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论中的园林思想

    李彦妮 邓雅馨

    摘 要:为深入挖掘中国古典园林的思想理论,促进现代风景园林的快速发展,传承优秀的中国园林文化,本文以宋代山水画经典理论著作《林泉高致》为例,从生态、艺术和人文3个角度出发,对其进行详细解读,得出中国山水画论中体现的3个方面的园林思想,对中国园林的继承和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论;中国古典园林;园林思想;《林泉高致》

    0 引言

    中国人爱山水,这是人们自古以来就有的独特情怀。中国的山水资源丰富,山水文化也尤其兴盛,山水诗、山水画精品层出不穷。中国的园林同样继承了山水精神,在山水诗画的推动下,涌现出一个个绝妙的作品。园林中的一草一木、一石一瓦都承载着主人对自然的向往,表现其高雅的情操。同时,中国文人不仅仅创作山水诗画,还亲自指导园林建造。因此,在古典造园理论较为匮乏的情况下,研究中国山水画论中的园林思想,对于继承古典园林优秀文化,发展现代中国园林十分重要。

    1 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

    1.1 关系解读

    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中国的山水画和古典园林是相互促进、共同影响的,并形成了同一性,画家即造园家,画境即园境,画论即园论。[1]

    中国山水画论可以追溯至上古时期人们对自然的征服欲和想象力,这种想象力在经历了漫长的沉积和丰富之后,终于摆脱了原始形态,在魏晋南北朝后期形成独立的画科,并出现了最早的山水画论《画山水序》。此后,山水画开始蓬勃发展,历经隋唐的繁荣和宋元的成熟,迎来了明清山水画的顶峰。中国古典园林发源于商周时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受山水文化的影响,从此与山水画结下不解之缘。到了唐朝,写意山水画引导园林走向诗情画意的方向,画家也纷纷加入造园的行列,王维就是诗画园一家的代表人物。到五代时期,中国山水画开始分裂成南北画派;北画派风格壮丽大气,南画派意境清新悠远。由此奠定了山水画的历史地位,带领古典园林在宋朝迈入了成熟期,形成南北园林的不同风格。随后,明清时期山水画论逐渐增多,山水画家名家辈出,造园先营画成为必修。画境如同今天的效果图,成为叠山造池的重要参考。与此同时,还催生出了园林专著,诸如计成的《园冶》、李渔的《闲情偶寄》等。

    1.2 中国山水画论中表达的园林思想

    从山水画生成初期到发展顶峰,其画论所表达的思想是在不断丰富的。魏晋时期主要是崇尚山水和隐逸文化;唐朝五代时期更加注重对画中意境表达的探究,这奠定了后期山水画立意的地位;宋朝时期开始关注人物在画中的功能以及对生态观念的把握,在空间透视的论述上也有了更多的见解;明清时期逐渐形成综合多元的思想体系,各家流派针对山水画的发展方向也有了“师古”还是“个性”的争议。

    综上来看,山水画论中所蕴含的园林思想主要是体现在美学、哲学方面,同时还涉及了今天生态学的一部分。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的“畅神”说,最早将老庄理论与山水画联系,阐述了对山水画规律的探索和对自然美欣赏的重大转折,由此影响园林审美的转变;[2]张璪于在《绘境》中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绘画理论,体现了绘画和造园在主体情思营造上的重要性。再如郭熙于在《林泉高致》中提出了“可游可居”的山水环境,阐述了人工山水环境中人与环境的融合方式。[3]因此,纵观中国的山水画论,其中体现的园林思想大概可以分为这三种:高于自然的山水意境,匠心独具的人文精神,天人合一的环境观念。

    2 《林泉高致》中的园林思想

    2.1 郭熙与《林泉高致》

    郭熙是北宋著名画家和绘画理论家,字淳夫,河阳温县(今河南孟县东)人。郭熙出身平民,信奉道教,学无师承,因临摹李成的画受到启发,画艺大进,从此以画闻名。熙宁元年被召入画院,后任翰林待诏直长,自创山石画法“卷云皴”,还总结出对四季山水的审美感受和“三远”构图法,存世作品有《早村圖》《关山春雪图》《窠石平远图》等。[4]《林泉高致》是由其子郭思编述郭熙的创作经验和艺术见解而成,是中国北宋时期论山水画创作的重要专著。全书共分为6节:序言、山水训、画意、画诀、画格拾遗、画题。其中“序言”和“画格拾遗”两节为郭思所写,其余四节均为郭熙之词,由郭思记录整理郭熙生前所述而成。

    2.2 《林泉高致》中体现的园林思想

    《林泉高致》中记载郭熙之词的“画山水训”“画意”“画诀”“画题”4节,分别解释了画山水的原因、思路和原则,讲述了酝酿山水画意境的准备工作,下笔作画的技巧和要点以及作画的主旨和山水画的一些绘画主题。笔者通过学习总结历代山水画论的园林思想,结合现代风景园林营造方式,从生态环境、艺术审美和人文精神3个方面分析《林泉高致》的园林思想。

    2.2.1 天人合一的生态环境观念

    (1)具备总体意识,把握全局。郭熙在《画意》篇提到,作画之前,应该做到“境界已熟,心手已应”,才能在作画时“纵横中度,左右逢源”。只有画者对所绘区域有了整体了解,如山水的勾连、走势,植物群落的关系特征,人居建筑的布置和融合等,才能下笔如神。对于园林营造同样如此,先控制宏观的风格特色和整体的山水骨骼,再到细节的推敲探究。在对场地基址条件和要求有了整体而全面的熟悉之后,才能在建造之时做到得心应手。若只是“率意触情,草草便得”,便会使整个方案呈现出片面性和破碎化的问题,缺乏整体感以及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力,更谈不上情感的共鸣和畅想。

    (2)注重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在《山水训》篇,郭熙阐述了东南、西北之山的群体特征及缘由,又列举了嵩山、华山、衡山、泰山的各自特色,指出画者作画时要注重对象的实际感和特征感。对于如今的风景园林行业来说,最缺乏的就是特色。风景园林的特色并非是新奇另类的,而是根植于地方基因的文化内涵。地方特色没有被重视并充分利用,过度的“人为”导致如今的城市、乡村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缺乏个性化,对新奇的片面追逐使得设计的民主性被忽视。[5]由此可见地方特色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3)“四可”的园林化环境。山水画毕竟只是“林泉之志”的替代品,欣赏山水的人仍然生活在现实的尘世中,[6]因此温馨细腻的生活情调是山水画中必不可少的。在《林泉高致》的《山水训》篇中,郭熙刻画了一幅“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生活化山水环境图。同时,作者也认为“可行可望”的山水比不上“可游可居”的山水,折射出了当时人们对参与山水活动的渴望,强调了居住环境的重要性,体现了当时的人居环境思想。当时的园林在私家越来越兴盛,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可游可居”也成为理想化园林的标准。

    (4)立足时间动态,丰富景观。在时间上,由于季节变化的原因,常常会给予山川河流四季景色之殊异,其主要体现在植物、气象上。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有初始、中期、清晨、黄昏等不同阶段,各时期的意态景物都有各自的趣味值得品评。如郭熙在《山水训》篇提到的“真山水之云气,四时不同:春融冶,夏蓊郁,秋疏薄,冬黯淡”。[4]根据这样的四时感受,其笔下的山水亦是四时不同,“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4]古时的造园家往往能结合这样的感受,堆成诸如园中闻名遐迩的四季假山,来唤起观赏者的情感变化。除去四时变化,人们更能深刻感受到的时间景观还有朝暮、阴晴的变化。与古时不同的是,现代城市社会人们已经逐渐削弱了对晨昏的感知,但作为园林设计者仍然不能轻视光线对于景观的影响。因此,四时、朝暮、阴晴等的变化,是园林中尤为重要的动态景观影响因素。

    2.2.2 细致温柔的艺术美学思想

    (1)把握空间变化,步移景异。空间上的动态景观,常常以步移景异为绘画和园林的关键。在《山水训》篇中,郭熙认为在鉴赏山时,需要达到“每远每异”的效果,形成所谓的“山形步步移,山形面面看”。同时,正如“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之以取其深,近游之以取其浅;真山水之岩石,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4]根据观赏的远近距离,观察到不同细致程度的景观,既有整体上的考虑,又有细节上的处理,才算是“活”象。寄畅园中锦汇漪的视觉焦点“知鱼槛”,沿西岸游览线充分利用岸线的曲折和知鱼槛空间的形态变化,实现步移景异的效果。

    (2)构图见天地。中国山水画“凡经营下笔,必全天地”。画图时,“上留天之地位,下留地之地位,中间方立意定景”。[4]这既是古人对天地人三者的认知,对谦虚德行的尊崇,也是对画之意境的描绘;常以留白的形式存在,是虚实相生的妙境,以无胜有的大气。中国园林景观效果构图也遵从这样的画理,从而使景如画致一般,达到“取赏于潇洒,见情于高大”的诗情画意境界。虚实在园林中的表现为自然景与人工景,实体与影子,框景,近景与远景,陆地与水面等,在寄畅园中同样运用得巧妙:倒影与实物,天空与园林,建筑与植物,水面与陆地等虚实交融在一起,形成了如诗画般的静美、自然的园林氛围。

    (3)先主后次,尺度适宜,层次丰富。园林景观中的主次、尺度和层次问题,一直是被关注的重点。画山水当先处理主峰,再定从峰;画林木石头,先定“宗老”(最大的松树),再处理次级草木。郭熙将之比喻为君臣、尊卑的关系。从现代思想来看,君臣尊卑虽不可取,但主从的关系不可废,不论是绘画还是造园,皆如组织团体,有规矩纪律,所以也有领导者和服从者。“千里之山不能尽奇,万里之水岂能尽秀”,[1]若“一概画之,版图何异?”只有分明主次,理清重点,才能使园林整体性增强,特色突出;而同时,主从关系也将增加景观的层次感。

    再说尺度,郭熙提出了“三远”和“三大”,提倡山大于木,木大于人。提倡在人的基础上来把握尺度,从而凸显出真实感,更容易达到“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境界。对于山的个体,郭熙认为“山脚地面皆浑厚阔大,上秀而下丰”才能给人以稳定的心理感受:景观单体的体量、比例只有在合适的状态下,才能融贯周围环境,使人感觉舒适自然。

    2.2.3 端正积极的匠心人文精神

    (1)不忘初心,怀揣本意。郭熙认为,“古人于画事别有旨意”,能够“令人识万古礼乐”,这为现代人研究古人生活习惯、社会风俗和朝代特征提供了重要资料。对于园林,其营造的本意大概可以追溯到早期园囿初成时的自然崇拜,再到后来的寄情言志。现代城市社会的人们缺乏对大自然的亲近,期望在休闲之余能有一隅之地享受与自然的交流。除去与自然的接触外,富有文化内涵、舒适宜人的生活休闲环境,不论室内或户外,都是现代人所渴望的,体现了人们从物质到精神的精致追求。总而言之,私家园林为屋主人提供生活和精神上的愉悦,而公共园林乃至风景名胜类,则更多地展现自然、和谐、共享的正能量,成为促进社会发展、传达意识形态之美的重要场所。作为园林建造者,要明白当下人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才能将园林带往正确的设计方向。

    (2)深入思考、以情动人。在《林泉高致》中的《山水训》篇,郭熙举出这样一个的例子:有《仁者乐山图》,作一叟支颐于峰畔;《智者乐水图》,作一叟侧耳于岩前。[4]这样的画面无异于今天园林创作中千篇一律的“曲水流觞”,缺乏自身对于历史典故的感悟和创新,只有局限于形式上的曲水,“流觞”的情趣早已不知所踪。郭熙认为,这些都是不够广博淳熟的表现,以一人之形态难以表达“仁”和“智”,需要对人物向往环境的描绘来承载。既然“乐山”那就居住在山间,“乐水”就从水景中体会乐趣,从侧面体现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境界。同样地,在园林中表达某一文化内涵或者历史意义时,不仅需要主景来点明,而且需要周围环境的烘托;背景的映衬,裹入设计师的情感,才能激发观赏者在游览时的思绪。

    (3)广议博考,自成一家。千篇一律(下转第页)(上接第页)的园林景观已经成为广泛的问题,究其原因,乃是设计师的思想境界和能力素养不足。特别是现代社会,审美风格日新月异,设计师难以跟上时代步伐是非常严重的问题,正如郭熙所言,“人之耳目,喜新厌故,天下之同情”。[4]因此作为园林设计者,必须要“不局于一家,必兼收并揽,广议博考,以使我自成一家,然后为得”。[4]园林设计专业是涉域广泛的跨学科专业,“广”是每个园林设计师必须具备的特点,它可以使人“专于学”而又不至于“出于一律”;在规矩方圆之中做一个通达之人,集众家之所长,最后内化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利用实践探索出新的理论和方式。

    3 结语

    《林泉高致》中所体现的生态环境意识,艺术审美思想和人文精神对今天的风景园林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山水画作为中国文化极为瑰丽的一部分,与中国诗词一道为中国人的居住环境增添了重要的情思和意境。作为先行者,中国山水画为中国园林奠定了思想基础、意境内容和造园方式,共同阐述了中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为了实现继承发扬中国优秀园林文化的目的,不仅要着眼中外,更要深入根髓、广议博考,从思想根源上达到一脉相承的境界,展現出中国园林的独特气质。

    参考文献:

    [1] 刘燕.清代画论中的园林观研究[D].天津大学,2014.

    [2] 孙伯航.魏晋南北朝画论的园林分析[D].天津大学,2013.

    [3] 张佩佩.宋代画论中的园林观探析[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07):76-77.

    [4] 郭熙.林泉高致[M].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

    [5] 林万蔚.设计的无为之道[J].设计,2019(03):91-93.

    [6] 丁利荣.论《林泉高致》中的环境美学思想[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7,33(06):1-7.

    作者简介:李彦妮(1995—),女,四川阆中人,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邓雅馨(1995—),女,江苏南京人,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通讯作者:李晓颖(1977—),女,河南西平人,博士,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副教授,风景园林设计系主任,研究方向: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农业观光园规划。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