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教学理念在高师钢琴教育的运用
梅 寒
摘 要:研究性教学模式,是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借鉴其他学科,采取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由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选定课题,通过搜集材料、整理材料、分析材料,培养其独立思考问题,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教学改革;研究性教学;创新能力;高师钢琴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0)02-0105-02
在国内学术界,建构主义是一个已经被各学科广泛应用的概念。教育学与心理学意义上的“建构”的概念,表达了一种积极的自主学习过程的体验。而我们一直提倡的主体性教育以培养、弘扬主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以活动为生成机制,以实践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为根本特征。因此,教学在更多意义上是一种师生双方的沟通与交往过程,教师和学生将在教学中互为主体。如今,培养创新性人才是音乐教育专业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实施研究性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研究性教学主要关注以灵活多变的课题研究,引导和启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正确理解艺术与其他学科课程的相关联系,钢琴基础与艺术能力的关系,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创造性学习的能力,这是目前钢琴教学改革中致力实现的目标。
上个世纪80年代,研究性学习作为对传统教学的重教法轻学法、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等弊端的改良而在国外倍受推崇。美国的“自主研究”课程、法国的“多样化途径”课都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模式。波兰、挪威等国家政府也规定,学生在被动吸收各科学知识的同时,要学会独立自主地思考学习。上世纪90 年代,亚洲各国也开始注意强调学生的意识在钢琴教学过程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的重要性。①如何从传统的被动接受式教学模式逐渐衍变、发展为主动探究式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探索能力的培养为主旨的现代新型学习方式即研究性学习引起高校教育者们的高度重视。
一、研究性教学的概念
研究性教学模式,是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借鉴其他学科,采取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由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选定课题,通过搜集材料、整理材料、分析材料,培养其独立思考问题,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将课堂内的讲授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研究性教学是以研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具有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全员参与的特点,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教师积极主动探索教学问题,使教学推陈出新,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因此,在高师钢琴学习中进行研究性教学是有益的,研究性的教学理念也应当是贯穿在整个教学体系中。
研究性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意味着这种教学是创新性的,而不是按部就班的表演。教学的过程并不只是教师把预先设计的属于教师知识范围之中的知识图景一一传输给学生的过程,而是在师生现有知识结构和思维体验认知基础上寻求、发现问题,凭借于新知识的介入,共同去谋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研究性教学强调教与学的重心不仅仅在知识的简单吸收上,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将学生的被动式接受改变为主动性研究,协助学生培养对知识的主动式获取,提高学生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由过去的继承型向现代的创新型的根本转变。
二、研究性学习在高师钢琴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被动变主动的学习方式
研究性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颠覆,是全新的教学模式,它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正是培养新型人才的方向和要求。作为新型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对当前中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高师钢琴教育中的研究性学习主要以学生的独立性、探索性学习为根本,培养自主研究、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掌握钢琴作品的基本技能,使学生有能力运用所学音乐知识对钢琴乐曲进行技术处理和音乐处理,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自主研究和自我实践的能力。掌握自主性学习的能力,除学好本学科知识以外,还需相关的分支学科的配合,以及其他全面的、跨领域的学科知识,重点在于能力的提高与素质的培养。在高师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而素质教育对教学的基本要求就在于如何教会学生独立学习。从高师的培养目标来看,所培养的学生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技巧(专业性),又要具备相应的教育理论知识(师范性),尤其当前我国新课程的启动,更要求师范院校培养的学生应是具有创新精神、善于思考、勇于实践的新型教师。钢琴课是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技术类骨干课程,是音乐教师实际工作中的必备教学技能。钢琴课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直接影响着其学习效果。
(二)创新性在教学中得以最大体现
从哲学的角度看,创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任何创新活动都是相对的。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仅是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的改革,更重要的是在教育功能上的重新定位,即从传承性教育向创新教育的转变。钢琴教育是高师音乐教育中重要一环。如今,世界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音乐教育领域的视野不断拓展,音乐教学模式也在探索与实践中逐步丰富,现阶段钢琴教学面临挑战,钢琴教学如何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创新教学在这些新挑战、趋势下日趋重要。
钢琴艺术是一种表演艺术,要很好地表现作品的思想内容,仅有知识和技能技巧是不够的,还需有丰富的音乐想像力及音乐创造力。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现代的教学主流逐步向启发性教学、创新性教学这一方向发展,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推进创新性学习,意味着教育的研究重心由教的方面转向学的方面。钢琴演奏是演奏者通过对音乐作品符号的解读,将钢琴的演奏技术与作品的情感和文化内涵的理解完美结合过程。因此,钢琴演奏中,创造性是演奏中的重要环节。但是,在传统的钢琴教学中,以掌握技能和传授知识为中心;而新的研究性教学则推崇钢琴学习中创新意识的探寻与实践是在注重继承的同时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此外,传统钢琴教学中,教学计划和进度都由学校制定监督完成,而研究性教学则需要学生参与到教学计划制定、执行及自我监督的过程中。具体实施则是在教师制定总体教学方式后,将教学安排与学生沟通交流,并容许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对计划进行调整修改,再将制定好的计划交与教师商讨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规划教学进度,以此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研究性教学留给学生较多的想象空间,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
研究性教学主要体现在钢琴教学中教与学的双方,而不是单一的某一方:前者要求教师在钢琴教学中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在课堂中设立科学研究的情境或者途径,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探索新知识,并把知识背后的思想、方法和创新过程揭示出来,这种学习方法不仅使学生可以获取新知识,又能够接受知识创新和科学研究方法的锻炼;后者是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以科学研究的方式自行拟定计划,主动收集信息、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研究性学习方法,既是研究性钢琴教学活动的延展,又可以弥补一对一教学模式在当今高师钢琴教学中的不足。
综上所述,在高师钢琴教学中开展研究性教學是有必要的,这不仅是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改革,更是教学理念与方法的改革,它不仅需要教师要具备全面的综合知识,还要对新的教学手段、教学思维和教学方法熟练掌握;此外,学生也要摆脱以往被动接受的惰性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全程中,主动思考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此同时,学校也要积极配合研究性教学的需要,给教师和学生充分的空间及政策和条件上的支持鼓励,只有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上相互协调、配合,才能有效地推动研究性教学的实施和推广,这对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造就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李姝
注释:
① 刘欣、尹爱青.中国高师钢琴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探究[J].中国音乐,2009(2).
参考文献:
[1]魏廷格.钢琴学习指南[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2]Ruth Slenczynska.指尖下的音乐[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1999.
[4]童道锦,孙明珠.钢琴教学与演奏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5] 朱桂琴.研究性教学及其基本范式[J].教育探索,2003(7).
[6]陈宇萌.林尔耀谈钢琴教学[J].钢琴艺术,2006(3).
摘 要:研究性教学模式,是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借鉴其他学科,采取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由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选定课题,通过搜集材料、整理材料、分析材料,培养其独立思考问题,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教学改革;研究性教学;创新能力;高师钢琴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0)02-0105-02
在国内学术界,建构主义是一个已经被各学科广泛应用的概念。教育学与心理学意义上的“建构”的概念,表达了一种积极的自主学习过程的体验。而我们一直提倡的主体性教育以培养、弘扬主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以活动为生成机制,以实践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为根本特征。因此,教学在更多意义上是一种师生双方的沟通与交往过程,教师和学生将在教学中互为主体。如今,培养创新性人才是音乐教育专业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实施研究性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研究性教学主要关注以灵活多变的课题研究,引导和启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正确理解艺术与其他学科课程的相关联系,钢琴基础与艺术能力的关系,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创造性学习的能力,这是目前钢琴教学改革中致力实现的目标。
上个世纪80年代,研究性学习作为对传统教学的重教法轻学法、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等弊端的改良而在国外倍受推崇。美国的“自主研究”课程、法国的“多样化途径”课都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模式。波兰、挪威等国家政府也规定,学生在被动吸收各科学知识的同时,要学会独立自主地思考学习。上世纪90 年代,亚洲各国也开始注意强调学生的意识在钢琴教学过程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的重要性。①如何从传统的被动接受式教学模式逐渐衍变、发展为主动探究式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探索能力的培养为主旨的现代新型学习方式即研究性学习引起高校教育者们的高度重视。
一、研究性教学的概念
研究性教学模式,是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借鉴其他学科,采取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由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选定课题,通过搜集材料、整理材料、分析材料,培养其独立思考问题,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将课堂内的讲授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研究性教学是以研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具有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全员参与的特点,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教师积极主动探索教学问题,使教学推陈出新,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因此,在高师钢琴学习中进行研究性教学是有益的,研究性的教学理念也应当是贯穿在整个教学体系中。
研究性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意味着这种教学是创新性的,而不是按部就班的表演。教学的过程并不只是教师把预先设计的属于教师知识范围之中的知识图景一一传输给学生的过程,而是在师生现有知识结构和思维体验认知基础上寻求、发现问题,凭借于新知识的介入,共同去谋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研究性教学强调教与学的重心不仅仅在知识的简单吸收上,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将学生的被动式接受改变为主动性研究,协助学生培养对知识的主动式获取,提高学生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由过去的继承型向现代的创新型的根本转变。
二、研究性学习在高师钢琴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被动变主动的学习方式
研究性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颠覆,是全新的教学模式,它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正是培养新型人才的方向和要求。作为新型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对当前中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高师钢琴教育中的研究性学习主要以学生的独立性、探索性学习为根本,培养自主研究、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掌握钢琴作品的基本技能,使学生有能力运用所学音乐知识对钢琴乐曲进行技术处理和音乐处理,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自主研究和自我实践的能力。掌握自主性学习的能力,除学好本学科知识以外,还需相关的分支学科的配合,以及其他全面的、跨领域的学科知识,重点在于能力的提高与素质的培养。在高师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而素质教育对教学的基本要求就在于如何教会学生独立学习。从高师的培养目标来看,所培养的学生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技巧(专业性),又要具备相应的教育理论知识(师范性),尤其当前我国新课程的启动,更要求师范院校培养的学生应是具有创新精神、善于思考、勇于实践的新型教师。钢琴课是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技术类骨干课程,是音乐教师实际工作中的必备教学技能。钢琴课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直接影响着其学习效果。
(二)创新性在教学中得以最大体现
从哲学的角度看,创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任何创新活动都是相对的。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仅是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的改革,更重要的是在教育功能上的重新定位,即从传承性教育向创新教育的转变。钢琴教育是高师音乐教育中重要一环。如今,世界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音乐教育领域的视野不断拓展,音乐教学模式也在探索与实践中逐步丰富,现阶段钢琴教学面临挑战,钢琴教学如何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创新教学在这些新挑战、趋势下日趋重要。
钢琴艺术是一种表演艺术,要很好地表现作品的思想内容,仅有知识和技能技巧是不够的,还需有丰富的音乐想像力及音乐创造力。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现代的教学主流逐步向启发性教学、创新性教学这一方向发展,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推进创新性学习,意味着教育的研究重心由教的方面转向学的方面。钢琴演奏是演奏者通过对音乐作品符号的解读,将钢琴的演奏技术与作品的情感和文化内涵的理解完美结合过程。因此,钢琴演奏中,创造性是演奏中的重要环节。但是,在传统的钢琴教学中,以掌握技能和传授知识为中心;而新的研究性教学则推崇钢琴学习中创新意识的探寻与实践是在注重继承的同时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此外,传统钢琴教学中,教学计划和进度都由学校制定监督完成,而研究性教学则需要学生参与到教学计划制定、执行及自我监督的过程中。具体实施则是在教师制定总体教学方式后,将教学安排与学生沟通交流,并容许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对计划进行调整修改,再将制定好的计划交与教师商讨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规划教学进度,以此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研究性教学留给学生较多的想象空间,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
研究性教学主要体现在钢琴教学中教与学的双方,而不是单一的某一方:前者要求教师在钢琴教学中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在课堂中设立科学研究的情境或者途径,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探索新知识,并把知识背后的思想、方法和创新过程揭示出来,这种学习方法不仅使学生可以获取新知识,又能够接受知识创新和科学研究方法的锻炼;后者是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以科学研究的方式自行拟定计划,主动收集信息、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研究性学习方法,既是研究性钢琴教学活动的延展,又可以弥补一对一教学模式在当今高师钢琴教学中的不足。
综上所述,在高师钢琴教学中开展研究性教學是有必要的,这不仅是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改革,更是教学理念与方法的改革,它不仅需要教师要具备全面的综合知识,还要对新的教学手段、教学思维和教学方法熟练掌握;此外,学生也要摆脱以往被动接受的惰性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全程中,主动思考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此同时,学校也要积极配合研究性教学的需要,给教师和学生充分的空间及政策和条件上的支持鼓励,只有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上相互协调、配合,才能有效地推动研究性教学的实施和推广,这对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造就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李姝
注释:
① 刘欣、尹爱青.中国高师钢琴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探究[J].中国音乐,2009(2).
参考文献:
[1]魏廷格.钢琴学习指南[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2]Ruth Slenczynska.指尖下的音乐[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1999.
[4]童道锦,孙明珠.钢琴教学与演奏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5] 朱桂琴.研究性教学及其基本范式[J].教育探索,2003(7).
[6]陈宇萌.林尔耀谈钢琴教学[J].钢琴艺术,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