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业我输在了市场的节奏上
我不只一次创业,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这里从正反面两个方向给大家带来一些独特的思考和启发。
第一次创业
2003年,我创办了一个开发者社区,叫JavaEye社区,是以业余的方式在运营。到2006年,网站的影响力已经很大了,我觉得应该把它当作一个事业。于是,我开始创业运营JavaEye网。整个社区发展很快,到2009年底,从流量、影响力、用户量等方面来看,JavaEye社区已经是国内第二大的开发者社区网站了(当时第一大是CSDN)。在2010年3月,正式被CSDN收购。这就是我第一次创业的经历,创业了三年半的时间,那时候没有融资,但是放在10年前来看还是很不错的。
然后,我带领一个小团队,从上海搬到了北京,担任CSDN的产品副总裁和CTO,负责线上的产品研发和运营。但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我还是比较迷茫。因为从2010年开始,刚好是中国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我是CSDN的CTO,每天要处理大量的公司事务:开会、协调工作、招人、培养人才、部门PK等等,我感觉自己陷入了太多无意义的事情当中。同时,我看到很多身边的朋友,那几年发展得很好,我心里非常不甘心,总想去创业。
第二次创业
2013年国庆节,我从CSDN辞职,出来后开始二次创业。从2013年11月到2015年6月,我接连做了三个创业项目,但是都失败了。到2015年8月,我加入丁香园,负责产品和技术团队。接下来讲一下,不到两年时间里我失败的二次创业经历。
第一次尝试
因为之前我做了10年的社区,但是发现在移动时代,社区没有被很好的移动化。同时,我对微信也有比较深的研究,于是,我判断基于微信的社区是一个有庞大需求的创业方向。我自己是做研发出身,又创业过,属于草根创业者,对产品、研发、运营都比较懂,当时资金也比较充足,我拿了400万的天使投资。当时就组织了一个4人团队:1个产品经理,2个研发工程师:一个前端一个后端,再加上我自己,自我感觉是一个小型精英创业团队。只用了4个月,产品就做出来,结果发现产品不行。
为什么不行?我们做微信社区的同时,腾讯收购的Discuz团队也做了微社区的产品。Discuz微社区跟我们做出来的产品差得很远,我们的产品从用户体验和产品功能各方面要比微社区好很多倍。但是,微信自身已经是入口了,如果在微信里面再做社区,没有更多的入口让用户一次点击进入。如果入口的路径过于复杂,用户是不太可能使用这个产品的。我们自己判断产品方向不行,在产品开发已经完毕,没有正式上线之前,直接Close了。
之后我们思考了一段时间,能不能用一个比较简单的办法去寻找入口?当时,微信公众号又推出了新功能——服务号的模板消息:当有特定事件发生的时候,可以向用户推送消息,而且模板消息的发送量很高,每天最多可以发十万条消息。于是,我们针对模板消息又做了一个设计,完全是以模板消息来驱动,让整个社区交互。但是,做出来之后,发现还是不行。实际上,在2016年,比较火的分答、大弓、值乎,也是以微信服务号模板消息方式来驱动用户使用的,充当了快速入口。
我在很早之前就认识到模板消息的用法,但发现还是不行。因为社区的本质上是让用户之间交流。而微信的对话模式、以及微信群的交流方式已经足够简单。如果要在微信里面用公众号来实现用户交互功能,哪怕使用模板消息解决了入口难寻的问题,用户之间的交流还是不如微信本身更高效、更便捷,用户还是不会去用的。
大家也可以看到,除了口袋通、有赞这种腾讯扶持的微商城相对比较成功以外,在微信生态里面做社交应用应该说没有成功的。当然微信里面做内容创业有很多做起来的,但是我们认为,移動时代的社区形态很难有超越微信群的存在了,如果在微信里做比较复杂的应用,很少会有成功的案例。这次因为方向错误,就把项目搁置了。这是我第一次尝试。
第二次尝试
第一个项目close之后,我有个朋友想做一个亲子游项目。同时我也发现,很多程序员平时工作很忙,周末就希望和妻子孩子参加亲子游活动,特别是在江浙沪地区比较注重家庭的白领,这种需求非常旺盛。于是,我们一拍即合:他做联合创始人兼CEO,我是联合创始人兼CTO,还有一个联合创始人兼产品副总裁,总共三个联合创始人。团队一开始有20多个人,做了一年之后,发现问题还是很多。最主要的就是创始团队磨合不好、发展方向有分歧:CEO希望实现OTA平台的模式,而我和另外一个联合创始人的意见相反,认为OTA模式不适用于强调个性化的亲子游,应该更多尝试偏社区的方向。最后,我跟另外一个联合创始人退出了。这是第二次尝试。
从2013年到2015年,VC行业投资了几十个亲子游项目,但没有一个跑出来的。
第三次尝试
虽然不做亲子游,但是亲子方向还可以再尝试一下,于是换了一种方式,做亲子达人的共享平台。2015年Airbnb和Uber非常火,提出了共享经济平台的模式,这种模式在亲子领域是有一定基础的:很多在大城市的70后、80后白领,经济收入比较好,可能丈夫在上班赚钱,妻子是全职太太。而这些全职太太至少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我们称之为高知闲散社会资源。我们在想,是不是可以把这些高知闲散社会资源利用起来呢?于是我们尝试了亲子的共享经济平台,结果是融资失败。
在2015年刚刚成立这个项目的时候,有投资人感兴趣,但被我拒绝了。当时,我考虑的是,先把项目做起来再融资,估值才好谈。2015年6月,我们跑出了一些数据:包括用户转化率、成单率、复购率,客单价等,数据都还挺高。这时候再去融资,发现最好的时机已经过去了。
因为,2015年5月底A股暴跌,之后整个资本市场冷却。而且,在线旅游包括亲子游的很多项目都比较失败,投资行业对亲子领域的态度已经转冷。在这种情况下,再去谈投资就非常困难了。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有个投资人对我直言不讳的说:其实你们这个团队背景是很强的,但是亲子现在显然不是风口,可能要用很长时间才能做好这件事,你为什么不去做更容易跑出来的方向呢?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创业还是要顺势而为,寻找合适的机会,所以就close了这个项目。
自我复盘
从2013年底到2015年6月,三次创业项目都失败。但站在今天去回顾一年之前融资失败的事,我觉得是一件好事。如果当时融资成功,我可能会长期被这个项目牵制,而没有办法脱身,这对我来说可能是更坏的结果。但是那时候的我还是不太能够接受,很不服输,为什么?
首先,我在2013年10月离开CSDN,随后开始创业,2014年的资本市场非常火爆,很多创业项目拿到很多钱,凭什么就我没有做出来?
第二,身边很多朋友做得非常成功,我自己能力不比他们差,为什么别人能够成功,我为什么不能?
第三,很多人也是初次创业,很多项目发展节奏好,一年可以拿三轮融资,为什么我拿不到?
当时这个残酷的现实让我很沮丧。因为不能接受,所以我要反思。我用了大半个月的时间来反思,到底问题出在哪儿。
首先,依次分析所有项目,看看哪个地方有问题;
第二,找朋友聊天,特别是创业比较成功的朋友,我过去没有受过重大的挫折,在他人面前剖析自己的失败很不容易;
第三,请VC朋友分析,拜访优秀的新兴创业公司,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
自我复盘之后,得到一个结论,我确实死得不冤。
第一、我首次创业是2006年,已经过去七八年,当今的互联网创业打法,跟当年马化腾、马云创业的时代完全不一样了。
在10年前,互联网行业不是显学。那时候,大家更希望去外企、跨国公司,譬如IBM、微软等公司工作,这是更好的职业选择。至于说去互联网公司,大家从未想过。当时,互联网还不是社会主流所认可的行业,还处在拓荒期,所以没有那么多精英投入进去。
但是10年后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太多聪明人进入互联网,他们要么在投资创业,要么在创业,社会的精英也吸引到这个行业里。现在,互联网行业的薪资水平也很高。在这个情况下,竞争的激烈程度远远超过10年前。
相比10年前,我的能力更强、人脉更广、拥有的资源更多,但是哪怕让我再复制首次创业JavaEye开发者社区的成功,我也很难做到了,个人英雄主义时代已经落幕了。
第二、选择创业方向是很重要的。我之前二次创业的三个方向的选择,都是有问题的。事实也证明,我选择的创业方向,至今没有跑出来的产品。换个角度来讲,如果方向选择错误,说明你这个人至少在创业方向上不够敏感,也只能怪自己能力不够。
第三、我在二次创业时候没有组建强大的团队。这是我个人做事风格上的局限。我觉得自己方方面面都很强,什么都可以做,从产品、研发、运营、市场推广,包括销售。但是现在互联网的竞争非常激烈,需要专人负责PR融资、专人负责公司内部治理、专人负责产品,一个强人是无法包打天下的。
最后,在融资方面,我也没有做好。现在,融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融资已经成为创业很关键的因素。
总结一下:
第一、创业方向和创业时机的选择很重要。首先,可能10年前创业不太需要运气,你只要埋头做就行了。现在只要是看起来还能挖出金子的土地,肯定有一堆聪明的人在拼命挖,整个互联网创业领域,很难找到一些蓝海,竞争态势跟过去不一样了。
其次,10年前,到处都是空白领域,你做的是增量市场,提供新的服务,可以吸引很多用户。现在整个互联网版图几乎被瓜分完毕了,很多服务都是存量市场,要从别人手里抢夺用户,就非常困难。用户习惯一个产品之后,要让他适应新产品,你付出的成本是非常巨大的。
再次,現在互联网流量已经被彻底垄断了,这使得流量获取的成本非常高。
另外,要强调一点,成功的创业者,往往容易高估自己的个人努力,而忽略大趋势的推动,这其中也包括我自己。2003年我做开发者社区的时候,主要是在国内推广开源软件。在2003年之前,程序员都是用商业软件,而2003-2005年是由商业软件转到开源软件的一个转折期,这个转折期就是一个大的发展趋势,所以JavaEye一下就做起来了。
因此,很多成功创业者只是因为在合适的时间踩对了合适的风口,再加上自己没有犯致命的错误,可以说运气的成分很大,而不是因为个人能力强。
第二,互联网行业需要抱团,这点很重要。譬如我现在在公司,有时候也会参与一些腾讯内部的交流讨论。创业公司发展中,如果有前人给你指点,你不需要再去探索,否则,你会走很多弯路,浪费很多时间。而浪费的时间也许就很致命,因为你的竞争对手可能已经跑到你前面去了。
第三,创业团队还要互补合作。作为一个技术创业者,如果你创业的时候,还没有一个好的合伙人,说明你创业的条件还没有准备好。而是应该创业之前,你就基本搭建好这个团队。组建合作互补的创业团队本身也是创始人的基本能力。
最后,这是反传统观念的。过去总是说好的产品要慢慢打磨出来,但放在现在,10年前一些优秀的慢公司最后都败给快公司。2006年,当时国内著名的Web2.0公司有大众点评网、豆瓣、百姓网。而现在,大众点评网被后起之秀美团收购了,百姓网也是跟58同城也拉开了巨大的差距,而豆瓣慢慢没落了。
因为竞争非常激烈,而且你所处的环境瞬息万变,只要不够快,可能就已经结束战斗了。这是很可怕的。只有融资速度非常快,快速让自己成为一个独角兽,快速在细分领域成为一个垄断者。否则,只能被低价并购,或者创业失败。
给技术创业者的建议
第一,要拓宽自己的人脉,储备合伙人资源、VC资源,这个非常重要。相当多的人可能在创业的时候,才由VC介绍一些合伙人,介绍一些关键资源。如果经常参加各种各样的行业会议,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好让自己变得更Social,认识各个领域方面的牛人,有过足够的磨合,这样创业会更顺利。
第二,应该避开存量市场,寻求增量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