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产后抑郁运用护理干预有何奇妙
邓雪玉
【摘 要】产后抑郁的诱发因素有许多,其主要包括产妇的生理变化、心理变化、以及家庭、社会角色的转变等。产妇出现产后抑郁后,不仅会让心理出现较大的负面情绪,影响家庭和睦,也会影响产妇的恢复;另外,如果产后抑郁得不到排解,严重时还可能出现产妇自杀、杀婴等恶劣事件。为了产妇的身心健康以及社会的和谐,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必须做好对产后抑郁症的治疗工作。本次就是对护理干预具体临床应用价值的讨论,指出其对产后抑郁症干预效果。
【关键词】产妇;产后抑郁;产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7X(2019)19-0128-01
产妇在分娩后,很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表现,这种临床表现被称为产后抑郁,其是一种在妇产科常见的精神类综合征。有相关研究报告指出,将护理干预运用到对产妇产后抑郁的护理工作之中,有利于帮助产妇调节抑郁的负面情绪,消除负面心理状态,让产妇可以尽快恢复并回归正常的生活状态。1.产后抑郁的概述
根据作者的临床经验,产后抑郁常出现在产妇分娩后的第14-15天,而随着抑郁症的发展,在第30-45天后会出现明显的情绪症状,产后半年一些产妇产后抑郁症状才能得到缓慢的缓解。通常产生产后抑郁的产妇,有2/3的产妇可以通过1年左右的自我调节来恢复;而另外1/3的产妇必须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这部分产妇的产后抑郁症状往往较重。
产后抑郁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患者会出现心情低落、情感淡漠,产生抑郁的产妇对平时喜欢的事物会丧失兴趣,同时,其创造性思维会受到限制,在行为上也缺乏主动性。同时,产后抑郁的产妇更容易出现自暴自弃、易怒等负面情绪,睡眠质量及性欲也有降低的表现。2.产后抑郁的诱发因素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还总结出了一套产后抑郁发生的规律,产后抑郁的诱发因素有多重,其主要包括产妇生理方面的变化、心理方面的变化、身份的转变以及社会角色的转变。下面来具体分析下。
2.1生理方面
一些产妇因为体质较差,对疼痛的耐受能力较低,在分娩前期就会出现比较严重的焦虑情绪。
2.2心理方面
心理方面的变化也是产后抑郁的重要诱发因素,产妇及家属没有做好养育子女的准备,重男轻女的思想,对日后生活的迷茫都会让产妇出现较大的心理负担。
2.3身份、社会角色的转变
多数产妇在未生育前,均有自己的工作以及生活习惯,在日常行为方面比较自由,当有了子女后,其行为会被子女限制,同时,可能失去原有工作。这就让产妇出现了极大的不适感,失去工作的产妇可能还出现经济负担,这些问题都会给产妇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进而引发产后抑郁。3.护理干预的具体方法
研究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了对产妇的心理辅导,根据产妇的产后抑郁状况,加强与产妇之间的沟通,通过劝解、鼓励的方式让产妇及家属不要过于看中婴儿的性别,不要因经济问题造成过大的压力,通过与产妇、家属的沟通,帮助产妇消除负面心理状态。在护理中,为产妇播放舒缓、轻柔的轻音乐,辅导产妇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丰富产妇恢复期的生活,让产妇的注意力得到分散,防止产妇无法从负面情绪中走出來。加强对正确生育观的宣传工作,及时为产妇解答相关疑问,让产妇及家属转变传统的重男轻女的思量。做好对病房的清洁工作,保证病房内部的通风换气,增加无刺激性的花卉布置,做好对湿度、温度的调控,让产妇拥有较佳的恢复环境。
综上所述,产后抑郁会让产妇出现严重的负面心理,产妇因为生理、心理的变化以及社会家庭角色的转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表现,不能及时排解,就会给产妇健康带来影响。加强对产妇负面情绪的排解工作,有利于更好的帮助产妇恢复到正常的心理状态,更好的面对日后生活,这在临床上的应用意义是极为重大的,应该加强对护理干预的临床推广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宇,王荔红. 产妇产后抑郁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07):143-144.
[2]闫楠. 产后抑郁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2):307-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