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书法功用性对比研究

    王磊磊

    摘 要:文章主要通过对比研究的方法来对中国书法与阿拉伯书法进行源流及发展、与宗教文化关系、审美及表现形式上进行对比探究。阿拉伯文书法同中国书法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所以在世界书法领域上都是最为重视书法艺术的两大文化。阿拉伯文化与中国文化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但也由于地区、宗教和历史发展的不同而产生了小的差异。因此,通过比较这两种书法文化的异同,在认识阿拉伯书法中体现了两种社会核心价值的差异,也体现了宗教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 汉字书法;阿拉伯文书法;书写工具;对比研究

    自唐代起,伴随着中国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的不断融合,阿拉伯文书法艺术不仅仅在中国得到延续和发展,还影响着民族審美意识、民俗生活以及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变迁、文化传承,彰显出两大文明思想之交融。

    一、中阿书法源流及发展对比

    文字在各个国家的运用,有三种类型,即表形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汉字是典型的表意象形文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据考证,中国书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字的起源。目前,原始汉字的信息主要是原始社会遗留下来的陶器上的象征符号,但它们不是文字,而是在原始文字的创造中起作用。

    以笔写字的历史从殷商甲骨文时代就非常普遍了。在出土的甲骨中,有些写了还没有刻的文字,也有写了全部文字而仅刻部分笔画的,这说明在“刻写”的同时,书写也同样普遍地存在着。殷墟出土的一片陶片上,有一个用墨写的“祀”字,字有一寸呈方形,笔画提案有致,起笔与收笔处锋芒鲜明,表现出毛笔极佳的弹性,反映出当时的毛笔已具备相当好的性能。甲骨文有“聿”字(笔字的古体),字的形状像一只手握笔的样子,由此可知约在2千年前就有毛笔了。汉字的起源就是原始的图画,原始人在生活中用来表达自己的“图画”形式。慢慢的原始图画变成了一种“表意符号”。它们整齐规范,并且有一定的规律性,具备了简单文字的特征,这是汉字的萌芽。殷商时期青铜器大量使用,而被刻在青铜的钟鼎和石鼓上的文字即——“金文”也称钟鼎文、石鼓文,相传是周宣王时期太史所创写,上刻有十首四言诗文。因为是封建社会,四分五裂各自为政,文字也不尽相同。甲骨文是商代书写的俗体,处于表象阶段,金文才是正体,已有明确的表意特征。

    原阿拉伯半岛各部落有着各自不同的方言。纳巴塔人是半游牧的阿拉伯人,公元1世纪末在约旦建立自己的帝国,使用的字母是闪米特语系西北语支纳巴塔字母,很快到公元105年时被罗马帝国所终结,之后就成为了早期阿拉伯半岛上的一个部族。比如著名的《一千零一夜》《悬诗》就是早期阿拉伯文写出的民间传说和诗歌,为得到更多人喜欢,诗人们将书写字体进行美化,由于当时,阿拉伯书法分为北部和南部书法两种。北部多呈圆滑清秀,主要用于快速记录,史称软体、草体、盘曲体,亦即早期的“誊抄体”。南部一带的书法,其形式多为有棱有角,雄健豪放,安稳周正,主要用于重要事件的记载与整理,史称硬体、棱角体,被认为是阿拉伯文字的正宗字体。这可被视作阿拉伯书法的萌芽。

    二、中阿书法与宗教关系对比

    (一)中国书法与中国宗教

    在中国古代社会,书法经常被用于不同的宗教平台,以及借助宗教器物进行宗教文化的展示和传播。青铜器铭文,秦汉刻石、刻经,以及后代很多书法传播的主要遗迹:东汉 《熹平石经》、隶书 《华山庙碑》、泰山《金刚经》,欧阳询楷书代表作 《九成宫礼泉铭》,颜真卿楷书代表作 《多宝塔碑》,等等都是宗教器物文字。

    中国著名的宗教名胜,如敦煌、龙门、云冈、大足石窟、泰山、曲阜孔庙、西安碑林、大雁塔等地,都离不开书法的内容,留下了大量的书法的珍贵文物。在秦汉时期,甲骨文、钟鼎文、帛书、汉隶、唐楷和古遗址为代表的书法是一种占卜、祭祀葬礼纪念产品,及其他宗教活动。中国古代的儒、道、佛三种文化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宗教行为礼仪、建筑和其他文物在中国社会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对人的影响是非常稳定的,巨大的书法艺术和宗教,自然会起到重要的作用。也正是因为在宗教领域不能缺少的部分使得汉字书法在为宗教服务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演变,使书法从使用媒介变成了更高的传播载体。

    (二)阿文书法与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反对偶像崇拜,禁止任何形式的人物造型或动物造型。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绘画艺术的发展,然而却大大促进了书法造型艺术的发展。书法家们打破了文字与图案的界限,将心目中的图案用文字表现出来,创作出一幅幅繁复美丽,极具装饰效果而同时具有真正文本意义的作品。由此,阿拉伯书法部分取代了绘画的功用,形成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它兼具美学性和宗教性,与伊斯兰建筑艺术并列为伊斯兰艺术的两大支柱。

    三、中阿书法表现形式对比

    (一)书写体

    从书写体的发展来看,中阿书法有不约而同的相似共同点,都是从起初简单记事功用性强转变为繁杂的艺术化。中国书法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极为丰富的笔法技巧,每一种用笔都有它的专门名词和内涵。写楷书的笔法就极繁多,如抢笔、顿笔、蹲笔、挫笔、衄笔、折笔、转笔、翻笔、绞笔、行笔、驻笔等。汉字书法的发展变化有两种脉络,一种是出于实用的需要,这造成了文字的简化,如笔画的简化,由篆体发展到隶书,另一种是出于艺术发展的需要,讲究字体的间架结构,讲究字体的布局和笔画的呼应,基本分为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这些都是中国汉字的书写体,至于宋体则是印刷字体,不属于毛笔字的范畴,后来与黑体一样成为电脑字库中的字体。

    “库法体”是阿拉伯国家里最古老的一种书法体,阿拔斯王朝时期,它发展到了鼎盛时期。这种字体粗犷有力,常用来书写清真寺里的匾额或墙上的经文。这种字体在伊斯兰初期,随伊斯兰教一起传到伊斯兰各国家和地区,以至许多东方学者又称库法体为伊斯兰体。这与中国的金文和篆书一样,都是文字书法的鼻祖。单从单个的字体来看,方形库法体与金文都是早期简单记事功用性较强的字体,这种字体形式简单,易于写在羊皮纸或刻在石头上,这就与金文石鼓文情况类似,都是形体简单易于刻写。

    (二)书写工具

    中国书法工具的灵魂是毛笔,用动物毛和化纤所制。纸和墨也非常重要,纸是载体,墨是颜料,现在的墨主要是墨汁,文房四宝中的砚,就退化为容器了。阿拉伯书法的基本用具是苇笔、墨汁、纸。不同的笔形成不同的书体。笔是阿拉伯书法文具之首。将竹竿的一端用锋利的刀切坡,尖端扁平,两边收缩。笔在一个小缝隙中间裂开,便于吸收墨水,然后切成十度左右的斜面,形状像刀。最后把笔放在一个薄磨盘上,輕轻削尖就会出墨流利,行笔流畅。纸与墨在书法创作中也非常重要,我国使用墨的历史毋庸置疑是最悠久的,早在甲骨文中我们就发现了墨书。正式的墨出现在西周时期,距今三千多年前的西周“邢夷始制墨,字从黑土,煤烟所成、土之类也”。而在较早时期期的阿拉伯则是以动物皮质作为书写载体,墨汁也多为天然的树胶或者焚烧的烟灰制成,取色相似,注重持久实用性。

    四、中阿书法美学对比

    中阿两大文化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字书写方法和技巧,都有着各自独特的“书法”艺术。汉字凭借其表象表形的特殊功能给汉字造成了丰繁的笔画和形体结构,在艺术产生发展中独树一帜,傲立于世。其行云流水般的书写、内里表现的独特韵味在创作书写中产生抽象与意象两种艺术美感。阿拉伯书法艺术同样具有这种表现形式,虽然其书法多见线条形,但又是因为这样不断变换线条粗细,曲直变化产生了独具特色的动势美感。

    书法中美感的表现和对比手法是很多的,运用在这两大书法中的主要是主次对比。在构成一个汉字的一组线条中,往往有一两根线条的份量最重,这就是常说的“主笔”。《艺概》说:“画山者必有主峰,为诸峰所拱向,作字者必有主笔,为馀笔所拱向。主笔有差,则馀笔皆败,故善书者必争此一笔。”为了达到整体的美,馀笔安排得较轻,较局促,避让出较大的空间,让主笔从容舒展。而且,历代书家又往往将最能表现本人个性的笔画作为主笔,以展示特有的美感。阿拉伯文书法在结构韵律上彰显特色,有力的线条和辅助标点的复杂排列使得画面的韵律和整体的和谐以达到表象的美感,在不同的国家即使不懂得文字内容也同样会被这样博大豪气的动势所感染以得到审美的享受。

    五、结语

    两大古老的书法艺术在历史的发展中其功用性不仅相似,而且中国文化和阿拉伯文化具有一定的共性,却也因为地域、宗教和历史发展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小的差异。阿拉伯书法传入中国后,历经沧桑,潜移默化,在长期的实践、演变中,已在中国开花结果,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相互的借鉴融合后使得传统阿拉伯书法艺术在中国风格艺术环境下得到有利的伸延。更何况中国有着庞大的穆斯林群体,所以只有不断吸收中国书画的特点,提高传统阿拉伯文书法的审美价值才能使阿拉伯书法形成优美独特的艺术特色,更加突显视觉冲击力、鲜活力。这种肃穆、庄严华丽之感,才能被大众所欣赏。

    参考文献:

    [1]凌明,世愉,杨林.回族美术史稿[J].新美术,1992,(02):19-48,53.

    [2]纳忠.阿拉伯语的起源、发展和传播[J].阿拉伯世界,1980,(01):1-10,20.

    [3]林良一,王明增.伊斯兰的装饰纹样[J].世界美术,1985,(02):33-37,46-47.

    [4]袁义芬.阿拉伯书法艺术[J].阿拉伯世界,1989,(03):37-38.

    [5]袁义芬.八种阿拉伯书法[J].阿拉伯世界,1986,(01):138-141.

    [6]陈坤.如何学习中国体阿拉伯文书法[J].中国穆斯林,2005,(04):20-22.

    [7]佚名.阿文书法欣赏[J].中国穆斯林,2011,(02):68.

    [9]陈进惠.传承与交融——试论中国体阿拉伯书法的风格和特点[J].中国穆斯林,2002,(02):12-15.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相关文章!
  • 《爱乐之城》中梦幻式艺术设计进

    钞艺伟《爱乐之城》这部爱情巨制的横空出世,震惊了所有世人,促成了继《慧星美人》和《泰坦尼克号》两部巨片登顶14项奥斯卡提名之后的奥斯卡

  • 由袁克文书法看清末民国时期的

    摘 要:袁克文出身官宦之家,为袁世凯次子,从小受教于是时书坛名家,具有过硬的书学功底,由其书风可以窥见尊碑思潮对其产生的深刻影响。

  • 黄琮

    【摘 要】黄琮是云南清中后期著名的诗人,在文学上取得了不俗成绩,写了大量的诗歌,这些诗大部分是在他在做官时期所写的,内容丰富,形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