常性的机制,例如课前体育安全例会等之类的常态化机制来深入提高学生的安全风险意识和安全风险预判能力,构筑起全系统的风险评估体系,针对学生频发、高发的体育风险进行针对性预防。
(三)学习型组织:开展体育风险的知识拓展与培训
学习型组织关于学习的主张不是个体性的而是团体性的,是“组织全体成员在组织运行过程中,通过实践、互动和创造来进行的团体学习”。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基于体育风险防控的预防视角,任课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广泛的、全员性的“合理化建议”活动,将公共体育课程中各项安全风险消弭在萌芽状态。同时,借助于学习型组织的优势,将这些知识及时地反馈给组织内全员。
参考文献:
[1]Ulrich Beck. Risk Society: Towards a New Modernity[M].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2.
[2]彭继轩,穆龙新,吕功训.HSE管理中的风险分析方法:以中油国际委内瑞拉公司HSE管理经验为例[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6):112.
[3]仇明.学习型组织及其创建途径探讨[J].中国软科学,2002(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