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数据时代看现代期刊编辑意识形态的转变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引发了信息传播方式以及编辑方式的转变,为现代期刊编辑活动带来了新的发展前景,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数据化以及互联网科技的高速发展及其运用,引发了出版范式的转变以及学术出版外部环境的变化。在全新的信息科技氛围中,还存在很多限制现代期刊创新进步的因素,阻碍了现代期刊的创新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进行体制创新、思维创新,重视编辑意识的转变,以满足现代社会对期刊行业的发展需求,促使现代期刊平稳持续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现代期刊;编辑意识
【作者单位】孔九莉,中共贵州省委党校报刊编辑部。
数据化以及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及使用,让社会信息传播步入全新的时期。随着数据化时代的到来,编辑工作也在发生相应的变革,传统编辑需要运用纸、笔、工具书等才能完成相关的审核工作,现在更多的是运用网络工具完成。期刊的采编工作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仅体现为传播方式的复杂和多样,还表现在传播内容的快速增长以及传播模式的深刻变化上。因此,编辑在工作中的意识转变变得至关重要。
一、现代期刊传播途径与印刷形式的革新
1.传播模式的变革
现代期刊的传播模式体现出宏观和微观两个发展和变革方向。数字网络科技的研发及其大范围的应用给期刊行业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促成了期刊范式的转变以及现代期刊外部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这些变化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一是宏观领域具备非常明显的广泛性和普适化;二是微观领域的发展体现出微型化和即时性趋势。在宏观发展方面,如中国知网数据库就是集成、整理知识信息资源非常庞大的系统,以及组建知识信息资源互联、传承、扩散的平台。大部分数据库涵盖期刊、会议、报纸、外文文献、百科、词典等内容,正在向微观精细化领域发展。众多规模庞大的数据库创建之初,就对众多专业信息进行了细分、整理、重组以及产品再设计、再规划、再包装,完成数据库的再造,提升了信息利用的综合价值。然后在此基础上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化,更好地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2.印刷形式的革新
在期刊印刷方面,数字化出版全面发挥了计算机网络科技的优点,减少了传统期刊的印刷出版,用多种产品形式来满足社会的需求。个性化印刷的实现,转变了传统期刊印刷的范式,实现了期刊从传统印刷形式到数字时代个性化制作的革新,多样化的出版方式满足了顾客的特殊需要。期刊出版范式和出版外部环境的变化,为现代学术创作以及期刊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根基,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二、大数据时代对现代期刊编辑的挑战
1.大数据时代编辑工作方式的转变
大数据时代,信息存储在光、磁等媒介中,然后利用各种终端供大众在本地或远程读取使用。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给现代期刊的编辑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以及新的挑战。原来占用编辑大部分时间的事务性工作相继减少,出版流程中的排版、校对等部分工作从手工劳动变成计算机化运作,让编辑抽出更多时间放到选题策划、组稿以及审稿等主要工作上。另外,数据化为编辑大量使用信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编辑有更多的时间来搜集、寻找相关信息,为期刊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信息科技的进步要求编辑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从通才型编辑转型为专家型编辑。
2.大数据时代对编辑工作能力的要求
从信息层面看,编辑是对信息进行筛选、组合的智化行为。这种智化行为本质上是灵活地完成信息发掘和创新的过程,是对目标或任务开展信息再组织、高效管理甚至再创造的流程[1]。编辑的过程重点是对信息进行处理、整合和优化,要尽可能地做到完善、科学、准确。大数据时代,编辑的信息处理水平与编辑的知识系统密切相关,因此,编辑自身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很好地评估文稿的价值,对信息进行合理、正确的使用,信息才能转变为知识,为读者提供有益的信息资源。编辑在策划选题的时候,要及时、精准、全面地了解相关信息,才能很好地处理出版流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大数据时代编辑主体影响力的发挥
编辑主体影响力的发挥,主要依靠编辑综合素养的提升,这是大数据时代对现代期刊编辑提出的基本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版工作对编辑的要求会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知识经济、互联网科技、大数据时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科技改革都对编辑工作的内外部环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编辑工作一直受到科技更新的驱动而处于时代发展的前沿,社会的不断发展是编辑提升自我的重要动力。高素质的编辑团队是期刊品质的保证,是期刊进步的重要力量[2]。一本成功的、得到大众认可的期刊,最引以为傲的不仅是期刊自身,还包含期刊编辑意识的传承以及转变。
三、大数据时代编辑意识的传承与转变
编辑意识是指办刊活动的主体——编辑所具备的观点和思维。大数据时代,对编辑意识的传承及更新是现代期刊对编辑的要求,也是现代期刊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得以生存、发展的关键[3]。
1.编辑本体意识的培养
要想成为一名高素养的、具备本体意识的专家型编辑,就需要全面掌握文献检索方式,及时找到优质的资料,在充分整合信息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对信息的分辨、探究、组织以及预估的水平,了解学科发展的重点以及趋势,然后站在特定的学术角度对期刊内容展开全面的整理 [4]。编辑本体意识一般在审稿中体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促使专家型编辑的出现,这意味着编辑不仅是期刊编辑,还可能是某一行业的专家,需要具备较高的审稿水平,也需要展现编辑的本体意识。以文稿的创新性审查为例,专家型编辑能根据论文来源、作者资料、参考资料、论文论题、实验流程、数据以及结论等来分析论文的创新性,检索文献数据库涉及的内容,全面掌握论文现有的研究情况,判断其是否存在抄袭情况,全面衡量论文的创新水平,为作者提供更好的阅读品质;同时,还需要准备原始的分析资料,询问审稿专家的相关建议。经过上述审稿活动,发挥编辑的本体意识,全面评估论文的创新级别。
2.编辑统筹意识的必要性
编辑统筹意识是体现编辑本体意识的关键,是编辑主体对客体的整理意识。从方法论层面分析,编辑统筹是编辑主体在准确把握编辑工作特质和规律的基础上,遵循编辑出版工作的基本要求,为完成编辑出版目标而使用的改善编辑工作的方式。现代期刊刊载的内容涵盖学术论文、分析报告、整体述评等。站在客观层面上看,编辑的统筹意识以及相关运作有时显得滞后,未能体现现代期刊的特点。选题策划是体现编辑统筹意识的重要方式,不仅可以展现编辑的学术实力,还可以很好地展现编辑的办刊理念和特色。经过细心统筹的选题,才能体现期刊良好的整体感以及系统性,更好地帮助期刊打造自身品牌。只有让期刊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才可以不断提升期刊的综合竞争水平。编辑要坚持做好选题统筹,全面使用数据化手段,重视学科前沿动态分析,让选题充分展现该学科的发展趋势。现代期刊编辑能否做到导向性统筹组稿,把想法体现在期刊上,与现代期刊编辑有没有足够的学术功底以及学术敏感性有很大的关系[5]。
3.编辑转型下的创新思维体现
编辑思维的革新需要编辑具备创新观念,优化选题结构、转变编辑方式及手段,在审稿和编辑过程中体现独特的编辑理念和办刊特色。以组稿为例,编辑要追踪学科发展的重点领域,找到有价值的选题,掌握学科发展最新动向和热点,将组稿重心放到学科发展的关键项目上。编辑只有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改变旧观点,才能更好地提升创新意识。专家型编辑在大数据环境中加工、整理信息的时候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感,创造灵感不仅是现代期刊编辑创新思维的展现,还是专家型编辑必须体现的实力[6]。
大数据时代除了带来技术性的革新,还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出版技术的日益完善促进了现代期刊编辑工作的优化,加快了学术的交流。传统期刊出版从收稿到审核再到印刷,时间周期相对较长,导致最新的学术成果论文难以被及时搜索到。大数据时代,传播形式变得更加简单、便捷,极大地拓展了学术知识传播的领域。现代期刊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编辑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培养本体意识,增强统筹能力,发展创新思维,最大化地优化期刊论文的质量,推进期刊数据化迈向正确的轨道[7]。
[1]胡敏,冯媛. 科技编辑知识体系构建中的信息整合[J]. 编辑学报,2005(2).
[2]仲卫功, 黎雪. 编辑素质是科技期刊质量的保证[J] . 编辑学报,2002(4).
[3]朱辉. 信息技术发展条件下科技期刊编辑理念的变革[J]. 编辑学报,2004 (3).
[4]沈向昕. 论网络时代科技期刊编辑意识的嬗变和突破[J]. 湖南商学院学报,2002 (1).
[5]柳斌杰. 用数字化带动我国出版业的现代化[J]. 出版发行研究,2006 (11).
[6]陈昕. 美国数字出版考察报告[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7]阎晓宏在第二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上的主题演讲[EB/OL]. http://www. gov. cn/gzdt/2007-07/18/content_689128. 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