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战略下老年教育供给的转型与变革

    张博 王争录

    【摘要】“互联网+”战略充分运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服务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有助于供给高质量的老年教育,变革老年教育的内容,变革老年教育供给方式,变革老年教育供给形态,变革老年教育供给结构,变革老年供给决策。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老年教育供给方式变革又将重构“互联网+”战略下老年教育的新形态,形成多样化、需求驱动的老年教育供给新体系。

    【关键词】“互联网+”战略;老年教育供给;转型与变革

    【中图分类号】G7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94(2018)12-0045-05

    2015年7月1日,《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发布,在这一文件中,依据开放共享、融合创新、变革转型、引领跨越等行动原则,明确了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等11个重点行动领域,提出“到2018年,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互联网成为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协同互动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到2025年,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完善,‘互联网+新经济形态初步形成,‘互联网+成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1]从此,“互联网+”战略成为将互联网与社会各行各业有机融合,以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建设事业为现实基础,将“五大发展理念”作为指导思想,积极引领适应新常态时期经济发展,主动担负深化各领域供给侧改革的任务,以构筑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的新动能和新优势为目标的国家战略。“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必然引起社会各领域的深刻变革。《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为各部委、各地方、各行业等有关领域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前各部委都在积极推行“互联网+”战略在其部门的实施。对于老年教育领域而言,互联网可以汇聚各方面的老年教育资源,“互联网+”战略的实施必然会对老年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老年教育供给的转型变化

    老年教育需求越来越规模化、多样化、高质化,对于老年教育的社会供给提出巨大的挑战。

    (一)老年教育需求的转型变化

    社会阶段不同对于老年教育的需求也不同,老年群体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对于老年教育提出了多样、高质量的教育需求。

    1.老年教育需求的规模化

    我国已经进入到人口老龄化社会,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态势发展十分迅猛,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20年老年人口数将达到2.43亿人,未来2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将越来越严峻”。[2]快速增长的人口老龄化必然带来老年教育需求的规模化。伴随着大规模的人口老龄化,对应的老年教育需求也大规模地增长,人口数量的多少、规模的大小直接决定了教育需求量的大小。随着老年人口的大幅度增长,老年群体对于教育的需求也在大幅度增加。老年教育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最为有效的手段,是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从人口老龄化发展态势和老年教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两方面来看,伴随着当前老年人口数量的急速增长,必然出现老年教育的需求规模化。

    2.老年教育需求的多样化

    当前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的不同决定了能够用于老年教育的支出有所差异。经济条件不同的老年人的教育需求不同表现如下:家庭富裕的老年群体教育需求与家庭相对比较贫困的老年群体对于老年教育的需求完全不同;城市老年群体的教育需求与农村老年群体的教育需求有所差异;沿海发达地区老年群体的教育需求与内地落后地区老年群体的教育需求有所差异。个体家庭、城乡、地区差异导致的经济条件差异决定了当前老年教育需求的多樣化。老年教育需求多样化是由于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不平衡所决定的,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老年教育需求多样化还受到老年人个体兴趣爱好的影响,兴趣爱好不同的老年人对于老年教育的需求也是有所差异的,个体差异也是促成老年教育需求多样化的重要原因。

    3.老年教育需求的高质化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感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该理论认为,“低层次的需求获得满足之后”,[3]人才有可能具有高层次的追求,即人的高层次需求是建立在低层次需求满足基础上的。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吃饱穿暖的物质需求已经获得满足,物质需求已经不再是老年群体所追逐的需求,精神需求(高质量的自我实现需求)成为当前老年群体所追逐的需求。同时,当前老龄人口中的低龄老年人受过一定的学校教育,有的甚至还接受过高等教育,对于这些受过学校教育的老年群体而言,他们侧重追求自我价值,想为社会发展尽可能地做一定的贡献。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老年人已有的教育水平决定了老年群体的需求出现从低层次的物质需求向高质量、高层次精神方面需求转型变化的趋势。由于教育需求属于精神方面的追求,老年教育需求自然也就出现了向高质量需求变化的趋势,需求高质化成为当前老年教育的显著特征。

    (二)老年教育需求的转型迫使老年教育进行供给侧改革

    经济学理论中的消费决定生产、需求决定供给同样也适用于老年教育事业,老年群体的教育需求决定老年教育的供给。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老年教育出现向规模化、多样化、高质化的转型变化,老年教育的转型迫使老年教育供给也随之转型。此外,老年教育供给转型也是由历史因素造成的,长期以来我国在大一统的教育体制下,政府在老年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占据绝对支配性地位,老年教育存在着供给主体单一、“低端供给过剩”、[4]高质量的优质高等教育供给不足、传统的老年物质教育供给过剩、精神陶冶和自我实现的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面对老年群体对高端优质的高等教育的旺盛需求,老年教育面临需求规模化、多样化、高质化转型的难题。创办老年群体满意的老年教育,就必须进行老年教育供给侧改革。老年教育供给侧改革不能仅仅局限于从老年教育教学机构本身进行改革,而应该打破思想认识的局限性,开放思想,利用一切可以运用的力量,集聚各方的优势,充分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服务于老年教育供给侧改革。通过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开发各种资源,服务于老年教育,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够共享受教育的机会,让优质老年教育资源更容易获得。老年教育系统必须坚持开放,为老年群体提供大规模、多样化、高质量的服务系统。这种优质创新的老年教育服务系统能够实现老年教育服务的均衡化、差异化,使老年教育资源配置趋于合理,进而能够有效地缩短城乡、区域、城市之间的老年教育差距,让各类老年群体接受优质高等的老年教育。这种优质创新的老年教育供给系统的完成,不能够仅仅依靠政府的资助,而是应该尽可能发动一切可以依靠的力量,鼓励集体或者个人等民间资本加入其中,在政府的市场监督管理之下,实现个性化、优质化、多样化、规模化的多元的老年教育服务供给的“统一战线”。

    (三)“互联网+”战略为老年教育服务供给提供新的支持

    互联网在老年教育供给侧改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互联网+老年教育”可利用互联网解决老年教育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推动老年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进行。“互联网+老年教育”的有机融合为老年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该融合不仅可以实现老年教育的规模化发展,还可以实现优质高端老年教育所关注的多样化与个体化、均衡化与质量化。“网络信息技术正通过云、网、端一体化的智能网络信息技术设施”,[5]覆盖每一位受教育者个体甚至每一角落,信息获取的技术可以达到无处不在的地步。老年教育云平台通过网络连接每一个智能教育终端,汇聚大量的老年教育信息资源,可让教师和专家了解每一位老年受教育者的个体需求。互联网所具有的即时通信和协同特性,能够使得老年受教育者得到及时的反馈。互联网所产生的虚实结合的社会空间和融业态势,能够有效地建立线上线下的老年教育空间,进而实现线下线上结合的双重老年教育供给。通过依托互联网技术,根据老年人个体对于老年教育的需求差异,可以制定个性化的老年教育课程计划、设计出个性的老年教育方案,通过个性化老年教育方案的设计与选择,满足老年受教育者个体的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求。

    二、基于“互联网+”的老年教育服务供给变革

    “互联网+老年教育”的跨界融合,促使先进的信息技术与老年教育有机融合,推进信息技术融入老年教育的内容、方式、形态、结构、决策,最终促进老年教育的内容、方式、形态、结构、决策产生深刻的变革。

    (一)老年教育的供给内容向虚实结合转变

    “互联网+”时代人—机—物互动,“人类社会、信息空间与物理社会互相交织在一起”,[6]形成了虚拟与现实结合的生活空间。在此空间内,老年教育知识信息的传播不再局限于教师以教材为内容的面对面的知识传授,更多的是老年教育者群体之间的互动,知识的传播、信息的分享会变得更加灵活且具有相对的针对性,会出现新的老年教育供给内容,可以提供以前由于固定的地点及时间限制而不能够完成的供给内容。如可以实现移动学习、在线答疑、网络直播、及时反馈、学习社区等以前现实具体教学场景不能够完成的老年教育教学内容。老年教育教学机构不再是象牙塔式封闭的社会单元,而是通过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汇聚形成的充满活力的人性化、社会化的空间。虚实结合的智能社会供给空间,基于互联网的老年教育供给服务,必然会成为老年教育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老年教育供给就是以老年受教育者个体的教育需求为出发点,通过运用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在线教育教学服务、促进受教育者个体自我教育的方式等,实现从时间、地点、场地固定统一的老年教育教学机构供给到多元的社会老年教育服务精准供给。

    (二)老年教育的供给方式向精准化转变

    “互联网+老年教育”背景下,老年教育的供给方式不仅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更为主要的可以实现从面向群体的教育供给到面向个体的精准化、个体化、引领性供给。精准化供给的前提是首先要了解每一位老年受教育者个体,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学习偏向、已有知识基础等。其次,要收集大量的老年教育教学信息资源,为每一位老年受教育者个体提供学习条件。要选择合适的信息资源,促进老年受教育者个体学习。老年教育大数据通过对教学行为、学习行为的深度挖掘,可以为每一位老年受教育者认识真实的自我提供现实的可能,同时也可以促进每一位受教育者个体的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下所有的学习设备、设施和活动等都可以实现物联化,产生的数据能够实时传递到服务中心,实现老年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化。

    (三)老年教育的供给形态向社會协同的方式转变

    伴随着“互联网+老年教育”的深入融合,老年教育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每一位老年受教育者个体既是受教育者同时也是教育者。老年教育已经打破了严格的教育教学机构围墙的限制,老年教育的供给可以完全不受时间、空间、场所等的限制,可在不同的主体之间、组织之间、领域之间形成动态关联、共同发展的新型分工形态。这种新型的社会分工形态能够实现学习资源共享、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工作的效率,使得不同的受教育者能够及时得到反馈,有助于实现老年教育公平。同时,新的老年教育供给可以让老年教育内容的提供者、教育教学的服务者、资金的提供者等都来源于社会,甚至老年教育的监督评价都可以由社会有关机构负责完成。这是老年教育供给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能够实现老年教育资源的多元供给,企业、个人等都可以参与老年教育资源的供给,促进老年教育资源的有效沟通、流动。

    (四)老年教育的供给结构向与需求结构相平衡方向转变

    需求决定供给,供给必须与需求相适应。伴随着需求结构的变革,供给结构也应该进行相应的变革。现实中需求结构与供给结构往往是不对称、不平衡的,传统的老年教育供给只能够满足极少数“精英”群体的老年教育需求,而不能够满足绝大多数老年群体多样化、高质化的老年教育需求。“互联网+老年教育”为解决当前老年教育的供需结构失衡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丰富多样的特性,通过互联网可以提供从低级到高级各种层次需求的全覆盖结构,这种新型的老年教育供给结构可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高质化的老年教育需求。新型的老年教育供给结构还可以让一切愿意支持老年教育发展的社会力量参与到老年教育供给实践活动之中,形成多元合作的老年教育合作供给格局。这种格局的变革需要从老年教育供给资源和供给渠道等方面入手,在新的供给理念下开展老年教育供给结构性改革。

    (五)老年教育的供给决策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转变

    以往的老年教育供给主体比较单一,政府举办的老年教育是唯一渠道。从供给来源上讲,老年教育由政府一元供给。由于政府不可能将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投入在老年教育方面,在对老年教育需求掌握不准的情况下,必然会出现类似老年教育的供给与需求相错位的状况。一方面,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设了许多老年教育设施,但是并没有让老年群体获得满足,并没有满足老年群体的教育需求;另一方面,老年群体的真实的教育需求要历经很长的时间才有可能转化为决策。老年教育不仅仅是老年人的事情,而是与每一个人的利益切身相关,任何人都有年老的时候,都会有接受老年教育的需求。老年教育的供给内容与方式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决策,更需要社会机构和关注老年教育的个体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研发机构、监管机构也是老年教育供给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可以提供这样的平台,让所有老年利益相关群体都参与到老年教育供给决策中,利用互联网的开放特性、隐蔽特性,让政府部门、社会机构、专家学者、关注老年教育的个体及老年教育代表等进行互动,让互联网这一先进的服务工具参与到多元主体的老年教育供给服务之中。

    三、重构“互联网+老年教育”的供给新体系

    以往老年教育的供给仅仅局限于老年教育教学机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内容、同一教师、同一进度进行教学,老年受教育者个体可以选择的余地不大,这种整齐划一的教育教学很显然不能够满足老年受教育者多样化、个性化、优质化的老年教育需求。以移动电视、数字媒体为代表的先进网络技术正在引起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这种深刻的社会变革涉及受教育者、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学习方式,整个教育教学领域都会产生深刻的变化。自主学习、泛在学习、远程線上合作学习等都将会成为主要的教育教学形式,同时,学习环境、学习内容、教与学的方式、管理和评价等方面都会基于大数据产生新的教育教学形态。这些新型的老年教育教学形态又将促成新型的老年教育供给体系。

    (一)供需双向互动的新理念

    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搭建互动平台,可让所有与老年教育相关的利益群体共同参与到老年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让供方的利益群体参与”,[7]同时也让需方的利益群体参与,为双方的双向互动创造条件、营造氛围、提供机会,实现供需双向互动。这样就能够改变以往单纯地依靠供方的主观意愿或者单纯地从需方的主观意愿出发所造成的供需错位现象,实现让老年群众满意的老年教育目标。供需双向互动的新理念是对以往老年教育发展过程中经验教训归纳概括总结得出的结论,必须充分运用先进的网络信息平台才能够实现。此外,还必须经过老年教育供给实践检验完善。借助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平台形成的供需双向互动的新理念,能够有助于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新形式

    以往的老年教育是单纯的线下供给,通过运用互联网可以打破以往线下供给的局面,实现线下供给与线上供给相融合的新形式。互联网具有无限性,所谓的无限性是指互联网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空间方面的限制,只需要在终端设备及有网的情况下,就可以随时随地使用。这种特性运用到老年教育群体中去,“可以实现线下与线上有机的衔接”,[8]使老年教育者获取更多更新且与自身个体差异相一致的老年教育。

    (三)虚实相结合的新资源

    当前的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也包括老年教育资源。通过利用互联网资源共享、数据融合、业务协同及智能服务等方面存在的技术资源优势,可以提供虚拟的信息资源,即网络信息技术平台提供的老年教育资源。虚拟信息资源与现实中的信息资源并不冲突,这是源于二者都是为老年教育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

    (四)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新机制

    通过运用先进的互联网络信息技术平台,可以精确地了解多元主体对老年教育的利益诉求,“汇集各方面的力量”,[9]有助于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老年教育新机制。多元主体的准入、评价、监管应该建立科学、可操作且具有弹性的标准,提供多元主体都能够参与的渠道与途径,最终建立共建、共享、共创的新型老年教育供给机制。

    总而言之,重构“互联网+老年教育”的供给新体系,可以最大程度地借助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服务于老年教育事业,促进互联网与老年教育的深度有机融合。运用互联网服务老年教育是网络信息时代老年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能够促进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关文章!
  • 数学游戏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苏志刚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初中数学的教学方法也在逐渐变化,数学游戏是初中数学教学方法中比较有效的一种。初中数学具有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理性情趣相得益彰

    赵莉丽【摘? 要】新课标下的小学科学教学要求教师需要在注重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精神与兴趣的同时,确保学生能够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