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思考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内容也在逐步扩大,素质教育逐渐成为核心竞争力。而基于素质教育所发展的核心素养,内容更加明确,明确规定了各个学科的进一步完善目标。中学语文教学应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和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将核心素养和个人能力相结合,以便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中发展学生的个人能力,全面发展。文章就中学语文教学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展开思考。
关键词:中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思考
引 言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的教学目标是多方面的。为了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需要利用语文教学来提高学生运用汉语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态度和价值观,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中学语文课堂仍然存在集中学习知识,忽视技能训练,忽视汉语知识运用,忽视汉语素养的现象。因此,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的内容,联系现实,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
核心素养指的是21世纪的学生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所必需的基本素质和关键技能,注重自我发展,合作参与和实践创新。核心素养是学科能力的基础,教师应掌握课堂重点,有效控制课程内容。
核心素养既是指学科特征的核心能力,基于某些学习领域的知识系统;又是各个学科的共同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性问题解决,协作与交流,社会互动与学习。同时,还代表着学生的个人发展素养,包括个人思想的成熟度以及对他人、社会和生活的理解。核心素养是对高质量教育内涵的诠释和具体化,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
对于语文学科来说,核心素养需要遵循社会对语文学科的要求,遵循学科的发展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建立语文技能核心体系,以促进学生的各方面发展。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社会参与、个人发展和文化修养。例如,具备所需的语言技能,较强的写作、阅读和表达能力,学习语文的正确方法和良好习惯,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等等。
1.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提升中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教师应努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以便他们愿意花足够的精力来学习。同时,也应该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积极思考和敢于提问:积极练习,参与学习,对语文学习中的难题进行合作探究。
2.思维能力
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是在学校教育中提高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促进语文思维能力需要教师教导学生使用比较、分析、介绍和概括的方法,学习文学作品,探索和发现语言和文学现象,并获得语言和文学经验。收集语言和文学方面的知识,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并获得自己的语文思维。一个人的思维和思考能力决定了他的其他各个方面,可以为学生的全面,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文化素养
语文不仅是文化的主要载体,而且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习的过程是感受文化、学习文化和传承文化的过程。对中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是使学生具有丰富的文化常识,广阔的文化视野,高尚的道德感和良好的人格。素质教育旨在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了解优秀文化的本质,探究文化的广度和深度,尊重文化多样性,能够表现出广阔的文化视野,自觉的文化意识和自信的文化态度,拓宽思维,认识善与恶、对与错,遵循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并保持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文化素养,建立完善的个性与人格。
三、中学语文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1.培养学生的良好态度
调查发现,几乎有一半的中学生不喜欢学习语文,必须背下的知识怎么也记不住,并且在写作中也不善于运用文学经典。因此,在初中语文课中,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学习初中的主要科目时,与其他科目相比,学生通常对语文学习的态度可能远比学习其他科目的知识差。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习语文主要是根据自己的语言能力和学习兴趣而定,不需要付出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努力。所以,为了鼓励学生学习,就必须激发他们积极地参与学习。在学习语文时,教师必须把学生放在主要位置,引导他们自觉和积极地参与学习,并体验亲身参与知识学习的乐趣。同时,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广泛的课外知识,并通过多种渠道去探索语文知识的各个方面。让学生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效果,帮助他们认识学习中的困难,鼓励他们主动克服困难,热爱学习,并有勇气和信心去学习。
2.开拓思维
相较于数学,中学阶段的语文更具情感性,学习语文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学习一些课外知识时可以练习这一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名著的学习,经典名著对普通中学生而言比叙事更难理解,因为名著的语言逻辑性更强,学生在阅读时可以通过对文字、语言风格的理解,逐渐发展出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的写作练习中使用一些解释性注释,以便學生对思维逻辑的练习。然后,从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中汲取积极因素,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也是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在语文教学中,保持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比文学知识更重要。在教诸如《木兰诗》之类的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国家英雄和革命烈士对我们幸福生活的重要性。在学习古诗词和风景描绘时,引导学生感受祖国的自然环境,促进学生对国家的爱与自豪。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年级和学生年龄逐步提高拓展水平,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
3.扩大课外阅读,提高阅读核心能力
新课程标准表明,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情感观念,积累丰富的知识和培养良好的文学意识。学生应学会使用不同的阅读方法,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应指导学生课后阅读,以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在选择课外阅读时,教师应适当地指导学生,让他们了解要读哪些书。例如,阅读《繁星》《春水》去感受母爱、童真与自然,阅读《伊索寓言》去感受生活的智慧与想象的魅力,等等。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一些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4.善于结合实际
生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不竭动力,语文是一种交流手段,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用来反映和服务生活。学习语文应该善于从生活中汲取材料,并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来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教科书中的课文只是一个例子,为了学习语文,我们不仅需要学习课文中的内容,也要学会使用教科书中的示例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语文课堂应以学习为基础,在一种自主、和谐的氛围中,使学生以一种有趣和合作的方式学习,在自主体验、思维感知上提高语文素养。教师让学生借助教材与生活的联系,充分调动学生现有的知识、思想、情感、美学等,实现学生与课文知识的融合,使学生学会运用文字,并利用他们的知识来学习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结 语
在中学阶段,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语文学习也不能只限于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需要改变教学观念,认识到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能够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也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将教学重点和目标放在核心素养的培育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红芬.立足语文核心素养 ?提升课堂教学效率[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48.
[2]王海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及培育路径[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11):37-39.
[3]张心科.论语文核心素养及语文教育改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5):100-104.
[4]潘振起.中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方法[J].中学语文,2018(3).
[5]余彩霞.优质课中教师教学機智的培养策略[J].文学教育(下),2012(5).
[6]宗 媛.语文素养:概念、内涵及培养策略[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1).
[7]崔瑞娟.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J].课外语文,2018(24).
[8]孙元清.“减负”课堂教学改革是关键[J].中小学管理,2000(4).
[9]孙立岗.优化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1(6).
[10]徐广福.以创新为主旨的课堂教学论[J].山东教育科研,2001(6).
[11]白文波.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与方法[J].农家参谋,2018(17).
[12]夏豫章.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江西教育,2019(6).
[13]刘艳玲.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7(10).
[14]何茂魁.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18(18).
[15]沈海军.试论当代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策略[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8(2).
[16]夏 勇.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8(9).
[17]刘 松.浅谈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17(A2).
[18]谢登亮.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建议[J].新课程(中学),2018(11).
[19]单铭鼎.郭磊.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策略探讨[J].新课程(中学),2018(9).
[20]孙淑静.尹振芬.中学化学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与培养策略[J].高考,2018(20).
[21]吕钢.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例谈[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
作者简介:罗华杠(1976—),男,壮族,广西德保人,中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