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主父偃的功与过

严惠任
摘 要:主父偃是中国汉朝汉武帝时期的重臣,他出身与贫寒人家,一直郁郁不得志,后来因为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符合汉武帝的统治需要,受到了汉武帝的重用,一路飞黄腾达。但是后来因为贪腐等诸多问题遭到了灭族的惩罚。但是其所提出的“推恩令”的想法對于汉武帝巩固中央集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他得势之后的贪得无厌也遭人诟病。虽然很多学者认为主父偃之所以会那样做是因为当时的大环境所致,但是本文认为这与其个人性格和人性缺点有很大的关系。而本文希望通过阐述其发迹与败亡的过程和原因来讨论其一生的功过得失。
关键词:史记;主父偃;发迹;败亡;功过
根据《史记.平津候主父列传》的记载可以看出,主父偃早年学习过“长短纵横之术”,后来又学习了《易》、《春秋》和百家之言。但是即便如此主父偃的求职生涯并不是一帆风顺,他去过很多诸侯国,想谋取这一官半职但是都没有受到礼遇。并且他非常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处处不受欢迎。并且他本身“家贫,假贷无所得”,也就说主父偃本身是一个出身贫寒,情商较低,受人排挤。虽然学习过不同的理论思想,但是一直找到可以实际应用的地方。而且通过他想把女儿送进齐国的后宫来达到进入仕途的目的这一点来说,主父偃从其本质上来说并不是什么圣人,他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仕途”。
1 主父偃的发迹
主父偃是齐国人,他本身在齐国受到排挤,为了实现自己的“仕途梦”,先后去了燕国、赵国、中山国等诸侯国,但是都没有达到目的,还是一样受人排挤。在这种情况下,主父偃找到了当时的国舅卫青,希望卫青能够帮他牵线搭桥,从而得到汉武帝的重用,但是卫青跟汉武帝进言了多次,汉武帝并没有听取卫青的建议。这时候的主父偃在京城已经很难待下去了,钱也花完了,事又没办成。所以他最后决定赌一把,给汉武帝写了一个奏章。然后“朝奏,暮召入见”[1],也就是说汉武帝早上看了这个奏章晚上就召见他了。关于这个奏章里具体写了什么内容,《史记》中详细的记载,只说是“所言九事,其八事为律令,一事谏伐匈奴。”也就说他给汉武帝的奏章里写了九条内容,八条是关于法律政策的,一条是关于匈奴的问题。他在奏章里是反对征讨匈奴的。从这之后,主父偃得到了汉武帝的重用,而主父偃也隔三差五的就给汉武帝写个奏章,提点自己的意见想法,而他的这种想法又非常符合汉武帝的政治需要,所以他提一次有用的意见,汉武帝就给他升一次官。就这样,一年之类升了四次,主父偃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一下成为了汉朝的中大夫。
而在主父偃所提出的意见中最著名的就是“推恩令”,所谓的“推恩令”就是让诸侯王把他们的土地分为自己的子弟。武帝当时想要消弱诸侯国的势力,以达到自己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当时各个诸侯国的势力很大,不利于中央政府政令的推广和执行,而通过推恩令这样一来分来分去的诸侯国的势力就自然变小了。
而对匈奴问题的主父偃是反对征战的,他想汉武帝列举了秦始皇、汉高祖的反面教材,通过一系列的前车之鉴向汉武帝阐述了战争的危害。但是汉朝反击匈奴的一次战争中,主父偃提出“朔方地肥饶,外阻河,蒙恬城之以逐匈奴,内省转输戍漕,广中国,灭胡之本也。”[2]意思是说朔方这个地方土地肥沃,地理位置优越,在这里建立城池发展生产可以减少从内地运输的人力物力,可以从根本上抗击匈奴。而汉武帝采纳了他的这一建议,事实上也证明主父偃的这一建立是正确的,之后匈奴几次出兵朔方都失败而归。
2 主父偃的败亡
从直接原因来说,主父偃的死跟齐王的自杀有着莫大的关系。而主父偃之所以会跟齐王结怨是因为齐国的纪太好拒绝了主父偃女儿进入齐国后宫的提案。所以他跟汉武帝说“齐临菑十万户,市租千金,人众殷富,巨于长安,此非天子亲弟爱子不得王此。今齐王于亲属益疏。”[3]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齐国人口众多并且非常富有,像这样的地方应该由天子的亲生儿子去当王,而且现在齐王与您的关系非常疏远。而后有进一步提到“吕太后时齐欲反,吴楚时孝王几为乱。今闻齐王与其姊乱”[4]这是说齐国在吕太后的时候就想造反,吴楚齐国之乱的时候齐孝王也想造反,现在我听说齐王与他的姐姐乱伦。这明显着就是跟汉武帝打齐国的小报告,是典型的公报私仇。而后就出现了《平津候主父列传》中的“元朔二年,主父言齐王内淫佚行僻,上拜主父为齐相”。[5]主父偃到了齐国之后,天天拿乱伦的事情敲打齐王,齐王害怕跟燕王落得一样的下场,最后自杀了。这里要说明的是,在主父偃去齐国当国相之前,已经揭发了燕王。而当时的汉朝的各诸侯国里发生乱伦的不止是燕王和齐王,还有赵王。而主父偃早年不得志的时候,在这些诸侯国都待过,对当地的事情和民风比较了解。因此赵王害怕有一天自己想燕王一样被主父偃告发,所以选在主父偃离开京城的时候向汉武帝举报了主父偃受贿贪污的事情,说收受各诸侯子弟的贿赂,而很多诸侯子弟也因此封候。就在这事之后不久,汉武帝听到了齐王自杀的消息,他认为是主父偃把齐王给逼死的。所以下令收押审问主父偃,但是主父偃只承认受贿,并不承认是自己逼死齐王的。这是汉武帝是不想杀主父偃的。但是当时的御史大夫公孙弘跟汉武帝说,齐王年纪轻轻的就死了,也没有后代,领地也将被废而归入朝廷,主父偃是这事的直接责任人,如果您不杀主父偃的话,难以向天下万民交代。最后汉武帝下令把主父偃杀了。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主父偃是一个有仇必报的人,他之所以不停的告发其他人,一方面是因为他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得到汉武帝的器重,而另一方面也是处于报复的心理来对待以前不给他“礼遇”的人,对于自己的亲朋好友都可以计较到“散金断交”,那么告发其他人将别人置之死地也及不足为奇了。如果仅仅是这些,主父偃最后还不至于落得一个“灭族”的下场。导致他被他人拿住把柄,最后直接导致他败亡的是其贪污受贿,也成为他所得罪的那些人,怕他告发的那些人将他置之死地的一个重要因素。
3 从主父偃的发迹与败亡来看其功与过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主父偃确实是一个非常有才华、有能力的人。以至于他死后汉武帝还非常的后悔,并且称为他收尸的“孔车”为“长者”。但是主父偃这个人个人性格上的一些弊端也很明显,他做事不计后果,不考虑自己的后路,在得势后就开始报复那些得罪过他的人。为人气度小,在自己衣锦还乡时候与自己的亲朋故友计较,并散金断交。同时他为官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能够受人“礼遇”飞黄腾达,同时他感谢汉武帝对自己的赏识一直兢兢业业的工作,但是其人性中的弱点也造成了他在得势后大量的敛财,最后成为别人攻击他的把柄,并且最终遭人算计,落得了败亡的下场。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卷112《平津候主父列传》,中华书局2008年版。
[1]司马迁《史记》卷52《齐悼惠王世家》,中华书局2008年版。
[3]洛湖客《主父偃是一面镜子—砺堂读书记》,粤海风2000年第1期。
[4]张颖《贪官鉴之 主父偃 贪贿逞奸身败名裂》,中国监察2014年第7期。
注释
[1]司马迁《史记》卷112《平津候主父列传》,中华书局2008年版。
[2]司马迁《史记》卷112《平津候主父列传》,中华书局2008年版。
[3]司马迁《史记》卷52《齐悼惠王世家》,中华书局2008年版。
[4]司马迁《史记》卷52《齐悼惠王世家》,中华书局2008年版。
[5]司马迁《史记》卷112《平津候主父列传》,中华书局2008年版。
相关文章!
  • 七七事变后殷汝耕勾结日本新罪

    曾德刚殷汝耕,字亦农,生于1889年,浙江平阳人氏。早在七七事变前即与日本勾结,1935年12月在冀东成立伪政府,后又在南京汪伪政权内出任经

  • 加强五项建设 让“过硬”成为支

    王静 吴磊 赵帅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5-074-01摘 要 党支部是党组织的基本组成单元。加强基层党建,抓

  • 浅议审查逮捕环节非法证据的排

    杜子昂+龚克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吸纳了此前颁布实施的 “两个证据规定”中有关非法证据的认定及排除的实体和程序性规则的内核,确立了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