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中的触觉体验研究

    周延伟

    

    

    摘要:触觉体验是景观最基本的体验方式,但景观设计往往过多注重视觉的形象而忽略了人体的触觉感受。景观的触觉体验有主动和被动之分,主动触觉体验根据接触部位的不同又可以分为足部、手部和身体的触觉体验。景观材料是触觉体验的载体,通过对材料触觉特性的测定,选择人体触感舒适的材料搭配。同时景观的触觉设计具有划分场域功能、暗示行为变化和关照细节体验的功能,设计时可以通过铺装、场地和设施方面进行相应设计。因此,将触觉体验作为研究的切入点,目的是在设计时更多地考虑人体的触觉因素,丰富景观的思考和设计手段,从而塑造使人体触感更为舒适的景观空间,增加人体与景观接触和互动。

    关键词:触觉体验 景观材料 触觉实验 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7)07-0131-03

    概述

    在《世纪设计提案—设计的未来考古学》一书中,在谈到关于设计在的“21世纪的远景”黑川雅刻冬其命名为“走向回归自然的时代”。基于此,他提出了“由视觉时代的20世纪转向触觉时代的21世纪”。日本著名的平面设计师原研哉也提出:“曾经被人们忽视的身体触觉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也悄然兴起,以触觉设计为主导的设计思维日益成为当今设计领域关注的焦点。”他在梅田医院的导视系统中,利用了患者对柔软材料的触觉记忆缓解了对于原有医院冰冷、严肃的恐惧感。

    触觉体验在景观设计中的利用和发展真正开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的盲道应用,此后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居环境的优劣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除了关注景观本身的审美功能,更加注重身体和景观的联系和交流。但是目前对触觉感知在景观设计中的理论探索还有待深入研究。

    二、景观的触觉体验

    触觉是“皮肤感觉的一种。辨别外界刺激接触皮肤情况的感觉。”触觉除了生理属性之外,最重要的是其心理属性。弗雷德里克.萨克斯(Frederic Sax)在《科学》一书中写道:“触摸是第一个点燃,但又是最后一个着火的感觉:眼睛背叛了我们很久之后,在跟人分别的时候,触觉还在忠实地挥动着,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失去了跟某人的接触。”通过触摸,人们获得的感觉不仅仅只有冷、热、痛和压力等,而是这些刺激信号传递到大脑后,通过联想、记忆所引起的一连串的心理感觉,它比语言和情感交流要强烈得多。

    “体验(Experience)的词源来自拉丁语的Experior,通常指非理性的、由感知得來的信息。”在《辞海》中释义为“通过时间来认识事物;亲身经历。”在经历中,人们不仅可以获得对事物内容的常识和认知,还可以获得某种心理的感受,并且作为印记长久的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这种感受即是体验。景观的触觉体验是人对于景观环境的一种认知方式。它是以人的触觉感知为基础,以景观环境为感受对象,身体通过和景观的直接接触,完成“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的过程。

    三、景观的触觉体验方式

    景观的触觉体验分为三种水平,分别是本能的、行为的和反思的。按照主体的个人意愿划分,景观的触觉体验可以分为主动的触觉体验和被动的触觉体验。主动的触觉体验是人们根据自己的意愿主动地有目的地对景观进行体验,这种体验方式也称为自主性体验或积极性体验。被动的触觉体验是人们受外在不可抗条件的限制对景观进行的体验,这种体验方式也称为接受性体验或消极性体验。

    (一)主动触觉体验

    1.足部的触觉体验(图1)

    足部是身体与景观接触最频繁的部位,当人们行走在景观之中,足部的感受会非常敏感,人们经常会在地面铺装材料的交界处稍作逗留,并且用脚主动踩踏和滑动感受不同材料的变化。足部在景观中的触觉行为主要包括踩踏、滑动、用脚尖触碰等方式,踩踏是人们正常行走的方式,滑动和用脚尖触碰是人们对地面安全性的试探行为。在哈格里夫斯(George Hargreaves)设计的田纳西州滨水景观中,设计师积极利用足部的触觉行为,通过水和石材的软硬对比,塑造了流水台阶、穿越式喷泉、触碰式喷泉三种亲水形式。

    2.手部的触觉体验(图2)

    手部是人体主动触觉最发达的部位,人们常常通过手指的触碰去探索未知的世界,手指的触摸也强化了景观环境带给人的真实感。手部在景观中的触觉行为主要包括用指尖触碰物体表面,用拇指和食指紧握物体,用拇指、食指和中指紧握物体,用手指和手掌靠拢使大部分手的内表面与物体接触,整个手掌内表面与物体接触,手掌平伸并伴随着手部与表面之间的滑动或相对位移等六种形式。手指对于那些暗示可以触摸的景观非常敏感,在伦敦塔桥附近的摩尔顿广场上,构筑表面静静流溢的水面、广场尽头人工的溪流和低矮的喷泉,每每能引起行人触摸的欲望。

    3.身体的触觉体验(图3)

    伴随着姿势的变化,身体与景观的接触面积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身体不同的触觉体验。身体与景观的接触主要包括静坐、躺卧、倚靠等姿势,有时还包括趴抱。静坐的支持设施包括座椅、踏步、花池和挡土墙等;倚靠的支持物包括亭廊、建筑实体、座椅靠背、树木等,躺卧是人体最舒适、最放松的姿势,该姿势的支持物主要是草坪、斜坡和可供躺卧的景观设施等;趴抱主要发生在人们与球形或光滑的景观构筑物接触时,是人与硬质景观最为亲密的接触。

    (二)被动触觉体验

    触觉中的温觉、凉觉是体触觉中受外在环境条件影响的被动体验方式,这些外在环境条件包括光照、温度、风速和湿度,它们影响着人们在景观中的舒适度,在适宜的外在环境中,活动的人群往往较多,相反即使再高质量的景观环境也难以吸引人们逗留。四、景观材料的触觉实验

    在景观中,触觉感受往往并不局限于单一的景观材料,而是来自于多种景观材料的组合。因此,实验分为“景观材料单体”和“景观材料组合”两大组(图4)。

    第一组实验希望通过对景观材料单体的触觉感受以及所引起的人体的喜好程度的统计结果,分析材料单体的各个质感因素与人体喜好程度的相关性;第二组实验希望通过对景观材料组合的触觉感受以及所引起的人体的喜好程度的统计结果,分析材料组合与人体喜好程度的相关性。

    两组实验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实验准备阶段,主要是对实验的样品进行征集、筛选或制作,设计调查问卷;第二阶段是正式的实验阶段,针对景观材料单体各个触感要素以及景观材料组合与人体喜好程度开展相关性调查。

    (一)实验准备阶段

    第一组:景观材料单体的触觉实验

    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景观材料样品和触感要素词汇,并对实验所需要的工具、设备和流程进行检测,为正式的实验做好铺垫和参考。

    第二组:景观材料组合的触觉实验

    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景观材料样品和触感要素词汇,考虑材料组合和搭配的形式,并对实验所需要的工具、设备和流程进行检测,为正式的实验做好铺垫和参考。

    1.样品挑选或制作

    第一组:景观材料单体的触觉实验

    经过文献分析和案例研究,确定常用的景观材料的类别:石材、地砖、木材、金属,经过市场调研分析,初步选定具有代表性的石材(A01-07)、地砖(B01-04)、木材(C01-03)、金属(D01-03),4类常用的景观材料共20种作为试验样品。

    第二组:景观材料组合的触觉实验

    經过调研确定常用的景观材料的组合方式:A组石材与地砖、B组石材与木材、C组木材与地砖、D组石材、木材与草坪4种类型,其中每种组合材料的比例采用大于等于和小于三种形式。

    2.设计问卷

    第一组:景观材料单体的触觉实验

    根据文献调研得知人们通过触觉获得的景观材料单体质感的感知主要有:硬度、温度、光滑度、纹理单元、纹理凹凸五项代表性要素作为样本评估的参数,选取坚固-脆弱、自然-人工、活泼-呆板、舒适-不适、亲切-冷漠五种意向作为触觉感受的意向,制作出景观材料单体的质感要素与人体喜好程度的相关性调查问卷。

    第二组:景观材料组合的触觉实验

    人们对材料组合的触觉感知与单体略有不同,会忽略一些细节,因此选取硬度、温度、光滑度三项代表性要素作为样本评估的参数,选取坚固-脆弱、自然-人工、舒适-不适、亲切-冷漠四种意向作为触觉感知的意向,制作出硬质景观材料组合与人体喜好程度的相关性调查问卷。

    (二)正式实验阶段

    本阶段受测者选定20名南开大学2016级各专业的学生,男女各10人,年龄分布为18-30岁,为了避免外界环境带了的不利影响,选择主楼603教室作为实验地点,保证教室内室温的恒定。

    两组分别将20名受测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发放一组样品,每组5人轮流触摸并填写问卷,最后汇总收齐。实验完成后,每组样品均获得了20张调查问卷,对统计得到的数据进行统一并利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

    (三)综合实验结论

    1.人体对于硬度适中、温度偏暖、光滑度较高的材料较为偏爱,感觉较为舒适;

    2.人体对于纹理单元和凹凸较明显和略微不规则的材料较为偏爱,感觉较为舒适;

    3.人体对表面圆滑和由圆滑物体构成的有曲度且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形体接受度较高,感觉更为舒适;

    4.材料之间的物理属性差别越大,给人的触觉感受越明显,软质材料的比例越大,人们越会感到自然、舒适和亲切。

    五、触觉实验对景观设计的启发

    (一)景观触觉的功能

    1.场域功能的启示

    景观场所和区域的强调,主要通过单一材料重复的触觉体验完成,利用人体触觉负适应的特性,强调该场所内固定的行为模式,利用重复的手法限定空间的使用功能,持续地强调环境对人的行为和心理情绪的影响。

    不同景观功能区的划分和连接,往往通过材料的不同触感来实现,并且对人的行为起到了启示的作用,这种启示性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即限定和转换。限定作用,是指限定各景观功能区域边缘的界限,对使用者的行为起到了限定的作用。“作为不同行为空间之间的界限,通过物理触觉加以区分是最为常见的手段。”转换作用,是指通过景观材料的对比提醒人们行为的变化或是预示着景观特点的变化,从而引导空间的人流动线能产生自然过渡的效果,这一作用在无障碍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利用盲道原点地砖的位置可以提示盲人台阶的位置和行动的方向。

    2.景观细节的体贴

    景观的触觉体验是在景观细节方面对使用者的关怀。精致的细节往往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哪怕是一点点微小的变化,也会对整体的景观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由于触觉无时无刻不在与周围的环境相接触,适应性使得触觉的感受力不断下降,并呈现出一种麻木的状态,因此,触觉需求也成为了人体最普遍也是最不易被满足的感官需求之一,只有出乎意料、不同寻常时,才会激发起触觉新的兴奋点,才有可能引发景观与人的互动。当景观环境能够与人产生互动,反馈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景观也就不是简单地被建造和使用,而是成为了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二)材料选择与造型设计

    1.材料营造舒适环境

    在景观材料的选择方面:应当尽量选择硬度适中、温度偏暖、光滑度较高的材料,这样可以使人体感觉较为舒适,使人更乐于与景观相接触,同时在表面纹理的处理方面,在人体接触的部位可以适当加强纹理单元和凹凸程度。

    在行走地面铺装的设计方面:可以通过软硬质景观材料的搭配和同种材料不同表面肌理的对比来增强地面给足部带来的触感,通过材料组织的点状、线性和面域的搭配加强地面的引导性,同时在相关区域增大软质材料的应用,从而增强景观对人体的舒适度。

    2.造型引导行为变化

    在场地形态的设计方面:人在景观中的触觉行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有什么样的场地形态就会相应产生什么样的触觉行为。因此,设计时可以通过造型的设计有意识地加强这种引导性,在适宜的场地安排相应的触觉行为,引导人体姿势的变化,使人体与场地全方位地接触,满足了人们对景观的多种需要。

    在景观设施的造型设计方面,与人体相接触的表面和边界应当尽量圆滑并且符合人体工程学,同时可以运用反差置换的设计手法,打破人们的惯性思维和触觉记忆,给常见的形体赋予特殊的材料或对原本硬质的材料进行柔化设计,诱导人们的体验和触觉行为的发生。另外,可以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加强景观设施的触感,增强景观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结论

    触觉体验是景观最基本的体验方式,人们通过触觉与景观发生互动,但是这种体验方式也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景观触觉体验的层次从低到高可以分为本能的直觉感知、身体的行为感知以及心理的反思感知,并且可以细化为主动触觉体验和被动触觉体验两种类型,前者按照身体触觉的部位可以分为足部、手部和身体的触觉体验。

    景观材料是触觉体验的载体,通过实验的方法分别测定了材料单体和组合的触觉特性。材料单体质感的触觉实验得知人体对硬度适中、温度偏暖、光滑度较高、纹理单元和凹凸较明显和略微不规则的材料较为偏爱,感觉较为舒适;材料组合的触觉实验得知人体对于软硬材料对比明显的材料组合的触觉感受较为明显,软质材料所占比例越大人体越舒适。

    触觉设计可以限定和划分景观的功能区域,暗示人们行为的变化,同时精致而丰富的景观细节,体现了设计的人文关怀,满足了人们全方位体验景观的需要。因此,景观设计宜选择令人体舒适亲和的材料,在铺装设计方面可以运用景观材料物理属性和肌理的对比,在场地形态设计方面可以塑造符合人体工程学和引导人体行为变化的场地,在设施设计方面可以运用反差置换和动静结合等手法,从而激发人们与景观互动的兴趣,增强景观的参与性。

相关文章!
  • 双目标控制选择Rayleigh阻尼系

    王淮峰 楼梦麟 张如林摘要: 合理选择确定Rayleigh阻尼矩阵比例阻尼系数的振型频率对于准确计算场地地震响应有重要影响。提出以土层表

  • 准双曲线角齿轮加工参数的三维

    王慧文 王恩泽 孙晓娟摘 要:本文提出利用三维坐标测量仪测量准双曲线角齿轮切削加工参数的方法。首先建立准双曲线角齿轮齿面的数学表

  • 纯碱蒸氨废液自然蒸发池的防渗

    赵吉祥张守斌摘要:每生产1吨纯碱就产生10吨的蒸氨废液,利用柴达木盆地蒸发量大的气候特点,用自然蒸发池蒸发析出蒸氨废液中的氯化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