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学生党建工作的探索
李亚莉,陈孔辉,高亚楠
[摘 要]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越来越多元化,学生党建面临一些新情况。以学生党建为题,梳理学院近五年学生党建工作一手资料,通过问卷调查、集中座谈、个别访谈等方式,调研学生党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以推动学生党建工作更加科学、高效地开展。
[关 键 词]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4-0188-0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高度地肯定了青年的历史地位。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分子,而大学生党员又是这一群体的骨干力量,是党的事业的接班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力军。目前,高校学生基层党的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比较显著的成绩,但在抓学生党建工作各个方面的力度还不均衡。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越来越多元化,学生党建面临一些新情况。
因此,以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党建工作为题,采用资料分析、问卷调查、集中座谈、个别访谈、外出考察等方式,梳理学院2012年9月以来的学生党建数据资料,深入调研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与建议,以推动学院学生党建工作更加科学、高效地开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学院的长足发展。
一、调研情况
(一)一般资料分析
以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2012年9月至2017年7月学生党建工作基本情况为第一手资料,深入分析研究历史数据资料。
1.发展学生党员情况
学院现有18个在校教学班,在校学生867人,设学生党支部1个,学生党员17人,占学生总数的1.96%。2012年9月至2017年2月,学院共发展党员73人,参加高级党课148人,培养积极分子719人。因部分数据遗失,发展对象数据统计不全,2015年至2017年7月共确定118人为发展对象。
为了实现更加高效的管理,2015年下半年将科学支部和技术支部合并为一个学生支部。
2.学生支部活动情况
调研学生支部近五年活动情况,学生支部累计组织298次活动,其中,实践活动54次,视频教育30次,讨论会、座谈会75次,学习活动61次,支部会议57次,日常活动21次,共计2184人次参与。学生支部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参与度高,较好地完成了学生党员的培养、管理和考核工作,学生党员质量较高。
(二)问卷调查
1.教师党员调查情况
针对教师党员我们编制了调研提纲,学院18个教师党员参与调研。采取集中座谈和个人访谈的方式,了解学生党支部设置、基层组织活动开展、党建带团建情况、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学生党员发展和培养等方面的问题,向教师征集学生党建工作的合理化建议。
教师普遍认为学生支部设置应考虑学院实际情况,支部设置以更有效的培养、教育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学生党支部活动应注重活动的实效性,使每次活动真正影响学生,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党建带团建方面应加强党支部、分团委及班团支部横向及纵向的沟通联系,增强党团干部的政治敏锐性,营造积极向上的支部氛围;大部分学生能端正入党动机,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成才观;针对学生党员的发展及培养问题,老师建议一定要加强党员培养的长期性,制定系统的培养方案,帮助学生党性意识的培养。
2.在校学生党员调查情况
针对在校学生党员我们编制了调研提纲,学院17名学生党员参与调查。采取集中座谈和个人访谈的方式,了解学生党支部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学生的入党动机、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等方面的问题。
学生党员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党支部活动,支部活动的内容、形式符合学生特点,学生参与度高,部分学生建议多组织实践类主题教育活动;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对党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入党动机更为成熟、理性;学生党员能以较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学生中间能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个别党员存在入党后自我要求降低情况,经过组织谈话,能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改正。
3.毕业生党员调查情况
此次调研,我们还对毕业生党员进行了网络调查,共计29人参与,其中11人参加工作,18人考研深造。
学生普遍感觉自己工作或考研后,教学管理能力、科研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时间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有了很大提升,开始注重自我提升,能主动学习并且定期总结、反思,对待事物态度更加积极。
针对学院发展党员流程,大多数人认为学院在发展党员方面做得很好,部分学生提出了中肯意见。部分同志建议在成为发展对象后应加强与培养人的联系;加强入党积极分子的党性教育,强化积极分子的党员意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后颁发证书等。
从入党到现在的个人感想:90%以上的毕业生党员能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加强理论学习,积极参加组织活动,具有较高的党员认同感。他们普遍认为自己成为党员后思想觉悟更加提升,行为上更加自律,平时会关注时政新闻等。
毕业后参加过什么党日活动:5人表示未参加过党日活动,部分同志在新单位负责党务工作,组织党日活动,感谢母校的培养。
二、存在问题
(一)学生发展党员计划比例明显偏低
結合学院近五年发展的学生党员数量来看,学生党员比例远低于2017年5月人民日报公布的“全国大学生党员约占大学生总人数的7.7%”。
(二)学生入党动机呈现多面性
主要体现在:一是盲目从众心理。看到别人写入党申请书,自己也向党组织交一份,但对为什么入党却不太明确。二是存在为找到好工作而入党的不良心态。部分党员入党前能严格要求自己,入党后就放松了要求。三是投机心态。为了入党而入党,部分学生干部认为自己活干得多得到的实惠也应该最多。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不愿为班级和其他学生组织服务,缺乏全局意识。
(三)学生党员再教育环节薄弱
目前,在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重视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却忽略了入党申请人的教育;重视在校学生党员的教育,轻实习生(流动性)党员的教育;毕业生党员的跟踪继续教育还需进一步跟进。
(四)学生党支部中辅导员配备不足
学生支部中辅导员的配备略显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生党员思想教育工作开展的难度,缺少针对性和准确性,容易出现对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纰漏。
(五)学生党支部书记流动性较大
由于党支部书记毕业等因素,使学生党支部书记流动性较大,难以保证党支部工作有效开展及学生党员培养选拔的连续性。另一方面,个别学生党支部书记只是在学业部分表现优异,缺乏系统的对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能较好地结合党员实际,难以获得对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预期效果。
(六)学生党支部建设面临网络化的新问题
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网络化的不断加快,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网络正式成为“第四媒体”,它带来的影响可以辐射大学校园的每个角落,进入学生生活的每一部分。网络的实效性、及时性和无界性,为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宗教意识形态甚至政治势力提供了宣传自己主张的平台,抢夺吞噬着青年学生,这也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党支部建设面对的重要难题。
三、加强学生党建工作的对策
(一)加强培养、考核,适度扩大大学生党员发展规模
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要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注意保持相当的发展数量,不能以“保证质量”为托词忽视学生党员的发展数量。另外,现阶段一些高校将学生党员发展直接与学习成绩挂钩,显得过于僵化。我们要从全党工作大局出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尊重学生的政治热情,保护学生的入党积极性,以极大的热忱培养和吸收大批优秀青年学生到党的组织中来,不断加强培养、加强教育、加强管理,使更多的学生成为合格的共产党员。
(二)以端正入党动机为教育重点,坚持党员教育的长期性
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是切实端正学生入党动机的重要途径。注重在学生中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做先进思想的信仰者、实践者、传播者。加强宗旨观念教育,充分利用党在各个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教育学生;加强成才观教育,理论与实践协同提升,切实提高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加强组织纪律观念与团结合作精神教育,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党员的党纪知识教育。
(三)建立多级培训体系,运用实践载体,强化党性教育
建立计划性、系统性、全面性、长期性的培养方案,注重加强大学生入党前后的理论学习和思想上的巩固提高,并将其作为一项长期工程,使其成为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
注重党性实践,搭建实践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育、志愿服务等党日活动,进一步巩固思想认识,牢固树立党员意识,自觉按照党章要求实践。开展公寓党建,扩大党组织多方位覆盖。
(四)科学设置学生支部,发挥辅导员思想引领作用
根据《学生党建工作标准》,按照有利于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利于開展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活动的原则,一般按专业设置学生党支部。学院现有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两个专业,由两名辅导员担任学生支部书记,以更加科学、高效地开展支部活动,可以有效解决学生支部书记轮换快、学生支部辅导员配备不足问题。
(五)占领网络宣传阵地,弘扬先进典型,发挥榜样作用
充分利用“两微一端”新媒体手段,开展线上线下思想政治教育。加大宣传力度,扩大自媒体在学生党建工作中的覆盖率,发挥其人格塑造、思想引领方面的媒介作用,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的阵地。借助网络平台宣传学生党员优秀事迹,标树模范典型,发挥学生自我教育作用,让每个学生都能学习先进,靠近先进,同时监督学生党员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周围学生。
参考文献:
[1]王蓉霞.自媒体视野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24).
[2]冀学锋,鲁良.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质量提升的优化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12(9).
[3]曹培庚.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学生党建工作的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