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史学的发展与中学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

自从2001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来,中学历史校本课程的建设成绩显著,教师们的课程意识增强,课程开发能力提升,推出了一系列优秀的课程,既满足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强了自主学习的愿望。
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和综合素质评价的推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将拥有更大的空间,但当前中学历史校本课程的发展还是面临诸多问题,如体系散乱,大多数学校只依靠个别教师开发零星的课程;选题单一,大部分还是局限于地方史的内容;重复建设严重,同一地区不同学校都在挖掘本地历史,却缺乏交流和共享;实施方法单调,讲坛式的授课方式难以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当前迅猛发展的公众史学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给予了我们莫大的启发。笔者认为中学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充分借鉴和利用公众史学的理念、资源和操作方法。
“公共史学”(Public History)是当代美国史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它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中叶,此后发展迅速,目前全美有近百所大学的历史系都设置了公共史学的研究生学位项目,甚至列入了本科教学课程。Public History有多种译法——公共史学、大众史学、公众史学等。我赞同钱茂伟的观点,倾向于使用“公众史学”这一概念,因为“公共史学”是空间层面的概念,“大众史学”是人群内部的划分,“公众史学”是强调以人为本位的概念。①
尽管美国公共史学的兴起是为了解决高校历史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但在过去40多年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在影响力方面它将历史知识和历史分析方法引入到公共领域的许多方面,以新的知识结构改变了公众对美国历史的认知。在研究方面,它拓展了美国史研究方法和史料的种类,促成了史学与其他学科(包括博物馆学、考古学、城市规划、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行政管理学等)的结合与相互借鉴”,并且创造了新的历史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②
Public History的概念虽然起源于美国,但有的学者们认为,它并不存在实现中国本土化问题,因为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中国的历史学家们一直沿着这个路径在努力。早在1985年,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的蒋大椿研究员就提出把历史学科分为“基础历史学”和“应用历史学”。1986年,重庆出版社出版了《基础历史学与应用历史学》。近年来,公众史学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2013年5月,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召开了“全国首届公共史学研讨会”;6月,台湾师范大学召开了“应用史学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11月,上海师范大学主办了“中国首届公共史学会议”。
结合我国中学历史教学的内容,笔者认为中外公众史学在以下八个方面取得了蔚为可观的成果:
(一)公众个人史学
公众个人史学研究的内容是普通个人对生平经历的书写。当前,个人史的写作已经成为了出版界的一大亮点,佳作频现,让读者觉得亲切和真实的同时又保留了大批宝贵的一手材料。如1937年出生的姜淑梅,1997年才开始认字,2012年才开始写作,2013年出版的处女作《乱时候,穷时候》就入选新浪好书榜2013年度三十大好书、豆瓣读书2013年度最受关注图书。侯永禄是陕西合阳的一位普通农民,60多年如一日,一手拿锄头,一手握笔杆,留下了400多万字的珍贵史料。中国青年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260万字鸿篇巨制“农民五部曲”:《农民日记》《农民家书》《农民笔记》《农民家史》《农民账本》。湖南省退休中学生物教师沈博爱出版的《蹉跎坡旧事:一代中国农人的耕读梦》获“国家记忆2013·年度公民写史”奖。另外一个引人瞩目的事件是到中国支教的美国人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何伟)写成的“中国三部曲”(《江城》《甲骨文》和《寻路中国》),这被认为是反映中国近30年沧海桑田变化的最好作品之一。
(二)公众家族史学
中国古代留下了海量的家谱,因为文字古奥,连历史专业的学生都视为畏途。其实,家族史是跟每一个人都密切相关的,而且这种需求并非中国人所独有,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个人,都希望了解自己的家族史。2004年,英国广播公司开播了名牌节目《你以为你是谁?》,该节目模式迅速被美国、爱尔兰、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采用。中国也深受影响,2011年湖南卫视推出《非常靠谱》,2012年,河南卫视推出《知根知底》,南京电视台制作了《摆谱》,而最为轰动的是2014年,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真人秀纪录片《客从何处来》,易中天、马未都、陈冲、曾宝仪、阿丘在节目中寻求自己的家族历史。2015年11月2日,《客从何处来》推出第二季,为萧敬腾、谢娜、佟丽娅、撒贝宁、钮承泽、金士杰探索家族的历史。为名人、普通人寻根问祖的过程,其实就是把家族史的专业知识向大众普及的过程。在中学层面,深圳市红岭中学的吴磊老师已组织了多届学生进行家族史的写作活动。
(三)公众社区史学
社区是人们生活的区域,中国历史上有修县志、村志的传统,而地方史也往往被列入中学的地方史课程。从公众史学的角度来理解社区史,不再局限于过去的过分看重行政管理史和大人物历史的做法,而是从更广阔的视野和普通人物的角度去理解区域历史。在村史研究方面,我国台湾掀起了“大家来写村史”的活动,影响深远。而大陆也涌现了许多撼动人心的作品,如景军的《神堂记忆:一个中国乡村的历史、权力与道德》,从社会记忆、历史记忆、恐怖记忆、苦难记忆、仇恨记忆、仪式记忆和族谱记忆等多方面切入研究,极大拓宽了村史研究的视角;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和《梁庄在中国》,熊培云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等则饱含着文学家的深情,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村社会的变迁。大多数中学生的祖父辈其实都是来自乡村,让中学生关注社区,关注乡村,其实就是关注身边的历史。
(四)公众口述史学
口述史学就是通过传统的笔录或现代的录音、录影等技术来记录历史当事人或目击者的回忆而进行研究的学问。口述史学的发展源远流长,但现代口述史学的兴起却是在二战后。在此过程中,中学生写史的活动格外引人注目。由于中学生的人生阅历有限,他们对身边历史的认知大多数是通过跟长辈的交流中获得的,所以口述史学在中学的层面有非常大的实施空间。美国有著名的中学生写史的“狐火计划”,①而我国的“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从2011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六届,每届参赛学生均超过万人,涌现出很多的优秀的作者和作品。
(五)公众影像史学
影像是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强势媒体。历史学与影像的结合,将产生珠联璧合的巨大冲击力。如备受争议的历史电视剧《走向共和》以及被中学历史教师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大国崛起》,都是历史学家与影视媒体深入合作的产物。影视史学在美国相当成熟。如美国导演、编剧、制作人奥利弗·斯通拍摄了大量历史题材的影片,包括《华尔街》《金钱永不眠》和被视为迄今为止美国人反思越战最为深刻的《野战排》。2012年,斯通与美利坚大学历史系教授彼得·库兹尼克联手,历时4年,集资500万美元终于推出十集纪录片《不为人知的美国历史》。斯通自掏腰包100万美元做这件事情的初衷是为了孩子——在2011年联邦政府对美国高中生的一次调查中,仅有12%的学生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该纪录片的翔实文本《躁动的帝国:不为人知的美国历史》在2014年也被重庆出版社翻译出版。
(六)公众文化遗产史学
在收藏市场极其火爆的今天,大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和研究水平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提升,把考古等同于挖宝、保护等同于翻新的大有人在。如何让大众走出钱眼,用心呵护人类的文化遗产,是公众史学的重要使命。与此同时,尽管近年来我国的私人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但总体水平不高,对大众的吸引力不大。许多师生都并不知道每年的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馆日,甚至许多历史教师也不认为博物馆跟自己的专业和教学有关系。其实,现场教学是最好的历史教学方式之一,历史遗址、历史博物馆是公众史学的主战场,也应该成为历史教学的主阵地。
(七)公众网络史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上出现了海量的史学资料和评论。这些资源对中学生产生的影响不容低估。如不少中学生啃完了七大部的《明朝那些事儿》,有的学生坦言是因为看了《盗墓笔记》才立志读考古专业的,而这些书都是先从网络上流传开来的。当今微博和微信已成为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公共历史传播平台,其影响力也令人瞠目,许多历史学名家如钱文忠、葛剑雄、于赓哲等所开的微博都拥有庞大的粉丝队伍,而微信上诸如“国家人文历史”“明清史研究资讯”等公众号也极富吸引力。然而,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微博上‘公共历史传播,基本是与传统中学历史教科书的‘斗争。”①这些史学信息在给中学历史教师带来阅读便利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困扰,因为难以面对学生的种种提问。
(八)公众普及史学
公众普及史学是通过演讲和写作等方式向大众普及历史知识的活动。当前既有顶尖的史学家就通过《百家讲坛》等平台参与其中,也有大量业余的网络写手投身其中。就中学而言,现在面向小学和初中生的历史课外读物还是非常丰富的,如林汉达的《上下五千年》、陈卫平的《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世界历史》、美国的《希利尔讲世界史》都属于经典作品。令人遗憾的是,专门针对高中学生编写的历史课外读物基本空缺。无论是高中生还是普通民众,最为欠缺的倒不是历史知识,而是科学的历史观念和正确的思维方式,这应该成为公众史学普及的重点。
在历史教育中,现在的中学生面对着两个世界,学校提供的历史教育体例完备却枯燥乏味,而社会提供的历史教育生动活泼却又支离破碎。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历史知识从来是与价值相关联的。历史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既可以促成社会的有序和健康,也可以导致社会的混乱和病变。”②结合以上所述,我认为公众史学的发展绝非理论层面的事情,已经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实践运动,它对中学教育的冲击也是异常巨大的,我们必须正视它、研究它、利用它,为中学历史教育开辟一条新的路径。
中学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要考虑的是课程的目标定位,即开发这门课程的意义何在?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
一般说来,确定校本课程目标有四种方法:一是目标主导法——校本课程目标必须服务于学校的办学目标;二是学生需求法——根据学生的需求来开发课程;三是问题解决法——根据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发课程;四是情境分析法——根据教师的兴趣特长和学校的现有资源开发课程。①除此以外,我认为还有第五种方法——根据学科的新发展来确定校本课程的目标,例如就历史学科而言,公众史学的发展就给了我们全新的校本课程开发目标。以上五种方法并非彼此独立、各自为政的,而是可以相互补充,同时并存的。就公众史学而言,它给予我们五方面的新启示:
第一是新的研究态度。公众史学要求研究者要以悲天悯人的忧患意识、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和科学严谨的专业精神服务社会。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面对歪曲历史的信口雌黄,遗忘历史的胡乱行为,我们不能够充当一个围观者,发几句牢骚式的评论就转身走开,应该牢记我们的使命是“为国家民族提供认同的基础、解决国家民族发展过程中的历史认知问题;为普通人提供历史知识引导民众‘历史地认识过去、理解现在、思考未来”。②
第二是新的研究对象。公众史学以普通民众的小历史为研究对象。如果说传统史学是把帝王将相的历史无限地放大,公众史学则关注每一个普通个体的历史。如美国退休教师Phil Chernofsky出版了一本由一个单词Jew(犹太人)重复600万遍、厚达1250万页的书And Every Single One Was Someone,以纪念二战中被屠杀的600万犹太人。Chernofsky说,书中的每一个单词Jew,都是生命,可能是你的亲人、同学、朋友,也可能是你,以此唤醒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由此推而广之,跟每一个生命相关的历史,都可以成为公众史学研究的内容。
第三是新的参与对象。依据公众史学的理论,“人人都是历史的记录者”,“人人都是自己的历史学家”,因为每个人都有权力记录历史、诠释历史。但另一方面,近年来屡屡发生的“民科”(民间历史学科爱好者)恶搞正统历史的事件又使我们担忧——真的每个人都有资格记录历史、诠释历史吗?事实上,大多数的“民科”们在中学时代都是接受过历史教育的,为何会提出那么多逻辑混乱、结论荒唐的观点呢?这恰恰说明了向公众普及科学的历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和急迫性。
第四是新的服务对象。有学者指出:“与传统的专业历史学家相比,公共历史学家所面对的受众是不同的。他们必须同时面对学术界和学术界以外的‘公共领域中的不同群体。他们的研究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知识追求,而是必须为满足现实的需求提供线索和答案。”③许多历史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我们无法应对学生或非历史专业的朋友提出的问题。这意味着,我们多年所学的知识不一定是普通人所感兴趣的,而普通人所感兴趣的事情也往往是我们回答不了的。即使是面对自己的学生,他们也是全新的对象——因为他们可能对书本以外的知识更感着迷。
第五是新的研究路径。公众史学的研究成果不再局限于引经据典的学术论文,而更看重富有操作性的实践成果,如提交政府部门的城市规划、保护文物遗产的实施方案、寻根问祖的旅游策划、记录历史的影视脚本等。例如,位于美国波士顿的犹太人大屠杀遇难犹太人纪念碑和走廊就是公众史学的杰作。全世界纪念二战中被纳粹屠杀的犹太人的纪念地有多处,波士顿本身是个与犹太人屠杀没直接关系的地方,但其建筑设计让人触目惊心,其碑文更是发人深省、众口相传。这就是公众史学的魅力所在。
这五方面的理念都能够成为我们选择课程并且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例如,在公众史学的研究范畴中,历史影视剧是一个重要的领域。它融合了历史与戏剧双重要素,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历史知识、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甚至有专家认为,历史影视剧是公众接受历史再教育的基本方式。在其启发下,历史舞台剧完全可以成为中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内容,因为历史舞台剧的诸多要素与历史影视剧是共通的。
从2007年起,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就致力于“戏剧元素融入历史教学”的研究,提出“关联中外,小舞台演活大历史;融通古今,中学生感悟新课程”的目标。2008年、2010年、2012年、2014年和2016年先后进行了五届“广州市中学生优秀历史剧目汇演”。为了加强研究、培育队伍,广州市第一中学、执信中学等学校都把历史舞台剧开发成校本课程。笔者汇总分析各学校的课程方案后,提出了如下的课程目标:
例1:《历史舞台剧的编剧与表演》的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1.学会选取历史上有意义的人和事作为编剧的内容。选取的标准为价值导向正确、有较强的故事性强和思辨性。
2.学会编写历史剧本,力求历史真实和艺术虚构的统一,做到基本史实真实可靠,虚构部分合理想象。
3.学会舞台表演的基本技巧,做到语言清晰洪亮、动作自然到位、感情收放自如、配合协调默契。
4.学会设计和实施舞台剧表演的各个辅助环节,包括海报设计、服装设计、舞台设计、音乐设计等。
5.学会宣传和反思,思考如何让更多人观赏戏剧,以及戏剧在编剧、表演、与观众互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阶段目标
(一)初级阶段
1.学会借鉴或改编现成的历史剧本。
2.能够准确地背诵台词,并进行清晰洪亮的表达。
(二)中级阶段
1.学会在借鉴的基础上编写历史剧本,做到史料可靠,没有严重的硬伤。
2.能够与同学密切配合,表演过程中有语言、动作、眼神的交流。
3.能够初步考虑表演中的辅助手段,如服装、道具等。
(三)高级阶段
1.学会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自主创作历史剧本,情节、台词、道具中的细节都经得起推敲。
2.创作的历史剧本有较高的思想性,能给观众带来启迪和思考。
3.学会在表演中深入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投入并把控好感情。
4.能够充分考虑表演中的辅助手段,如海报、服装、道具、音乐等。
在广州市近十年的历史剧实践中,由于通过校本课程的推动,师生的编剧和表演水平不断提高。从公众史学的角度可作如下分析:
第一,强调思想性,不断地加大剧本的思辨内涵。如广州市四十七中学编演的《民主的天空》,深入反思雅典民主的局限性。事后,广东省教研室魏恤民老师邀请国家话剧一级演员梁国庆先生给老师们培训,他带来的西方国家长演不衰的历史剧《哥本哈根》极大地开阔了师生们的视野。这部反思原子弹研制的历史伦理剧极富思辨色彩,本身就是公众史学研究的典范。
第二,强调对普通人物的关注。尽管目前大多数剧本还是以大人物大事件为主题,但由于每个剧本都会有大量的配角出现,学生们为了演绎好这些小角色就必须琢磨他们的言行和思想。
第三,学生是历史剧的编写者和表演者,能够极大地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满足他们的表演欲。
第四,历史剧的观众是师生和市民,对历史知识的普及和传播有积极的意义。
第五,历史剧的创作和表演是一个浩大的实践性工程,充分锻炼了学生的统筹策划能力。
按照正统的历史学原理,像历史剧这样的活动并没有多大的学术价值,必须使用公众史学的理论来加以分析,才能彰显其社会教育功能。同样,像中学生写史、中学生DV制作等课程,也需要从公众史学的角度来明确其价值定位。
当前,中国的学者正致力于建构中国公众史学的学科体系,这对于中学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来说,无疑是提供了一份可以直接选用的菜单,有助于中学转换成为适合中学生的校本课程内容。
尽管高校学者对公众史学体系的架构意见不一,但也不乏共通之处。如姜萌提出“中国公共史学应该包括口述史学、影视史学、应用史学、历史通俗读物四个部分”。①钱茂伟认为应包括通俗普及史学、公众历史档案、公众口述史学、公众历史写作、公众影像史学、公众文化遗产等六大块。②校本课程的打造根据学校的特点而各有不同,所以中学可以借鉴高校的公众史学课程体系,却没有必要照搬高校的体系。作为高校的学科体系,只需要考虑学科的组织逻辑,而作为中学的课程体例,需要同时考虑学科逻辑和学生心理逻辑。在具体操作上,中学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一般分为垂直型和统整型两种。③
(一)垂直型的课程组织
垂直型的课程组织有四种方法:一是依照时序来组织,即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二是依照远近来组织,即同心圆扩大法,以学生身边的事物为中心由近及远地扩展到区域、国家、世界;三是依照难度来组织,由简单到复杂,或者由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扩展到相对枯燥的事物;四是依照关系来组织,由部分到整体或者由整体到部分。
例如,影像史学是公众史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如何构建其学术体系,学者们有不同的思路,下面是其中一例:
例2:《影像史学研究》的学术体例④
第五章:“用影像书写历史”的尝试
第一节:影像中的人物:个人命运的历史投影
第二节:影像中的战争:暴力的见证者
第三节:影像中的城市:都市变迁的生动写照
第四节:影像中的乡村:衰败落后的缩影
第五节:影像中的历史文化:探寻古老文明的源流
这种体系只考虑了学科的逻辑组织,并没有考虑到教学的逻辑组织,所以并不适宜直接应用到中学里去,但当中的内容却是可以为中学借鉴的。下面例子(例3,见下页图1)是中学的校本课程《影视剧中的历史真实与谬误》,⑤它抓住了影像史学中的一个分支——影视剧的内容进行课程开发,因为对于中学生来说,平时接触影视剧机会要比严肃的纪录片多得多,通过解剖学生熟悉的历史题材影视剧,更容易普及正确的历史知识,提高思辨分析能力。本课程分为五个单元,第一单元的“导入”与第五单元的“展示评价”相呼应,核心内容为中间的三部分,分别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细节进行教学,而“人物—事件—细节”之间的关系就是从易到难、从熟悉到相对陌生的逻辑关系。因此,中学课程的开发,无论是题目的设计还是结构的组织,都要充分考虑中学生的特点。
(二)统整型的课程组织
当前校本课程的开发,统整型的课程组织更受到重视。一方面,中学的课时有限,为了不增加学生的负担,有必要进行学科的整合;另一方面,学科内容的统整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统整中学课程的内容,首先要确立鲜明的主题。主题通常要求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只有这样才更容易融合各学科的知识。在这一点上与公众史学的追求是相一致的,两者都把目标指向大众的需求。近年来,不少教师以历史学科为中心,与其他学科联姻开发出许多引人入胜的校本课程,如《广州文学地图》《历史博物馆奇妙夜》《唱片中的历史》《传记文学的写作》《我来当侦探——历史谜案跟踪》等。下面以《历史地图的发现》①为例做一说明。
历史地图是历史学科与地理学科交融的产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又融入了大量高科技的内容。同时,在现代生活中,地图已经成为了人们交通出行必不可少的工具。从公众史学的角度看,历史学家对地图的关注也远远超出历史地理的范畴,是从多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地图对人类的作用。如英国安妮·鲁妮著的《世界人文地图趣史》、英国杰里·布罗顿著的《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加拿大卜正民著的《塞尔登的中国地图:重返东方大航海时代》。这些都决定了“地图”是进行学科综合的好题材。见图2所示:
本课程内容融合了多个学科,但在最终的呈现方式上,还是需要考虑学生的接受心理,依据同心圆扩大法,由近至远,从学校到中国,从中国到世界,从世界到地球,构建出10课时的课程体系。见下例:
例5:《历史地图的发现》课程结构
公众史学的学科资源异常丰富,但公众史学的学科体系还处在争议和构建之中。中学课程内容的组织,可以借用其资源,却不宜生搬硬套,必须按照学生的需求和教育规律来搭建课程结构。
基于公众史学来设计的中学历史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法与传统的课程实施方法有很大的不同。从内容上来看,它以手脑结合为特点;从形式上来看,它以活动课为主要课型。概括起来,“做中学”成为了课程的主要特色。
所谓“做中学”包括两方面的含意:第一,课程内容有强烈的实践导向,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多项实践技能;第二,课程实施有丰富的操作方式,教师必须通过实践教学法来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技能。课程的这些特色是由公众史学本身的追求所决定的,也是完全有别于传统课程的地方。
(一)校本课程内容的实践导向
公众史学认为,“历史学家必须将自己的史学知识与技能应用到与公众相关的事务中去, 大学历史系必须承担起一种社会责任, 为社会培养掌握历史知识、能够为公众事务提供具体和现实帮助的人才”。①技能层面的内容是我们开发校本课程的时候需要重点关注的。
例如,影像史学是公众史学的重要领域。人类对图像的保存历经绘画、照相和录像三个阶段,对技术的要求则是跨越式的提高。与此相对应,当前中学开发的校本课程有《历史数字故事的制作》《历史微电影的制作》和《历史DV制作》等。
“历史数字故事”是把历史题材的内容与多种媒体工具(图片、声音、视频、动画和网页)结合在一起的讲故事的方式。由于只需通过自动播放的PPT技术就能实现,所以在初中乃至小学阶段都可以向学生推广。
DV就是数码摄像机,20世纪90年代后开始进入普通家庭,它使到普通人也可以通过摄像的方式记录当代历史。2009年,广东省电教馆以研究岭南文化为目的,鼓励师生们带着DV记录社会变迁,策划了“魅力岭南”学生DV创作活动,至今收集了大量优秀作品,其中不乏初中学生的佳作。可见中学生足以掌握其使用技术。
“微电影”又称微影,是指能够通过互联网新媒体平台传播、时长在30分钟之内的影片。微电影制作技术较为复杂,包括前期视频资源的拍摄和采集,以及后期的合成制作,涉及DV拍摄技术、网络搜索下载技术、“会声会影”软件使用技术等。高中阶段的学生完全可以掌握相关技术。
此外,中学生写史的采访和写作技能、口述史学的访谈、整理和保存技能、文物遗产学的鉴赏和鉴定技能、博物馆学的解说和宣传技能都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校本课程实施的实践导向
依据国外的经验,“公共史学教学应做到:保证学生拥有史学研究和写作的过硬技能,并熟悉至少某一领域的史学发展;学生应掌握在某一公共领域(如博物馆、档案馆、公司或企业、历史遗址)进行研究和工作的理论原则和操作技能;学生应该拥有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从事实践的机会”。②笔者认为,历史教师要达成这些目标,需要抓住四个关键词:资源、工具、流程和教法。
首先,要教会学生掌握某项技能,需要有实践教学类的资源。例如,笔者设计的家族史校本课程《你从哪里来?》就要求学生到广州图书馆“广州家谱查询中心”查阅资料。模拟百家讲坛的课程《谈天说地》需要学校装备微格课室。研究历史图片的课程《以图证史》需要配置较高的计算机及图片处理软件。研究金融发展史的课程《历史向“钱”看》需要有古今中外的货币收藏品。通过邮票普及历史知识的课程《邮票中的历史》需要邮票收藏品和《斯科特邮票目录》等工具书。
其次,要制作和设计学习与评价的工具。工具的功能是指导学生如何操作以及达成怎样的目标。例如,在《历史DV制作》课程中,涉及撰写脚本、拍摄和编辑等一系列技能,广州市第一中学的杨穗福老师就设计了脚本撰写的表格工具:
例6:《历史DV作品创作脚本撰写表格》
再例如,当前教育部门倡导的研学课程也可以看做是公众史学在中学的实践,如笔者设计的《世界任我行》课程中,要求学生自行设计研学的方案,为此制作了方案的评价工具,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努力的目标。该评价工具分为“研学内容”“研学路线”“后勤保障”“成果展示”和“团队合作”五大维度,往下再细分为20个子项。
第三,确定完成学习任务的流程。所谓流程就是做事情的先后顺序,相当于操作指南。例如,文物遗产类校本课程《当个考古学家》实施中需要使用“皮诺考古玩具”,但玩具厂家并没有详细说明使用的方法,我就参阅了相关考古教材,撰写了考古学家如何使用铲子和毛刷把一件文物从土里挖出来的流程。《历史模型制作》介绍了20多种文物和重要发明的模型制作方法,每种方法都提供了操作流程说明。同样,实施《历史DV制作》课程也需要把摄像机的安装、使用、维护流程详细地写出来告诉学生。
第四,教学方法的使用必须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为此可以朝着三个目标努力——体验、运用和合作。“体验”是指让学生亲自尝试、观摩和感受各种历史资源。如家族史的课,就让学生触摸一下古代的家谱;影视史的课,就让学生观看影片;文物遗产的课,就让学生到现场参观考察。“运用”是指让学生掌握某种技能,如舞台剧的课,就让学生逐一表演;档案史的课,就让学生上网搜索整理资料;口述史的课,就让学生现场采访人物。“合作”既指学生之间的互助,也指学生与外界的交流。公众史学既然是面向大众,就不可能是个人的单打独斗,合作应该同时成为工作的方法、工作的态度和工作的目标。
总之,以公众史学为基础的中学历史校本课程实施模式是对传统的历史教学的巨大变革,无论是观念上、内容上、资源上和方法上对历史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公众史学蓬勃发展,职业历史学家也纷纷走出书斋,走向大众。一直以来对高校课程亦步亦趋的中学历史教育,也应该及时顺应这一重大的变革,促进自身的改革。历史教师们应先从校本课程做起,针对学生的需求,借用高校的资源,边学习,边开发,边提高。感受课程开发的乐趣,通过优质课程的打造来促进中学历史教育的进步。
【作者简介】黄牧航,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副院长,主要从事历史教育和教师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李婷轩】
相关文章!
  • 促进学生历史学科能力发展的教

    历史课教什么?怎么教?目前主要有两种取向。一种是知识取向,一种是能力取向。知识取向的历史教学把历史书中写的内容当做确定无疑的历史

  • 课程观视域下的历史学科中考命

    2001年6月,我国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新的课程方案,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课程概念引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之前

  • SOLO分类理论在高考历史开放性

    SOLO即“structure of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的缩写,意为“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SOLO分类理论的优势就在于把人的思维结构分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