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在创意产业中融合的现状研究
安慧
摘 要: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意设计融合在一起,让传统的民间美术与传统技艺融入现代文化创意产业,利用传统文化创意产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传统工艺与美术的传承与发展,使之迸发出新的活力,让传统工艺在扬弃中走进现代人的生活,是当今传统工艺产业转型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从社会环境、政府支持、消费转型、设计人才的培养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河南省创意产业中传统工艺与设计融合的优势与不足,并针对不同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河南创意产业的发展助力。
关键词:传统工艺;现代设计;创意产业
1 河南创意产业中传统工艺与设计融合的优势
河南省是华夏文明的發源地、中原文化的汇集地。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有20多个朝代曾在此建都或迁都至此。因此,河南省有着异常丰厚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门类丰富、技艺精湛的传统美术和各类传统工艺技术。其中广为人知的有:卢氏剪纸、洛阳宫灯、朱仙镇木板年画、浚县泥咕咕、开封汴绣以及钧瓷、唐三彩烧制技术等,还有近70项民间美术及传统技艺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文化资源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巨大的关联价值。如何传承发展传统美术及传统工艺,实现传统工艺的现代化值得我们进行深刻的思考。
2017年,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充分说明我国已经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们已经从基础的物质文化需要上升到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的新阶段。
从国家统计局的消费统计结果来看,自2013年至2018年,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进一步增加,消费的多元化与个性化蓬勃发展,人们愿意为个人的兴趣爱好买单,这其中就包括了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产品,阿里销售平台2016年的数据显示,只一件刺绣商品就售出5.1亿件。
2017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一档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借助明星对文物的演绎和介绍,唤起人们对中国文化、中国文物、中国技艺的热爱,从而掀起了一波文创产品购买的新高潮。大众喜爱传统文化工艺与现代创意产品融合后所诞生的“混血儿”,在喜爱之下还隐藏着巨大的购买力。
河南省内各个文化创意产业园也在蓬勃发展,例如,郑州金水文化创意园,良库公社,还有以宋文化为主题的开封七盛角民俗文化街区,以及集办公、创意孵化、文化交流旅游集散于一体的洛阳八里唐文化创意产业园等,这些产业园区的建立和发展,不仅为传统文化工艺的现代创意转化提供了孵化空间,也为文化创业产业提供了线下的销售渠道。
传统文化与创意设计的融合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2017年3月12日,有关部门经国务院同意发布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展现了国家对于传统工艺的重视和提振中国传统工艺的决心。要求“立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发掘和运用传统工艺所包含的文化元素和工艺理念,……使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得到新的广泛应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的需要。”
河南省政府及各界民间组织也致力于保护、继承和发展河南传统工艺,自2015年开始,河南省文化厅连续两年组织实施了河南省传统美术抢救保护工程,对我省近700个民间传统工艺项目进行了保护,很好地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于传统工艺的关注和重视,为河南传统工艺的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河南已经连续几年举办中原文创之星大赛,推出了不少将传统工艺与创意设计相结合的良好品牌和作品。
2 河南传统工艺与创意设计融合的不足
河南民间文化博大精深,集中反映了中原地区人们的审美偏好、个性特征和价值取向,承载着中原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河南民间文化资源中的诸多资源,如汴绣、泥塑、皮影、剪纸、木板年画、玉雕等民间地方造型样式,均可以与创意设计融合在一起。香港理工大学助理教授梁町提出文化创意设计的三种不同层次:一为外在层次,即“外在的、物质的”;二为中间层次,即“行为的、习俗的”;三位内在层次,即“无形的、精神的”。
首先,对于传统文化工艺表层符号的现代化解读和重译,无异于用当代的文化覆盖掉其深层的文化结构,这对于需要继承和发扬的传统工艺而言等同于舍本逐末。从经济的角度来讲,从事文创产品设计的公司,其相对的资本存量较小,容易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危机当中。
其次,河南省文化创意类产品缺少对目标人群的调研,通常来讲文化创意类产品主要分成三个大的类别:一是还原原本的工艺和技术而产生的复制品;二是通过现代设计转化而形成的衍生品;三是根据对消费市场的调查,定位潜在目标群体的审美偏好,进行针对性的创作。在河南传统文化创意融合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在有限的设计成果中门类繁杂,缺少既有文化又有卖点的拳头产品,很难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最后,品牌缺乏宣传力度。在博物馆文创产品如此热门的今天,河南博物院文创店也好,洛阳礼物的微店也好,仿若山谷里的野百合只为自己开放,如果不是刻意调查和寻找,在日常生活中就很难发现这些品牌的存在,相对来讲,豫游纪应该是个中翘楚,近年来代表河南参加各大文化创意类集会和展会,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应。
河南传统工艺创意设计融合的成果如此稀少,不仅是因为经营方式的粗放,还因为设计人才的稀缺。
3 河南创意产业中传统工艺与设计融合的策略
3.1 根据不同传统工艺文化类型分层级做好文化布阵
根据上文所提到的文化布阵的缺失,河南传统工艺与创意设计的融合应当首先进行文化层级、文化类型的分类。对于传统美术类项目成果的转化,对于传统技艺类项目的大众体验,对于精神文化的多渠道传播形成立体的、全方位的文化布阵。
各个创意产业园区之间也应该做好文化布阵,针对各个地区不同的地域特色对其所继承的传统文化进行有针对性的推广与弘扬,比如开封的宋文化,洛阳的唐文化,避免不同地域的文化陷入千篇一律的困境。
传统美术的转化不应该仅仅呈现在实体的日用文创品牌上,亦可以通过“数字转变”,制定和完善数字化战略。比如,欧美许多博物馆都纷纷制定了完善的数字化战略,提出包含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服务、商务服务、客户关系、社区关系等在内的一系列数字化战略。我省的传统工艺项目也可效仿此种模式,组建专业的网络运营团队,在团队、技术、管理、服务等多方面加深数字化程度,科技企业利用先进技术也可以逐步参与其中。
3.2 强化设计人才的培养
进一步强化对设计人才的培养,目前市场上致力于将传统工艺与创意设计相结合的设计师,主要是来源于各大高校视觉传达或工業设计等专业的学生。学生在校期间,多以基础的设计训练为主,缺乏对于传统文化与工艺的深度了解,在市场中又易缺乏调研精神,导致他们在设计时很容易捉襟见肘。而反观我国台湾地区,在2003年便制定了明确的文化创意产业推动计划,同步制定了“大学校院艺术与设计领域人才培养计划”,组织相关人才参加各种国际设计大赛并获得许多奖项。通过人才培养,将“设计力”转化为“生产力”,把设计作品商品化、设计创意创业化,通过创意与经济的互动,形成文化与创意的合作。
3.3 增强市场运营和推广
通过调查显示,河南并非缺乏传统工艺和创意设计融合的优秀案例,但是从市场运营和推广的角度来看,河南在此方面作出的努力收效甚微。
从欧美国家的经验来看,在20世纪80年代,欧美出现了“新博物馆学运动”,通过塑造以“人”为中心的展览环境,强调和关注观者在博物馆的感受。在此背景下博物馆开始逐渐生成开发艺术衍生品的理念,以期发挥博物馆的文化教育功能。到2000年底,英国最好的博物馆和美术馆都改变了其运营模式,实现了向大众免费开放的目标,而品种丰富的艺术衍生品的销售就成为了各大博物馆和美术馆的主要收入来源,各博物馆也为了艺术衍生品的销售布置了场馆的参观路线,将艺术衍生品商店设在门口较起眼的位置,以及强化和丰富艺术衍生品的设计。因此,大英博物馆天猫旗舰店上线不到一个月,粉丝数已经超过13万。
博物馆应该成为将传统文化与创意设计相结合的领头羊,河南省博物院也有自己的淘宝店铺,有自己的产品。但是,从其经营运转情况来看,应该在强化设计本身的基础上,增强市场运营能力和市场推广能力,让河南好的设计,走向河南,走出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