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有效策略研究
叶长春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对小学教育教学越来越重视,音乐作为小学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也将面临重要的挑战。要求小学音乐老师积极地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从而实现高效音乐课堂教学。对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有效策略进行了几点分析。
关键词: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有效策略研究
音乐教育的核心就是审美教育,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通过音乐欣赏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给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有的学生还不太适应小学阶段紧张的学习,通过音乐欣赏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释放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在音乐的世界自由地遨游。总之,小学阶段学习音乐,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目前,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提升和改善。
一、找准切入点——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才能提升音乐教学效果。所以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传统的小学音乐欣赏课堂就是让学生简单欣赏一些歌曲,这种枯燥的教学模式,很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明显不符,不适合学生的整体发展。因此,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老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需求,在音乐欣赏教材中找准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比如,老师可以把音乐和故事、游戏、乐器、舞蹈等相结合,让音乐教学变得非常有趣,从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级《森林与小鸟》教学中,这首乐曲是由两部分和尾声组成的,第一部分表现了宁静的大森林,第二部分表现了欢腾的大森林,其中不时地出现模仿小鸟的叫声,表现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最后尾声部分乐队用强的力度演奏出热烈、欢快的旋律。课上老师先把乐曲转换成故事的形式给学生讲出来,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故事会很感兴趣,所以采用讲故事的形式,很容易引发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让学生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认识,为下面的歌曲欣赏环节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传统的欣赏教学中,有的学校使用落后的教学工具,严重影响了音乐欣赏教学的效果,音乐欣赏教学首先要具备一个好的音响。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利用它声像一体的特点,把一些抽象的知识直观地呈现给学生,通过多媒体的音响还可以给学生带来动听的音乐,提升歌曲的欣赏效果。使用多媒体教学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音乐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给音乐欣赏课堂带来丰富的知识,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
例如:在《苗岭的早晨》教学中,这是作曲家陈钢于1975年根据同名口笛曲改编的一首乐曲,乐曲以明朗清新的旋律,描绘出苗族山寨的秀丽图景,又以明快、热烈的劳动节奏,表现苗族人民的愉悦心情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在欣赏第一乐章的时候,用多媒体展示苗岭风景的画面,然后播放第一乐章的音乐,让学生观看画面随着音乐认真欣赏乐曲。在欣赏第二乐章的时候,多媒体放映有关苗族服饰、居住、歌舞的图片。最后可以用PPT展示乐器口笛,给学生简单介绍口笛,增加学生的器乐知识。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乐曲的了解和印象,从而提升音乐欣赏学习的效果,激发学生对音乐欣赏教学的兴趣。
三、重视主体性——提升教学效果
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中,都是以老师为主体展开教学,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长期处于这样的学习状态,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要顺应新课改的要求,转变以老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把学生放到教学的主体位置。音乐欣赏教学要面向整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学中老师要采用灵活的手段,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手段,什么情况下应该使用什么教学方法。最后老师还要注重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和帮助,虽然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但是老师也要做好引导的工作。
例如:在《洋娃娃之梦》教学中,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欣赏歌曲,引導学生体验洋娃娃富有童趣和幻想色彩的生活,能分辨乐曲的三个乐段,了解三个乐段不同的节奏、旋律、速度。课上先播放乐曲《洋娃娃之梦》,然后老师提问:这首歌曲是使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呢?同学们能不能给歌曲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呢?学生会给出各种各样的答案,比如《跳舞的洋娃娃》《洋娃娃的一天生活》等。然后让学生再次聆听《洋娃娃之梦》,问一问学生乐曲一共有几部分组成?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希望自己的回答可以得到老师的表扬,因此采用这种问答的形式,可以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最终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想要提升音乐欣赏教学。首先老师要找准教材中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要善于借助先进的教学工具,丰富音乐欣赏教学的内容。最后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位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周丽君.新课改下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4):264.
[2]杜静文.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效率的策略探析[J].课程教学研究,2013(5):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