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省”之“参”读音纠错

    摘要:高中人教版教材《劝学》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参”不读“cān”,而应纠错,读“sān”。

    关键词:参; 读音; 纠错

    高中语文人教版教材《荀子·劝学》篇中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两句,笔者发现,大多数老师在教学时将“参省”的“参”读作“cān”,笔者认为这是对“参”字的误读,正确读音应该为“sān”。

    《论语·学而》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其中“三”表示多次,意思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这样的话,那么《荀子·劝学》中“日参省”应等同于曾子的“日三省”,“参”即是“三”,当读“sān”。唐人杨倞对《荀子·劝学》中的该句作注解时说:“参,三也,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参”的繁体字作“叄”,是“曑”的简写,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丛》中解说此字说“曑象曑宿,三星在人头上,光芒下射之形”。意思是说“曑”是天上二十八宿中的的“曑宿”名,字形上有三星(晶),中有人,因是三星组成而下再加“三”,故此字本指星宿名,又表数字“三”。《荀子·劝学》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中的“参”用本字“参”形而义实为“三”,故当读“sān”,读“cān”是误读,应纠错。

    作者简介:刘小成(1975—),男,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七中学一级教师,兰州市级骨干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把劳动技能教育有机地渗入各项

    王金环摘 要:劳动技能教育是现阶段我国小学教育的重难点,如何更好地让劳动技能教育有机渗透入学生参与的各项活动中,是当前我国小学教

  • 微课,助力小学语文课堂高效反

    项晓英【摘? 要】《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