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公共艺术视角下的雕塑与建筑关系演绎
牟文虎
摘要:雕塑与建筑是具有公开开放特质的造型与空间艺术。在当代艺术思潮冲击下,建筑成为城市最核心的物人统一的标志,雕塑更多地从传统的建筑装饰形式当中走出,在广阔的公共环境中得到生命力。建筑师与雕塑家在雕塑中体现建筑情怀,在建筑中体现雕塑触感,融合中西方文化之精华不断创新,开拓环境艺术新思维、新气象,使建筑与雕塑艺术高度融合。
关键词:雕塑与建筑;公共艺术;环境艺术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6)02-0080-04
在艺术形式与审美急剧变化、工业与信息化技术快速进步的当代,雕塑与建筑这种具有公开开放特质的造型与空间艺术的演进愈发受到公众的关注和审视。无论是作为拟型创作的雕塑艺术还是凝聚着物人合一思想的建筑设计,这两种古老悠久、相互独立但又紧密依存的艺术形式,在创作形态、艺术风格、思潮流派上既有统一联系,更有极大差异。在当代艺术思潮冲击下,工业与信息文明赋予了现代雕塑与建筑艺术更多的技术塑形方法和材质表现方式,一方面,信息互联化加速了现代生活,催生了艺术审美更多快消品式的偏好;另一方面,建筑成为城市最核心的物人统一的标志,雕塑则更多地从传统的建筑装饰形式当中走出,在更广阔的公共环境中得到生命力。
一、咬文嚼字之中西“建筑”与“雕塑”诠释
在汉语演化过程中,“建”字形成了3个意思:1.设立,建立;2.竖起,树立;3.建议。后来才起用建造一意。“筑”原为古代乐器名,通“築”字,本义为筑墙,后来引为击、捣之意,最后才发展到修筑,建造的意思。“建筑”的英文“architecture”来源于希腊文“archi”和“tekt”。“archi”的意思是“最重要的”,“tekt”的意思是“技艺”。从词义来看,建筑不但是一门重要的技艺,从事者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且还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汉语中“雕”字有3个意思:1.一种猛禽:2.刻、画;3.凋,指“衰败”。“塑”也有3个意思:本义是用泥土塑造成形象,二是呆愣,三是垒砌。古代常用的“雕刻”一词,着重放在“刻画”之意上,突出表示用某种材质模拟或传递艺术性的“物”的特质。英语中的“雕塑”的英文为“SCUlpture”。在单词构造中“SC”是“雕刻、切割”,词根“scale”则是“剖开、雕刻”的意思,这显示出西方雕塑艺术对准确形体的刻画非常重视。
建筑具有双重属性,即对人起到遮风避雨功用的物质性与人对建筑的审美精神性,这两种属性在人对建筑的需求中达到统一。而这种统一性因建筑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偏好而在历史中不断演进,两者的对立统一推动了建筑艺术的发展。雕塑则是人类追求更高的形体性和更纯粹的艺术语言的统一,在材质、大小、类型等方面更少受到建筑那样的功用性制约。功用是人类对建筑的需求核心,审美是人类对雕塑的需求重点,两者的不同也就使得建筑与雕塑艺术因人的需求性而发生分化,从而使得建筑与雕塑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演进变化。
二、历史遗迹与纪念空间:宏观视野下传统中西建筑与雕塑关系的异同
虽然建筑与雕塑都被拟称为“凝固的音乐”,以有形的物性彰显人对审美的认知,但其形式、材质、功用、审美等方面却有相当大的区别。
(一)空间维度下的中西之“异”
1.可视空间之异:形与神
建筑与雕塑最直接的关系来源于建筑雕塑,即对建筑起到饰物意义、附着于建筑的雕塑。西方建筑普遍采用砖石结构,雕塑与建筑的统一性极高。西方建筑雕塑的巅峰是巴洛克建筑,风格繁复而精致,注重标新立异的刻画,雕塑形式的装饰遍布建筑内外,大量浮雕技法的应用使雕塑、绘画与建筑浑然一体。中国传统建筑多以木构架为主,建筑雕塑以木雕为主,同时还有彩绘、漆饰等。
2.可感空间之异:量化的与形象化的
西方雕塑形式喜用规模宏大的广场雕塑、喷泉雕塑等,这些雕塑多以建筑物为背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国直到清末仿西式的圆明园部分建筑中才出现喷泉雕塑,而古代室外雕塑则与西方明显不同,仅在大型陵墓神道设置怪兽雕塑。与建筑相配置的大型雕塑多以狮形为主,位置比较固定于大门左右,小型的则在栏杆、墙等位置。在宗教艺术石刻中,室外多为摩岩造像,也只有神佛才能被赋予远超人类体型的巨大尺寸,刻画人类则往往写意与写实结合,如兵马俑等规格尺寸或有艺术处理但基本与真人无异。
与西方室外雕塑相比,狮子是中国古代雕塑较为特殊的一种存在。无论是置于民居宅院的狮子,居于庙堂之高的寺庙狮子,还是静默于陵墓的狮子灵兽,根据狮子像各自不同的功能,在外观和手法上就具有不同的造型饰物之区别;而西方雕刻则少有类似案例,与狮子有相同位置或功用的雕塑形象则多以人物为题,且对人物的刻画力求真实、准确,突出对形体、运动等元素的审美追求。
3.可知空间之异:科学与人文的偏好
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受到建筑力学等客观科学规律的限制,建筑设计与建造都需要遵循客观技术标准。建筑技术与建造材料的差异使得中西方建筑与雕塑呈现了相当不同的特征。“装饰”是雕塑对建筑最原始、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功能,西方建筑主要以砖石结构为主,雕刻就成为了装饰的基本方法,由雕刻而形成的雕塑配合建筑而出现,往往占据较大的空间。而中式装饰主要以彩绘为主,雕塑在建筑当中整体分散、局部点缀、写意为主。同时,与西方建筑设计师和雕塑家身为艺术家的强烈个人创造自觉不同,中国传统工匠和艺人较之西方缺乏艺术家角色的自我文化认同,其创作风格和审美偏好更多的是根植于更深层次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以及精神世界、理想追求的展现。
(二)空间维度下的中西之“同”
1.可视空间之同:对自然认知的态度
雕塑与建筑共有一块基石,即具备同样深厚的美术基础,在广义的美术范畴上两者同属于“造型”艺术。雕塑艺术所追求的是高于生活常见形式的更为单纯的语言,具有强烈的表现形式,更注重一种个性与精神的表达,更是一种艺术家自我认知的体现和释放,而建筑是实用与美术的融合的空间艺术,是功用与物形两者的综合形式美,所以建筑与雕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与西方17至19世纪建筑相比,中国明清建筑有一个很大的特质即融生了非常多的建筑雕塑。中国古建筑的寺庙和民居宅院、牌楼、门坊都与雕塑密不可分,多以民间故事传说、民族风情、吉祥图案为题,雕工精致细腻,风格朴实无华。西方古代建筑不论是王宫还是教堂,同样都有无数精美的雕塑和壁画,雕塑附着在建筑物上使建筑装饰物与建筑浑然为一体。
2.可感空间之同:建筑与雕塑的语言
从雕塑形体语言来讲,是再现自然社会中的客观存在形象。雕塑艺术使用形体语言表现客观对象时,在自然性、功能性方面超出了建筑,显得更为自然和生动。而建筑的形体语言更多使用“想象”或“设计”符合力学原理的几何形体,它的造型具有独立完整性且无须模仿自然或生活中真实的形象。在实际生活中,雕塑经常与建筑相互配合、融为一体。建筑与雕塑之间体量的大小比例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不同体量环境建筑应配以不同的雕塑。体量较大而沉重的能够在视觉上产生强大的震撼力,如原四川美术馆一楼室内大厅设置有较大一件文楼先生的乌木作品,高4米多、直径1米多,在室内设置这样一件作品可以在限定的较大空间中凸显大型雕塑的视觉冲击力。而较小的雕塑作品则与建筑或街景相配置,给人以亲切轻松、参与之感。在建筑上,中国古代的一些建筑构成强调变化,单位体量较小,院落群有大有小,给人自然之感、灵秀之美。如大邑刘氏庄园,建筑群落富有变化,木门窗雕刻精美。
3.可知空间之同:样式的传播
就造型语言和造型感观而言,建筑与雕塑是亲近的姊妹艺术。中西建筑和雕塑在历史上也曾有相同时期,两者在建筑雕塑,即附着在建筑上的装饰雕刻上曾有艺术功用的相似之处。雕塑作为个体侧重于“形”,建筑中的雕塑侧重于“场”,西方广场雕塑与中国狮子相比,就建筑相配的位置而言可以说称为“一静一动”。“静”者是中国狮子,“动”者为西方广场雕塑。这种样式传播在历史岁月的流转中固化和发扬了中西方建筑与雕塑各自的艺术特质。随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学东渐”文化浪潮相互融合,建筑与雕塑逐渐超脱了宗教、贵族和宫廷的范畴,从而跨越进入到现代公共艺术领域。
三、知异同而后作:新艺术史观下作为“公共艺术”的现当代建筑与雕塑
(一)空间学理探讨之“嬗变”:群体记忆的物化进程
环境艺术是一门集时间、空间、自然、社会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其主体是建筑,而雕塑是点睛之笔。建筑构建出为人所用的公共环境主体,雕塑则补充非自然的建筑不能自我完善的人的视角所及之处。环境艺术注重建筑、雕塑及诸多元素的协调一致,从而追求整体环境功能与艺术属性的全面协调,使之达到一个更高的艺术审美境界。中国传统的建筑与雕塑将山水自然“搬运”到建筑当中,将人对自然与生命的理解贯穿、渗透到雕塑与庭院中,以建筑和雕塑来表达对人文的思考、对宗教和世界的认同。西方建筑与雕塑艺术同样如此,艺术创作的最初和最重要的意义在于理解生活、取悦神灵。
在现当代,城市化进程将建筑带人了人类生活的核心,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想象正在远离现代人,工业文明和信息化技术以前所未有的科技力量给“人造物”或者说是“机械造物”赋予了更多的生命与语境。当城市化将农民大规模转化为市民,赖以生存的自然被抽象化为超市中失去了自然植物性的各种包装农产品,群体记忆中的生活场景快速脱离了千万年来的自然,被工业造物所替代。城市化的过程在建筑艺术上就成为了物化的过程,城市建设中主要的环境艺术日渐受到关注,雕塑作为环境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弱化建筑装饰附着物角色的同时,在更大的空间中成为了公共环境艺术的创作焦点。
(二)由内而外的空间之“建构”:从作品到事件的演进
特定人造环境(景观)的设置只是为构成特定的为人所用的环境空间,在这个环境空间中雕塑的主题可以是多样化且宽泛的。若环境空间特定,即在具有特定样式或特定用途的建筑空间里,雕塑则需依特定的主题而设置,从而使受众在观看雕塑时能发现主题思想与造型环境的融合与牵引。
如成都在20世纪60年代塑造的人民南路毛主席雕像,从体量来讲是大型雕塑,其风格、手法与其原展览馆及左右两翼的建筑风格都具有“牵引”共性之处。通过从原展览馆(现科技馆)建筑群与主席雕塑之间布局来看,气势宏大,庄重典雅,整体风格统一。雕塑、建筑以及所处的天府广场三者之间相互融合,与大空间当中的建筑群落融为一体。再如,成都最早的雕塑之一《金牛》是1985年为金牛区政府而设计的,曾获全国城雕优秀奖。从整体环境和表现主题思想以及雕塑语言来看,至今都不愧为一件成功之作。锦江河边园林系列小品,以表现特有情趣为主,注重与人的亲和力,从而与环境融为一体。春熙路《孙中山》铜像建于抗战时期,现为刘开渠先生在成都仅存的一件原件。今天的春熙路几经改造,高楼耸立,《孙中山》铜像略显小,但尊重历史,保护原作,也为公共街道灌注了厚重的余韵,也是特有的城市肌理。
四川音乐学院首任院长常苏民先生雕塑虽只是一件胸像作品,但其中风采神韵的刻画使得常先生的大家学者气质与风范飞扬突显,看似简单的红色基座与塑像本身的暖色调更有这位首任院长是延安时代艺术家的隐喻。在学院学术厅公共空间设置这样一件雕塑,让后人能仰慕先贤之风范,更有数倍于说教之功效。从建筑(环境)的作品以及作品内容所辐射的含义都是一个完整的建筑场域,形成了一个特有的磁性场体(空间)。
(三)空间释放之魅力:游于心灵的艺术
就建筑而言,不管是乡村民居建筑还是城市商业公共建筑,都能体现独特的环境艺术特性。不同地域建筑有不同特色、不同的风情和材质,建筑风格需要与地形、气候、环境等自然因素相融合、相影响、相造就,建筑是镶嵌在自然界中并与之相协调,所谓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就建筑与雕塑而言,它们在外观造型与施工制作方面各有不同重点,但有时二者可以合为一体。如巴黎世界之窗、卢浮宫广场玻璃造型、悉尼歌剧院,是雕塑与建筑同体,建筑在更大空间中成为了更大型的雕塑作品。在施工和制作方面,普通建筑施工技术更为规范、稳定、严谨科学,使用大型机械和高科技。而雕塑艺术造型的制作者首要目的是主题、情感、形象之表达,精神性的需要远远超越实用目的。相对建筑而言,许多雕塑把现代科学技术运用其中,例如机械传动、声、光、电等运用,虽然有的外表安静,但人的观察角度运动赋予了它内在的运动、变幻、活泼和生命力,雕塑制作技艺高低一定程度决定了作品的好坏。虽然建筑在精神性方面也有很高的要求,但它们之间不可互相替代。
当下,城市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雕塑家和建筑师们联手致力于将城市纳入环境艺术的规划,整体布局一个城市的建筑、园林绿化和公共雕塑,力图将城市打造为具有鲜明特色的广阔艺术空间。建筑师与雕塑家在雕塑中体现建筑情怀,在建筑中体现雕塑触感,融合中西方文化之精华不断创新,开拓环境艺术新思维、新气象,使建筑与雕塑艺术高度融合,成为人们游于道、深于心的艺术体验。
畫任编辑:钱芳
摘要:雕塑与建筑是具有公开开放特质的造型与空间艺术。在当代艺术思潮冲击下,建筑成为城市最核心的物人统一的标志,雕塑更多地从传统的建筑装饰形式当中走出,在广阔的公共环境中得到生命力。建筑师与雕塑家在雕塑中体现建筑情怀,在建筑中体现雕塑触感,融合中西方文化之精华不断创新,开拓环境艺术新思维、新气象,使建筑与雕塑艺术高度融合。
关键词:雕塑与建筑;公共艺术;环境艺术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6)02-0080-04
在艺术形式与审美急剧变化、工业与信息化技术快速进步的当代,雕塑与建筑这种具有公开开放特质的造型与空间艺术的演进愈发受到公众的关注和审视。无论是作为拟型创作的雕塑艺术还是凝聚着物人合一思想的建筑设计,这两种古老悠久、相互独立但又紧密依存的艺术形式,在创作形态、艺术风格、思潮流派上既有统一联系,更有极大差异。在当代艺术思潮冲击下,工业与信息文明赋予了现代雕塑与建筑艺术更多的技术塑形方法和材质表现方式,一方面,信息互联化加速了现代生活,催生了艺术审美更多快消品式的偏好;另一方面,建筑成为城市最核心的物人统一的标志,雕塑则更多地从传统的建筑装饰形式当中走出,在更广阔的公共环境中得到生命力。
一、咬文嚼字之中西“建筑”与“雕塑”诠释
在汉语演化过程中,“建”字形成了3个意思:1.设立,建立;2.竖起,树立;3.建议。后来才起用建造一意。“筑”原为古代乐器名,通“築”字,本义为筑墙,后来引为击、捣之意,最后才发展到修筑,建造的意思。“建筑”的英文“architecture”来源于希腊文“archi”和“tekt”。“archi”的意思是“最重要的”,“tekt”的意思是“技艺”。从词义来看,建筑不但是一门重要的技艺,从事者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且还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汉语中“雕”字有3个意思:1.一种猛禽:2.刻、画;3.凋,指“衰败”。“塑”也有3个意思:本义是用泥土塑造成形象,二是呆愣,三是垒砌。古代常用的“雕刻”一词,着重放在“刻画”之意上,突出表示用某种材质模拟或传递艺术性的“物”的特质。英语中的“雕塑”的英文为“SCUlpture”。在单词构造中“SC”是“雕刻、切割”,词根“scale”则是“剖开、雕刻”的意思,这显示出西方雕塑艺术对准确形体的刻画非常重视。
建筑具有双重属性,即对人起到遮风避雨功用的物质性与人对建筑的审美精神性,这两种属性在人对建筑的需求中达到统一。而这种统一性因建筑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偏好而在历史中不断演进,两者的对立统一推动了建筑艺术的发展。雕塑则是人类追求更高的形体性和更纯粹的艺术语言的统一,在材质、大小、类型等方面更少受到建筑那样的功用性制约。功用是人类对建筑的需求核心,审美是人类对雕塑的需求重点,两者的不同也就使得建筑与雕塑艺术因人的需求性而发生分化,从而使得建筑与雕塑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演进变化。
二、历史遗迹与纪念空间:宏观视野下传统中西建筑与雕塑关系的异同
虽然建筑与雕塑都被拟称为“凝固的音乐”,以有形的物性彰显人对审美的认知,但其形式、材质、功用、审美等方面却有相当大的区别。
(一)空间维度下的中西之“异”
1.可视空间之异:形与神
建筑与雕塑最直接的关系来源于建筑雕塑,即对建筑起到饰物意义、附着于建筑的雕塑。西方建筑普遍采用砖石结构,雕塑与建筑的统一性极高。西方建筑雕塑的巅峰是巴洛克建筑,风格繁复而精致,注重标新立异的刻画,雕塑形式的装饰遍布建筑内外,大量浮雕技法的应用使雕塑、绘画与建筑浑然一体。中国传统建筑多以木构架为主,建筑雕塑以木雕为主,同时还有彩绘、漆饰等。
2.可感空间之异:量化的与形象化的
西方雕塑形式喜用规模宏大的广场雕塑、喷泉雕塑等,这些雕塑多以建筑物为背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国直到清末仿西式的圆明园部分建筑中才出现喷泉雕塑,而古代室外雕塑则与西方明显不同,仅在大型陵墓神道设置怪兽雕塑。与建筑相配置的大型雕塑多以狮形为主,位置比较固定于大门左右,小型的则在栏杆、墙等位置。在宗教艺术石刻中,室外多为摩岩造像,也只有神佛才能被赋予远超人类体型的巨大尺寸,刻画人类则往往写意与写实结合,如兵马俑等规格尺寸或有艺术处理但基本与真人无异。
与西方室外雕塑相比,狮子是中国古代雕塑较为特殊的一种存在。无论是置于民居宅院的狮子,居于庙堂之高的寺庙狮子,还是静默于陵墓的狮子灵兽,根据狮子像各自不同的功能,在外观和手法上就具有不同的造型饰物之区别;而西方雕刻则少有类似案例,与狮子有相同位置或功用的雕塑形象则多以人物为题,且对人物的刻画力求真实、准确,突出对形体、运动等元素的审美追求。
3.可知空间之异:科学与人文的偏好
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受到建筑力学等客观科学规律的限制,建筑设计与建造都需要遵循客观技术标准。建筑技术与建造材料的差异使得中西方建筑与雕塑呈现了相当不同的特征。“装饰”是雕塑对建筑最原始、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功能,西方建筑主要以砖石结构为主,雕刻就成为了装饰的基本方法,由雕刻而形成的雕塑配合建筑而出现,往往占据较大的空间。而中式装饰主要以彩绘为主,雕塑在建筑当中整体分散、局部点缀、写意为主。同时,与西方建筑设计师和雕塑家身为艺术家的强烈个人创造自觉不同,中国传统工匠和艺人较之西方缺乏艺术家角色的自我文化认同,其创作风格和审美偏好更多的是根植于更深层次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以及精神世界、理想追求的展现。
(二)空间维度下的中西之“同”
1.可视空间之同:对自然认知的态度
雕塑与建筑共有一块基石,即具备同样深厚的美术基础,在广义的美术范畴上两者同属于“造型”艺术。雕塑艺术所追求的是高于生活常见形式的更为单纯的语言,具有强烈的表现形式,更注重一种个性与精神的表达,更是一种艺术家自我认知的体现和释放,而建筑是实用与美术的融合的空间艺术,是功用与物形两者的综合形式美,所以建筑与雕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与西方17至19世纪建筑相比,中国明清建筑有一个很大的特质即融生了非常多的建筑雕塑。中国古建筑的寺庙和民居宅院、牌楼、门坊都与雕塑密不可分,多以民间故事传说、民族风情、吉祥图案为题,雕工精致细腻,风格朴实无华。西方古代建筑不论是王宫还是教堂,同样都有无数精美的雕塑和壁画,雕塑附着在建筑物上使建筑装饰物与建筑浑然为一体。
2.可感空间之同:建筑与雕塑的语言
从雕塑形体语言来讲,是再现自然社会中的客观存在形象。雕塑艺术使用形体语言表现客观对象时,在自然性、功能性方面超出了建筑,显得更为自然和生动。而建筑的形体语言更多使用“想象”或“设计”符合力学原理的几何形体,它的造型具有独立完整性且无须模仿自然或生活中真实的形象。在实际生活中,雕塑经常与建筑相互配合、融为一体。建筑与雕塑之间体量的大小比例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不同体量环境建筑应配以不同的雕塑。体量较大而沉重的能够在视觉上产生强大的震撼力,如原四川美术馆一楼室内大厅设置有较大一件文楼先生的乌木作品,高4米多、直径1米多,在室内设置这样一件作品可以在限定的较大空间中凸显大型雕塑的视觉冲击力。而较小的雕塑作品则与建筑或街景相配置,给人以亲切轻松、参与之感。在建筑上,中国古代的一些建筑构成强调变化,单位体量较小,院落群有大有小,给人自然之感、灵秀之美。如大邑刘氏庄园,建筑群落富有变化,木门窗雕刻精美。
3.可知空间之同:样式的传播
就造型语言和造型感观而言,建筑与雕塑是亲近的姊妹艺术。中西建筑和雕塑在历史上也曾有相同时期,两者在建筑雕塑,即附着在建筑上的装饰雕刻上曾有艺术功用的相似之处。雕塑作为个体侧重于“形”,建筑中的雕塑侧重于“场”,西方广场雕塑与中国狮子相比,就建筑相配的位置而言可以说称为“一静一动”。“静”者是中国狮子,“动”者为西方广场雕塑。这种样式传播在历史岁月的流转中固化和发扬了中西方建筑与雕塑各自的艺术特质。随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学东渐”文化浪潮相互融合,建筑与雕塑逐渐超脱了宗教、贵族和宫廷的范畴,从而跨越进入到现代公共艺术领域。
三、知异同而后作:新艺术史观下作为“公共艺术”的现当代建筑与雕塑
(一)空间学理探讨之“嬗变”:群体记忆的物化进程
环境艺术是一门集时间、空间、自然、社会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其主体是建筑,而雕塑是点睛之笔。建筑构建出为人所用的公共环境主体,雕塑则补充非自然的建筑不能自我完善的人的视角所及之处。环境艺术注重建筑、雕塑及诸多元素的协调一致,从而追求整体环境功能与艺术属性的全面协调,使之达到一个更高的艺术审美境界。中国传统的建筑与雕塑将山水自然“搬运”到建筑当中,将人对自然与生命的理解贯穿、渗透到雕塑与庭院中,以建筑和雕塑来表达对人文的思考、对宗教和世界的认同。西方建筑与雕塑艺术同样如此,艺术创作的最初和最重要的意义在于理解生活、取悦神灵。
在现当代,城市化进程将建筑带人了人类生活的核心,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想象正在远离现代人,工业文明和信息化技术以前所未有的科技力量给“人造物”或者说是“机械造物”赋予了更多的生命与语境。当城市化将农民大规模转化为市民,赖以生存的自然被抽象化为超市中失去了自然植物性的各种包装农产品,群体记忆中的生活场景快速脱离了千万年来的自然,被工业造物所替代。城市化的过程在建筑艺术上就成为了物化的过程,城市建设中主要的环境艺术日渐受到关注,雕塑作为环境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弱化建筑装饰附着物角色的同时,在更大的空间中成为了公共环境艺术的创作焦点。
(二)由内而外的空间之“建构”:从作品到事件的演进
特定人造环境(景观)的设置只是为构成特定的为人所用的环境空间,在这个环境空间中雕塑的主题可以是多样化且宽泛的。若环境空间特定,即在具有特定样式或特定用途的建筑空间里,雕塑则需依特定的主题而设置,从而使受众在观看雕塑时能发现主题思想与造型环境的融合与牵引。
如成都在20世纪60年代塑造的人民南路毛主席雕像,从体量来讲是大型雕塑,其风格、手法与其原展览馆及左右两翼的建筑风格都具有“牵引”共性之处。通过从原展览馆(现科技馆)建筑群与主席雕塑之间布局来看,气势宏大,庄重典雅,整体风格统一。雕塑、建筑以及所处的天府广场三者之间相互融合,与大空间当中的建筑群落融为一体。再如,成都最早的雕塑之一《金牛》是1985年为金牛区政府而设计的,曾获全国城雕优秀奖。从整体环境和表现主题思想以及雕塑语言来看,至今都不愧为一件成功之作。锦江河边园林系列小品,以表现特有情趣为主,注重与人的亲和力,从而与环境融为一体。春熙路《孙中山》铜像建于抗战时期,现为刘开渠先生在成都仅存的一件原件。今天的春熙路几经改造,高楼耸立,《孙中山》铜像略显小,但尊重历史,保护原作,也为公共街道灌注了厚重的余韵,也是特有的城市肌理。
四川音乐学院首任院长常苏民先生雕塑虽只是一件胸像作品,但其中风采神韵的刻画使得常先生的大家学者气质与风范飞扬突显,看似简单的红色基座与塑像本身的暖色调更有这位首任院长是延安时代艺术家的隐喻。在学院学术厅公共空间设置这样一件雕塑,让后人能仰慕先贤之风范,更有数倍于说教之功效。从建筑(环境)的作品以及作品内容所辐射的含义都是一个完整的建筑场域,形成了一个特有的磁性场体(空间)。
(三)空间释放之魅力:游于心灵的艺术
就建筑而言,不管是乡村民居建筑还是城市商业公共建筑,都能体现独特的环境艺术特性。不同地域建筑有不同特色、不同的风情和材质,建筑风格需要与地形、气候、环境等自然因素相融合、相影响、相造就,建筑是镶嵌在自然界中并与之相协调,所谓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就建筑与雕塑而言,它们在外观造型与施工制作方面各有不同重点,但有时二者可以合为一体。如巴黎世界之窗、卢浮宫广场玻璃造型、悉尼歌剧院,是雕塑与建筑同体,建筑在更大空间中成为了更大型的雕塑作品。在施工和制作方面,普通建筑施工技术更为规范、稳定、严谨科学,使用大型机械和高科技。而雕塑艺术造型的制作者首要目的是主题、情感、形象之表达,精神性的需要远远超越实用目的。相对建筑而言,许多雕塑把现代科学技术运用其中,例如机械传动、声、光、电等运用,虽然有的外表安静,但人的观察角度运动赋予了它内在的运动、变幻、活泼和生命力,雕塑制作技艺高低一定程度决定了作品的好坏。虽然建筑在精神性方面也有很高的要求,但它们之间不可互相替代。
当下,城市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雕塑家和建筑师们联手致力于将城市纳入环境艺术的规划,整体布局一个城市的建筑、园林绿化和公共雕塑,力图将城市打造为具有鲜明特色的广阔艺术空间。建筑师与雕塑家在雕塑中体现建筑情怀,在建筑中体现雕塑触感,融合中西方文化之精华不断创新,开拓环境艺术新思维、新气象,使建筑与雕塑艺术高度融合,成为人们游于道、深于心的艺术体验。
畫任编辑:钱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