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颖教授治疗产后头痛经验介绍
施晓蕾 朱颖
【摘要】介绍朱颖教授治疗产后头痛的临证经验。朱颖教授认为治疗本病以补养气血为本,辨证须准确,配伍用药灵活,重视调摄,疗效甚佳。
【关键词】产后头痛;辨证论治;名医经验
【中图分类号】R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30..01
产后头痛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属中医“产后病”的范畴。现代医学属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等范畴。
1 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产后头痛首见于《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产后风,……干呕汗出。”论述产后营卫俱虚,头痛恶寒,病久不愈。后代医家也有独特见解,《圣济总录·产后门》阐述了产后外感头痛的病机为气血虚损,风邪搏于阳经,留注于脑络,疏通不畅所致。《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则将产后头痛分为血虚和瘀血两类。由于产妇处于特殊的生理时期,易出现外邪侵袭或清窍失养的头痛[1],同时也可伴有夹瘀、阴虚。
2 治疗经验
朱颖教授从事临床、教学工作30余载,经验丰富,认为产后头痛,其本质是气虚与血虚,治疗上以补养气血为大法。《景岳全书·妇人规》也有所论述:“凡产后气血俱去,诚多虚证”。气虚则腠理开合失司,外邪乘虚而入侵袭清窍,血虚则清窍失养,不荣则痛。吾师认为临床上产后头痛的病机也可能在不同情况下发生变化,此时应同时遵循头痛首辨外感与内伤,二辨头痛之相关经络的原则,审证求因,在补养气血的基础上,灵活用药,随症加减。
2.1 外感头痛
产后妇人气血两虚,若不慎感寒,最易发生头痛兼有外感表证,但治法上不应与常人一概而论,正如《女科经纬》中指出“若产后头痛,虽有风寒,而本之血虚者,其病源也”。朱教授指出此时不可急求解表祛邪,选方用药须照顾气血。治疗上应以补气养血为本,祛邪为标,标本兼顾。
2.2 内伤头痛
《女科经纶》云:“百病皆生于气,而于妇女尤为甚。”说明妇人先天气郁的病理特点,教授认为妇人产后易出现忧思多虑,善太息,气机不畅,气虚血滞成瘀;或离经之血瘀滞胞宫,气机上逆,瘀血循经上犯清空,可有头部刺痛,舌质紫暗等症候。故在补气血同时,也应注意行气活血。若妇人产程较长,出血过多,内亡津液,加之调摄不当,阴虚化热上扰导致的头痛,治宜补养气血,滋阴清热。
3 验案举隅
陈某,女,27岁。2016年12月16日初诊:主诉:“产后头痛2周”,4月前足月顺产1女婴,2周前不慎感风寒,遂发生头痛,以前额,两侧太阳穴疼痛为主,无发热,伴汗出恶风,微恶寒,肢体酸痛乏力,面色少华,舌质淡,苔薄白,脉浮弱。诊断:产后头痛,证属外感兼气血两虚证,予荆防四物汤合玉屏风散加减,处方:熟地15 g,当归10 g,白芍15 g,川芎10 g,荆芥10 g,防风10 g,炙黄芪30 g,生白术20 g,络石藤20 g,鸡血藤15 g,透骨草15 g,柴胡10 g,白芷10 g,大枣8个,炙甘草6 g。7剂,水煎服。二诊:诸证缓解,仍觉乏力,伴咽干,乳少。前方去鸡血藤,透骨草,络石藤,加王不留行15 g,通草10 g,桔梗10 g,麦冬15 g,鹅管石10 g,予7剂继服。三诊:诸证皆减,再予7剂巩固,半月后随访,头痛等证未复发。
按语:妇人生产时亡血伤津,元气大伤,氣血不足,此后风寒之邪最易侵入,风邪伺机犯扰清空,清阳之气受困,血行不畅,脑络阻滞,发而头痛。风性疏泄,使腠理开泄过度,故恶风,汗出。风寒束表,凝滞经脉则肢体酸痛。气虚血亏,则出现面色少华,乏力。朱教授认为本案中产妇头痛应予荆防四物汤合玉屏风散加减,治以补气养血,祛风固表,方中熟地滋阴养血,芍药补血和营,川芎善活血行气,上行头目,当归长于补血活血,调益荣卫。荆芥、防风解表祛风,黄芪益气固表,白术健脾益气止汗,黄芪得防风,固表而不留邪,防风得黄芪,祛邪不伤正[2],防风微温而不燥,发散之力缓和,乃“风药中之润剂”用于治疗产后血虚受风之头痛尤为适宜[3]。稍佐白芷、柴胡,引药入经。透骨草、鸡血藤舒筋活血,络石藤祛风通络,解肢体酸痛。大枣、炙甘草调和诸药。患者7剂后诸证皆减,但乳汁本是气血所化生,气血耗伤,汗出日久,体内津液不足,乳汁减少,加以王不留行、通草、鹅管石通乳,患者咽干恐有阴虚化热之势,予麦冬、桔梗养阴生津,宣肺利咽。
4 小 结
对于产后头痛西医用药多以止痛药对症治疗,但副作用较大,治标不治本。本病在中医治疗上有独特的优势,临证细心审查,加减配伍灵活运用,则头痛自消,收效显著。同时朱教授重视患者产后的预防调摄,常嘱产妇衣着应温凉适宜,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给予患者科学的健康指导。
参考文献
[1] 杨 越,夏庭伟,尹 涛,等.妇人产后头痛辨治[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23(6):773-774.
[2] 何军强,厚纪东,王 伦.加味玉屏风散治疗妇科病证的体会[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2,12(5):81-82.
[3] 谭秀兰,李梅金.加位荆防四物汤治疗产后头痛60例[J].陕西中医,1992,17(12):539.
本文编辑:赵小龙