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文化类节目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审美维度的拓展
郑英明
2017年春节前后,文化类节目在电视荧屏上蔚然成风,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朗读者》,黑龙江卫视推出了《见字如面》等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电视文化类节目。节目的主创人员以充分的文化自信、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自觉的社会担当,坚持将文化元素与社会生产生活深度融合,冲破了满屏喧嚣嘈杂的泛娱乐化之风,为电视机前的观众带来了一份优质的文化大餐,让人们重新认识和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不仅获得高收视率和高关注度,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借助大众传播媒介丰富多元的传播手段,兼顾大众的娱乐需求与文化的严肃要求,以现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走进公众视野。这些节目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与电视节目结合的可能性以及巨大潜力,看到了电视文化节目隐潜的市场价值,也为电视人树立了一个回归传统文化价值标杆,为创作叫好又叫座的电视文化节目提供了一种可能性的范例。
文化节目荧屏大热这一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是多方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文化政策、媒介现状、创新形式、受众需求等众多因素共同催生了文化类节目制作与播出的热潮。其实,早在2014年1月23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便发布了《关于积极开办原创文化节目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通知》,要求卫视上星频道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学习借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河南卫视《汉字英雄》等节目的有益经验,创作和开办“把中华文化元素与现代电视节目形态有机结合,在传承展示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电视节目表现内容、创新节目形态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①的电视节目,并加大了对此类节目的扶持和保障力度。在 2014年10月15日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多次提到传统文化,他说:“中华民族具有5000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同时站在全球文化软实力竞争的制高点上,对文艺创作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作出了如下论述,“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②2017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在滋养文艺创作方面,《意见》提出,善于从中华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汲取养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艺术价值与时代特点和要求相结合,运用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进行当代表达,推出一大批底蕴深厚、涵育人心的优秀文艺作品。③可以说,当前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发展的政治环境,为传统文化借助电视媒介成功进行当代转换、参与中国电视节目创新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拥有5000年厚重积淀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当前开放活跃的文化生态中已经成为中国电视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藏。无论是探寻汉字之博大精深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还是展现诗词韵味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再到以文字与生命体验叠加传递主流价值观和正能量的《朗读者》《见字如面》,主创人员坚守文化品格,精耕细作,利用电视媒介特性展示和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出既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具有中华美学精神,又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符合当代受众审美需求的优秀电视节目。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随着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环境发生巨大變化,人们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都发生了改变,社会风气相对浮躁,人们的精神世界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缺失。不可否认的是,在消费主义当下,人们依然有着精神文化的需求。但作为大众艺术的中国电视却存在着过度依靠版权引进、原创节目稀缺、电视娱乐化倾向明显等问题,荧屏上充斥着一系列同质化倾向越来越严重的明星真人秀、肤浅媚俗的综艺节目,观众很难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感官娱乐固然可以让观众暂时忘却烦恼、得到放松,但它标榜娱乐精神、享受主义,缺乏一种能够引领人、感染人、鼓舞人的精神价值符号。而《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节目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精神层面上的享受、思想的愉悦以及情感上的慰藉。这些节目的主创人员没有一味地迎合受众、片面追求娱乐性,他们清醒认识到受众内心深处对优质文化的渴求,满足了观众对传统文化认知的渴望。事实也证明,优质的电视节目能够给受众带来文化滋养和审美愉悦,可以塑造引领广大受众的价值观念、提高他们的审美层次。
《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等节目不遗余力地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展现在观众面前,每一段诗词、每一封书信、每一本书籍、都能让观众的心灵产生强烈共鸣,勾起了观众对于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与此同时,节目的趣味性和平民旨趣,也打通了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隔阂,契合大众口味。电视作为大众艺术,节目的创作是以接受为最终目的的,电视节目除了在内容方面符合受众的收视习惯外,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也应符合受众的审美习惯。这些节目改变了以往文化类节目曲高和寡,观众参与度不高的劣势,在传统文化的展示和传播过程中,拒绝枯燥的知识灌输,而是以创新的形式,淡化说教意味,不仅成为知识的载体,更是集趣味性、审美性于一体,将流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播出去,获得了观众的认可。
可以说,这些节目在题材内容、表现形式和情感传递中无不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在表达内容和表现方式上寻找创新点,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精神注入节目的主题选择、内容设置、环节设计之中,充分调动各种视听手段,诗情画意地展示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之美、形式之美、意境之美,满足观众的审美要求。比如,《中国诗词大会》的片头、宣传片等都是中国传统写意水墨画的风格,舞台设计配以卷轴效果,将画沙画猜诗词引入节目中,鲜明的中国韵味和唯美的意境,令人耳目一新。并且在比赛环节上,创新性地加入了“飞花令”对诗环节,营造紧张激烈、充满悬念的竞赛氛围。同样《朗读者》节目的表达方式也颇具新意,将充满温情的嘉宾访谈和仪式感的朗读环节连接在一起,将感情融汇于文字与个人故事之中,引发观众的广泛共鸣。节目在空间设置上也体现了巧思,董卿与嘉宾的访谈是在一个封闭的、比较私密的空间之内进行,这样更容易使嘉宾敞开心扉,分享人生故事,节目组用一扇门将访谈空间与舞台空间隔开,结束访谈后,嘉宾走向舞台空间,朗读一段曾经深深打动过自己的文字,而舞台空间设计成图书馆的样子,因为阿根廷著名作家博尔赫斯的诗中有云“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有着非常鲜明的“仪式感”。
象形汉字、诗词歌赋、经典书籍,这些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表现为中华文化所特有的理念、气质、智慧与神韵,是华夏子孙智慧与实践的历史结晶,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文以载道,以文化人,传统文化给予人们精神力量,激励人们不断昂扬向上、奋勇前进。“原创文化类节目将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既彰显了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又于无形中传递了主流价值观,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1]《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带来了很多启发,对于节目而言,传统文化是通过有血有肉有情感的生命个体的故事而大放异彩。在《中国诗词大会》中参与节目的选手,虽然比拼的是对中国传统诗词歌赋的热爱和精通程度,但从诗词中、从选手的背景故事中,观众可以找到一脉相承的东方智慧和传统美德。如夺冠的16岁中学生武亦姝对古典诗词的由衷热爱、烂熟于心,在台上的淡定从容,荣宠不惊,体现出非比寻常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豪;独臂的年轻女孩张超凡,身残志坚,在人生的磨砺中拥有了一颗强大的内心,也向观众传递了永不放弃、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河北邢台农妇白茹云,讲述她用诗词磨练意志的抗癌经历,称自己从诗词中体会到了人生的喜怒哀乐,激发了向上力量。是诗歌给予了选手们情感上的慰藉和面对逆境时的勇气,也让观众感悟到中国古典诗词滋养的诗意人生。
再来说《朗读者》。正如董卿在节目中所说:“朗读者就是朗读的人。在我看来朗读可以分成两部分来理解,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则是展现生命。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我们的朗读者。”每一位在舞台上的“朗读者”,都是传统文化的笃行者、传承者,身上潜藏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和高尚品德。如荣获世界翻译最高奖“北极光”奖的96岁翻译家许渊冲老先生,毕生致力于中、英、法的翻译工作,先后出版英文、法文翻译作品160余部,将《牡丹亭》《诗经》《楚辞》《宋词》等许多中国文化精粹介绍给西方,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回归有着重要意义。如今已近百岁、饱受疾病的侵扰的老人依然笔耕不辍翻译莎士比亚的作品,坚持“白天时间不够,就向夜晚偷時间”,在他身上所传递出的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进取精神;再如加入无国界医生组织的妇产科医生蒋励,远赴战火纷飞的阿富汗,在炮弹轰鸣声中帮助孕妇接生,将3000多名婴儿平安带到这个世界上。通过她动情的讲述,也向观众传递了仁者爱人、博爱奉献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有中国赴马里执行维和任务的官兵,在节目中朗读西蒙诺夫的《等着我吧》,他们为推动世界和平和安全做出了贡献和牺牲,正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意识……
这些电视文化节目都是主打“传统文化牌”,都将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宗旨,主旨都在唤起观众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主持人也是节目中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主持人的文化素养、知识储备、专业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化节目的成功与否。这些节目分别启用马东、王凯、董卿等主持界文化素质较高的主持人担纲主持,他们文化知识渊博丰富、文学造诣深、舞台经验丰富,为节目增色许多。特别央视节目主持人董卿,落落大方、温婉知性,具有优秀的专业素养和文化修养,有着饱满的激情和丰富的语言表达技巧,同时具备出色的现场应变的能力。
诚然,《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并不完美,但我们的文化环境是需要这样的节目的,其传递出来的人文精神、对时代的思考以及知识分子的情怀需要被大家推崇。电视文化节目不仅满足电视观众对获取信息、视听享受的诉求,也担负陶冶大众道德情操、提高大众审美情趣的社会教育功能,更是承载了对我国核心文化价值观建构与输出的重要历史责任。希望在未来的电视荧屏上,能够看到越来越多的植根于中华沃土、耕耘中华文化的原创电视文化节目出现,让观众通过电视节目切实的感受源自文化和历史的使命召唤,提升民族自信,增强情感融合。
参考文献:
[1]胡智锋,郝娴贞.走依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电视节目原创之路[N].文艺报,2016-06-15(0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