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的幼儿园数学活动设计例谈

    周亦潘

    摘 要:数学是幼儿能够认知和理解世界的基本学科,对幼儿的发展十分重要。但是其抽象性与逻辑性总是使得幼儿渐渐失去兴趣。《指南》中强调要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学习数学,让他们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主张幼儿教育应同实际生活相联系,而不能脱离生活。因此,幼儿园数学活动设计需要生活化,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那么,这种理念如何在幼儿园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得以实施和体现呢?笔者在幼儿园实践的基础上,从生活化数学教育的情境、材料、实践等方面,举例谈谈自己的一些教学体会。

    关键词:生活化; 数学活动; 幼儿

    中图分类号:G612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6-118-001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幼儿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幼儿教育必须结合生活。我想,数学教育亦是如此,数学活动内容应与幼儿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这些内容应是幼儿所熟悉的、理解的,能够让他们感受到数学是可以解决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和数学有关的问题比比皆是,我们应引导幼儿从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去发现数学、建构数学、运用数学。那么,如何设计生活化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呢?经过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让数学活动源自于生活

    數学来源于生活。动画故事《小猪佩奇》贴近幼儿的生活,孩子们对猪爸爸补墙洞的过程很感兴趣。区域活动中,幼儿喜欢用三角形拼拼摆摆,发现不同数量的三角形按照不同的方式能拼摆出多种多样的图案。

    于是,我设计了中班数学活动“能干的佩奇”,创设了帮猪爸爸补墙洞的游戏情境,选取故事中“补墙洞”这一线索,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形状——三角形,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方法,用同一种图形构造出各种不同图形填补墙洞,使枯燥的图形拼摆变为充满趣味的“小小泥水工”,引发幼儿主动、积极的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去探索,体验数学活动的趣味。

    活动中,我以“猪爸爸”的口吻先引导幼儿“角对角、边对边”,把墙洞补平整;再引导幼儿运用旋转的方式将两个三角形组合在一起填补墙洞;最后增加难度,进一步引导幼儿用更多的三角形进行拼搭,填补墙洞,并做到不重不漏。幼儿化身“能干的佩奇”,在故事情境中将等边三角形进行平移、旋转、组合成相应的图案。对幼儿来说,正是这些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为他们提供了学习数学的素材,这些生活化的情境也为善于发现问题的幼儿提供了学习和操作的载体,在情境中主动建构数学。

    “能干的佩奇”是在趣味性的故事情境中组织起来的多样化的、感性化的、趣味化的活动。通过这样的生活化情境再现,在生活中取材,更贴近幼儿的生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自然而然就提高了不少。

    二、提供生活化材料,让数学活动应用于生活

    在数学活动中,幼儿与教师提供的材料产生交互作用,进行对话。生活化的材料可以让幼儿学习起来更简单、清楚。而实际生活中的物品也许就是幼儿数学活动中的最佳材料。

    夹子是幼儿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自主用点心时用夹子夹起饼干,角色游戏时将自己的头像夹在角色区域……《纲要》中指出要“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材料开展活动,发现物品和材料的多种特性和功能。”因此,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我设计了中班数学活动“夹夹乐”,引导幼儿识别相对复杂的排列模式,并尝试复制、扩展模式。

    在操作环节,我提供了颜色、大小、材质不同的夹子,鼓励幼儿化身“小小设计师”,有规律地按照AAB、ABAB、AABB等模式将夹子装饰在自己身上或教室里的物品上。活动中,孩子们自主选取分类盒中的夹子,自由愉悦地操作着:小A按照大夹子-大夹子-小夹子的模式装饰了阅读区的书签,小B按照塑料夹-木夹子-塑料夹-木夹子的模式装饰了自己的裙子,小C按照红夹子-红夹子-黄夹子-黄夹子的模式,给自己的绘画作品设计了一个漂亮的边框……

    材料的选择很重要,“夹夹乐”中用到的所有材料几乎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这些简单、常见、可操作的材料促使孩子们不断地将数学经验进行迁移,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因此,只有选择那些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常见的材料,才能够帮助幼儿更快地在亲身操作中亲近数学,感知数学。生活化的材料拉近了幼儿和数学之间的距离,减轻了幼儿对数学的陌生感,潜移默化中让数学活动应用于幼儿的日常生活。

    三、开展生活化实践,让数学活动回归于生活

    现实生活是数学抽象的来源。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应该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让幼儿认识到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在学习中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然后去生活中发现数学。于是我设计了大班数学活动“小鬼当家去买菜”,在生活实践中学习5的组合,并学习用数字和符号记录。

    《指南》中提出要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有意识地鼓励幼儿参与计算和付款,引导他们尝试自己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活动前教师带领幼儿来到菜场,鼓励幼儿用5元钱买两种菜,借助真实的生活体验将幼儿教育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回园后,引导幼儿在交流中学习5的组合(例如5可以分成2和3。我用5元钱,买了2元钱的胡萝卜和3元钱的青菜。)这个活动让幼儿“发现、尝试解决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数学的问题”,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同时,积累一些生活经验和生活技能,“体验到了数学的重要和有趣”,真正让数学回归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生活化的情境、生活化的材料、生活化的实践让幼儿数学活动变得生动、具体,把抽象知识与真实生活连接在一起,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让幼儿自由、自主、愉悦、自然地获取知识,并从中体会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从而推进幼儿数学教育回归真实世界。作为教师,我们还要加强对数学的敏感性和应用意识,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善于和幼儿一起运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促进自己与幼儿共同成长。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浅论农村中小学英语课程资源的

    赵乾祯 冯帆摘 要:在当前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上,立足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由于经济以及其他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导致农村小学

  • 探究立足文本的小学语文有效教

    凌倩【摘? 要】在教学中不断地反思,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立足于文本,结合学生学情,设计教学环节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