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地域性文化报道的多元化路径
曹昱
【摘 要】地域文化需要新闻工作者挖掘与展现。实现地域文化传播与新闻报道的双赢,让地方报纸确立独具特色的的文化品牌优势,安徽各家媒体在探索地域性文化报道的多元化路径中,涌现许多出彩出新的成功模式,本文试从几个案例探讨地域文化报道的多元化操作路径。
【关键词】地域文化 文化报道 多元路径
近年来,文化强省,成为各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之一。在此新形势下,地域文化的传播与光大,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它的成功宣传,可成为凝聚和巩固地方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之一,并为当地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而努力彰显地方特色,传播本土文化,也是地方媒体在未来传媒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发展的一项重要独门武器。
安徽是文化资源大省,地域文化丰富而悠久。安徽各家媒体在探索地域性文化报道的多元化路径中,涌现许多出彩出新的成功模式,本文试从几个案例探讨地域文化报道的多元化操作路径。
一、《最合肥》周刊的本土文化叙事策略
地域文化的最精妙之处,在于独一无二,别处无法代替。因此,立足本土做文章,将使读者对脚下一方水土产生依恋感和自豪感。在此方面,合肥晚报意识较早,该报的《最合肥》周刊,自2010年开办以来,四年时间,慢火精功,凭借让平民百姓参与其中的“草根情结”,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已成为合肥影响力最大的本土地理人文杂志之一。
《最合肥》周刊创于2010年。“草根”、“怀旧”这两个词是《最合肥》周刊的编者们赋予其的精确定位。从逍遥津到巢湖畔,该周刊的记者们走进合肥这座城市的深处,和老市民交谈,寻找那些被岁月改头换面的山头、河流、街巷、店面、市井人物……,并采用查找方志典籍、咨询专家学者、寻访亲历者口述收录等方式,采编成多个专题整版,在读者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经过两年多的摸索与总结经验后,《最合肥》周刊于2012年又进行了一次全新改版。之后的采编思路更加立体与前瞻。除了延续办刊初期的“草根”,“怀旧”要素外,稿件的组织上更加讲究本土性、原创性。该周刊的记者在采写稿件的时候,还进行了有意识的创新,注重将史实用散文化的笔调呈现出来,既详细整理出合肥这个城市的各个细微处的前世和今生,又张扬了新闻作品的亲和力。
值得肯定的是,此次的改版,更加突出了“古风今韵”这个编辑思路。周刊推出的系列稿件,除了念旧外,还紧追时代热点,推出了一系列有深度的专题策划。其中,引起本土读者热烈反响的有介绍合肥前世今生的庐州系列,以及以介绍大合肥为主的“走读巢湖”系列。
以“走读巢湖”系列为例,此专题是为了配合合肥市委、市政府近来年提出要“打造环巢湖文化圈”思路而作,系列文章用生动活泼的语言为读者介绍了许多不太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比如说当年李鸿章办的团练,不仅仅是在合肥,而是以古庐州府为基础,这个范围正好覆盖环巢湖地区。“走读巢湖”的系列文章将谈古说今,配合政府宣传重点,将经济圈、文化圈、旅游圈、生态圈四圈合一,积极为“大合肥”文化造势。这些系列报道不仅提升了《最合肥》的文化品位,也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既受到专家学者的肯定,也赢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好评。
综观《最合肥》周刊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发现,地方报纸若通过文化叙事的方式推出地域文化专版,除了突出报纸的个性特色,提高报纸的竞争力以外,还可避免同城报纸新闻同质化的尴尬。文化叙事的坚持,在弘扬地域文化的同时,也有力地提升了报纸的文化品位。
二、《江淮时报》抢抓地域文化新闻的“冷点”
相对于《最合肥》周刊的诗情画意与桃红柳春,《江淮时报》对安徽地域性文化的报道,则是以其鲜为人知的“冷点”为线索,抽丝剥茧地层层跟进,形成以论促进的报道风格。
这种报道风格的形成,与江淮时报的办报定位有很大的关系。江淮时报是一份面向全省各级政协委员的机关报。众所周知,政协委员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代表,他们对自己所在行业的反映与建议,有着一定的权威性和专业性。文化界的委员在委员群中占有很大比例,这些年来,他们所反映的有关地域文化发展的中各项问题,往往成为江淮时报的独家线索,由此也造就了许多独家性的好新闻。
例如:分布在我省淮南市大通区上窑镇的寿州窑遗址,是中国六朝至唐朝七大名窑之一。安徽省内多家媒体对其做过相关报道,但对它的报道多停留在叙述性的介绍身世上,或是图片式地展示遗址与作品上。
而江淮时报在2011年一篇名为《寿州窑期盼早立传》的新闻报道,其角度就与众多都市报大不相同。该文记者在对省政协委员李天璜的专访中得知,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寿州窑口被再次发现之后,我省文博专家虽多有研究,然资料一直散落于各类学术杂志,至今未归集成一本专业研究书籍出版。目前,收藏界虽掀起了“寿州窑热”现象,但是由于这些资料比较零散,研究成果发布的载体多元,也给专业人员更深入地研究寿州窑带来诸多不便,同时也不利于人们进一步感受安徽文化的博大精深。文章指出寿州窑陶瓷专著如能尽快面世,将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文化盛举。该报道以其专业性与独家性使该文在众多寿州窑的报道中脱颖而出,获得当年安徽新闻奖三等奖。
故宫近年来对文物进行了一次大整理,其中归集出一万一千件徽班进宫演出的资料,包括剧本、曲谱、戏单等。经过多方协调努力,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侯露,徽剧传承人、梅花奖得主王丹红,安徽省艺术研究所原副所长李泰山参加了农工党中央文化委组织的调研组,幸运地走进故宫,直面徽剧的珍贵文物资料。2013年,江淮时报也跟随侯露委员的脚步,完成了名为《走进故宫 解读徽剧“天书”》的长篇通讯。该通讯从侯露如何在全国两会上提出抢救徽剧历史文物的相关提案说起,到她申请入故宫观看文物的细节,最终又在古徽州的歙县雄村,侯露一行终于找到了徽剧的根、徽戏之名的来源。该文向读者展现了徽剧发展史上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这篇通讯作品立意高远,可以预见,其本身也将会成为后来者研究徽剧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
欧阳修贬至滁州,写下《丰乐亭记》与《醉翁亭记》两篇名文,从此,双亭文名扬天下,欧阳修也在那时开启北宋政治革新和文化复兴方向。滁州市近年来大力打造丰乐亭景区。江淮时报在2013年,做了一期名为《探微丰乐亭的前世与今生》的文章。文章通过采访曾是政协文史委主任的卜平女士,及当地文史专家徐舟先生,请他们围绕丰乐亭的重建,谈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通过专家视角,文章最后亮出“丰乐亭犹如一位饱经沧桑的历史老人,硬往他身上穿戴西装革履,装扮将滑稽可笑”的观点,并希望滁州政府在重建过程中要注意文化品位,别在景区内,为迎合投资商要求,而简单做成招商项目。这篇文章的观点犀利,但却有理有据,令人深思。
因为服务政协系统的优势,使得江淮时报在地域文化的报道中,可以在第一时间采访到文化界的专家(政协委员几乎为涵盖各行各业的翘楚人物),该报能在传媒同行还停留在新闻事件的表面热点时,就迅速抓到深层面的那些不为人知的“冷”新闻点,以此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新闻稿件,大大提升了该报有力有效的发声能力。
三、围绕《大黄山》的一次成功跨界呼应
2014年1月20日晚,中央电视台与安徽电视台录制的6集大型高清纪录片《大黄山》在央视一套、九套和安徽卫视同步开播。这部总时长300分钟的纪录片,分成《人间仙境》、《生灵天堂》、《石破天惊》、《筑梦徽州》、《山水画卷》、《秘境之地》6集,全景式地展示了黄山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其精美与大气在播出之后,引起热议。
黄山日报积极呼应该新闻热点,在1月27日的二版刊发了名为《我市专家热议〈大黄山〉》的新闻稿件,在该文中,记者通过采访专家学者,从拍摄视角、构思理念、表现手法、画面内涵等方面谈观点,聊看法,说感受;1月28日,该报在五版又刊发名为《大黄山,让人震撼的佳作》,该文通过邀请黄山市旅游与文化界的相关人士,结合徽州文化的历史传承、精神内涵、深入剖析黄山旅游的发展及生态保护等方面的作为;1月30日,该报3版再发名为《我看大黄山——来自县区的声音》,以基层百姓的视角,感受《大黄山》的诗情画意、唯美细节与厚重情怀。
黄山日报连续刊发呼应电视作品《大黄山》播出后的系列稿件,使读者对该片有了多角度的感受与理解。值得一说的是,黄山日报在组织该组系列稿件时,并不是溢美之词的简单堆砌,而是通过受访者对黄山现状的分析和未来的思考,增强人们保护发展黄山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体现了媒体的社会责任和大局意识。
回头再来分析此次新闻事件,我们发现,首先是安徽电视台的《大黄山》专题片内容纵横捭阖,意蕴深远;而黄山日报,作为黄山本地传媒,积极作为,在精心布局后,系列报道连续推出,一气呵成,两家媒体可谓成就一次新闻传媒跨界成功合作的经典案例,双方在对安徽地域文化瑰宝——黄山的宣传上,于高度、深度、广度、厚度方面都可圈可点;而双方的影响力、公信力,知名度、美誉度也在这次呼应中得到进一步提升。
不论是于现在,还是于未来,地域文化永远是一个远远用不尽的资源,它需要新闻工作者去进一步挖掘、并巧妙展现,实现地域文化传播与新闻报道的双赢。让地方报纸确定独具特色的的文化品牌优势,决非一蹴而就之事,它将是一项日积月累的系统工程。但是,只要有信心,有恒心,那些散发着时代气息和历史芬芳的作品,会将沉淀于读者的心中。□
(作者单位:江淮时报社)
责编:姚少宝
【摘 要】地域文化需要新闻工作者挖掘与展现。实现地域文化传播与新闻报道的双赢,让地方报纸确立独具特色的的文化品牌优势,安徽各家媒体在探索地域性文化报道的多元化路径中,涌现许多出彩出新的成功模式,本文试从几个案例探讨地域文化报道的多元化操作路径。
【关键词】地域文化 文化报道 多元路径
近年来,文化强省,成为各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之一。在此新形势下,地域文化的传播与光大,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它的成功宣传,可成为凝聚和巩固地方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之一,并为当地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而努力彰显地方特色,传播本土文化,也是地方媒体在未来传媒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发展的一项重要独门武器。
安徽是文化资源大省,地域文化丰富而悠久。安徽各家媒体在探索地域性文化报道的多元化路径中,涌现许多出彩出新的成功模式,本文试从几个案例探讨地域文化报道的多元化操作路径。
一、《最合肥》周刊的本土文化叙事策略
地域文化的最精妙之处,在于独一无二,别处无法代替。因此,立足本土做文章,将使读者对脚下一方水土产生依恋感和自豪感。在此方面,合肥晚报意识较早,该报的《最合肥》周刊,自2010年开办以来,四年时间,慢火精功,凭借让平民百姓参与其中的“草根情结”,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已成为合肥影响力最大的本土地理人文杂志之一。
《最合肥》周刊创于2010年。“草根”、“怀旧”这两个词是《最合肥》周刊的编者们赋予其的精确定位。从逍遥津到巢湖畔,该周刊的记者们走进合肥这座城市的深处,和老市民交谈,寻找那些被岁月改头换面的山头、河流、街巷、店面、市井人物……,并采用查找方志典籍、咨询专家学者、寻访亲历者口述收录等方式,采编成多个专题整版,在读者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经过两年多的摸索与总结经验后,《最合肥》周刊于2012年又进行了一次全新改版。之后的采编思路更加立体与前瞻。除了延续办刊初期的“草根”,“怀旧”要素外,稿件的组织上更加讲究本土性、原创性。该周刊的记者在采写稿件的时候,还进行了有意识的创新,注重将史实用散文化的笔调呈现出来,既详细整理出合肥这个城市的各个细微处的前世和今生,又张扬了新闻作品的亲和力。
值得肯定的是,此次的改版,更加突出了“古风今韵”这个编辑思路。周刊推出的系列稿件,除了念旧外,还紧追时代热点,推出了一系列有深度的专题策划。其中,引起本土读者热烈反响的有介绍合肥前世今生的庐州系列,以及以介绍大合肥为主的“走读巢湖”系列。
以“走读巢湖”系列为例,此专题是为了配合合肥市委、市政府近来年提出要“打造环巢湖文化圈”思路而作,系列文章用生动活泼的语言为读者介绍了许多不太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比如说当年李鸿章办的团练,不仅仅是在合肥,而是以古庐州府为基础,这个范围正好覆盖环巢湖地区。“走读巢湖”的系列文章将谈古说今,配合政府宣传重点,将经济圈、文化圈、旅游圈、生态圈四圈合一,积极为“大合肥”文化造势。这些系列报道不仅提升了《最合肥》的文化品位,也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既受到专家学者的肯定,也赢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好评。
综观《最合肥》周刊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发现,地方报纸若通过文化叙事的方式推出地域文化专版,除了突出报纸的个性特色,提高报纸的竞争力以外,还可避免同城报纸新闻同质化的尴尬。文化叙事的坚持,在弘扬地域文化的同时,也有力地提升了报纸的文化品位。
二、《江淮时报》抢抓地域文化新闻的“冷点”
相对于《最合肥》周刊的诗情画意与桃红柳春,《江淮时报》对安徽地域性文化的报道,则是以其鲜为人知的“冷点”为线索,抽丝剥茧地层层跟进,形成以论促进的报道风格。
这种报道风格的形成,与江淮时报的办报定位有很大的关系。江淮时报是一份面向全省各级政协委员的机关报。众所周知,政协委员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代表,他们对自己所在行业的反映与建议,有着一定的权威性和专业性。文化界的委员在委员群中占有很大比例,这些年来,他们所反映的有关地域文化发展的中各项问题,往往成为江淮时报的独家线索,由此也造就了许多独家性的好新闻。
例如:分布在我省淮南市大通区上窑镇的寿州窑遗址,是中国六朝至唐朝七大名窑之一。安徽省内多家媒体对其做过相关报道,但对它的报道多停留在叙述性的介绍身世上,或是图片式地展示遗址与作品上。
而江淮时报在2011年一篇名为《寿州窑期盼早立传》的新闻报道,其角度就与众多都市报大不相同。该文记者在对省政协委员李天璜的专访中得知,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寿州窑口被再次发现之后,我省文博专家虽多有研究,然资料一直散落于各类学术杂志,至今未归集成一本专业研究书籍出版。目前,收藏界虽掀起了“寿州窑热”现象,但是由于这些资料比较零散,研究成果发布的载体多元,也给专业人员更深入地研究寿州窑带来诸多不便,同时也不利于人们进一步感受安徽文化的博大精深。文章指出寿州窑陶瓷专著如能尽快面世,将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文化盛举。该报道以其专业性与独家性使该文在众多寿州窑的报道中脱颖而出,获得当年安徽新闻奖三等奖。
故宫近年来对文物进行了一次大整理,其中归集出一万一千件徽班进宫演出的资料,包括剧本、曲谱、戏单等。经过多方协调努力,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侯露,徽剧传承人、梅花奖得主王丹红,安徽省艺术研究所原副所长李泰山参加了农工党中央文化委组织的调研组,幸运地走进故宫,直面徽剧的珍贵文物资料。2013年,江淮时报也跟随侯露委员的脚步,完成了名为《走进故宫 解读徽剧“天书”》的长篇通讯。该通讯从侯露如何在全国两会上提出抢救徽剧历史文物的相关提案说起,到她申请入故宫观看文物的细节,最终又在古徽州的歙县雄村,侯露一行终于找到了徽剧的根、徽戏之名的来源。该文向读者展现了徽剧发展史上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这篇通讯作品立意高远,可以预见,其本身也将会成为后来者研究徽剧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
欧阳修贬至滁州,写下《丰乐亭记》与《醉翁亭记》两篇名文,从此,双亭文名扬天下,欧阳修也在那时开启北宋政治革新和文化复兴方向。滁州市近年来大力打造丰乐亭景区。江淮时报在2013年,做了一期名为《探微丰乐亭的前世与今生》的文章。文章通过采访曾是政协文史委主任的卜平女士,及当地文史专家徐舟先生,请他们围绕丰乐亭的重建,谈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通过专家视角,文章最后亮出“丰乐亭犹如一位饱经沧桑的历史老人,硬往他身上穿戴西装革履,装扮将滑稽可笑”的观点,并希望滁州政府在重建过程中要注意文化品位,别在景区内,为迎合投资商要求,而简单做成招商项目。这篇文章的观点犀利,但却有理有据,令人深思。
因为服务政协系统的优势,使得江淮时报在地域文化的报道中,可以在第一时间采访到文化界的专家(政协委员几乎为涵盖各行各业的翘楚人物),该报能在传媒同行还停留在新闻事件的表面热点时,就迅速抓到深层面的那些不为人知的“冷”新闻点,以此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新闻稿件,大大提升了该报有力有效的发声能力。
三、围绕《大黄山》的一次成功跨界呼应
2014年1月20日晚,中央电视台与安徽电视台录制的6集大型高清纪录片《大黄山》在央视一套、九套和安徽卫视同步开播。这部总时长300分钟的纪录片,分成《人间仙境》、《生灵天堂》、《石破天惊》、《筑梦徽州》、《山水画卷》、《秘境之地》6集,全景式地展示了黄山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其精美与大气在播出之后,引起热议。
黄山日报积极呼应该新闻热点,在1月27日的二版刊发了名为《我市专家热议〈大黄山〉》的新闻稿件,在该文中,记者通过采访专家学者,从拍摄视角、构思理念、表现手法、画面内涵等方面谈观点,聊看法,说感受;1月28日,该报在五版又刊发名为《大黄山,让人震撼的佳作》,该文通过邀请黄山市旅游与文化界的相关人士,结合徽州文化的历史传承、精神内涵、深入剖析黄山旅游的发展及生态保护等方面的作为;1月30日,该报3版再发名为《我看大黄山——来自县区的声音》,以基层百姓的视角,感受《大黄山》的诗情画意、唯美细节与厚重情怀。
黄山日报连续刊发呼应电视作品《大黄山》播出后的系列稿件,使读者对该片有了多角度的感受与理解。值得一说的是,黄山日报在组织该组系列稿件时,并不是溢美之词的简单堆砌,而是通过受访者对黄山现状的分析和未来的思考,增强人们保护发展黄山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体现了媒体的社会责任和大局意识。
回头再来分析此次新闻事件,我们发现,首先是安徽电视台的《大黄山》专题片内容纵横捭阖,意蕴深远;而黄山日报,作为黄山本地传媒,积极作为,在精心布局后,系列报道连续推出,一气呵成,两家媒体可谓成就一次新闻传媒跨界成功合作的经典案例,双方在对安徽地域文化瑰宝——黄山的宣传上,于高度、深度、广度、厚度方面都可圈可点;而双方的影响力、公信力,知名度、美誉度也在这次呼应中得到进一步提升。
不论是于现在,还是于未来,地域文化永远是一个远远用不尽的资源,它需要新闻工作者去进一步挖掘、并巧妙展现,实现地域文化传播与新闻报道的双赢。让地方报纸确定独具特色的的文化品牌优势,决非一蹴而就之事,它将是一项日积月累的系统工程。但是,只要有信心,有恒心,那些散发着时代气息和历史芬芳的作品,会将沉淀于读者的心中。□
(作者单位:江淮时报社)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