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绘本在心理课上的有效运用
王婉
摘要:绘本蕴含丰富的心理元素,将其有效运用于学校心理健康活动课中,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绘本故事引发的思考和迁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理解相应的心理知识,有助于教师完成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绘本心理健康活动课运用
引言
心理健康活动课是在小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内容的单一、程式化,常令小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甚至产生不耐烦的情绪,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如何很好地设计授课的形式和内容,避免说教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笔者运用一些蕴含心理元素的绘本于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某些环节中,做了有益的尝试。
一、绘本丰富的心理元素为心理健康课提供素材
在心理辅导的道路上我们一直在寻找、探索切实有效的载体,它既需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又要发挥“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功能。绘本的图文关联、表达形式的多样且主题内涵丰富的特点,是极具魅力和教育性的。在运用绘本进行教学和学生心理干预时其可操作性较强。
比如在自我认知方面,孩子们在阅读《我不想生气》《我不愿意悲伤》《我好生气》《你害怕吗?》中学着认识并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人际关系方面学着换位思考、接纳宽容、尊重他人;在《彩虹色的花》《鼠小弟的小背心》《城里最漂亮的巨人》中能懂得分享和助人为乐;在《爷爷变成了幽灵》《獾的礼物》中感悟到生命的轮回,体验到生死和人间的亲情。更可贵的是,学生可以通过《狄得夫小子性教育读本》《认识自己的身体》《男生女生不一样》这些生动有趣的故事受到性教育,懂得一些性知识,获得一些正确的引导。如果教师正确运用绘本进行正向迁移,帮助儿童在阅读中遇到另一个自己,正确认识自己,就可以减轻其成长中的焦虑,促进其积极成长,同时形成对“温暖、力量、勇气、希望、快乐、安全感”等的主动认知,真可谓“小绘本,大世界”。
二、绘本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的使用
(一)有效导入打开心门的钥匙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就好比提琴家上弦,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整个演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主题做好了充分的铺垫。巧妙地设计导课的内容,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绘本浅显的语言,丰富多彩的图画,有利于教师创设情境,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
在教孩子《认识自己的感觉》一课时,我采用了绘本欣赏《我有我感觉》来导入。这是一个适合与孩子分享内心感受的绘本,其用非常温馨的画面,展示了人们各种常见的内心情感,如:兴奋的,高兴的,嫉妒的,害怕的,温馨的,骄傲的,等等。每个场景都是从孩子的生活中提取的,非常贴近孩子们的生活,让孩子们有情感和经验体验的共鸣。而且它给孩子留有很大的想象、扩展空间,进而极大地发展了孩子的语言能力和想象力。
在阅读绘本后,我进行了小结:人人都有自己的感觉。当我们了解到每个人都会在不同的情境下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感觉,知道用恰当的方式及准确的感觉词表达自己的感受后,孩子们对这个话题十分感兴趣,思路也被打開了。接着,我进行了下面环节的教学。
(二)引发思考思维碰撞中擦出火花
以绘本故事为载体,引导孩子们对故事和人物关系进行理解,并就相关的内容进行提问和讨论,由对书的理解迁移到自己的生活实际。这时的绘本,就是一架桥梁。
我在教学《学会分享和付出》一课中,带有浓浓中国风的《石头汤》绘本成为我和学生共同阅读进而开展讨论的对象。这个故事充满想象力,蕴含哲理。读完这个故事,学生能懂得分享的意义,懂得付出才能获得快乐。绘本传达给我们的正是:“幸福像煮石头汤那么简单,分享使人富足。”
课堂中,对绘本内容的把握和理解,我采用连问与追问的方式,促使学生对绘本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1)村民们的态度是怎样逐渐变化的?(重点带孩子们观察三幅图,整体把握故事内容、结构)
(2)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变化?(体会分享的魅力,懂得幸福就在付出当中)
当我把这两个有关分享快乐与分担悲伤的公式(“1个快乐与另一个人分享=2个快乐;1个悲伤与另一个人分享=1/2个悲伤”)告诉孩子们时,有的孩子认真地在思考,有的孩子则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3)同学们,你知道什么是分享吗?你曾与他人分享过快乐或悲伤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达到“共情”的目的,为后面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拓展延伸生活实践的广阔天地
在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总结感悟体验环节,我通常要对本次课的主题进行点明和升华,或者是儿歌律动,或者是拓展实践,从而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印象,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在给四年级的孩子上有关亲情、爱的主题板块心理辅导课时,我选用了日本安房直子的《狐狸的窗户》绘本,设计了一个这样的综合实践环节,让孩子们从绘本中出来,充分走进自己的生活。
画一画:假如你有这样的蓝手指,你想看到什么呢?请把想到的画下来。
写一写:如果小狐狸染手指时要唱一首歌,那会是怎样的歌谣?请写一写。
说一说:大胆地向父母表达你的爱,并求得他们的回应。
很多孩子画出了自己最怀念或者最向往的画面,写出了自己对亲人的想念,表达了追寻快乐的愿望。郭新宇同学用诗歌的形式回顾了书中印象深刻的情节,在结尾这样写道:与其沉浸在梦幻中不可自拔,不如珍惜现在,和亲人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创造美好的生活。这反映了孩子们对绘本主题的深刻理解。通过拓展活动,绘本帮助学生思考了积极的生命意义。
三、选用绘本作为心理健康课载体的两点注意事项
第一,由于绘本内涵丰富,一本书可以有不同方向的解读,因此我们在选用的时候应该尽量体现出心理学科的特点,从专业性、活动性、体验性角度切入,明确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清晰地突出选用绘本的目的性。在教学中,不必将绘本中的文字描述一一读出,而应看图概括性地简述绘本内容,将更多的时间用于体验和讨论中。
第二,选用绘本,应兼顾美育、智育和心育。同时注意中外兼容,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对孩子的影响力和教育意义。针对不同孩子的不同需要,充分地利用绘本进行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陈舒.中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手册[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
[2]蒋薇美.怎样上好心理课[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6.
[3]郝广才.好绘本如何好[M].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9.
[4]王惠君.绘本阅读[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
[5]陈晖.二十一世纪绘本课堂[M].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黄大灿 赵潇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