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马小潭

    摘? 要 阐述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的背景及意义,就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实践的具体方案,以期为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实训基地

    中图分类号:G712? ?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07-0128-02

    1 前言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逐渐推进,我国职业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现代学徒制教学能够为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保障,对提高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教学水平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强化学徒制实践能够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能力,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对人才自身的素质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 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的背景及意义

    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的背景?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第十五条指出,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创新顶岗实习形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健全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

    教育部对职业教育改革提出新的要求,明确指出在现阶段职业院校发展中,学生专业教育培养的意义就是提高学生技能水平,这对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和现代学徒制培养作为学生教学工作开展中比较重要的教学培养内容,应该作为学生教育培养的主要建设方向进行规划,这样才能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保障。新时代对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提出新的要求,以“三位一体”为主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内容是现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机械类专业作为实践要求较高的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实践是其专业发展中亟待完善的一项内容[1]。

    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的意义? 随着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形式的转变,高等职业院校对机械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更高更紧迫的要求,采用现代新型学徒制教学实践的培养方式,能够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帮助。

    首先,通过现代学徒制实践培养,能够更为确切地了解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可以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实践教育机制。

    其次,在现代学徒制实践培养中,能够为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人才理论知识检验提供帮助。毕竟大部分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在院校学习中都是学习理论知识,通过学徒制培养,能够让其将学习到的理论应用表现出来,对人才自身的技能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再次,现代学徒制实践培养能够为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人才技能培养提供指导,对一些课堂中学习不到的知识传授具有重要实践意义,能有效开阔学生视野。

    最后,现代学徒制实践能够让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更适应企业的需求,可以让学生转变专业学习认知,从而更好地制订学习计划,提高专业学习水平。

    建立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和劳动就业体系互动发展,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通道,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

    3 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实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针对现代学徒制实践培养的研究是比较注重的,以德国汉森·戴维斯为例,他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对现代学徒制的培养要求非常高。他指出,通过现代学徒制实践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学习重点,对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因而需要将现代学徒制培养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以此为学生教学培养提供帮助,只有每一位劳动者都具有高素质的技能,才能带动和提升全体劳动者的综合素质。美国一高校教师也表示在现有社会发展中,学徒制培养能够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对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因而需要科学地设计现代学徒制教学培养体制,为帮助更多学生提升专业实践技能奠定坚实基础。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近年来工业发展水平迅猛提升,对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要求越来越高。通过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方式调整,能够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对提升人才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指导价值。黄雅莉表示,在当前我国职业院校发展中,对现代学徒制实践培养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只有通过科学制定人才培养工作规划,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將人才培养工作落到实处[2]。通过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凭借职业技能等级鉴定和职业技能大赛等多种手段,掌握相应技能等级知识,坚持企业一线顶岗操作的具体实践,培养和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我国是制造大国,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目前高技能人才需求缺口很大,在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过程中需要更多高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而当前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依然以理论教学为主,学生动手能力较弱,不能及时顶岗直接参与企业生产,无法满足企业需求。

    企业所需人才往往以传统的社会招聘方式或企业师傅带徒弟模式解决,不愿和院校直接对接。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既需要高技能的人才,又想降低人才培养成本,渴望随时能招聘到合适的员工。目前,职业院校和企业在“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的合作过程中还有很多障碍,虽然国务院、教育部和各省市多年来对开展现代学徒制都有相应的政策,但尚在初期探索阶段,缺乏成熟经验。现代学徒制的开展需要企业积极参与,企业应根据实际生产和产业发展状况,及时和职业院校进行沟通,职业院校根据企业需求开展人才培养。

    4 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实践的具体方案

    转变办学理念? 在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开展中,转变办学理念是非常关键的。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需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办学机制建设要素,从而为教学培养提供帮助,更好服务企业需求和当地经济发展。

    首先应建立“双主体”办学机制,也就是在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应该建立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明确责任,确保相关教学工作实施能够有序进行。

    其次,在招生与招工管理过程中应该做好明确区分,及时构建教学培养体系,从而为现代学徒制教学培养提供帮助[3],企业要为人才培养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服务。

    创新办学模式? 为了不断提高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的教学培养质量,需要创新办学模式,要按照学生专业教学培养需求及时调整办学方式,让学生从课堂走进车间,通过多动手,提高技能操作水平;把企业专家请进校园,让他们参与学生实践、实训教学;通过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让学生掌握应知应会的知识和技能;在学校培养过程中,使学生达到中级工标准;通过国赛、省赛、市赛,让学生有机会拓宽视野,进一步提高动手操作能力。通过长时间在企业生产一线顶岗操作,让学生更容易了解企业生产流程,并能把学到的知识与企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及时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锻炼他们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精神。

    企业不可能让大量的学生到生产一线去操作练习,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具有动手能力的实操指导教师。在充分发挥校内实训基地功能的基础上,把企业优秀的一线技术操作师傅请进校园,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顶岗锻炼,通过多动手、多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机械零件制造工艺,掌握机械零件加工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刀具和加工方法,进而满足企业生产需求,缩短企业培养周期,降低企业培训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校企联合,互利共赢? 校企合作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通过企业积极参与,打破传统企业师傅一对一的帮带培养模式;学校可根据企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培养工作。这种模式培养的学生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为企业发展和学生成长奠定了基础;学校实现了立德树人的目标,企业解决了高技能人才紧缺的问题,学生实现了顺利就业。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机械专业教学中,需要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工作规划,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教育实践。要转变办学理念,完善全方位办学育人机制、创新教学模式,合理使用企业优势资源,以实现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为国家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參考文献

    [1]汪洋,柴美娟.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分类分层次教学探索与实践: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为例[J].机械职业教育,2018,25(4):7-10,15.

    [2]黄雅莉,侯小露,周贞兵,等.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8,36(18):230-231.

    [3]张春阳.现代学徒制视阈下高职引企入校的实践与探索:以室内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12):168-169.

相关文章!
  • 巧借数形结合思想化解数学解题

    李兆斌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形结合思想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数形结合思想主要是通过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和转化来处理数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基于主题拓展阅读,提升学生核

    杨永梅 尹若飞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钟启泉教授2015年04月01日在《中国教育报》发表的《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