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分析





历史学的本质是对历史的认识。历史认识又包含三个层次:考实性认识、规律性认识和评价性认识。①要形成这些认识,须基于一定的时间序列和空间范围,依据史料,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客观理解,并对此进行科学的解释,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故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构成了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其中,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是基础素养,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是关键素养,历史价值观是顶层素养。
教学中如何实现此五大核心素养?笔者以岳麓版必修Ⅰ《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单元为例,
试作阐述。
岳麓版必修Ⅰ《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单元,阐述的是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化趋势发展的过程,包括“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世界多极化趋势”“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跨世纪的世界格局”四课。该单元内容特点:
1.认识的复杂性。世界政治格局是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各种力量通过较量、博弈后形成的在一定时期内既相对稳定又不断发展变化的一种结构。而推动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力量的此消彼长,这既有历史原因,亦有现实因素。二战后的世界,各种力量在崛起、聚合、分化中演变,正如本单元标题——复杂多样。从复杂多样的世界中去梳理、认识、阐释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对高一学生要来说,实属不易。
2.内容的时事性。本单元内容与时事联系紧密,如巴以问题、美俄关系、中美关系、中俄关系、中日关系、南海问题、难民问题、恐怖主义等等,学生希望能从本单元找寻到诸问题的源头。这是学生学习的兴趣起点。
3.中外的关联性。人教版和人民版独立设计单元讲述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其中人教版有两课、人民版有三课。岳麓版调整了课标的内容次序,将新中国外交置入本单元中的第三课,分五个子目展现了新中国三个时期外交的突出成就和特点,意在使学生从国际的视野去认识新中国外交,理解新中国外交在二战后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格局的调整中不断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原因,体现中外历史的关联性。
(一)关键概念:极、格局、冷战
本单元的概念众多,为能宏观地、全方位地把握单元内容,对“极”“格局”“冷战”三个概念的理解显得尤为重要。
何为“极”?极有对抗、排斥、端等意思。在国际关系中,“极(polarity)指的是行为体的数量以及它们的实力分配状况,因此体现着国际体系的结构”。①极是国际格局中起主导作用的大国。一般认为,作为世界格局中的“极”,一般应具备下列四个条件中的某些要求:一是具有较强的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和科技实力;二是具有一定的地缘政治优势;三是领导集团较为得力,战略和政策运用比较得当,能得到国内大多数人民的支持;四是具有较强的国际作用力和凝聚力,能在全球事务或地区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成为一个“力量中心”,能在自己周围吸引住若干友好的支持国。②
何为“格局”?乃一种结构状态,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徐蓝教授认为:“国际格局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在国际关系中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主要行为体,如国家或国家集团,所形成的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相对稳定的结构状态和局面。大国和大国集团的力量对比是国际格局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内核,决定着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如战争与和平、和平与发展等等。”③
何为“冷战”?岳麓版教材定义: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即“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包括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代理人战争等。由此看出,冷战的主体是美苏及其同盟,冷战的状态是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全方位的对抗。“美苏双方通过一系列相互作用与反作用的敌对政策和具体措施,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终于形成了政治、经济、地缘政治版图和军事的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使两极格局最终形成并相对固定下来。”④
那么,极、格局和冷战的关系又是什么呢?对此问题,学生常易混淆,甚至认为两极格局就是冷战。实事上,“极”支撑着结构,是“格局”的支点;格局是由极形成的一定时期相对稳定的局面;“冷战”为两极格局对峙的主要表现形式。如图1所示。
(二)关键问题
1.美苏由战时同盟走向战后对峙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现行三个版本教材的叙述为:
岳麓版: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均将对方视为主要敌人。……美苏两国之间存在严重的猜疑和不信任,夸大了对方对本国的威胁,也加剧了两国间的冲突与对抗。
人教版: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苏联实力不断增强……引起了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敌视。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也日益加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的最大障碍。
人民版:随着战争的结束,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昔日盟友反目成仇。
三个版本共同说明了社会制度的不同,此外,岳麓版还强调了意识形态的不同,人教版和人民版强调了国家利益。无论怎样,三个版本都是将社会制度的对立放在了首要原因。但是,二战前两国便存在着社会制度的不同,为什么二战中还可以发展成盟友?二战后美苏走向对峙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教学中需向学生阐释清楚。
二战后期,战时盟国的领导人通过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在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平衡的基础上,安排战后世界秩序,划分战后世界政治版图,这就是雅尔塔体系。它们所划定的势力范围,成为日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地缘政治基础。所以,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基本框架。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拥有了强大的工业力量,据统计,1939~1945年间美国钢总产量为5.11亿吨,石油产量为14.6亿吨。1937年美国在资本主义工业生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为42%,1945年增长到60%。①同时,美国的黄金储备约占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总量的59%,②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拥有原子弹,在核武器方面拥有绝对优势,这是美国称霸世界的资本。早在1943年,《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就明显表达出要求建立一个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二战后的美国,正据此蓝图构建世界秩序。“美国凭借它在经济和军事上的领先地位,主导着二战后国际秩序和规则的制定。美国先后打出了三张牌:政治上成立了联合国;经济上建立了个关贸总协定(后来发展为现在的世贸组织),以及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军事上拼凑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③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经过3个五年计划,一跃而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是战胜德国法西斯的主要力量,“战争中锻炼出了一支数量大、战斗力强、技术装备精良的军队。……在东部地区建起了重工业和军火为生产基地。1943~1945年每年平均生产12万门炮、19390万发炮弹、3万辆坦克、4万架飞机,仅次于美国”。④同时,战争还使苏联领土扩大了60万平方千米,西部邻国的一些地区纳入自己的版图;在亚洲,进驻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通过苏联辽阔的领土,东西两条军事分界线连成一体,成为具有优越地缘政治优势的强国。
战后的苏联一方面要保留战争的成果,另一方面又推行大国沙文主义不断扩大势力范围。这便与美国要领导世界、塑造有利于美国的国际环境相矛盾。于是,美苏从战时的同盟走向了战后的对峙。故意识形态对美苏对峙的促成作用并不大,即便苏联不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国家利益的争夺也会导致美苏的各种“对抗”。所以,国家利益的冲突是美苏对峙的根本原因,即国家利益是里,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是表。只有认识这一问题,才能更好地理解美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外交等一系列的对峙行为,以及这样的对峙对二战后直至当今国际关系的深远影响。
2.如何从世界的视角认识新中国外交?
岳麓版教材依时序分五个子目讲述新中国外交,略显零碎。教学中,教师应分时段结合国际、国内形势梳理并总结各时期新中国外交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新中国外交展现的是新中国从被拒之于国际大门外到逐渐走向国际舞台成为重要角色之一的历程。其变化的缘由,除自身力量的发展外,还与国际形势紧密相连。明确国际形势与外交政策之间的关系,深刻理解外交政策的制定,应将新中国的外交置于国际形势中去认识(如图2~4)。⑤
二战后,世界形成美苏及其两大阵营的格局,后随着欧洲的联合、日本的崛起、第三世界的兴起,世界呈现出多极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新中国的外交正是在这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不断调整和走向成熟的。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以“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原则同苏联等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与邻国和新兴民族国家的关系;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运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步走向国际舞台的实践。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国际形势,重点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何“一边倒”向苏联?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是什么?进一步认识从“一边倒”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第二阶段:70年代的外交。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中美、中日关系改善。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对于中国与国际体系的关系意义重大。首先它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在联合国的讲坛上从此能够听到中国的声音了。为中国的外交展现了更加广阔的舞台,是中国对外关系上的一个突破;其次,这是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重要一步。①从此,新中国打破了长期的外交僵局,打开了外交的新局面。其中,重点认识中美关系改善的国际背景,说明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突出体现国家利益是新中国外交的最高准则。
第三阶段:新时期外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广泛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合作外交、融入外交、和平外交成为此时期中国外交的三个关键词,取代原先的斗争外交,在国际事务和双边关系中,更多地使用包括经济合作、政治合作、军事合作、社会交往等合作的态度来开展外交工作。更积极地参与国际体系,例如加入国际组织,参与国际公共事务治理等,逐渐融入国际社会。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加入WTO,使中国经济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同时,外交政策偏向于采取更理性、更和平的态度来解决外交纠纷。②
有学者将新中国外交总结为三种形态:立国外交(1949~1978)、建国外交(1978~2012)和强国外交(2012年的中共十八大后)。1949~1978年的立国外交关注的是国家安全与政权稳定。由于前30年特定的国内外环境,现实利益考量与意识形态因素的互相交织深刻影响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实施。此时,中国外交需要不停地在维护主权与迁就霸权、和平共处与以斗争求共存、现实利益考量与意识形态因素关照、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之间痛苦地徘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建国外交,其意指中国外交主要是为建设国家服务的,一切围绕经济建设,外交工作开始转变为推进国内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谋求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和国际环境。中共十八大以来的强国外交,就是基于国家利益、自身实力的认知与国际形势的判断,推进一种旨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使国家全面强大的外交形态。①
从新中国的外交历程,可看出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国家利益至上原则,是新中国外交成熟和智慧的体现。新中国成立初期,意识形态确实影响了中国外交决策,学生易理解“一边倒”只是因为意识形态,教师应充分阐释这一问题。其实,现实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之间是互为表里、互相影响甚至互为因果的。例如,中国作出抗美援朝这一重大对外决策,就既有传统的地缘安全一类的现实利益考虑,也与中国希望尽到社会主义大家庭革命分工责任这一意识形态考虑有关,在很大程度上,二者是互相影响的。因为,中国要加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同样,如果朝鲜的安全在中国的帮助下得到保障,中国也就能够在社会主义阵营内站稳脚跟,身上的社会主义烙印会更加鲜明,也更能得到阵营盟主和成员的认可,而这反过来又会加强中国的国家安全系数。抗美援朝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中国对自身社会主义国家身份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意识形态的固化,起到了一种催化自我认同的作用。②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逐渐将国家利益作为对外决策的主要准则。当今,源于两大制度对立的意识形态对现实外交的影响甚微。
3.怎样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是什么?
岳麓版教材在本单元设计了两课有关多极化的内容,一是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二是苏联解体后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教材较多地说明多极化趋势出现和加强的表现及其影响。对此,首先要明确何为多极化?多极,即是多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化,指一种趋势,一个动态发展过程。20世纪60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到目前为止,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基本的世界新格局,只是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在此趋势下国际事务的主导权正在由集中走向分散,从核心区域不断向外围地区扩散,影响世界格局形成的不是某一国家或某一种因素。③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具有阶段性。二战结束后到苏联解体前,随着欧洲、日本经济的恢复和第三世界的兴起,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了多极化趋势,但它是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两极格局仍是世界格局的主体。只是,表面上铁板一块的两大阵营,已经开始出现松动。一是欧洲和日本经济的恢复,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资本主义阵营开始动摇。二是中苏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逐渐走向瓦解。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塌,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旧的世界格局解体,新的世界格局尚在建立中,当今世界国际政治关系中存在美国、日本、西欧、中国、俄罗斯五个力量中心。任何一个中心或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具有巨大的国际政治影响力,相辅相成,构成了综合国力的两大方面。五个力量中心间的相互竞争、相互制约,有利于世界的安全与稳定。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有怎样的关系?世界格局演变的一个重要背景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经济全球化为政治多极化提供了社会经济环境,经济全球化的不平衡性使多极化进程呈现出曲折性和复杂性。政治多极化的实质是国际关系的民主化,而其制度保障是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经济多极化,它直接构成了支撑政治多极化的经济依托。④
1.找寻历史发展的基本逻辑
历史逻辑即是认识历史是怎样展开的。本专题的核心主题是国际格局,虽课标和教材内容仅涉及二战后至21世纪初,但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应引导学生从较长的时段去探寻当代国际关系发展的源头,从纵向上去梳理国际关系的发展过程,显得尤为必要。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区的联系加强,才逐渐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那么,国际格局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呢?教学中,学生可结合初中所学知识和图6,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寻国际格局发展的基本逻辑。
“当代时代的所谓秩序源于近400年前在德国的威斯特伐利亚召开的会议。”①1618年在欧洲爆发了一场由各种政治和宗教相互交织的“三十年战争”,1648年10月《西荷和约》的签订,标志着三十年战争结束。《西荷和约》和1635年的《布拉格和约》、1659年的《比利牛斯和约》等共同构成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和约在欧洲大陆建立了一个相对均势状态的格局,即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英国是维护大局稳定的总体均势的捍卫者,另一捍卫者主要是法国,它操纵的中欧地区均势,旨在防止统一的德国崛起为欧洲的头号强国。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所确定的以平等、主权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准则,成为解决国际矛盾、冲突的基本方法。“17世纪巧妙地缔造了威斯特伐利亚和平的谈判者没有意识到,他们正在为一个全球适用的体系奠定基础。”②不过,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只是欧洲的体系,并未真正形成具有世界意义的格局。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所构建的欧洲大陆均势,随着欧洲各国力量的变化,原有的均势被打破,体系走向了瓦解。1814年打败拿破仑的战胜国通过维也纳会议,重新划分了欧洲的政治版图,建立了欧洲新的政治军事及其领土的平衡,即维也纳体系。该体系依靠英国、法国、俄国、奥地利和普鲁士等五国的实力均衡共同维持着欧洲的稳定。“这些国家在其相互关系中开始用‘会议外交的方法,通过五大国定期举行国际会议,对列强各自的利益和矛盾进行仲裁与协商解决,从而保持欧洲的协调,维护大国的利益、和平与均势。”③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组织召开的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构建了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维持战后和平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是第一个涵盖全球主要大国的多极体系。它呈现的是以英、法为代表的西欧、美国、日本、苏联等国际行为体为代表的多极结构,并留有欧洲大国均势的痕迹”。④在这个体系中,英、法代表的西欧是凡尔赛体系的制定者和监督执行者,通过国际联盟,行使具有决定性的发言权。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德意日法西斯的上台和英法的各怀鬼胎,原有的均势逐渐被打破,最终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加速了欧洲作为传统力量中心的衰落,催化了美国与苏联这两个欧洲侧翼大国的真正崛起,最终世界范围内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改变。二战的结束,以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被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所取代。
以“冷战”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两极格局下,世界也悄然地发生着一些变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逐渐分化,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第三世界力量的不断成长,导致了两极格局的走向动摇,多极化的趋势显现。20世纪末,苏联解体,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逐渐加强。诚然,世界多极化的实现还需要长期与复杂的过程,但其发展趋势已不可逆转。
通过如上的梳理,一方面引导学生将每一次国际关系变化置于一定的时间序列和空间环境中,认识其变化的原因,构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从较长的时段来观察历史,理解世界格局演变历程,总结世界格局的结构性变动和发展趋势,构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历史理解。
2.探讨历史事物发展的本质
本质是指事物本身固有的属性、面貌及发展变化中的根本性质,即事物的本原。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透过事物的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本单元教学中,学生除了宏观、全面地把握国际格局发展的历程外,还要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国际格局进程的基本线索和总体趋势,通过纵横联系,对国际格局演变进行全面、客观地论述,构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历史解释。基于此,本单元可进一步探讨国际格局变化的趋势是什么?推动其变化的因素又有哪些?
国际格局经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美苏两极格局到多极化的发展过程。其中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和维也纳体系确立的是欧洲区域的格局,对其他大洲影响尚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虽以欧洲为中心,但已成为影响世界的格局。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确立,宣告以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的结束,美苏通过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方式实现全球性的对峙。1991年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由此看出,国际格局变化的趋势是:权力中心不断变化、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力量不断增多。
那么,推动国际格局变化的因素又有哪些呢?“主要有两个:其一,各主要行为体之间的力量对比变化是国际格局演变的物质基础和推动力量;其二,各主要行为体对自己利益的认识和考虑,以及不同行为体之间由于各自所认识的利益的不同而产生的矛盾运动,是推动国际格局演变的直接动因。”①而最为根本的是力量对比的变化。纵观国际格局演变的过程,都是力量对比变化的结果。一定时期的格局体系“受到两方面的挑战:一是某一大国的实力强大到足以称霸的水平;二是从前的二流国家想跻身列强行列,从而导致其他大国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直到达成新的平衡或爆发一场全面战争”。②随着各方力量的变化,力量发展方不满足于原有的格局,新旧力量间产生矛盾,从而引发战争。三十年战争、拿破仑战争、一战、二战都是因为国家力量对比变化的结果,而战争本身又一次改变着力量的对比。所以,战争结束后,一个新的体系或格局建立起来。
例如,三十年战争,虽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而成,其实质是由于中世纪后期神圣罗马帝国日趋没落,周边丹麦、瑞典等国纷纷崛起,法国为称霸欧洲力图使德意志保持分裂状态,于是三十年战争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成为全欧参与的一次大规模国际战争。战争结束后,通过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德意志分裂,荷兰独立,西班牙从此失去了欧洲一等强国的地位,瑞典兴起,法国获得了欧洲霸主,欧洲构建了一种新的力量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直至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3.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看待国际秩序的产生、发展和规律,形成对国际格局和世界历史发展的正确认识,具有世界意识和国际视野,实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历史价值观。
从新中国被孤立封锁到成为国际舞台的重要一角、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到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无不体现出人类走向更为高度的国际政治文明:包容、理性、多元、和平与发展。
新中国外交的包容与开放。新中国外交的发展,是新中国经过长期反复斗争融入国际体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改变自己适应世界,另一方面又通过发展自己来影响世界”。③但贯穿始终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战略,提倡、主张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目标是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与国际秩序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即中国的角色发生了从被排斥者和挑战者到成为参与建设者的转换。冷战结束之后,中国作为参与建设国际秩序者的作用更为明显。”①新中国不仅积极参与建设国际政治秩序,还主动融入到国际经济体系之中,实现了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2001年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重要成员。“从体系外的改造者转变为体系内的建设者,更加关注‘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与国际体系的‘合作性建设、发展中国家在整个国际体系中的利益,并且适时提出共同致力于‘和谐世界的构想。”②说明新中国能够顺应世界发展潮流,以包容与开放的外交情怀,表现出大国外交的文明与责任。
国际矛盾解决方式更趋理性。自人类历史发展以来,除了两次世界大战,局部性的战争虽也从未间断过,但在解决国际矛盾与冲突时,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开创了通过国际会议和条约的方式,特别是确立了以平等、主权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准则,成为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之后,维也纳会议、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雅尔塔会议等一系列国际会议,通过各种力量的较量与妥协,最后形成一定时期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格局。说明交流沟通成为解决国际矛盾纠纷的最佳方式。
国际力量的发展更为多元。“多元”并不仅仅指国家的数量多,还包括国际机构、非国家行为体、地区大国和组织以及跨国公司。两极格局解体后,美国虽依然是当今国际体系中唯一的超级大国,继续保持着强大实力与影响力,但相对实力已有所下降。“欧洲是世界政治舞台上的主要行为体和国际秩序的重要塑造者,尤其是在软权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③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等“金砖国家”进入国际政治经济的中心,在世界舞台上越来越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美国政治学家约瑟夫·奈将当前的国际体系描述为三维棋盘。最上面一层是目前仍为单极的军事实力。中间是多极的经济层,有欧盟、中国及其他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最下面一层由跨国非国家行为体组成,这些参与者大多在政府的控制范围以外运作。”④当今世界面临的诸多问题,如环境问题、气候问题、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都不是一个国家或一种力量可以解决的,参与国际事务的国家或国家团体越来越多,国家、地区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更为加强。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地球已成为一个村落,国与国双向开放,各国之间的关联度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紧密,各类国际组织的建立,使投资、贸易和产权等有了严格的国际游戏规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虽然局部战争不可避免,世界多极化的最终形成也将经历一个漫长、曲折、复杂的演进过程,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成为较长时期里国际斗争的焦点,但和平与发展是已成为时代的主流。
笔者认为,教学中要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必须引导学生对核心概念的准确理解,加强概念与史实联系,运用“大历史观”,找寻历史发展的逻辑,培养学生历史的联系与综合、透过表象看本质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认识历史的思维方法,最终形成正解的历史价值观。
【作者简介】袁从秀,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历史课程教学和历史文化地理研究。
【责任编辑:李婷轩】
相关文章!
  • 作为历史教育根柢的历史意识

    在我国,历史意识是一个内涵模糊而又被广泛使用的概念,尽管与“历史意识”相关的研究成果数量不少,①但其的专门研究仍然相对薄弱。对于历

  • 公众史学的发展与中学历史校本

    自从2001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来,中学历史校本课程的建设成绩显

  • 促进学生历史学科能力发展的教

    历史课教什么?怎么教?目前主要有两种取向。一种是知识取向,一种是能力取向。知识取向的历史教学把历史书中写的内容当做确定无疑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