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目的论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崔学荣
【摘 要】 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语翻译教学效果一直不突出。然而作为大学英语实用性的重要方面,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却是非常有必要的。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当前大学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指出目的论这一翻译观念,并探讨目的论在大學英语翻译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目的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6-0-02
引言:
自我国入世以来,与各国的交流更加紧密,这也使得英语翻译专业变得炙手可热。而长期以来,英语翻译教学常常只是英语专业的独有课程,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在实际的英语学习中,并不能接受到系统的英语翻译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英语的功能,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不利。针对这种情况,文章视图从翻译目的论的视角探讨当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有效模式。
1.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分析
翻译是不同语言群体之间进行口头或者书面交流信息的重要载体,因此翻译教学也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然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研究认为翻译作为一种教学内容,翻译教学是专业的,对译文的要求较高,因此常常在英语专业学生中进行。而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而言,在英语翻译教学中却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教学指导思想存在误区
当前,大部分学生及教师存在一个相同的认识误区,即认为翻译人才的培养应该只是英语专业的事情,而对于非专业的英语教学而言,无需进行翻译教学,只要通过四、六级英语考试才是最为重要的[2]。这种认识上的误区,使得大部分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将英语学生关注在通过四、六级考试上,教师也过多的关注语法、单词、阅读等的教学,这使得近年来很多学生的四、六级通过率大大提高,然而学生的翻译水平却一直没有较大的变化,进而导致大学英语教学长期处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过渡段,翻译教学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其发展也比较缓慢。
1.2教材编写理念陈旧
当前,虽然大学英语教材中设立了专门的翻译章节,但是从章节的编写情况来看,有两个非常显著的问题:第一,翻译所引用的案例,忽视超文本因素对翻译的影响,如一则英文消息,译文如果是广播稿件,那么译者就需要使用适合广播媒体的译语,即保证句子简短,使用一些专业术语等。然而从实际的翻译引例来看,往往不交代这些因素,这样学生就难以理解为什么句子中要将专业术语加入进去,继而提问为什么不能采取另外一种翻译方法,这样容易让学生产生理解误区。第二,实务翻译技巧缺失。当前的大学英语教材中,依旧使用的是陆殿扬在上世纪50年代总结的“删略”及“增益”等翻译技巧,而对当前经常使用到的“编译”、“摘译”等实务性的翻译技巧鲜有涉及,这样对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提升必然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1.3翻译教学手段落后
当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依旧为课堂的控制者以及译文的评判者[3]。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先将一段句子或者一篇让学生进行翻译,让学生翻译并且纠正错误后,参照标准译文进行点评,这种教学模式过于重视语言文字转变的训练,忽视学生信息摄取能力的培养。此外,语句与段落翻译仅仅是翻译能力的一个细小组成。而事实上,翻译活动包括大量的内容,如传播什么、通过何种渠道传播(口头、书面)、向谁传播、传播的目的等。以上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决定译文的最终面貌,如果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发生变化,那么译文的表达方式也会发生变化。显然,现有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显然不能体现多因素教学,自然而然不能培养出学生真正的翻译能力。
2.翻译目的论
传统的翻译观念,往往比较重视“忠实”与“对等”两个因素,这两个因素影响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翻译工作者的思想,尤其在文学与诗歌的翻译中比较常见。然而,在实际的商务英语翻译中,翻译的目的主要是实现发起人的特定交际,在这种情况下,译文同原文常常不能实现对等,如果依旧沿用传统翻译观念,会让交流双方难以明白各自的意图与表达内容,这可能影响到合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在当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就需要坚持使用正确的翻译观作为指导,这也体现了翻译目的论在当前商务英语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20世纪70年代初,赖斯最先提出了将翻译行为是为了达到特殊目的[4]。费米尔则指出了翻译目的就是指所有的翻译需要遵循相应的目的,而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以及翻译方法。曼瑞特所提出的“翻译行动论”提出,在翻译的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跨文化以及跨语际等的复杂活动,包括翻译行动的发起者、原文的生产者、译文生产者以及译文接受者等等诸多内容,因而相比传统翻译理论中只注重原文以及译文而言,曼瑞特的理论显然更加全面,强调在翻译活动中应从多角度进行,这样才能够使最终的翻译结果更加合理。
诺德在其著作《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中提出:“决定任一翻译过程的最高准则在于整个翻译活动的目的。”这也突出了翻译目的性在翻译活动中的重要性,提示当前大学英语翻译工作者在从事翻译教学时,不单单需要将教学停留在操作层面,还应上升到语篇高度,进行统筹把握。
3.基于目的论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改革
上述前人的研究中,将目的论作为翻译的最高准则,提出了任何的翻译活动都不能离开目的的指导,因此探索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也应以目的论的理念作为指导[5]。具体的教学内涵应该为:教学模式遵从教学理论的指导,主要是为了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同时对构成教学各种要素设计成稳定的组合。在目的论指导翻译教学下进行教学模式的探索,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1依照目的论设置教学大纲
在目的论的指导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转变主要针对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主要是在专业学生的认识基础上定制教学大纲,提出英语翻译“理论+实践”+“基础+专业”的模式,以培养出适合当前经济发展及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翻译人才。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目标进行具体的深化:(1)非英语专业的英语基础理论课在大一第一学期就开始,总共开设两个学期;(2)英语翻译专业理论在大二第一学期开设;(3)英语翻译技巧课程在大二第二学期开设;(4)专业选修课面向全校封英语专业学生并且每学期轮番开设课程。
3.1.1基础理论课
基础理论课主要是让学生在大一学期的英语学习中,不断扩充自己的词汇量,以使学生的英语能力基本达到英语六级的水平。此外,对学生的语法基本知识进行查漏補缺,为后续的翻译教学提供理论基础。
3.1.2专业理论课
该课程的教学,需要专业翻译教师进行教学,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系统介绍。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英语翻译工作的一般性指导原则,强调教师在模块教学中,应多设置翻译练习时间,激发学生参与英语翻译的积极性。
3.1.3专业技能课
该模块的教学主要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一方面在校内可以通过开设各种翻译比赛、翻译兴趣小组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同时教师还可以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在校外,需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翻译工作情境,实训的目的主要在于让学生在实战环境下进行翻译练习,以不断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3.1.4专业选修模块
翻译活动作为一项跨文化交际活动,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学生了解对方文化的特征[6]。因此专业选修模块包括文化历史、翻译实战、职场英语等,强调培养学生在特殊语境下的英语翻译能力,有目的性的培养学生翻译技巧与策略,使得学生的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3.2注重大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
翻译目的论中将翻译比作正常的人类行为,具有特定目的,而翻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同时译文本身具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其用途在于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且译文的内容可以与原文有一些差异性,这主要是针对各种语境。这种翻译理论强调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重新思考翻译教学同语言技能的关系。因此在实际的翻译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翻译目的性的作用,同时将目的论灌输给学生,让学生的翻译活动方向性突出。此外,还要在实际教学过程,想方设法的锻炼学生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不同翻译能力来取舍原文内容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结合学生的专业特征以及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要求,凸显英语翻译教学的实用性。培养大学生的翻译能力,体现了翻译实用性的特征,让翻译实践更加贴近文体,符合当前信息时代下对英语使用的需求。
3.3编制合理的翻译教材
目的论认为,如果对翻译的目的不能准确的把握,那么即便对文本分析的多么透彻,译文的词语应用如何恰当,都不能将其视为翻译成功[7]。所以在编写翻译教材的时候,要求教材的编撰者在将翻译案例加入到段落或者与语篇时,需要将翻译的预期目的、读者特点以及译语的传播媒介做一些简单的介绍,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够对其中的表达方法获得一些了解。原文对目的论而言,往往只是单纯的信息源,为了达到翻译目的,译者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从中选取一些有用的内容,如果表达效果不好,还需要补充一些原文没有的信息,这一理论,就为编者编撰教材时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参考,要求翻译者可做灵活的设计。比如在添加一篇原文的时候,就可以设置不同翻译目的、传播途径以及不同读者群,让学生根据不同的语境进行翻译,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翻译目的论的,同时还能够大大提升教材使用效率,更为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在翻译过程中,通过收集相关资料,筛选掉原文无用的信息,使得信息的组合更加合理,提高学生灵活翻译原文的能力。除此之外,编者还可以转变当前教材中只是简单设置原文并且给出具体参考译文的做法,将翻译目的加入到其中,同时增加引导学生选用特定翻译策略的详细说明,这样也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总之,在编制本科阶段的英语翻译教材时,编者应结合教学实际情况,编制出实用性较高的教材,以突出英语翻译的实用性特征,使翻译教学更能体现市场的需求,提高大学生的翻译能力。
4.结语
总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内容,通过翻译教学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翻译方法与翻译技巧,同时借助系统客观的翻译教学研究,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凸显英语教学的实用性,为高校现代化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当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有效性,需要在翻译目的论的指导下进行,目的论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让学生对原文进行适当的取舍,提高翻译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江婷婷.目的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J].宜春学院学报,2010,15(01):125-126.
[2]丁玲.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翻译教学[J].科技信息,2010,23(12):547.
[3]刘冬利.翻译教学与教学翻译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11):151-152.
[4]郑立平.工具论和目的论翻译观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2(02):123-125.
[5]解连峰.目的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探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4(05):177-179.
[6]彭志韬.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目的论的运用[J].教育现代化,2016,9(13):117-118.
[7]田昌景.浅谈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之问题与解决途径[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27(04):27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