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集类型的泛化与细化
徐江
诗人,作家,文化批评家。
生于1967年,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现居天津。
未来,想走正剧混搭情感路子的导演会不少,“历史剧”会越来越丰富和泛化,但作为类型的称谓也越来越不准确,倒是“古装剧”这个叫法会更为通行
这几天看《山河月明》,让我遐想颇多。首先,网上的议论固然能反映观众的期待值和好评度,但许多却也未见得可信。比如,之前对于全剧长度被删减的遗憾,从剧集播出后的观感来看,除了字幕串联过渡的地方显得跳跃性过大,倒不算太影响剧情推进。有时看到情感桥段出现,反而会庆幸现在的长度。
朱棣的戏,不太容易用来煽情。一个篡位君主,其心理波动和情感的层次,显然非常人可比。在这样的角色身上,无论怎幺处理感情戏、亲情戏,都容易被了解历史典故的观众质疑。现在版本中呈现的燕王带太孙朱允炆(也就是未来的建文帝)骑马的桥段,从情节本身来说没问题,但看着让人感觉假、矫情。是编剧和导演处理得假吗?未必。童年的朱允炆当然有可能跟叔叔学过骑马,这在生活的大逻辑上说得过去,但因为有后来历史上真实发生的叔侄相残,历史的语境会提前干扰今天的观众,让大家看到亲情桥段时变得超级敏感。这又不是编剧和导演靠剧集本身的功课所能抵消得了的,所以最聪明的办法就是避开。
类似的情形还有朱标和朱棣这一对兄弟之间的关系。剧情设计及演员对朱标的演绎,堪称一大亮点,甚至有些处理得过亮了,角色身上有了青年英主的气象,这不太像史书上的朱标,倒有些接近青年康熙。当然,历史和人物本来就是复杂的多面体,我们也不完全排除真实的朱标身上很可能有剧集中演绎的这一层面,剧集是大众文艺,不能深刻到让观众时刻带着专家式的辩证思维去看戏。
《山河月明》第二个让人遐想之处在于,剧集显示出了古装剧和历史剧的无限可能性。该剧播出前的预热宣传,以及播出后的一些评论文字,多爱用“史诗”形容。可播出后再看,历史情节的铺陈虽说是有的,但对史料的改动也不小,叫“史诗剧”显得略严肃了,称“传奇剧”可能更加合适。
现在,好多历史剧都不是特别尊重史实,因为太尊重真实历史,剧集的戏剧冲突会不够,看起来显得平淡。最典型的例子是献明肃皇后刘娥的故事。刘娥其人,在历史上有些近似“矮版”的武则天、正能量版的慈禧。她无生养,却借收养宫女的儿子得到太后的位子,临朝称制;仁宗成人后,她迟迟不愿意交权,却又没有称帝。这故事放到正剧里虽说够精彩,却又哪里比得上“狸猫换太子”更刺激?于是,从元杂剧到评书、小说、各类地方戏,再到现代影视,绝大多数对这一题材都选取了传奇式的处理。未来,想走正剧混搭情感路子的导演会不少,“历史剧”会越来越丰富和泛化,但作为类型的称谓也越来越不准确,倒是“古装剧”这个叫法会更为通行。
市场不断发展,有开始泛化的类型,自然也会有细化的类型。比如年代剧,我之前在一篇文章里提到过,伴随着取材近四十年当代生活变迁剧集的增多,“小年代剧”或者“当代剧”已有日益成为单独类型的趋势。其中,按照剧情发生地域,又可分为“京味”“沪味”“关外”等细分品种。近期,由于震执导并主演的《鼓楼外》,就是这样一部京味剧。观众从该剧的风格和主演里,依稀可以看到之前刘家成的“新京味儿戏”(尤其是同样由海一天主演的《情满四合院》)的影响,甚至还可以上溯到《全家福》《风筝》《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所展示的北京当代气韵。当然,于震的新剧在展示京味儿上是有侧重的,它不过分执着于细节,重点还是着落在“感人”二字上。目前看效果还不错,只是不知以后,于震是否还愿意在这类很吃功夫的题材上深耕。
这几年,以《庆余年》《雪中悍刀行》为代表的古装奇幻剧崛起,进一步衬托了多年前“不可一世”的金庸剧的式微。不过,金庸剧也好,古装奇幻剧也罢,都还是穿着武侠与理想、成长的外衣的。凸显不好这几点,很难达到以往版本的受欢迎程度。一部好看的武侠剧,本来最难的是将那些想象中的武功招式进行成功的画面表达,最容易的是如实还原原着的情感表达;但好多时候,改编版本偏偏把这两者给整反了。武侠剧的制作者不能玩得太“嗨”,需要在剧集主题方面更多一些面对原着的克制和老实。而这克制与老实,也正是另一种自我的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