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一堂作文活动指导课的深度对话
陶艳敏
市教研室举行习作课教学比赛,我选中了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习作7》作为教学内容。《习作7》是“日记训练”,要求“回忆一天的所见所闻,选择一件最有意思的事,写一篇日记”。虽然这是语文教材第一次安排日记教学,但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习作的难点并不是“日记”本身,二是日记表现的内容。于是我决定选择学生喜欢的游戏“吹泡泡”作为载体,调动学生的兴趣,启迪思路,最后揭示日记的特点和格式。于是,我首次根据自己设计的教案试教。
一、体验吹泡泡的快乐
1.老师演示吹泡泡游戏。
2.学生自己进行吹泡泡游戏。(师随机拍照捕捉镜头。)
二、交流活动过程
(一)讨论怎么吹出泡泡的
1.说说你是怎么吹出泡泡的? 用上“先……再……然后……”这些词把吹泡泡的过程完整有序地说一说。
2.同桌交流这个有趣的过程。
(二)说说吹出来的泡泡
1.你吹出了什么样的泡泡?让你想到了什么?
2.指导说话:“圆圆的泡泡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
指名说说。
(三)说说别人怎么吹泡泡
1.展示现场抓拍的吹泡泡镜头3—4个,指导说话:从哪儿看出他很开心?
2.指导用上“有的……有的……有的……”说说同学们吹泡泡时的表现。
(四)想象泡泡会飞到哪里
假如现在你就是那调皮的小泡泡,随着风儿飘呀飘,飘向了远方,你会飞向哪儿,又会干些什么呢?
板书:飞向? ? 飞向? ? ?飞向
三、学生构思,完成初稿
1.师:同学们,如果想把这快乐的瞬间保留下来,有什么办法呢?
(写下来。)
说到这儿,老师不禁想到一个小故事。说古代有个大文豪叫王勃,他写文章都要用被子捂起来思考,思考好了把被子一掀,一挥而就。今天,让我们也来学习大文豪王勃,一分钟静思之后,争取一挥而就。
2.出示参考开头“吹泡泡游戏在快乐的音乐声中开始了……”
师:老师给大家开了头,大家可以接着往下写。写的时候注意三小点。(1)不要打断别人思路。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可以空着,课后补上。(2)写一行空一行,便于修改。(3)一刻钟写完,一气呵成。
3.学生草稿。
四、交流评议
1.师:刚才,我看这位同学完成得较快,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他的快乐。
2.提出读和听的要求。
3.你觉得哪儿写得好,有什么建议?
4.师表扬激励。
五、出示例文,比较句式
1.出示例文找觉得有意思的地方。
2.比较句式。感悟怎样写出“趣”?
六、学生修改、汇报
1.修改习作。
2.交流修改后写得好的句子。
三年级是习作起步阶段。起步阶段的习作教学对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习作能力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本次磨课,我深刻体会到起步阶段的习作教学不能好高骛远,急于求成,要把保护习作兴趣放在第一位,关注学情,降低难度,要给学生以信心。
首先,目标定位要“低”
由于各种影响,三年级开始写作文,孩子自己就有一些畏难情绪,有些怕作文。给他一个台阶,正好降低了难度,给他们以信心。这个台阶首先是让学生有话可说,同时教给一些方法。在具体操作上,三年级习作教学首先是想着法子让每位学生不怕作文,爱作文。初次试教,我设定了两个目标,通过试教发现无法达成,于是在第二次试教时果断进行舍弃,只围绕“写清活动的过程”展开教学。正如语文教育专家周一贯先生所言:“小学语文教学需要眼睛向下,重心放低,老老实实地为孩子服务。”因为目标定位恰当,绝大部分学生有能力完成,所以学生学的輕松、有趣。
其次,活动体验要“丰”
心理学告诉我们:“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会把学习看成是内心的满足,不是当作负担。”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既要从内容入手,使学生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又要注意教学手段、方法的趣味性。本节课的前两次试教,我将重点放在了“作前指导”和“作后评讲”上,而把最关键的习作前的活动设计淡化了,造成说和写的苍白。第三次设计,我增加了活动的次数、形式,学生体验丰富了,学生的兴趣和创意随之而来。
再次,指导过程要细
当前的习作教学有一种倾向,就是淡化作前指导,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表达。这样的理念并不错,但要看学生的习作能力。三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作文,如果一味放开,绝大多数学生只会迷失方向,不知所云,只有进行细致的写法指导,掌握基本的习作方法,才能为日后的创意表达奠定基础。这次习作课,为了让学生知道如何写清活动的过程,教者指导的很细致,重点围绕“自己怎样吹?”“吹出的泡泡怎样?”“泡泡会飞向哪里?”“别人是怎么吹的?”组织教学,虽然,学生的作文中有些词句是雷同的,写作的顺序也是大同小异,但总比那种无话可说要强很多。
最后,习作评改要“导”
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批改作文,学生看评语”的现象。这样,学生不仅得不到修改、推敲方面的锻炼,还会错误地认为修改作文是教师的事,养成写完了事的不良习惯。这对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极为不利。我在本课作文教学中重视作后的及时评改和评改方法的指导。在点评第一篇习作时,教者以身示范,教给方法,并让学生在点评第二篇习作时尝试运用,这样的扶放结合,能有效引导学生品出味道,看出得失,推敲出结果,培养了学生的习作评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