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口述历史文献与红色集体记忆的成功与红色集体记忆的成功文本
唐济生
口述历史,是世界各国广为应用的一种“公众记忆”式的历史记录方式,作为一种搜集历史的途径,这种从民间记忆的角度来记录历史的做法,是对历史的真实、形象、生动、深刻的再现,在西方国家已经日臻成熟。然而在中国,口述历史却几近空白,个人口述历史尤其是影像口述史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一个纪录片类型。2002年,崔永元从采访老电影人《电影传奇》到采访抗战老兵的《我的抗战》,成立了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及口述历史博物馆,开启了内地“口述历史”的先河。而开播于2005年的凤凰卫视《口述历史》栏目,则是第一档直接以"口述历史"命名的口述历史类电视栏目。
中国近二十年多来的文献纪录片创作已逐渐发生变化,囿于条件的限制和观念上的滞后,国内还没有一个以当年参加革命的老红军为主要采访对象的口述历史纪录片,当这些革命老人逐渐离我们远去,我们意识到这是需要大力去抢救挖掘的一项工作。值得庆幸的是,江西广播电视台向来有创作红色革命题材的传统,钟情于红色题材资源,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致力于大型文献片的采访创作,数度采访了近百位当年还在世的老红军以及他们的后代对父辈的追忆,留下了大批珍贵的红色岁月的集体记忆。在对这些老红军口述档案的抢救过程中,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这一重大主题?这种表现形式能否达到我们所追求的价值意义与艺术效果?
纪录片作为影视史学的一种表现形式,可以通过影视资料、老照片、口述历史等方式再现历史事实。法国社会学家哈布瓦赫认为,“集体记忆”本质是立足现在对过去的一种重构,一个社会有多少群体和机构就有多少集体记忆,而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的记忆有赖于特定群体对于过去的重构。①一个民族和群体的集体记忆通常由口述、回忆录、大众传媒以及影视文本实现。基于此,本文以口述历史片《为了可爱的中国》为例来浅析如何构建红色集体记忆的影视文本。
细节补充:影像纪录比文字叙述更有文献价值
当亲历者直接通过镜头面对观众的时候,他的表达往往会更加真诚而显得真实,因为亲身经历者所述说的环境、所讲出的细节、所体验的感情、所刻画的心理,打破了以往单纯以文献资料为来源、由历史学家为代言人的传统史学模式,使历史呈现出有血有肉的个性特征,增加了历史的丰富性、生动性和真实性。
主创团队认识到口述历史片《为了可爱的中国》的价值在于:它为我们这个时代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历史文献,因为我们会在时间的流逝中遗忘过去。让历史的亲身经历者来讲述历史,让历史的创造者来评说历史。他们的特殊经历,从一个侧面见证了党和人民军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奋斗史,可以说见证了一个时代。他们的讲述,能够让人们更好地深入历史,寻找记忆中被遗忘的东西。把这些历史见证者引向屏幕,面对大众说出藏在心中多年的尘封故事,从中人们可以看到当年的老红军参加革命流血牺牲的动机与境界,对这一段历史人物的集中采访,他们作为不同的个体组合在一起,从而还原了一段完整的历史记忆,同时也是对历史细节的补充。
这些细节的补充表现在对资料的搜集和使用上,比如,井冈山时期就参加红军的曾志老人,战争年代两次失去革命伴侣、四次与自己的骨肉分离;“胡子将军”孙毅讲述自己为什么留胡子的趣闻;方强将军和欧阳毅将军在西路军失败后沦为乞丐、历经千辛万苦回到延安的细节;宗月林口述中长征时女红军一个盆子既打饭又洗脚还用来挡雨的作用。历史因细节而生动,细节因人物而传神。同样一件事情,个人亲历者从不同的视角讲述,扩展补充了党史文献中没有记载的缺憾,给中国现代史记忆增添了丰富的细节,也避免了一般文献片中给人枯燥的印象。
材料取舍:坚持客观真实的“原材料”加工
对于这些老红军口述档案的抢救工程,当时确立的宗旨是:不以既定的结论剪裁史实,而是以鲜活的史实刷新历史的成见,填补文献记载的空白和盲点;对历史人物不溢美,不隐恶,揭示历史事件的复杂性,避免简单化和脸谱化。因此,在对待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上,纪录片秉承的是客观真实的态度,口述中涉及到的众多人物和史实都是经过国内著名党史军史专家反复核实把关。而在素材的剪裁上则要把握“放大或放过”,该放大的放大,该放过就放过,也即在把握情感和史实的交融性上,一些老红军鲜明的情感和个性,就必须放大来做。欧阳毅将军讲述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与陈毅同盖一条毯子的“两毅共眠”佳话,梁必业将军讲述自己“父子参军”的佳话以及他对母亲愧疚情感的流露,刘英讲述在苏区时毛泽东帮助她解决扩红动员以及毛泽东张闻天之间关系的转变,等等。这些生动的细节和真挚的情感,表现和反映了同志及亲人之间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纯洁关系,使得厚重的历史变得不乏温情,变得可以触摸。个人口述历史并不是亲历者个人的生平事迹介绍,因此对党史军史上的有些事件则宜粗不宜细,有些则一笔带过。
重构编码:提炼主题的价值内涵
任何一种纪录片都在以某种方式记录着一段特殊的历史,历史本身是客观的,但是如何呈现则取决于创作者对素材的重新编码与表述。涉及历史题材的都会面临一个重构的问题,就是通过收集资料、文字解读将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文本同影视资料、文件、图片等放在一起分析研读,这里所涉及的人物、事件和情感一定是真实的,但所有叙事元素所表达的主题或对于历史的认识是导演总结的。
我们每集提炼一个主题,根据每位口述者的主要事迹和个性特征,形成一条脉络主线,注意刻画每个人物的性格,并将其精神表述提炼贯穿其中,人物的性格跃然纸上。孙毅将军一生充满革命激情,所有的讲述都围绕“激情”两字展开;欧阳毅将军一生充满坎坷,即使西路军失败后沦为乞丐受到不公正待遇仍然坚定革命信念;梁必业将军一生对党和人民赤胆忠心不后悔自己的选择;方强将军则侧重于他一生与毛泽东的不解之缘。在片中没有政论性的语言和大段理论表述,而是采用讲故事的方式,用平实的语言,将要传达的思想寓于故事情节和全片结构当中,在让老红军形象变得立体的同时,也能让观众从中感受到精神的力量。同时,在片中还注意了摆脱英雄式的宏大叙事,将他们还原成一个个普通人,都是当年的毛头小伙子、邻家大姑娘。但是,他们的人生经历和革命信仰又不普通,少小舍家参加革命,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在他们看来,相比已经牺牲的战友,他们只是革命的幸存者。
叙事风格:点面结合,注重完整性和延续性
“点”是细节,“面”则是背景。对于这样一部大型系列纪录片,叙事风格的统一显得尤为重要。创作团队通过亲历者口述、影视资料、历史资料以及照片的交错处理、相互印证,来重构那个时代的轮廓和脉络。在讲述大时代背景时,我们选用的相对应镜头画面,除了红军时期缺少影视资料只能由照片和实景拍摄代替外,都是当年真实的纪录影像或图片。比如孙毅将军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退休后热衷于当编外教员从事革命传统教育时,我们使用了央视当年拍摄的影像资料,孙老充满激情的演讲增强了节目的现场感和真实感。
为体现节目的完整性,开篇和结尾要求相呼应,在开篇对口述者作一简要介绍,在片子结尾处再向老红军致敬,对其一生做出最感人的评述。如孙毅将军的结束语是:“从河北大城出发,在江西宁都起义重获新生,革命胜利后,牢记领袖教诲不当李自成,百岁将军孙毅用他的奋斗、激情、信念,穿过了整整一个世纪的风雨,也书写了辉煌的历史篇章。老去的是容颜,燃烧的是激情,不朽的是信念!”这样前后呼应的文本方式使整个片子主题得到了升华。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表述风格。随着时代的变化,纪录片创作者的表述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在具体的创造实践中,创作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在不断更新着影像的表达方式。老红军的采访历经20多年,这些珍贵的影像资料得之不易,有些亲历者年老体弱,抱着病驱,分几次才采访录制完。为了寻访到某些关键的人物和资料,创作团队还在全国各地的博物馆、纪念馆、旧址遗址进行拍摄。今天,历史文献类纪录片已经从宏大叙事逐渐走向个人视角、细节叙事。然而,纪录片创作中采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手段能否带给观众真实感和历史的质感。目前完成的第一季28集(精编版10集)已经在江西卫视及地面频道播出,这只是迈开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激活红色基因,焕发生机活力”,在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上,希望这部作品能真正成为“填补我国大型口述历史文献片空白”的一个鸿篇巨制。
注释:
①[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著,毕然、郭金华译:《论集体记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9—59页。
口述历史,是世界各国广为应用的一种“公众记忆”式的历史记录方式,作为一种搜集历史的途径,这种从民间记忆的角度来记录历史的做法,是对历史的真实、形象、生动、深刻的再现,在西方国家已经日臻成熟。然而在中国,口述历史却几近空白,个人口述历史尤其是影像口述史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一个纪录片类型。2002年,崔永元从采访老电影人《电影传奇》到采访抗战老兵的《我的抗战》,成立了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及口述历史博物馆,开启了内地“口述历史”的先河。而开播于2005年的凤凰卫视《口述历史》栏目,则是第一档直接以"口述历史"命名的口述历史类电视栏目。
中国近二十年多来的文献纪录片创作已逐渐发生变化,囿于条件的限制和观念上的滞后,国内还没有一个以当年参加革命的老红军为主要采访对象的口述历史纪录片,当这些革命老人逐渐离我们远去,我们意识到这是需要大力去抢救挖掘的一项工作。值得庆幸的是,江西广播电视台向来有创作红色革命题材的传统,钟情于红色题材资源,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致力于大型文献片的采访创作,数度采访了近百位当年还在世的老红军以及他们的后代对父辈的追忆,留下了大批珍贵的红色岁月的集体记忆。在对这些老红军口述档案的抢救过程中,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这一重大主题?这种表现形式能否达到我们所追求的价值意义与艺术效果?
纪录片作为影视史学的一种表现形式,可以通过影视资料、老照片、口述历史等方式再现历史事实。法国社会学家哈布瓦赫认为,“集体记忆”本质是立足现在对过去的一种重构,一个社会有多少群体和机构就有多少集体记忆,而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的记忆有赖于特定群体对于过去的重构。①一个民族和群体的集体记忆通常由口述、回忆录、大众传媒以及影视文本实现。基于此,本文以口述历史片《为了可爱的中国》为例来浅析如何构建红色集体记忆的影视文本。
细节补充:影像纪录比文字叙述更有文献价值
当亲历者直接通过镜头面对观众的时候,他的表达往往会更加真诚而显得真实,因为亲身经历者所述说的环境、所讲出的细节、所体验的感情、所刻画的心理,打破了以往单纯以文献资料为来源、由历史学家为代言人的传统史学模式,使历史呈现出有血有肉的个性特征,增加了历史的丰富性、生动性和真实性。
主创团队认识到口述历史片《为了可爱的中国》的价值在于:它为我们这个时代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历史文献,因为我们会在时间的流逝中遗忘过去。让历史的亲身经历者来讲述历史,让历史的创造者来评说历史。他们的特殊经历,从一个侧面见证了党和人民军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奋斗史,可以说见证了一个时代。他们的讲述,能够让人们更好地深入历史,寻找记忆中被遗忘的东西。把这些历史见证者引向屏幕,面对大众说出藏在心中多年的尘封故事,从中人们可以看到当年的老红军参加革命流血牺牲的动机与境界,对这一段历史人物的集中采访,他们作为不同的个体组合在一起,从而还原了一段完整的历史记忆,同时也是对历史细节的补充。
这些细节的补充表现在对资料的搜集和使用上,比如,井冈山时期就参加红军的曾志老人,战争年代两次失去革命伴侣、四次与自己的骨肉分离;“胡子将军”孙毅讲述自己为什么留胡子的趣闻;方强将军和欧阳毅将军在西路军失败后沦为乞丐、历经千辛万苦回到延安的细节;宗月林口述中长征时女红军一个盆子既打饭又洗脚还用来挡雨的作用。历史因细节而生动,细节因人物而传神。同样一件事情,个人亲历者从不同的视角讲述,扩展补充了党史文献中没有记载的缺憾,给中国现代史记忆增添了丰富的细节,也避免了一般文献片中给人枯燥的印象。
材料取舍:坚持客观真实的“原材料”加工
对于这些老红军口述档案的抢救工程,当时确立的宗旨是:不以既定的结论剪裁史实,而是以鲜活的史实刷新历史的成见,填补文献记载的空白和盲点;对历史人物不溢美,不隐恶,揭示历史事件的复杂性,避免简单化和脸谱化。因此,在对待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上,纪录片秉承的是客观真实的态度,口述中涉及到的众多人物和史实都是经过国内著名党史军史专家反复核实把关。而在素材的剪裁上则要把握“放大或放过”,该放大的放大,该放过就放过,也即在把握情感和史实的交融性上,一些老红军鲜明的情感和个性,就必须放大来做。欧阳毅将军讲述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与陈毅同盖一条毯子的“两毅共眠”佳话,梁必业将军讲述自己“父子参军”的佳话以及他对母亲愧疚情感的流露,刘英讲述在苏区时毛泽东帮助她解决扩红动员以及毛泽东张闻天之间关系的转变,等等。这些生动的细节和真挚的情感,表现和反映了同志及亲人之间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纯洁关系,使得厚重的历史变得不乏温情,变得可以触摸。个人口述历史并不是亲历者个人的生平事迹介绍,因此对党史军史上的有些事件则宜粗不宜细,有些则一笔带过。
重构编码:提炼主题的价值内涵
任何一种纪录片都在以某种方式记录着一段特殊的历史,历史本身是客观的,但是如何呈现则取决于创作者对素材的重新编码与表述。涉及历史题材的都会面临一个重构的问题,就是通过收集资料、文字解读将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文本同影视资料、文件、图片等放在一起分析研读,这里所涉及的人物、事件和情感一定是真实的,但所有叙事元素所表达的主题或对于历史的认识是导演总结的。
我们每集提炼一个主题,根据每位口述者的主要事迹和个性特征,形成一条脉络主线,注意刻画每个人物的性格,并将其精神表述提炼贯穿其中,人物的性格跃然纸上。孙毅将军一生充满革命激情,所有的讲述都围绕“激情”两字展开;欧阳毅将军一生充满坎坷,即使西路军失败后沦为乞丐受到不公正待遇仍然坚定革命信念;梁必业将军一生对党和人民赤胆忠心不后悔自己的选择;方强将军则侧重于他一生与毛泽东的不解之缘。在片中没有政论性的语言和大段理论表述,而是采用讲故事的方式,用平实的语言,将要传达的思想寓于故事情节和全片结构当中,在让老红军形象变得立体的同时,也能让观众从中感受到精神的力量。同时,在片中还注意了摆脱英雄式的宏大叙事,将他们还原成一个个普通人,都是当年的毛头小伙子、邻家大姑娘。但是,他们的人生经历和革命信仰又不普通,少小舍家参加革命,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在他们看来,相比已经牺牲的战友,他们只是革命的幸存者。
叙事风格:点面结合,注重完整性和延续性
“点”是细节,“面”则是背景。对于这样一部大型系列纪录片,叙事风格的统一显得尤为重要。创作团队通过亲历者口述、影视资料、历史资料以及照片的交错处理、相互印证,来重构那个时代的轮廓和脉络。在讲述大时代背景时,我们选用的相对应镜头画面,除了红军时期缺少影视资料只能由照片和实景拍摄代替外,都是当年真实的纪录影像或图片。比如孙毅将军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退休后热衷于当编外教员从事革命传统教育时,我们使用了央视当年拍摄的影像资料,孙老充满激情的演讲增强了节目的现场感和真实感。
为体现节目的完整性,开篇和结尾要求相呼应,在开篇对口述者作一简要介绍,在片子结尾处再向老红军致敬,对其一生做出最感人的评述。如孙毅将军的结束语是:“从河北大城出发,在江西宁都起义重获新生,革命胜利后,牢记领袖教诲不当李自成,百岁将军孙毅用他的奋斗、激情、信念,穿过了整整一个世纪的风雨,也书写了辉煌的历史篇章。老去的是容颜,燃烧的是激情,不朽的是信念!”这样前后呼应的文本方式使整个片子主题得到了升华。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表述风格。随着时代的变化,纪录片创作者的表述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在具体的创造实践中,创作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在不断更新着影像的表达方式。老红军的采访历经20多年,这些珍贵的影像资料得之不易,有些亲历者年老体弱,抱着病驱,分几次才采访录制完。为了寻访到某些关键的人物和资料,创作团队还在全国各地的博物馆、纪念馆、旧址遗址进行拍摄。今天,历史文献类纪录片已经从宏大叙事逐渐走向个人视角、细节叙事。然而,纪录片创作中采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手段能否带给观众真实感和历史的质感。目前完成的第一季28集(精编版10集)已经在江西卫视及地面频道播出,这只是迈开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激活红色基因,焕发生机活力”,在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上,希望这部作品能真正成为“填补我国大型口述历史文献片空白”的一个鸿篇巨制。
注释:
①[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著,毕然、郭金华译:《论集体记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9—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